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P2

  ..续本文上一页也就是超离四边的缘故,而对世间有边、无边、二俱、非俱所有四种类别没有予以授记,而并不是由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具体来说,有边:就像顺世外道所承许的那样,今生完结而不转后世,否定后世,因此称摄之见解。无边:数论派所承认的今生的我趋入后世,而观察趋入对境,称为动之见解。有无二俱边:诸如有些裸体外道认为,暂时有边,自性无边,趋入有无二者,称为散之见解。非俱:像犊子部承认的那样,补特伽罗聚合与独立何者也不可言说,全盘否定一切,称为收之见解。轮回自性寂灭岂能存在这样的戏论?《宝云经》中说:“大转妙*轮,方寂灭无生,自性涅槃法,怙主汝宣说。”又云:“轮回末不得,前际无法相,未来亦当知,故入业所作……”其中对此也加以阐述了。

    己二(甚深难证之理)分三:一、甚深难证之原因;二、能仁于非器不说之原因;三、解说彼原因。

    庚一、甚深难证之原因:

  

此身不净性,粗及现量境,

  恒常显现时,心中尚不住,

  无住微妙法,极细非现量,

  由是甚深故,心中何易悟?

  假设有人问:诸法如果是无我,那就说明这是此世间的自性,因此众人为何不通达此理?

  驳:事实并非如此,本来,我们的这个身体本体是由不净物所充满,并不断流出肮脏物的色法,因此,是粗大之法,不是比量的事物而是现量的行境,所以容易理解。明明是恒常显现为不净的当时,人们心中尚且不存留“不净”的想法,更何况非法器钝根者难以证悟、无有相执所缘之处决定胜的微妙法了?由于难以通达,所以极其微妙,是利根圣者的行境,而异生需要依靠因来了达因而并非是现量,由于甚深的缘故,愚者的心里如何能容易理解,轻而易举悟入呢?根本不是它的行境。对于不净身体的粗法尚且不能通达,更何况说其实相细微的无我了。轻易了达空性,需要具有利根、大德的教言以及积累无边资粮。《般若摄颂》中云:“乃至善根未圆满,彼士不能证空性。”

    庚二、能仁于非器不说之原因:

  

此法甚深故,知众难领悟,

  故佛成道已,默然不说法。

  由于远离一切戏边的此法高深莫测的缘故,所化的平凡众生难得轻易了解通达,正是因为了知、照见了这一点,佛陀在成道以后于有些所化众生面前,七七四十九日示现默然不说法。如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之法我已得,纵为谁说亦不能通达,是故默然安住于林间。”

    庚三(解脱彼原因)分三:一、误解深法之过患;二、以比喻说明正误持受之利害;三、教诫通达深法不放逸。

    辛一、误解深法之过患:

  

若误解此法,毁坏诸愚者,

  如是无见者,沉落不净中,

  另外邪执此,愚起智者慢,

  性情极粗鲁,倒堕无间狱。

  如果有人说:倘若容易通达,那么也就无需宣说,正因为难以通达,才应当再三明示。

  驳:但这并不是指要为不具有理解空性之种姓的众生宣说,因为有令愚者及自诩为智者的人毁坏的过患。愚者受害之理:他们认定所谓的空性在名言中也一所无有,颠倒错误地理解甚深法性二谛无违之义,认为空性是除了此显现的有实法以外一无所有的单空,或者自前显现的事物唯独是空性,而未能通达远离戏论无二无别的现空缘起。结果,对要义一窍不通的愚者们彻底失去了善趣与菩提解脱的机会,不仅无有益处,反而失毁自相续。由视如是业果等不存在的断见所感,将沉溺、堕落在不净的恶趣中。《指鬘经》中说:“呜呼,世间中毁灭妙法之人有二,其一,绝对视空性,其二,世间中称为我见者,即是毁坏妙法、损害妙法者。”因此,我们要依止大德而努力修炼内心。《宝积经》中云:“法界一切相,无变智者证,愚者迷惑彼,修心得真悟。”

  自诩为智者受害之理:此外,如果受持空性为一无所有的断见或者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二谛互为分开等,认为因果了义,将了义转为不了义,始终不放愚蠢的做法,稍稍听闻就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而居于智者地位趾高气扬,傲气十足。由于这能导致彻底舍弃空性,因而心不调顺,不具备自利利他的能力,如同死尸一般,断绝善根而趋向恶趣,尽管威仪如何清净,但死后立即会倒头坠入无间地狱。《梵施王请问经》中云:“诸如来教以彼垢,如外道宗存怀疑,彼者损害违正法,无信亦舍诸佛法。”又云:“彼于此教不坚信,仅著法衣称比丘,犹如林间之昙花,彼非在家非比丘……”《宝箧经》中也宣说了“未来僧人舍弃深法而投生无间”等的许多道理。

  虽然对奥义没有胜解心,但万万也不可妄加诽谤而应保持中立的态度。经中说:“于说甚深之妙法,纵然不起胜解信,切切不可妄诽谤,当念法性不可思。”

