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过去,刚好一辆轿车从他后面开来,把他当场压死。孩子的母亲听到丈夫和儿子双双毙命街头,无法接受,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家里的祖母一天中失去了儿子、儿媳、孙子,心脏病发,也在抢救无效中死去。
有个农民因为耕地被开发成住宅区,得了几千万元。他得了钱之后,随心所欲地买高档西装、高级轿车,肆意享受。后来他一家七口去亲戚家参加婚礼。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他大把大把地花钱,显得非常阔绰。
后来他返回时,侄子开车在前面带路,他在后面跟随。进入高速公路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档车,他突然加快速度,超过侄子的车开在前面。没过多久,他又想超过一辆大巴车,一下子钻到前面大货车底下,一家七口全部死亡。谁能想到他正得意忘形时就成了车下鬼。实际上,任何交通事故都是恶业现行的结果。我们八识田里有多少这样的业种子呢?谁能保证今天业力不现行呢?
再这样想:我们无量劫来结下的冤孽不计其数,谁能保证今天不碰到冤家来索命呢?业缘一到,谁能抗拒?释迦佛也遮止不了业力成熟,千万释迦族人不是都被琉璃王的军队屠杀了吗?
又比如悟达国师前世杀了人,这个冤家一直在他身边寻找机会报复,有一天皇帝赐给他沉香宝座。他起了一念慢心,冤家就趁虚而入,在他膝盖上长出一个人面形象的毒疮,要致他死地。
又比如高僧安士高前世造了杀业,这一世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个扛木头的人,木头一下子就把他打死。
我们前世杀过多少生、害过多少人,这些业都全部感果了吗?全部忏悔清净了吗?如果它还在八识田中存在,有什么理由保证自己今天不遇到冤家报仇呢?
又这样想:我能保证在哪种威仪中不死呢?走着会死,站着会死,坐着会死,睡着会死,口里吃东西时会死,大笑时会死。有人走着,突然倒在地上,就再没有站起来。有人在站台上站着,被挤到铁轨上压死。有人吃东西一口堵在喉咙里噎死。还有个清朝官员私吞赈灾银两,前一刻还睡着,突然坐起来,口吐鲜血而死。往昔我们造了那么多业,怎么能保证下一刻决定不死呢?
有人认为,虽然人要死,但算命先生测算我还能活30年,所以还有时间慢慢修。
这也是不定的。以业力原因,寿命随时都会改变。比如,一台索尼公司出产的电脑,当时设计的使用寿命是十年,但每个人使用的情况不同,谁哪一天把它扔到地上,就顿时寿终正寝。与此类似,人的寿命是由前世的引业而来,在定数中有变数,变数就是指今生的造业,在这个南赡部洲特别是这个时代,造业特别容易成熟,所以命运会急速地改变。
像现代人杀、盗、淫、妄无恶不作,以公谋私、私吞公款、堕胎杀生、侵损常住、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哪一样不是大损阴德、大折福寿的事,谁能保证自己的寿数是固定不变的呢?
总之,一切缘起都是变异的体性,所以一切都是不定的。今天彼此在一起交谈,“明天的此时是否还在世”无法决定。“到明天此时决定不死”,没有这样的把握。因此一刹那也不懈怠、散乱,以大精进修法极为重要。《入行论》说:“明天死不死谁知道呢?今天就应当放下而修法。”身体像一棵树,心像树枝上的小鸟。无明的小鸟何时从身体的树上飞走,是无法决定的。
死主的枪
我们都是轮回集中营里的死囚犯,每天都在集中营的围墙里活动。集中营的看守们随时托着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一扣扳机,就能击毙任何一个人。关押在这里的囚犯朝不保夕,死亡随时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实际上,有无数支枪在对着我们的胸口。阎罗王一声令下:“枪决某某。”随着枪响,某某就应声倒地。为什么说有无数支枪在对准我们的胸口呢?眼前开来的每辆车、迎面走来的每个人、脚踩到的每处地面、口接触的每个饮食、还有身体内如同毒蛇般互相冲突的四大、种种传染病毒、地水火风的突变等等,这一切都可能是死主结束我们性命的枪。所以说虚空中布满了无数黑洞洞的枪口。
后面扣板机者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无量世中所造的恶业习气密布在八识田中,单是杀生的业就不计其数,这其中每一个业成熟,都需要以命偿命。所以说死亡离我们很近,和我们是零距离。
死刑犯的念死
就像犯了死罪的罪犯,不管他坐在火车上,住在旅馆里,逃到任何一个偏远地方,都胆战心惊,担心警方突然出现,把他就地击毙。因为他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警方下了格杀勿论的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缉拿他。我们三界凡夫的情况就是如此。罪犯是想到自己造了死罪,时时会被枪毙,惶恐不安。我们也要念自己无量劫来造了很多死业,阎罗王了如指掌,死亡通知随时都可能发下来,以任意的一种死缘就会结束我们的性命。我们要这样时时念死。
思维“我还能活着吗?”
