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小屋上面滑溜,下面都是烂泥,风雨飘摇。
禅师谢绝供养和侍者,衣服、日用品等一概不要,不洗澡、不剃发,切下半截坛子做锅,数日吃一顿,自得其乐。他所住的山洞,去掉梯子,断绝来路,即使弟子也难以见到他。由此苦行,终获大成就。
唐代宏觉禅师教诫徒众说:“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志存无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抛弃。(汝等出家如囚犯释放出狱,要少欲知足,切莫贪求世间虚荣,要忍饥忍渴,志在无为法,能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也不可抛弃。)”
辰四、发愿观修无常并串习无我
【又应希愿住药草[14]地流水边岸,思惟水浪起灭无常与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观慧灭除我执,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背弃三有所有欢乐,数数思惟依正世间如幻化等。】
又应希愿:坐在流水岸边的药草地上,思惟水浪起灭无常与自身寿命相同,以妙观察慧灭除三有之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的我执,弃舍三有一切欢乐,数数思惟器情世间犹如幻化等。
“水浪起灭无常与身命相同”:人命念念流逝,逝者永不复返,故与流水相同。因此,坐在岸边,应当思惟“人命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背弃三有所有欢乐”:凡是世人看重的欢乐,都弃而不求。
“等”:包括梦、阳焰、水月等。
【“何时住水岸,药草满地中,数观浪起灭,同诸命世间[15]?”】
何时我能坐在流水岸边长满药草的地中,数数观察水浪起灭,如同有情寿命无常?
【“破萨迦耶见,一切恶见母,何时我不乐,三有诸受用?”】
何时我能破除恶见之母的萨迦耶见,不爱乐三有中的种种受用?
【“何时我通达,动不动[16]世间,等同梦阳焰,幻云寻香城?”】
何时我能了达动与不动的情器世间,如同梦境、阳焰、幻云、海市蜃楼?
【此等一切,皆是希愿作出家身,作此诸事。】
凡此一切,都是希愿出家为僧,行持此等佛法之事。
卯四、成为佛法所缘
【伽喀巴[17]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间,始为文父[18]真养子。”】
伽喀巴说:若能持三法衣安住在苦行山间,才算是真正的释子。
【霞惹瓦亦云:“于诸在家事忙匆时,应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乐,则种未来出家习气。”】
霞惹瓦也说:在在家人工作忙碌时,应当披上法衣去他那里,让他生起“出家好安乐”的念头,如此能使他种下未来出家的习气。
卯五、显密教中赞叹出家
【《勇猛长者请问经》亦云:“我于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摩、长净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
《勇猛长者请问经》也说:何时我能出离苦恼之处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我能安住在作僧羯磨、长净羯磨、解制羯磨、彼此和合恭敬当中?应当具有此种爱乐出家之心。
“爱出家心”:真正将出家视为极其殊胜的爱乐之心。
“僧羯磨”:梵语羯磨,译为“业”或“作业”。僧众作授戒、忏悔等业事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而成就业事。僧众作羯磨共有一百零一个,归纳为三种: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
“长净羯磨”:“长净”,梵语是布萨或布沙他。长净羯磨,是一种能增长善法、净除堕罪的仪轨。出家人有定期长净和不定期长净。定期长净是每半月(十五日、二十九或三十日)集合僧众诵戒,使比丘等安住在净戒中。不定期长净有三种:在开光等吉日举行的长净,称为吉祥长净;为了制止已出现传染病等灾害或为避免出现灾难而作的长净,称为息灾长净;为和解僧众分裂而作的长净,称为和合长净。在家居士作布萨,是在六斋日持八关斋戒。
“解制羯磨”:“制”是遮止的意思,为了避免安居期间僧众发生诤论而分离,不能圆满安居,所以安居期间一律遮止互相问起违犯堕罪之事以及分配安居期间所得的财物。“解”是解除这种制定。比丘众先要作解制的预备:安居结束的七天前,要作远期和近期加行,远期加行是启请三藏法师,修整装饰经堂,告诉周围的居民十四日夜晚有法师讲经,当天法师会为在家出家众整晚作开示。近期加行是在十五日僧众互请谅恕之后,由所派执事启请僧众作白一羯磨。正行是在加行之后,由所派执事发草给僧众,念诵三遍解制偈,行堕犯解制和财物解制。到十六日,为了断绝贪恋安居地,僧众离开该地,结伴游方。
【此说在家菩萨应如是愿。此之主要为慕近圆。】
