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死無常▪P4

  ..續本文上一頁過去,剛好一輛轎車從他後面開來,把他當場壓死。孩子的母親聽到丈夫和兒子雙雙斃命街頭,無法接受,在絕望中服毒自殺。家裏的祖母一天中失去了兒子、兒媳、孫子,心髒病發,也在搶救無效中死去。

  有個農民因爲耕地被開發成住宅區,得了幾千萬元。他得了錢之後,隨心所欲地買高檔西裝、高級轎車,肆意享受。後來他一家七口去親戚家參加婚禮。爲了在別人面前炫耀,他大把大把地花錢,顯得非常闊綽。

  後來他返回時,侄子開車在前面帶路,他在後面跟隨。進入高速公路之後,爲了顯示自己的高檔車,他突然加快速度,超過侄子的車開在前面。沒過多久,他又想超過一輛大巴車,一下子鑽到前面大貨車底下,一家七口全部死亡。誰能想到他正得意忘形時就成了車下鬼。實際上,任何交通事故都是惡業現行的結果。我們八識田裏有多少這樣的業種子呢?誰能保證今天業力不現行呢?

  再這樣想:我們無量劫來結下的冤孽不計其數,誰能保證今天不碰到冤家來索命呢?業緣一到,誰能抗拒?釋迦佛也遮止不了業力成熟,千萬釋迦族人不是都被琉璃王的軍隊屠殺了嗎?

  又比如悟達國師前世殺了人,這個冤家一直在他身邊尋找機會報複,有一天皇帝賜給他沈香寶座。他起了一念慢心,冤家就趁虛而入,在他膝蓋上長出一個人面形象的毒瘡,要致他死地。

  又比如高僧安士高前世造了殺業,這一世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個扛木頭的人,木頭一下子就把他打死。

  我們前世殺過多少生、害過多少人,這些業都全部感果了嗎?全部忏悔清淨了嗎?如果它還在八識田中存在,有什麼理由保證自己今天不遇到冤家報仇呢?

  又這樣想:我能保證在哪種威儀中不死呢?走著會死,站著會死,坐著會死,睡著會死,口裏吃東西時會死,大笑時會死。有人走著,突然倒在地上,就再沒有站起來。有人在站臺上站著,被擠到鐵軌上壓死。有人吃東西一口堵在喉嚨裏噎死。還有個清朝官員私吞赈災銀兩,前一刻還睡著,突然坐起來,口吐鮮血而死。往昔我們造了那麼多業,怎麼能保證下一刻決定不死呢?

  有人認爲,雖然人要死,但算命先生測算我還能活30年,所以還有時間慢慢修。

  這也是不定的。以業力原因,壽命隨時都會改變。比如,一臺索尼公司出産的電腦,當時設計的使用壽命是十年,但每個人使用的情況不同,誰哪一天把它扔到地上,就頓時壽終正寢。與此類似,人的壽命是由前世的引業而來,在定數中有變數,變數就是指今生的造業,在這個南贍部洲特別是這個時代,造業特別容易成熟,所以命運會急速地改變。

  像現代人殺、盜、淫、妄無惡不作,以公謀私、私吞公款、墮胎殺生、侵損常住、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哪一樣不是大損陰德、大折福壽的事,誰能保證自己的壽數是固定不變的呢?

  總之,一切緣起都是變異的體性,所以一切都是不定的。今天彼此在一起交談,“明天的此時是否還在世”無法決定。“到明天此時決定不死”,沒有這樣的把握。因此一刹那也不懈怠、散亂,以大精進修法極爲重要。《入行論》說:“明天死不死誰知道呢?今天就應當放下而修法。”身體像一棵樹,心像樹枝上的小鳥。無明的小鳥何時從身體的樹上飛走,是無法決定的。

  死主的槍

  我們都是輪回集中營裏的死囚犯,每天都在集中營的圍牆裏活動。集中營的看守們隨時托著帶瞄准鏡的狙擊步槍,一扣扳機,就能擊斃任何一個人。關押在這裏的囚犯朝不保夕,死亡隨時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實際上,有無數支槍在對著我們的胸口。閻羅王一聲令下:“槍決某某。”隨著槍響,某某就應聲倒地。爲什麼說有無數支槍在對准我們的胸口呢?眼前開來的每輛車、迎面走來的每個人、腳踩到的每處地面、口接觸的每個飲食、還有身體內如同毒蛇般互相沖突的四大、種種傳染病毒、地水火風的突變等等,這一切都可能是死主結束我們性命的槍。所以說虛空中布滿了無數黑洞洞的槍口。

  後面扣板機者是我們自己的業力。無量世中所造的惡業習氣密布在八識田中,單是殺生的業就不計其數,這其中每一個業成熟,都需要以命償命。所以說死亡離我們很近,和我們是零距離。

  死刑犯的念死

  就像犯了死罪的罪犯,不管他坐在火車上,住在旅館裏,逃到任何一個偏遠地方,都膽戰心驚,擔心警方突然出現,把他就地擊斃。因爲他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警方下了格殺勿論的通緝令,在全國範圍內緝拿他。我們叁界凡夫的情況就是如此。罪犯是想到自己造了死罪,時時會被槍斃,惶恐不安。我們也要念自己無量劫來造了很多死業,閻羅王了如指掌,死亡通知隨時都可能發下來,以任意的一種死緣就會結束我們的性命。我們要這樣時時念死。

  思維“我還能活著嗎?”