详细要先定一个年、月、日的时间,思维在这段时间里自己有没有把握不死。时间上是从长到短的思维。
以一天来说,上午就想:我有把握下午还活着吗?具体地想:我能保证出门绝对不被车撞死吗?我能保证早餐、午餐不中毒而死吗?我能保证不跌倒摔死吗?我能保证冤家不来害我的命吗?我能保证今天不地震、不起龙卷风吗?这样一想,很难保证晚上还能平安地活在世上。一个月、一年等也按这样思维。
像这样思维达到认定之后,就常常这样作意:今年活着的我,说不定明年已经处在死人的行列里。再缩短时间:上半年活着的我,说不定下半年就成了死人。又想:这个月活着的我,说不定下个月就与世长辞了。又想:上半月活着的我,说不定下半月就去见了阎罗王。又想:上午活着的我,说不定下午就已经告别人世。
这样越来越短地去思维。在无常想串习到坚固时,就会舍弃今世的法。也就是观念会这样转变,会这样想:明年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么必要为明年作打算呢?下个月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么必要为下个月作打算呢?明天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么必要为明天作打算呢?所以,有一天的光阴,就修一天的法,其它都不必要去管它。以前是对现世的法想得很多很远,通过念死,这种很长的现世心就会越来越缩短,最后追求现世的想法会完全没有了。
第三、思维死时除法之外其它无益
就像已经服了七次毒的人,以药物等再怎么治疗也毫无作用,必须死亡。又像心脏没被刺伤时穿上铠甲等还有防护等的作用,一旦心脏被刺伤了,做这些就毫无利益。像这样,寿量没有穷尽时,用药物等有利益,寿量已经穷尽,不管用什么药物治疗,念什么经做什么佛事,或者亲友等做什么帮助,都没有任何作用而必须死亡。就像寂天菩萨所讲的那样:我在床上躺着,亲友们围绕在床前,断命的苦受只有独自感受。一旦被死魔抓住,亲人不起作用,药物也不起作用。《法句经》上说:“死亡到来时,孩子不成为皈依处,父亲不成为皈依处,亲戚不是皈依处,谁也不成皈依处。”
详细要按这样修自己的心:当我得了必死的绝症时,其它有什么利益呢?那些良医的医药会有帮助吗?亲人的服侍会有帮助吗?做种种福德事会有帮助吗?佛菩萨来作加持会有帮助吗?
像这样,饮食、衣服、财产、亲友有没有利益?勇敢的拼搏有没有利益?胆小而逃走有没有利益?能不能逃到一个不死之地?能不能以花言巧语买通阎罗王而不死呢?有没有人能把自己从死主口里拔出来呢?有没有智者能想出救护的办法呢?另外,今生有大名声、大威力、大财富,在死时能有利益吗?世间人或者有修行的长老做种种方便有没有利益?
像这样细致地去思维,务必要结合在自己心上修习。由这样修习,会知道死时除了法之外其它都没有利益。
死时的光景
又要按这样想:像堆垒的东西无常而倒塌,自己的存活也不是恒常的,终究会倒下死亡;像一切的积聚都无常而消散,自己的寿量也会穷尽而死;像存在的东西会无常而变为无有,现今存在的“我”最终也会从世上消失。
像这样,寿量尽也好、没有尽也好,自己死的时候,睡的是今生最后的一次床,吃的是今生最后的一餐饭,说的是今生最后的三句话。身心要受大苦的逼恼。外呼的气很粗,内吸的气很短,心里还想常住,但一刹那安住的自在也没有。恶业力自现的鬼卒突然出现,无情地把自己拉走。这时除了正法有益之外,其它都毫无利益。这时就后悔自己是明明知道而没有修!另外,子子孙孙围绕床边,除了只是让自己耽著贪恋的因素之外,没有任何利益。
亲戚、饮食、财产包括自己的身体都要抛弃,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那样,自己的神识从这个世界中抽出,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无助地漂泊。中阴路上,受种种声响、光线等恐怖境界的刺激,昏厥过去,几番死、几番生。这时没有怙主,恶业现出狰狞的鬼卒,把自己抛下三恶趣,感受无有止境的痛苦。也就是说,如果受生在地狱,就要感受炽热、寒冷等无量无边的大苦;如果受生为饿鬼,就要感受饥饿、干渴等苦;如果受生为旁生,就要感受愚蒙、吞噉等苦。另外,生到三界轮回的任何处,都有轮回总的苦和各别的苦层出不穷地出现,猛利而漫长,种类极多、无量无边,要感受不可思议、无法言说的苦。现在我连火苗触身的苦都忍受不了,怎么能忍受死亡和死后堕恶趣的苦呢?想一想:自己能忍受吗?能有勇气面对吗?
