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学修佛法 第一课▪P3

  ..续本文上一页同对不起现在世的母亲,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事,根据思慧,可以有这样的种种的如理作意,这样就能把心中的不爽和执著给压制下去,甚至还会由此而感谢对方提供了让自己发现毛病的机会。

  4、修慧能根除烦恼

  获得了修慧,能够根除烦恼。修慧就像文殊菩萨的宝剑,它能断除无明,这就从根本上把产生烦恼的可能性给截断了。

  比如修悲心,当串习成熟的时候,悲心成了自己的习惯思维模式,心里起心动念都在悲心的状态中,任何时候都会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虽然贪嗔等烦恼的种子还没有断,它们的习气还会蠢蠢欲动,但是烦恼不会再有现行的机会了。而如果修的是般若法门,则当彻底见到了一切万法都没有实质,都是如梦幻一般的时候,众生即使要产生实执,也没有可以产生实执的所境了,执著断除,烦恼也就没有立身之地,连根拔除了。

  又比如修人无我空性,当对于唯蕴无我串习成熟后,现量可以感受这个世界就只有如幻的五种蕴聚,而它们又是多体的、刹那变动的、互相产生因缘作用的,在这样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常、一、自在“我”、“你”、“他”可以执著,这样心相续里就非常的寂静,没有任何的躁动不安,不会有任何的烦恼,因为没有一丁点可以产生烦恼的因素。

  还有像修世俗中万法如幻,每天精进地串习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成,没有丝毫的来去,也没有丝毫的实质,就像镜子中的影像一样虚幻不实,功夫成熟后,就会在现量中感受这种空灵的境界,在这种空灵的境界中,烦恼的显现就得以永远消除了。

  5、闻思修三慧是检验学佛效果的标准

  在今后的佛法学习中,大家应该以闻思修这三种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就拿现在在学的《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来说,首先,每次学习前,至少要先把偈颂背下来,并做相应的预习,预习不能走过场,要找出《净水如意宝》的脉络,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听法时,认真聆听对法义的解释,同时还要能够知道“自性”、“空性”、“显现”等法相名词在现实中的含义,听法后及时复习。这样就基本能产生出闻慧来,知道了自己在哪些地方执著了自性,哪些地方本来应该是空性的等等。其次,要对法义进行细致的分析,既要抓局部又要抓全局,抓局部是尽量理解每个法相、段落的意思,抓全局是把对法相、段落的理解放到全论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并在法本的指导下,在现实中观察自性为什么是空无的,显现为什么是如幻的,所谓的“我”为什么在世俗中也并不存在等等的道理,这样就能产生出对治烦恼的思慧来。最后,按照这样的思慧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的修持,让思慧产生的分别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最后产生出能完整无遗呈现法义的分别妙慧来。如果大家觉得效果不理想,没有产生三慧相应的作用,必然是没有如理按照闻思修的规律去学习,就应该重新检查学习的方法。

  有些人刚学佛的时候,似乎信心很大,烦恼并不很强,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反而觉得烦恼反而增加了,信心也受到了影像。那他是不是退步了呢,其实不是的,因为刚学佛的时候,不认识自己心中的烦恼,之后随着闻思的增加,逐渐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这才看到了很多烦恼,这些烦恼是无始以来妄动的执著习气所形成的,是一直存在的,因此能认识到它们,这是一种进步。就像看大海,远远看大海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宁静的海面,但是当走进之后,就发现海面上翻滚着许许多多的波浪一样。

  另外,在不注意的时候,容易把闻慧当作修慧,口里说一些很高深的法相名词,比如自性光明啊、烦恼即菩提啊等等,然后盲目地认为自己也已经获得了这样的领悟。这是没有进行过认真思维,没有仔细体会,没有观察自相续导致的,连思慧都不是,更不是修慧。这一点大家要仔细提防。

  总之,闻思修三慧的作用是强大无比的,是世间上的任何事物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虽然修慧的获得,需要对治自己的旧有习气,因此并不轻松,但是思慧和闻慧,只要认真、如理地学习,是不难获得的,它们产生的作用,也足可以认识和压服烦恼。反之,没有获得三慧,会对学佛者造成很大的障碍。

  

  

五、缺乏闻思修的严重后果

  1、缺乏修慧的后果

  在经过精进的闻思,已经获得了闻慧和思慧之后,有的人会在这里停下来,不去进一步利用思慧来进行修持。这是对于如意宝的一大浪费,就像饥荒时代,已经饿得皮包骨头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大米,煮成了热气腾腾的的一锅米饭,却又放到了一边,不去享用一样。

  这是旧有的习气在做障碍,也是业障现前的一种表现。修慧的作用是来自相续的深层,是持续不断的,相对而言,思慧还属于粗浅的层面,而且是间断的,只有进行相应的如理作意的时候,才会呈现出来。因此在不作意的时候,经常是隐没不现的。这时正需要不断地把它调取出来,进行反复锤炼,使它变成自己新的良好的习气,以对治掉旧有的习气。