  詳細要先定一個年、月、日的時間,思維在這段時間裏自己有沒有把握不死。時間上是從長到短的思維。

  以一天來說,上午就想:我有把握下午還活著嗎?具體地想:我能保證出門絕對不被車撞死嗎?我能保證早餐、午餐不中毒而死嗎?我能保證不跌倒摔死嗎?我能保證冤家不來害我的命嗎?我能保證今天不地震、不起龍卷風嗎?這樣一想,很難保證晚上還能平安地活在世上。一個月、一年等也按這樣思維。

  像這樣思維達到認定之後,就常常這樣作意:今年活著的我,說不定明年已經處在死人的行列裏。再縮短時間:上半年活著的我,說不定下半年就成了死人。又想:這個月活著的我,說不定下個月就與世長辭了。又想:上半月活著的我,說不定下半月就去見了閻羅王。又想:上午活著的我,說不定下午就已經告別人世。

  這樣越來越短地去思維。在無常想串習到堅固時,就會舍棄今世的法。也就是觀念會這樣轉變,會這樣想:明年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麼必要爲明年作打算呢?下個月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麼必要爲下個月作打算呢?明天在不在世上都不知道,有什麼必要爲明天作打算呢?所以,有一天的光陰,就修一天的法,其它都不必要去管它。以前是對現世的法想得很多很遠,通過念死,這種很長的現世心就會越來越縮短,最後追求現世的想法會完全沒有了。

  第叁、思維死時除法之外其它無益

  就像已經服了七次毒的人,以藥物等再怎麼治療也毫無作用,必須死亡。又像心髒沒被刺傷時穿上铠甲等還有防護等的作用,一旦心髒被刺傷了,做這些就毫無利益。像這樣,壽量沒有窮盡時,用藥物等有利益,壽量已經窮盡,不管用什麼藥物治療,念什麼經做什麼佛事,或者親友等做什麼幫助,都沒有任何作用而必須死亡。就像寂天菩薩所講的那樣:我在床上躺著,親友們圍繞在床前,斷命的苦受只有獨自感受。一旦被死魔抓住,親人不起作用,藥物也不起作用。《法句經》上說:“死亡到來時,孩子不成爲皈依處,父親不成爲皈依處,親戚不是皈依處,誰也不成皈依處。”

  詳細要按這樣修自己的心:當我得了必死的絕症時,其它有什麼利益呢?那些良醫的醫藥會有幫助嗎?親人的服侍會有幫助嗎?做種種福德事會有幫助嗎?佛菩薩來作加持會有幫助嗎?

  像這樣,飲食、衣服、財産、親友有沒有利益?勇敢的拼搏有沒有利益?膽小而逃走有沒有利益?能不能逃到一個不死之地?能不能以花言巧語買通閻羅王而不死呢?有沒有人能把自己從死主口裏拔出來呢?有沒有智者能想出救護的辦法呢?另外,今生有大名聲、大威力、大財富,在死時能有利益嗎?世間人或者有修行的長老做種種方便有沒有利益?

  像這樣細致地去思維,務必要結合在自己心上修習。由這樣修習,會知道死時除了法之外其它都沒有利益。

  死時的光景

  又要按這樣想:像堆壘的東西無常而倒塌,自己的存活也不是恒常的,終究會倒下死亡;像一切的積聚都無常而消散,自己的壽量也會窮盡而死;像存在的東西會無常而變爲無有,現今存在的“我”最終也會從世上消失。

  像這樣,壽量盡也好、沒有盡也好,自己死的時候,睡的是今生最後的一次床,吃的是今生最後的一餐飯,說的是今生最後的叁句話。身心要受大苦的逼惱。外呼的氣很粗,內吸的氣很短,心裏還想常住,但一刹那安住的自在也沒有。惡業力自現的鬼卒突然出現,無情地把自己拉走。這時除了正法有益之外,其它都毫無利益。這時就後悔自己是明明知道而沒有修!另外,子子孫孫圍繞床邊,除了只是讓自己耽著貪戀的因素之外,沒有任何利益。

