般舟赞讲记(三)
乙四、极乐依正庄严分十:从“一、极乐图卷一”到“十、极乐图卷十”
这是讲极乐净土依报和正报的庄严。善导大师是现生亲见极乐世界的大圣者,听他老人家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一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丙一、极乐图卷一分四:一、宝地庄严 二、闻法得悟 三、普劝见佛 四、悲庆决往
丁一、宝地庄严
专读弥陀观经法 文文句句说西方
地下宝幢无数亿 方楞具足尽辉光
万亿宝珠相映饰 各各变现希奇事
照上众宝庄严地 杂色过于百千日
专心读诵《弥陀经》和《观经》,经里字字句句都是说西方净土的事。净土的地下有无数亿宝幢,一根根宝幢具足方楞,整个是光明的体。宝幢上的万亿颗宝珠互相映照严饰,每一宝珠都变现种种稀奇之事。宝珠的光明上照到众宝庄严的地面,五彩缤纷,光明超过百千个太阳。
自身光明紫金色 足践宝地徐徐行
得此无生宝国地 皆是弥陀愿力恩
极乐世界的圣众自身是光明身,紫磨真金色。圣众脚踩着众宝庄严的地面,徐徐地行走。西方净土远离生死,而且,净土无量的庄严相都是从无生的空性中显现,所以是“无生宝国”。
能受用到无生宝国之地,能在上面行走、站立,处处得加持,这都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恩德所赐。
丁二、闻法得悟
一切时中闻妙法 烦恼罪障无由起
菩萨知识为同学 携手相将入宝堂
念念之中受法乐 须臾悟得百千门
住在极乐世界,一切时耳边都闻到妙法,时时心缘清净妙法,烦恼和罪障没有因缘生起。(妙法是清净的体性,一切时心缘妙法,烦恼和罪障丝毫也不会生起。)在净土,和菩萨善知识作同学,一同在佛的法会中学法。闻法时和菩萨们携手一起进入宝堂,念念中领受法的喜乐,须臾间就悟得百千法门。
丁三、普劝见佛
大众同心厌此界 乘佛愿力见弥陀
极乐世界是如此微妙殊胜,大众同心厌离这个浊恶娑婆,一同乘着佛的大悲愿力,往生西方,面见阿弥陀佛。
丁四、悲庆决往
忽尔思量心髓痛 无穷之劫枉疲劳
自庆今身闻净土 不惜身命往西方
忽然思量起旷劫以来的生死流转,内心悲痛,彻入心髓。无尽的劫数里,奔驰在生死中,枉受劳苦。也就是在六道里不断地上下轮转,毫无意义地受苦报,疲劳之极。
就在这时,自己感到非常庆幸。在无量世的流转中没有走上出生死的路,今生总算遇到能顿超生死的净土妙法,所以不惜生命也要去西方。
丙二、极乐图卷二分七:一、德超世间 二、莲花盛会 三、宝林辉光 四、宝楼庄严 五、地上庄严 六、宝池圣众 七、普劝同生
丁一、德超世间分二:一、总说 二、举例
戊一、总说
西方快乐无为处 天上人间无比量
西方净土是快乐无为之处,一生到西方,就远离一切忧悲苦恼,所以是极为快乐。从此再没有尘劳的逼恼,再没有烦恼和业的造作,像这样超出世间的微妙净土,天上、人间再好的境界也无法比量。
戊二、举例
六天相胜亿万倍 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 身光遍照十方界
从相好来说,人间帝王的相貌超过常人,转轮王的相貌又胜过人间帝王,四王天的相貌又胜过转轮王,这样辗转超胜,第六天的天王具有欲界最好的相貌,而他的亿万倍也不如西方净土人的一相。
一生到西方,自然现前三十二相,有青莲花眼相,眼目修长;有四十齿相,平整、细密;有手过膝相,柔软的手伸出时超过膝盖;有梵音声相,口中发出的音声极为清澈,远处听到就像在近旁一样,诸如此类的三十二相并不是渐次修福感得,而是由信心和佛的愿力相应就顿然成就!而且有天眼、天耳、神足、宿命、他心等的极广大神通,极为自在。金刚身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从世帝王至六天 音乐相胜亿万重
佛国宝林枝相触 六天音乐不如一
从世间帝王往上,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上层天的音乐胜过下层天亿万倍数。而六欲天最好的音乐无法跟极乐净土的一个声音相比。佛国的七宝林中,树枝碰到树枝所发出的妙音,六欲天的音乐不及它的一分。
丁二、莲花盛会
依时供养香风起 拂树华飞落宝地
宝树飞华泛德水 童子捉取已为船
乘船直入莲华会 化佛菩萨与衣被
各执香华佛前立 徐徐遥散变成云
宝云庄严即是盖 即与宝果教令食
极乐国土,按时辰对诸佛广修供养。正供养时,香风吹起,风吹着无量宝香合成的万物,带着温雅的德香吹过来时,风拂着树叶,树上的花纷纷飞落在宝地上。又有从宝树上落下的花,飘在七宝池的功德水上。极乐童子就到池水里捉取宝花,等他手一捉时,这朵花就变成了一条船。
童子就坐在船上,一直泛入莲花海会。入了莲花海会,化现的佛菩萨授予他衣服,把衣服披在他身上。童子们一个个手持香花,在佛前站立,徐徐地把香花往空中远远抛撒,香花顿时在空中变成了云,一朵一朵的宝云非常庄严,结成宝盖。化佛菩萨赐给童子宝果,教他好好受用。