  没有形成修慧,就无法获得证法的加持,难以进行真正的续佛慧命的事业,不能真正有效地救度众生,因此在获得思慧后,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产生修慧永不停息。

  2、缺乏思慧与修慧二者的后果

  如果只具有闻慧,不进行如理的思维,就不会产生思慧,修慧也就成无源之水,不可能产生了。

  闻慧虽然能认识到烦恼,但是在没有深入思考烦恼的过患,以及对治方法,或是对治掉后的安乐的时候,这个修学者依然有可能会放纵自己,任凭烦恼的生起。

  有些人在闻思一段时间之后,觉得烦恼难以调服,就打妄想去求一个高深的窍诀,然后住到没有人烟的山洞里去修行。其实要压服烦恼,思慧就完全可以做到了。因为对于烦恼的真正面目、烦恼的起因、烦恼的过患等等经过深入的思考,在内心中获得了定解后,当这些烦恼再度出现时,自己就能对它们产生厌离,并马上能把对治这种烦恼的如理作意给调取出来。无论是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的烦恼,虽然还不能保证它们不生起,但是可以保证生起之后,马上就能进行有效的压服。

  如果没有形成思慧,就不知道如何对治烦恼,在烦恼生起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破坏自己的相续了,而且还可能继续以非理作意,来助长它、加重它的破坏力。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用去找人打卦,去问自己是着了什么样的魔障,因为这时正是自己在生起和助长烦恼魔,自己已经向烦恼魔投降了,成为了烦恼魔的眷属。

  而只要坚持不断地闻思,在心中形成扎实可靠的闻慧和思慧见解,就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了。

  3、三慧俱缺的后果

  闻思修是佛法传承的主要形式,如果缺乏闻思修,就会直接导致佛教的衰退,使佛法变成名义上的佛法,实际上和世间法一样了。

  佛法之所以与世间学说和其他宗教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佛法指出了世间法的本质是苦谛,以及困扰世间安乐的根本因素,是业和烦恼的集谛,并指出了消除这些苦与烦恼、业障后的寂灭状态和途径,也就是灭谛和道谛。离开了这些内涵,佛法就失去了佛法的特色,和世间法区分不开了。

  这会导致学佛者不知道佛法的宗旨和目标,不首先改造、提升自己的相续,而只去从事一些和佛法有些相似的影像佛法。这像世间的盲人一样,其实比盲人更可怜,世间的盲人还有可能善根成熟,精进闻思修,但是不进行闻思修的人,在世间的沾染中,会不断增长邪知邪念,助长贪嗔痴,这样解脱的命根就会被中断,而与解脱的机会再一次的失之交臂,实在是最为可惜的事情。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甚至还会退失掉对三宝的信心。因为如果仅仅从事一些世俗的善法,那么有很多宣扬人天善法的外道也在一样弘扬,这就很难和他们区分出来,很难突出佛法的不共解脱的特色。时间长了,退失皈依,变成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或者变成外道徒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出世间圣者位见道之前的凡夫心里,都有外道遍计我执的种子。外道也会说某些法是如梦如幻的,但是他们把要祈祷的神啊、自性啊之类的肯定会说成是实有的,他们所谓的解脱,就是一个实有的神,把自己超度到天上去了,而不是通过闻思修消除我执,消除烦恼实现的。如果没有闻思修,认识到三宝的殊胜意义,认识到阿弥陀佛的不共功德,很有可能修的是内道的法,但是持的却是外道的见解,有可能在按外道的方法在祈祷三宝、在祈祷阿弥陀佛,虽然这样做祈祷也能得到一些加持,但是这和三宝没有真正相应,和阿弥陀佛没有真正相应哪,没有相应的祈祷,得到的加持是很少很少的。

  要避免自己见解和修法时的外道倾向,就要一切以正法为标准,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为标准,要通过踏踏实实的闻思,理解到轮回、涅槃、众生、佛陀、烦恼、智慧等等的实际意义,而不能按自己的习惯,去作似是而非的理解,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在修行的是真正的佛法。

  总之,没有了闻思修,就没有了法宝的加持,这个世界就像太阳陨落,重新又掉回到了黑暗了一样。这是众生最大的损失,佛陀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而获得的,度化了无数的众生的,又经过历代祖师代代相传的珍贵佛法,到我们这里就中断了,没有了,这就像世间家族的香火中断了一样,众生解脱的可能性也就从此中断了,这是对佛菩萨的最大的不敬,是对广大如母有情的最大的不孝,是当今佛弟子们最应该共同努力,竭力防止的。

  

  

《如何学修佛法 第一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