    辛二、以比喻说明正误持受之利害:

  

犹如误用食,招致诸祸害,

  善用得长寿,无病力壮乐。

  如是颠倒持,导致灾殃至,

  善知获安乐,及无上菩提。

  犹如进食无有节制,或者误用不良食品而发病,结果会招致面临死亡的祸害。而正确享用优质的食品,有益身体的食物会延年益寿,不会有中毒等疾患发生,身强力壮不会无精打采,身心安乐。同样,颠倒执受空性的补特伽罗会导致永久性的灾难临头,如同前面的比喻一样;如果通达空性缘起显现的含义,正确理解见行或二谛无别的意义,结果将如药食的功效一般获得增上生的安乐与究竟无上菩提。如是入道者了知缘起空性后不分别现相因果之理如幻而行,结果了达缘起无自性现空无别,从而对实相超离因果的法理生起定解,以不离如虚空般的等性义而迅速获得决定胜的安乐。

    辛三、教诫通达深法不放逸:

  

是故当断除,舍此及无见,

  为成一切事,策励知真义。

  如果颠倒执著空性,则过患严重,倘若正确受持,则功德巨大,因而,断除法界空性绝对存在、绝对不存在的恶见,为了成办正士最有必要的世间利益以及成就出世间的一切正法,要以最大的精进励力无误了知离边实相真义。

    戊二(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二:一、承接文;二、正义。

    己一(承接文)分二:一、教诫未证空性而流转;二、教诫乃至未证悟间当致力于增上生法。

    庚一、教诫未证空性而流转:

  

未尽知此法,我执即随转,

  而积善恶业,感得妙劣身。

  如果没有彻底了达、领悟甚深空性实相的这一妙法,那么该补特伽罗由于没有打破我与我所的妄念所致,我与我所执必然随之而产生。与之相联而积累善恶业,致使获得善趣的妙身与恶趣的劣身。诸位声闻、缘觉阿罗汉灭尽了轮回的投生,也是由于断除了轮回的直接因——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也就是认为对蕴假立的我是我以及我执与由它所生的业惑种子。一切凡夫由我执控制而积累善恶业,因此流转三有,尚且获得深法也是阻碍重重,更何况说解脱呢?《念住经》中云:“巡逻者前夜亦长,疲惫者前路亦长,于不了知微妙法,诸凡夫前轮回长。”

    庚二、教诫乃至未证悟间当致力于增上生法:

  

是故未知此,遣除我执法,

  期间敬奉行,布施戒安忍。

  作者教诫道:乃至没有完全了达领悟毁灭、遣除我执及种子的对治法——通达二无我的空性缘起这一甚深法期间,要恭恭敬敬勤勤恳恳奉行布施、持戒、安忍所摄的十六种增上生法。这也并不是指仅仅了知缘起之义就需要抛弃布施等的意思。

    己二(正义)分三:一、成办增上生之因;二、断除恶趣之因;三、以弃非法而行正法摄义。

    庚一(成办增上生之因)分二:一、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二、修学增上生之特殊因。

    辛一(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分三:一、修学具五功德之因;二、修学共同正规;三、断除陋规。

    壬一、修学具五功德之因:

  

诸事初思法,中末亦具法,

  如是行国王,世世无损恼。

  由法今誉乐,今终无怖畏,

  他世乐圆满,故恒依正法。

  作者谆谆教诲道:在进行身、语、意的一切事之初,要思维善法,所谓依靠此事成就此法,最初从依止正法而入手。同样,在中间的过程中也具足正法,末尾也具足不杂罪业的意乐、加行善法,这样行事的君主或国王你,今生以及生生世世不会遭受损恼,因为依靠修行正法使得即生中享有盛名,不造罪业而无有后悔,心情安乐。由于无有人与非人的危害,现世无所畏惧,弥留之际也无有恶趣的恐怖。而作恶者在临命终时,担忧后世的痛苦而惶恐不安,并不是有福报之人。不单单是现世,其他世中也能获得增上生的圆满快乐。由于具有五种功德,因而要恒常依止正法。如云:“佛陀顶髻相,依福成妙相,乃至未来际,凭依慧眼见,彼智恒庄严。”

    壬二、修学共同正规:

  

法乃规之最,依法世间喜,

  而由世间喜,现后亦无欺。

  唯有增上生法才是一切王规的最殊胜策略,正法的作用就是统治一切世间而令举国上下皆大欢喜,由于世间欢喜的缘故,对自他今生来世也不成欺惑,是真实顶戴的规律。因而,应该依止高尚规范。如云:“国王伟业利民众,彼现后世圆满道,喜爱正法王前现,庶民追随人君行。”

    壬三(断除陋规)分三:一、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二、谴责陋规;三、正法规范殊胜。

    癸一、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

  

非法许规范,依彼世不喜,

  世间不喜故,现后成忧愁。

  如果国王宣扬下流的恶规损害法等而不具备正法,赞许…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