遇值往生善知识 得闻净土弥陀名
因佛愿力来相见 常住此国不须还
由于值遇了教导我往生的善知识,闻到西方净土和阿弥陀佛的名号,以佛愿力加持,才到极乐世界来和圣众相见。从此,常时安住在清净佛国,永远不必要轮回。
丁三、宝林辉光
法侣携将入林看 足下辉光超日月
菩萨众会无穷尽 各各身光互相照
新往化生紫金色 与诸大众无殊异
净土的法侣手拉着手带往生的人入宝林观看。这些佛国圣贤脚下发出的光辉,超过日月。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会到底有多少,一重一重,无穷无尽。那么多的菩萨,每一尊的色身都放出光明,彼此互相照耀。新往生的人也是紫磨真金色身,与菩萨大众无有差异。
丁四、宝楼庄严
或入宝楼众中坐 大众见者皆欢喜
种种庄严不可识 内外相看无障碍
停足须臾受法乐 三昧无生自然悟
有时进入七宝楼阁,在大众中安坐。宝楼中,菩萨大众彼此见到时都非常欢喜。宝楼内外有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宝楼的一切地方都通彻透明,从里看外、从外看里,毫无障碍。就在停步的一瞬间,领受到甚深法乐,就在此时自然就证得三昧,悟得无生空性。
丁五、地上庄严
地上庄严众宝间 杂色相参百千万
宝座华台处处满 随心受用光来照
净土的地面上七宝庄严,众多金银、琉璃、玛瑙等的妙宝彼此交错,种种色彩交相组合,千种万种,美妙绝伦。宝地上,处处有宝座、有花台,随着你的心想怎么受用,就怎么受用,有光明来照着你。
丁六、宝池圣众
百千童子菩萨众 各捧香华临池看
或坐或立池渠岸 或有寻阶入宝池
或立于沙或至膝 或没腰头或悬注
或取金华百宝叶 授与岸上看池人
百千童子菩萨各自捧着香花,站在七宝池的边上观看。有些菩萨坐着,有些菩萨立在水池或者沟渠岸边,有些菩萨沿着台阶进入了宝池。或者站在金沙上,或者池水没到膝盖,或者没到腰间,没到头上,或者水往下灌注到身上。有些菩萨取来有百宝叶的金莲花交给岸上看池的人。
受得香华千万种 即散弥陀大会上
所散之华变成盖 自然音乐绕千重
宝鸟连声奏天乐 一切见者起悲心
在河边看的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香花,有千万种之多,就把这些香花向空中抛散到阿弥陀佛的法会上。所抛散的香花自然变成花盖,当时空中有自然发出的音乐,千重万重。净土的宝鸟连连鸣叫,奏起和雅天乐,凡是听到见到的人,心里自然生起悲心。
丁七、普劝同生分二:一、因行恒专 二、果得涅槃
这两科是劝导因地修净土要恒要专,恒是长期坚持,专是用心专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净土、得涅槃。
戊一、因行恒专
我今到此佛愿力 同缘同行何时来
普愿阎浮知识等 同行相亲愿莫退
善导大师说:我现在到这里完全是佛的愿力加持,和我同缘分、同修行的人何时来呢?!普愿阎浮提的同行善知识,大家要同修同行,彼此慈爱,愿你们往生的心不退失!
专诵弥陀观经等 礼佛观察尽须回
一切时中相续作 至死为期专复专
那么,怎么才能不退呢?就是心始终不忘求生净土,要专心地读诵《阿弥陀经》、《观经》等净土经,要时时礼拜阿弥陀佛,要观察极乐净土依正二报的庄严以及娑婆世界的苦难,种种修行的善根全部回向往生。一切时中相续不断地作,口也是净土,身也是净土,心也是净土,让它一切时相续不断,直到这口气断了为止。让自己的心专复专,一心就是这一个方向,一心就是这一个重点。为什么要这样作?就是全力以赴地求往生。为什么要求往生?因为一往生就能实现一切。
戊二、果得涅槃
一到弥陀安养国 毕竟逍遥即涅槃
涅槃庄严处处满 见色闻香罪障除
飞踊空中作神变 赞叹净土难思议
或散华香供养佛 报佛慈恩心无尽
不因释迦如来力 弥陀净土若为闻
众生障尽闻皆喜 顿断诸恶愿求生
般舟三昧乐 誓愿今生顺佛教
只要这样专精地去作,一生到弥陀安养国,那就毕竟逍遥,永远没有尘劳的侵扰,所以说“毕竟逍遥即涅槃”。凡夫往生弥陀净土,不断烦恼就得涅槃分,这是仗佛力加持。极乐世界到处充满了涅槃庄严,眼见到色、鼻闻到香,泛指六根接触一切境时,一触到,就顿消罪障。
这时脱去了业报身,所得的金刚身神通自在,能直接飞踊在虚空中,作种种神变,赞叹净土不可思议。或者把花香散在虚空中供养佛,发起尽未来际报答佛恩的心。这种报恩是报不尽的,为什么?不是佛慈悲为我们宣说净土法,我们怎么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呢?!众生业障清净时,闻到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会生欢喜心,都会果断地放下恶…
《般舟赞讲记(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