  親戚、飲食、財産包括自己的身體都要抛棄,像從酥油裏拔出一根毛那樣,自己的神識從這個世界中抽出,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無助地漂泊。中陰路上,受種種聲響、光線等恐怖境界的刺激,昏厥過去,幾番死、幾番生。這時沒有怙主,惡業現出猙獰的鬼卒,把自己抛下叁惡趣,感受無有止境的痛苦。也就是說,如果受生在地獄,就要感受熾熱、寒冷等無量無邊的大苦;如果受生爲餓鬼,就要感受饑餓、幹渴等苦;如果受生爲旁生,就要感受愚蒙、吞噉等苦。另外,生到叁界輪回的任何處,都有輪回總的苦和各別的苦層出不窮地出現,猛利而漫長,種類極多、無量無邊,要感受不可思議、無法言說的苦。現在我連火苗觸身的苦都忍受不了,怎麼能忍受死亡和死後墮惡趣的苦呢?想一想:自己能忍受嗎?能有勇氣面對嗎?

  這些方面,一定要細細地思維,一定要結合在自己心上修習。

  修無常的利益

  就像見到太陽快落山、時間不多時,農民會抓緊時間快速做完自己的農活,修行人憶念死亡無常,想到時日不多,以這個無常想最初能讓心趣入正法,中間以這個正念能發起精進。像這樣自心趣入正法,而且發起大精進,由此會在最終獲得光明法身。

  所以,一切斷和修發起的根本就是這個無常想。由念死無常,就會爲了來世能成熟悅意果,而斷惡業修善法。

  而且,一旦認識到死時除了正法其它都沒有利益,就會從耽著今生的親戚、飲食、財物等行爲中徹底出離。

  而且,如果按這麼想:到我死時除了叁寶之外沒有別的求救的地方、沒有別的救怙主,就能從內心深處引發對叁寶的信心和清淨觀。

  同時想到一切衆生也和自己一樣需要死亡,能由衷地生起慈悲心等等。所以念死無常有不可思議的利益。蓮花生大士說:“一切黑的過失根本是常執,一切白的功德根本是無常。”所以需要恒時不離無常想。

  不修的過患

  就像農民認爲還有很多時間而拖延、懈怠,不迅速做完農活一樣,如果不憶念死亡無常,認爲壽命還有很多,所導致的過患是:最初心不入于正法;假使最初入了正法,中間不憶念死亡無常,也不會以大精進來修法。這樣最初不入正法,或者趣入之後並沒有以大精進來修持,當然沒辦法到達究竟而獲得光明法身。所以,以不憶念死亡無常的緣故,修不了善法,即使能做一點善法,也只是爲今生而已。

  先德這樣說過:“沒有去念死無常,享受今生五欲的心就不會退;沒有退五欲的心,做任何善法都對後世沒有利益,也不會趣入菩提正道。”帕當巴尊者說:“即使具足一百個叁種戒,貪著五欲的心沒有退失的話,那跟俗人沒有差別。”

  貝諾紮那曾請問蓮師:“知道很多所知法對行善法有沒有利益?”蓮師回答:“心不入法的話,知道很多也沒有利益。修善法,對輪回不貪著,了知這是無常幻化的,心對輪回的法徹底厭離的時候,這個人就是知道法的內涵了。不然,心不厭離輪回,而只是以詞句傲慢,反而會變得更壞。”

  總而言之,修習無常有種種利益,沒有修無常就有跟它相反的種種過患(要按這樣去認識)。

  心中生起的量

  就像喀喇共穹格西他住的山洞門口長了荊棘。有一次他從山洞裏出來,衣服碰到荊棘,准備要把荊棘拔出來扔掉,馬上以正念攝持:“哦!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山洞?”在他回來時衣服又碰到荊棘,他又以正念攝持:“哦!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出來?拔這個幹什麼?”因此他沒有動它。據說這些荊棘一直都保留著,從沒有被拔過。我們憶念無常要達到這樣的量。

  真正來講,我們要生起覺受和認知合一。也就是說,雖然是得了人身寶,但對它是無常的自性,要有認定、斷定、遠離疑惑的通達。在這樣得到通達的基礎上,再變成自己心裏真正的思想,也就是一起念就是想:“唉!我決定要死亡!死的日期是不定的!死時什麼也沒有利益!那現在我該做什麼呢?”要生起像發心髒病坐不住那樣的恐懼。

  像這樣,如果達到了覺受和認知合一,修的外相是感覺外境的顯現一片暗淡;內相是心會一下子變短(就是追求現世的心、計劃現世的心會越來越縮短);密相是斬斷一切對世間現世法的貪戀,在舍棄一切瑣事後修持正法,能發起大勇猛、大精進,這就是念死無常在心中生起的量。乃至心中沒有達到這樣的量之間,持續修習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不是生起一次就夠的,需要長期依止無常心,極爲重要!

  

  

《念死無常》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珍惜暇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