这是说在家菩萨应如是希愿,主要是希慕比丘戒。
《大般若经》云:“菩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随所生处,常乐出家,剃除须发,执持应器,披三法衣,现作沙门。”普贤菩萨发愿:“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寂天菩萨发愿:“我未登地前,愿蒙文殊恩,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
【《庄严经论》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
《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当知,在家众有散乱、贪欲、嗔恚等诸多烦恼及忧苦,出家众则具有与此相反的无量功德。因此,出家菩萨的所依身胜过精勤持戒的在家菩萨。
【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第一。】
如是,不但小乘修行解脱、超离生死,赞叹出家身殊胜,大乘中由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修学一切种智,也赞出家身最为第一。
如《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迮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
《宝蕴经》云:“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可见依出家身修道之力大于在家身。
《时轮金刚》等密续中也同样赞叹出家所依。《金刚鬘本续》云:“外现比丘,内修生圆。”《时轮本续》说:“修密法以比丘身为胜。”《金刚橛续》、《时轮金刚》中异口同声说:“三者比丘为最胜,中等即是诸沙弥,彼中在家位最低。”
因此,修学大乘以出家身最为第一。
【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以上显密经续中所赞叹的出家律仪,是指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三昧耶律仪三者中的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的别解脱戒。
抉择解脱道的体性,包括抉择身和抉择道两部分。以上从两方面抉择了身:一、修解脱道时,在家众须具八暇十满的人身;二、出家身是修解脱道的最佳所依。以下抉择“道”。
丑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分二:一、认定道而连结 二、真实抉择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
第二、修持何等道而灭除生死。
寅一、认定道而连结
【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
如《亲友书》所说:纵然头部或衣服上忽然着火,也应当弃舍灭火的行动,而励力寻求遮除后有的圣道,因为再无一事比求涅槃更紧要了。
这是显示修习涅槃应当尤为精进,即使有燃眉之急,也在所不顾,因为没有比灭除后有更重大、更具必要的事。那么,应当以何种方便灭除后有呢?答:戒、定、慧。
【“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
此颂是说唯须以三学求证涅槃。第一句中“戒、慧、静虑”是能证,后二句是所证。
“寂调”,即已寂灭有漏五蕴的无余涅槃,所谓“身灭受成脱,想尽及行灭,并识亦隐没,此成即苦边”。“无垢”:无有烦恼垢染。“不老不死无穷尽”是描述涅槃无年龄迁变,故不老;无命根变坏,故不死;及证得时,永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是说超胜外道所说的解脱。本来解脱并非有形有色之法,某些婆罗门教却认为:由今生修持能获得太阳、月亮的果位,或者说,解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的体性。而内教由戒定慧所证的涅槃,才是超离地、水、火、风、日、月的无漏真解脱。
【应学宝贵三学之道。】
因此,应当修学宝贵的三学之道。
以上认定了能成办解脱的正道是戒、定、慧三学。
寅二、真实抉择分五:一、三学数目决定 二、三学次第决定 三、三学自性 四、将于下文宣说定慧二学 五、宣说戒学
卯一、三学数目决定分三:一、观待调心次第决定数目 二、观待三学得果决定数目 三、观待所断决定数目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其中,三学的数目决定为三。
以下是由观待调心次第、观待三学所得妙果及观待所断三方面而宣说三学数目决定之理。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广论讲记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