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腨如鹿王相:自己在学习所知明处工巧等一切事之时,恭敬而受迅速而持,也如此授于他众,你可以成为具有犹如鹿王般股肉纤圆的腨如鹿王相者,并且成为记忆善妙心思敏锐、智慧高超者。
若求己财物,以速施禁行,
感手过膝相,成世间导师。
13、立手摩膝相:当他者索求自己的财物时,来者不拒,速疾施舍,志坚意决,以此禁行可感得立手摩膝、身体轻快,成为世间之导师。
亲友互离间,真实作调解,
感吉祥阴藏,密而不露相。
14、阴藏相:真诚调解亲友之间相互不和的关系,使之和睦相处,可感得如同大象与神马一样阴藏相。
博施诸精舍,及舒适卧具,
感得如纯金,极其柔滑色。
15、身金色相:慷慨施授殊胜受用、美妙精舍、舒适卧具,可感得宛若无垢纯金般极其柔滑的金色。
予以无上权,如理随上师,
感一孔一毛,白毫庄严相。
16、身毛右旋相:授予国政等无上的权力,如理依师言教奉行,可感得一一毛孔唯生一毛;17、眉间白毫相:眉间白毫庄严。
言说美悦语,随顺他善说,
汝感肩头满,上身如狮子。
18、肩头圆满相:听闻时,令人感到语言优美动听,思维时令人舒心悦意,心满意足,随顺他人善说而随喜赞叹,你可感得肩头圆满;19、狮子上身相:上身平正端严如狮子。
服侍患者愈,感得肩臂圆。
本性安稳住,感得最上味。
20、肩膊圆满相:以为一切患者以药等服侍护理等使之病愈,而感得肩膊圆满。
21、得最上味相:有条不紊稳重坚固,为病人施药等可感得下劣食品进入口中也变成最上妙味的最上味相,就像商人供养世尊与阿难腐烂马料的公案那样。
引导如法事,汝感无见顶,
犹如无忧树[ 无忧树:尼枸卢树。],纵广量等同。
22、无见顶相:自己身先士卒引导行持如法之事,由此可感得顶上肉髻善住即无见顶相;23身纵广相:如同无忧树,顶踵之高等于张臂之长的身纵广相。
长时而言说,真实柔和语,
王感广长舌,且具梵音声。
24、广长舌相:以长期为他众无有谄诳而说谛实优美柔和之语,国王你,可以感得舌形广长、展则覆面的广长舌相;25、得梵音声相:言语具无边功德而成具梵音者;或者也可以解说成,梵是指涅槃,与获得涅槃相同之音声。
恒常不间断,宣说谛实语,
感得狮颌轮,具力难胜伏。
26、狮子颌轮相:以了知说谛实语的必要后连续不断长久唯一说谛实语,可以感得两颊丰满的狮子颔轮相,具有魔等他众难以胜伏之威力,成为语王。
尤为敬承侍,随理而行持,
感齿极洁白,具泽且平整。
27、齿鲜白相:以无有狡猾之心尤为敬重、恭敬承侍众生,随从正理而行持,可以感得所有牙齿极为洁净、白如海螺的牙鲜白相;28、齿平整相具有光泽,无有高下的齿齐平相。
无有离间语,长久而串习,
感得四十齿,悉皆齐而密。
29、四十齿相:以不杂离间语、长时修习真实语可以感得上下各具二十四齿相;30、齿齐密相无有内外参差不齐、平等无有缝隙的齿根密相。
无有贪嗔痴,仁慈视有情,
感得目绀青,睫如牛王相。
31、目绀青相和牛王睫相:无有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恨、对中等者愚痴的情况,以愿他众得乐的慈心目视众生,可以感得双目具光、犹如蓝宝石般的目绀青相;32、牛王睫相:睫毛浓黑互不混杂的牛王睫相。
庚三、结尾教诫受持:
如是略为因,此等三十二,
狮子大士相,如此当谨知。
以上这三十二相,是大士牛王狮子(指佛陀)久经数劫由众多福德所形成的妙相。因此,要心领神会并加以修行。要想修成此因必须以恭敬加行与恒常加行的方式努力精进。修行因的过程,也是随学先前诸佛的足迹,因果的关系与各果的特点,是以清净愿力衔接的。比如,供养佛时,口诵“善逝如来汝之身,眷属寿命与刹土,殊胜妙相等功德,唯愿我等成如是。”诸如,供养鲜花等,当以“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来印持发愿。以此等为例都要了知。尤其是菩萨的一切修行之先,以上述的悲心菩提心最为关键。《华严经》云:“如剑法之一切因,先以步法为前导。同理,修学遍知果位故通达一切佛法亦先以真实安住为遍知果发心之殊胜意乐为前导。如幻师之一切事之先应修成咒语悉地,同理,示现一切幻化之佛陀与菩萨一切对境,初当现前成就发心之愿,即悉皆成就。如一切配药以水为前导,同理,菩萨行愿一切积资净障之先以为遍知果发心为前导。如人一切事以命根为先,同理,菩萨真实受持一切佛法,皆以菩提心为前行。”《慧海请问经》中云:“呼气吸气是人之命根前行,同理,菩萨之大悲即是真实修成大乘。”
己三、随好因果未广说之缘由:
随好八十种,由慈等流[ 等流:指同类因。]生,
本论恐繁冗,未于王汝说。
能代表其他功德的八十种随好,即是由愿众生得乐之慈心的同类因所生,关于各自决定的因,唯恐篇幅冗长而没有对国王你详细阐述。有关共同之因的详细内容当从他论中了知。请精进参阅。
一切相好的因——供施、承侍、说真实语等大多数都是由慈悲心所推动。无论上供下施多么广大,也不可能与慈心相提并论。《月灯经》中云:“虽供无量尽其多,铺遍诸刹俱胝数,一切佛前作供养,不及慈心之一分。”由此足可证明,成就相好的主因也是慈悲菩提心。
己四(转轮王与佛陀相好之差别)分三:一、果之差别;二、因之差别;三、宣说比喻。
庚一、果之差别:
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
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
如果有人问:既然说转轮王也具有相好,那么他们与佛陀有何差别呢?
积累大福德的一切转轮王虽然也具有这些相好,但与诸佛的相好差距悬殊,由于无有违品之垢染,清净悦意而庄严无比,无有能障,一切的一切部分均十全十美,因而明显、威严,是诸佛的相好,而相比之下,转轮王的相好不及其一分。
庚二、因之差别:
轮王尽所有,妙相及随好,
由于能仁王,一分净心生。
百俱胝劫中,专一积累善,
亦非能形成,佛一毛孔相。
佛陀与转轮王相好之因也有着显著的差别,转轮王的妙相随好尽其所有,也是由对能仁王如海功德自性具有清净心的一分因所产生。转轮王的相好圆满之因,历经百俱胝劫始终如一积累的善根,也无法圆满形成佛身一毛孔的功德。例如,有一个小孩儿因为以对本师佛陀的信心而供养一捧土也转成阿育王,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公案。
庚三、宣说比喻:
犹如日光芒,微似荧火光,
诸佛之妙相,微似转轮王。
犹如太阳照耀世界的光芒,与荧火虫的光相互之间只有微少部分相同。而诸佛的一切妙相与转轮王也只是部分相似而已。了知这样的原因后理当对诸佛不可思议功德生起坚定不退的信心。
教王中观宝鬘论中,轮番说增上生决定生因果第二品释终。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二品 轮番说因果》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