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记(十一)▪P2

  ..续本文上一页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语释迦牟尼佛,若不与我解十四难,我当更学余道。亦如居迦离谤舍利弗,佛三语而三不受。又如诸外道辈,假入佛众,而常伺求佛短。又如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难。有如是等种种不恭敬相。】

  这两句是说庄严主功德成就。佛因地为什么发起这一庄严?是见到有的佛虽有大众围绕,但大众里也有不恭敬的事发生。比如一次释迦佛在说法中,有一位比丘站起来向佛问难:“世界和我是常?是无常?还是亦有常亦无常?非有常非无常?”等等,总共十四个问题。佛见他的根器不够,回答没有任何意义,佛就默然不答。这时他就说:“如果不给我解答十四问难,我就改学其他道门。”

  又比如居迦离这个人喜欢造谣。有一次舍利弗和目犍连出门托钵。路上遇到下雨,就在一间制陶器的房间里过夜。这天晚上,有个女人借宿在里面,舍利弗他们并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女人到水边洗衣服。不久舍利弗也跟着出来。居迦离看到,就造谣说是非。他去佛那里说舍利弗和目犍连破了戒。佛说:“没有这种事,你不能诽谤,造口业!”佛呵斥他,前几天还收敛,没过几天又到处说。佛说了三次,没有一次接受。

  还有一些外道混在佛弟子里,常常找佛的短处。还有第六天的魔王常对佛的事业作各种障碍。诸如此类,有种种不恭敬佛的现象。

  【是故愿言,使我成佛,天人大众恭敬无倦。所以但言天人者,净土无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

  由于上述原因,法藏菩萨就发愿说:假使我成佛,天人大众至心恭敬,无有厌倦。(厌倦,就是最初虽然恭敬,时间一久就心里厌倦,提不起恭敬。)这里只说“天人丈夫众”的原因是净土没有女人和八部鬼神。

  【是故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

  《略论安乐净土义》里这样讲: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天人丈夫众的调御师,大众恭敬围绕,如同狮子王以狮子围绕。这就是佛的主尊成就。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此四句,名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这四句宣说了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的功德成就。偈文说:这里要观察阿弥陀佛成佛时,任运地显现本愿自在的神力,只要是见闻忆触而值遇佛的人,都无空过,能使他速疾满足一切功德宝海。

  “不虚作”,是指佛示现任何色相的身相、光明,演说任何妙法,或者从法身智慧中显现任何净土的庄严,总之以四十八愿所摄的大誓愿海中所预期的一切,都会在与众生善缘会合的同时,任运地赐予众生速成佛果的真实之利,没有一刹那、一丝毫是无利益的空过。“住持”就是以弥陀本愿神力,能住持众生的心,使他念念安住于菩提道中,不失坏菩提善根,由此逐渐地圆满一切功德。

  “功德大宝海”指具足无量无数自性功德的佛果。在成就无上正觉的同时,现前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究竟果位功德,而且以这些功德现出无边的妙力,能赐予众生一切所需,因此赞叹为“大宝”。或者说:正等觉是无量无边如珍宝般的功德的来源,所以称为“功德大宝海”。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但以声闻为僧,无求佛道者。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又人闻佛名号,发无上道心。遇恶因缘,退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过者,退没者。是故愿言,使我成佛时,值遇我者,皆速疾满足无上大宝。】

  佛因地为什么要成就这一功德庄严?是见到有佛出世时只以声闻为僧,没有寻求无上菩提的菩萨;又有佛出世时,众生虽然值遇了佛,却免不了随业力悲惨地堕入恶趣,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居迦离等;又有人虽然闻到佛名号的因缘发起了菩提心,但当遇到恶因缘时,又退入到小乘道中。有这一类空过和退失的情况发生,因此就以悲愍心发大愿说:如果我成佛时,要使一切值遇我的人速疾满足佛果无上大宝。

  当时法藏菩萨见到的现象:一是遇到佛只发小乘心自求解脱,而不能发菩提心求证佛果,这样没有种下大菩提的种子,当然在大乘佛道的修证方面等于空过。二是有人遇到佛,却免不了堕入恶趣,像善星比丘在佛的座下听法,最后对佛生起恶心,堕入无间地狱。提婆达多出家之后能背诵六万法藏,但他为追求利养,造下五无间罪。《法华文句》里列举了他造的罪业:一、诱拐五百比丘,另外立了五种法,破和合僧;二、抛大石头出佛身血;三、教唆阿阇世王放出醉象踩踏世尊;四、用拳头打死莲花色比丘尼;五、把毒放在十个手指头上,想由顶礼佛足来伤佛。结果他活活堕入地狱。居迦离也是因为造下毁谤圣者的罪业,死后堕入莲花大地狱中。像这一类人,遇佛之后还是以自身业力堕入恶趣,长劫感受大苦,更是极大的空过。

  第三就是发心之后退转,比如舍利弗在六十劫当中行菩提道,后来遇到恶因缘时退失了菩提心。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舍利弗挖了一只给他,那人嫌眼睛臭,就扔在地下用脚踩,这一下舍利弗接受不了,认为众生恶劣难以调化,不如自己早求解脱。这样就退失了菩提心,从大乘道里退下来了。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法藏菩萨立下大愿,要让一切值遇自己的人都获得不退转,速疾圆满无上菩提。比如四十八愿里说:我成佛时,他方国土的菩萨闻我名字,不能当即获得不退转,我就不取正觉。还有:如果我成佛,国中的天人不安住于正定聚,必定到达涅槃,我就不取正觉。所以,弥陀愿海叫“一乘悲愿、”“一切速成佛愿”。凡是生到净土的人都不堕三涂、不堕生死、不堕小乘。

  【是故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住持义如上。】

  “住持”就是具足无上功德的阿弥陀佛以他的深宏誓愿,在众生见闻忆触之间就被佛的愿力摄受,从此住于大乘道中,永不退转。

  【观佛庄严八种功德,讫之于上。】

  观佛八种功德解释完毕。

  

  

《往生论注讲记(十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