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为什么这么勇猛地修行?只因为自己立誓要作菩提无上尊。
丁二、果地普化
证得菩提无上果 分身百亿度众生
一音演说随机悟 各各随悟到真元
释迦佛证得无上菩提后,就分身千百亿普度众生。度众生时,佛以一个音声说法,众生各随自己的根机得到领悟,随领悟而到达真如本元。
丁三、誓奉佛教
般舟三昧乐 随顺释迦如来教
这样忆念佛因地大行和果地普化的大功德后,就深深信仰世尊是能引导自己趣入菩提的大导师,因此发誓随顺佛的教导,真实修行。
佛宣说了无量的教法,末世众生应当选择哪一门呢?接下来就讲:
丁四、选择要行分四:一、多门应机 二、先求要行 三、顿渐难易 四、诸行必回
戊一、多门应机
佛教多门八万四 正为众生机不同
释迦佛的教法有八万四千门,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
戊二、先求要行
欲觅安身常住处 先求要行入真门
要求得安身常住之处,就是无生无死之处,怎么来实现呢?方法是首先求得一种切要的修行,来趣入真如之门,因为只有证入真如,才能得到安身常住。
戊三、顿渐难易
门门不同名渐教 万劫苦行证无生
毕命为期专念佛 须臾命断佛迎将
佛教有很多证入真如的教门是渐次修行证果,叫做渐教。依照渐教修行,经历万劫苦行才证无生;相比之下,“毕命为期专念佛”,就是到今生断命根为止,专心地念佛。这样求生净土,只是几十年或几年,命根一断,须臾间佛就来迎接了。一往生就很容易证入真如。
一食之时尚有间 如何万劫不贪嗔
贪嗔障受人天路 三恶[2]四趣[3]内安身
在这个世界修行持续上进有相当难度,下至吃一顿饭都起种种烦恼、妄念,而中断修行,怎么能做到万劫不生贪嗔?一起贪嗔就障碍受生人天,只会在三恶、四趣中安住。
通过上面的比较,认识到凭自力出生死难,仗佛力往生出生死易,因此就断然求生净土。内心就会自觉地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往生,这就是“诸行必回”。以下讲这个内容。
戊四、诸行必回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己一、因行
欲到弥陀安养国 念佛戒行必须回
戒行专精诸佛赞 临终华座自来迎
想生到弥陀安养国土的话,念佛、持戒等的种种修行,都必须回向往生。如果能做到持戒精纯,不杂恶业,由戒行专精会得到诸佛称赞,临终时自然有莲花座来迎接!
莲花座迎接后又如何呢?下面就讲往生之后的结果。
己二、果益分二:一、顿成大益 二、结劝求生
庚一、顿成大益
一念之间入佛会 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 毕竟不退证无为
坐上莲花座后,一刹那间就生在阿弥陀佛的清净海会中。从此在三界六道中永远除名。而且,能通彻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种种事的三明,天眼、天耳、神足、他心、漏尽、宿命等的六通,都得到自在。从此毕竟不退,证得大无为法性。
四种威仪常见佛 手执香华常供养
一念一时随众听 百千三昧自然成
在佛国,无论行住坐卧,一切时都见佛,常在佛身边。不像现在释迦佛已涅槃,弥勒佛未下生,想见佛也不可能。到往生后,就一切时都见佛,自己见到佛时,常常手持香花供养佛。一念、一时跟随佛国的圣众听佛说法,以佛的法音加持,自然成就百千三昧。不必自己艰苦地勤修,一时间就成就百千三昧。
一切时中常入定 定理闻经皆得悟
百宝庄严随念现 长劫供养报慈恩
无论在什么威仪中,无论作什么法行,都恒时在定中,叫“一切时中常入定”。自己在定中听佛说法,都能心开意解。百宝庄严的供养具随着一起念,就现在眼前,以这些庄严具长劫中供养佛,报答佛的慈恩。这时就能圆满无尽的普贤供养行,能长劫供养佛,尽未来际供养。
微尘故业随智灭 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祇恒沙劫 亦如弹指须臾间
往昔所造下的还没有感果的业,像大地的微尘一样多,叫做“微尘故业”(“故”是过去的意思。)。这些微尘数的宿业随着生起证悟真如的智慧而得以除灭。不知不觉就转入真如之门,这时久远的时劫跟短促的一念圆融无碍,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恒河沙数劫也就像弹指顷一样。
庚二、结劝求生
如此逍遥快乐处 更贪何事不求生
所谓“顿然成就大利益”,就是命终往生就顿时成就了极大利益。从此,永脱生死、神通自在、常在定中、广修供养,而且,闻经证悟、顿灭宿业、转入真如、念劫圆融。像这样逍遥、快乐的净土,还贪著世间的什么事而不求生?