这些方面,一定要细细地思维,一定要结合在自己心上修习。
修无常的利益
就像见到太阳快落山、时间不多时,农民会抓紧时间快速做完自己的农活,修行人忆念死亡无常,想到时日不多,以这个无常想最初能让心趣入正法,中间以这个正念能发起精进。像这样自心趣入正法,而且发起大精进,由此会在最终获得光明法身。
所以,一切断和修发起的根本就是这个无常想。由念死无常,就会为了来世能成熟悦意果,而断恶业修善法。
而且,一旦认识到死时除了正法其它都没有利益,就会从耽著今生的亲戚、饮食、财物等行为中彻底出离。
而且,如果按这么想:到我死时除了三宝之外没有别的求救的地方、没有别的救怙主,就能从内心深处引发对三宝的信心和清净观。
同时想到一切众生也和自己一样需要死亡,能由衷地生起慈悲心等等。所以念死无常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莲花生大士说:“一切黑的过失根本是常执,一切白的功德根本是无常。”所以需要恒时不离无常想。
不修的过患
就像农民认为还有很多时间而拖延、懈怠,不迅速做完农活一样,如果不忆念死亡无常,认为寿命还有很多,所导致的过患是:最初心不入于正法;假使最初入了正法,中间不忆念死亡无常,也不会以大精进来修法。这样最初不入正法,或者趣入之后并没有以大精进来修持,当然没办法到达究竟而获得光明法身。所以,以不忆念死亡无常的缘故,修不了善法,即使能做一点善法,也只是为今生而已。
先德这样说过:“没有去念死无常,享受今生五欲的心就不会退;没有退五欲的心,做任何善法都对后世没有利益,也不会趣入菩提正道。”帕当巴尊者说:“即使具足一百个三种戒,贪著五欲的心没有退失的话,那跟俗人没有差别。”
贝诺扎那曾请问莲师:“知道很多所知法对行善法有没有利益?”莲师回答:“心不入法的话,知道很多也没有利益。修善法,对轮回不贪著,了知这是无常幻化的,心对轮回的法彻底厌离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知道法的内涵了。不然,心不厌离轮回,而只是以词句傲慢,反而会变得更坏。”
总而言之,修习无常有种种利益,没有修无常就有跟它相反的种种过患(要按这样去认识)。
心中生起的量
就像喀喇共穹格西他住的山洞门口长了荆棘。有一次他从山洞里出来,衣服碰到荆棘,准备要把荆棘拔出来扔掉,马上以正念摄持:“哦!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回山洞?”在他回来时衣服又碰到荆棘,他又以正念摄持:“哦!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出来?拔这个干什么?”因此他没有动它。据说这些荆棘一直都保留着,从没有被拔过。我们忆念无常要达到这样的量。
真正来讲,我们要生起觉受和认知合一。也就是说,虽然是得了人身宝,但对它是无常的自性,要有认定、断定、远离疑惑的通达。在这样得到通达的基础上,再变成自己心里真正的思想,也就是一起念就是想:“唉!我决定要死亡!死的日期是不定的!死时什么也没有利益!那现在我该做什么呢?”要生起像发心脏病坐不住那样的恐惧。
像这样,如果达到了觉受和认知合一,修的外相是感觉外境的显现一片暗淡;内相是心会一下子变短(就是追求现世的心、计划现世的心会越来越缩短);密相是斩断一切对世间现世法的贪恋,在舍弃一切琐事后修持正法,能发起大勇猛、大精进,这就是念死无常在心中生起的量。乃至心中没有达到这样的量之间,持续修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不是生起一次就够的,需要长期依止无常心,极为重要!
《念死无常》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