丁五、诸佛同劝分三:一、旷劫沉沦 二、诸佛同劝 三、不信难化
戊一、旷劫沉沦
纵使千年受五欲 增长地狱苦因缘
贪嗔十恶相续起 岂是解脱涅槃因
贪著世间的事又如何呢?“纵使千年受五欲,增长地狱苦因缘”。享受五欲,利小害大,就像舌头舔刀刃上的蜜会被割断。世间人认为五欲是好东西,其实,纵然一千年受用五欲,除了增长地狱受苦的因缘外,没有任何好结果。享受五欲时,只在不断增长对世间的贪执,生起贪、嗔、痴、慢,造下不计其数的生死因,最终堕入地狱。所以,千年享受五欲只是增长地狱苦的因缘。
像这样,内心的贪嗔、身口意的十恶相续不断地生起,这些烦恼和恶业中有哪一样是解脱和涅槃的因?每一种都是生死业因。
不畏三涂造众罪 破灭三宝永沉沦
不孝父母骂眷属 地狱安身无出期
又在世间,不畏惧三恶趣苦,胆大妄为,造下很多罪业。又有破坏佛法僧三宝,长劫沉沦恶趣。又有不守伦理,对上不孝父母,对下不慈爱眷属,导致把自己放在地狱里受苦,无有出期。
旷劫已来沉苦海 西方要法未曾闻
像这样,旷劫以来沉溺在苦海中,在此期间,不是没有遇过佛,不是没有遇到法,也不是没有修行,为什么旷劫以来一直没有解脱?只因为“西方要法未曾闻”,就是长劫中没有因缘闻到净土这个要法(“要”就是指依仗佛力能够当生解脱)。
戊二、诸佛同劝
虽得人身多有障 不受佛化反生疑
六方如来慈悲极 同心同劝往西方
虽然多次得了人身,但得人身时有很多障碍,就是自己心中有邪见、烦恼,刚强难化;外在有邪师说法,种种恶缘惑乱自心,所以不接受佛的教化,反而生起怀疑。
知道众生对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难生信心,六方诸佛慈悲到极点,在释迦佛宣说《阿弥陀经》时,共同出广长舌相,“同心同劝往西方”。
这是为了让众生相信释迦佛说的净土法门完全真实,往生的利益也完全真实,所以就共同出广长舌相来作证明,同劝众生往生西方。
戊三、不信难化
长病远行不计日 念佛即道无功夫
如此之人难化度 无明被底且长眠
人长病时病个三年五载,或者十年二十年,在这期间,不计时间的多少,就这么一天一天地度过。而出远门一去多少年,也是不计时日,不会舍不得花时间。但要你念佛,就说我没功夫。这样的人对往生没有信愿,也就难以化度。他只能睡在无明的被子下,长眠在生死中。
--------------------------------------------------------------------------------
[1]“饶王”就是“世饶王”,是法藏菩萨出家前的身份。
[2]“三恶”指地狱、饿鬼、旁生。
[3]“四趣”是这三恶再加上阿修罗。
《般舟赞讲记(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