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寶鬘論廣釋 第二品 輪番說因果▪P6

  ..續本文上一頁腨如鹿王相:自己在學習所知明處工巧等一切事之時,恭敬而受迅速而持,也如此授于他衆,你可以成爲具有猶如鹿王般股肉纖圓的腨如鹿王相者,並且成爲記憶善妙心思敏銳、智慧高超者。

  

若求己財物,以速施禁行,

  感手過膝相,成世間導師。

  13、立手摩膝相:當他者索求自己的財物時,來者不拒,速疾施舍,志堅意決,以此禁行可感得立手摩膝、身體輕快,成爲世間之導師。

  

親友互離間,真實作調解,

  感吉祥陰藏,密而不露相。

  14、陰藏相:真誠調解親友之間相互不和的關系,使之和睦相處,可感得如同大象與神馬一樣陰藏相。

  

博施諸精舍,及舒適臥具,

  感得如純金,極其柔滑色。

  15、身金色相:慷慨施授殊勝受用、美妙精舍、舒適臥具,可感得宛若無垢純金般極其柔滑的金色。

  

予以無上權,如理隨上師,

  感一孔一毛,白毫莊嚴相。

  16、身毛右旋相:授予國政等無上的權力,如理依師言教奉行,可感得一一毛孔唯生一毛;17、眉間白毫相:眉間白毫莊嚴。

  

言說美悅語,隨順他善說,

  汝感肩頭滿,上身如獅子。

  18、肩頭圓滿相:聽聞時,令人感到語言優美動聽,思維時令人舒心悅意,心滿意足,隨順他人善說而隨喜贊歎,你可感得肩頭圓滿;19、獅子上身相:上身平正端嚴如獅子。

  

服侍患者愈,感得肩臂圓。

  本性安穩住,感得最上味。

  20、肩膊圓滿相:以爲一切患者以藥等服侍護理等使之病愈,而感得肩膊圓滿。

  21、得最上味相:有條不紊穩重堅固,爲病人施藥等可感得下劣食品進入口中也變成最上妙味的最上味相,就像商人供養世尊與阿難腐爛馬料的公案那樣。

  

引導如法事,汝感無見頂,

  猶如無憂樹[ 無憂樹:尼枸盧樹。],縱廣量等同。

  22、無見頂相:自己身先士卒引導行持如法之事,由此可感得頂上肉髻善住即無見頂相;23身縱廣相:如同無憂樹,頂踵之高等于張臂之長的身縱廣相。

  

長時而言說,真實柔和語,

  王感廣長舌,且具梵音聲。

  24、廣長舌相:以長期爲他衆無有谄诳而說谛實優美柔和之語,國王你,可以感得舌形廣長、展則覆面的廣長舌相;25、得梵音聲相:言語具無邊功德而成具梵音者;或者也可以解說成,梵是指涅槃,與獲得涅槃相同之音聲。

  

恒常不間斷,宣說谛實語,

  感得獅颌輪,具力難勝伏。

  26、獅子颌輪相:以了知說谛實語的必要後連續不斷長久唯一說谛實語,可以感得兩頰豐滿的獅子颔輪相,具有魔等他衆難以勝伏之威力,成爲語王。

  

尤爲敬承侍,隨理而行持,

  感齒極潔白,具澤且平整。

  27、齒鮮白相:以無有狡猾之心尤爲敬重、恭敬承侍衆生,隨從正理而行持,可以感得所有牙齒極爲潔淨、白如海螺的牙鮮白相;28、齒平整相具有光澤,無有高下的齒齊平相。

  

無有離間語,長久而串習,

  感得四十齒,悉皆齊而密。

  29、四十齒相:以不雜離間語、長時修習真實語可以感得上下各具二十四齒相;30、齒齊密相無有內外參差不齊、平等無有縫隙的齒根密相。

  

無有貪嗔癡,仁慈視有情,

  感得目绀青,睫如牛王相。

  31、目绀青相和牛王睫相:無有對自方貪執、對他方嗔恨、對中等者愚癡的情況,以願他衆得樂的慈心目視衆生,可以感得雙目具光、猶如藍寶石般的目绀青相;32、牛王睫相:睫毛濃黑互不混雜的牛王睫相。

    庚叁、結尾教誡受持:

  

如是略爲因,此等叁十二,

  獅子大士相,如此當謹知。

  以上這叁十二相,是大士牛王獅子(指佛陀)久經數劫由衆多福德所形成的妙相。因此,要心領神會並加以修行。要想修成此因必須以恭敬加行與恒常加行的方式努力精進。修行因的過程,也是隨學先前諸佛的足迹,因果的關系與各果的特點,是以清淨願力銜接的。比如,供養佛時,口誦“善逝如來汝之身,眷屬壽命與刹土,殊勝妙相等功德,唯願我等成如是。”諸如,供養鮮花等,當以“妙好間飾,衆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來印持發願。以此等爲例都要了知。尤其是菩薩的一切修行之先,以上述的悲心菩提心最爲關鍵。《華嚴經》雲:“如劍法之一切因,先以步法爲前導。同理,修學遍知果位故通達一切佛法亦先以真實安住爲遍知果發心之殊勝意樂爲前導。如幻師之一切事之先應修成咒語悉地,同理,示現一切幻化之佛陀與菩薩一切對境,初當現前成就發心之願,即悉皆成就。如一切配藥以水爲前導,同理,菩薩行願一切積資淨障之先以爲遍知果發心爲前導。如人一切事以命根爲先,同理,菩薩真實受持一切佛法,皆以菩提心爲前行。”《慧海請問經》中雲:“呼氣吸氣是人之命根前行,同理,菩薩之大悲即是真實修成大乘。”

    己叁、隨好因果未廣說之緣由:

  

隨好八十種,由慈等流[ 等流:指同類因。]生,

  本論恐繁冗,未于王汝說。

  能代表其他功德的八十種隨好,即是由願衆生得樂之慈心的同類因所生,關于各自決定的因,唯恐篇幅冗長而沒有對國王你詳細闡述。有關共同之因的詳細內容當從他論中了知。請精進參閱。

  一切相好的因——供施、承侍、說真實語等大多數都是由慈悲心所推動。無論上供下施多麼廣大,也不可能與慈心相提並論。《月燈經》中雲:“雖供無量盡其多,鋪遍諸刹俱胝數,一切佛前作供養,不及慈心之一分。”由此足可證明,成就相好的主因也是慈悲菩提心。

    己四(轉輪王與佛陀相好之差別)分叁:一、果之差別;二、因之差別;叁、宣說比喻。

    庚一、果之差別:

  

一切轉輪王,雖有此等相,

  淨嚴及明顯,不及佛一分。

  如果有人問:既然說轉輪王也具有相好,那麼他們與佛陀有何差別呢?

  積累大福德的一切轉輪王雖然也具有這些相好,但與諸佛的相好差距懸殊,由于無有違品之垢染,清淨悅意而莊嚴無比,無有能障,一切的一切部分均十全十美,因而明顯、威嚴,是諸佛的相好,而相比之下,轉輪王的相好不及其一分。

    庚二、因之差別:

  

輪王盡所有,妙相及隨好,

  由于能仁王,一分淨心生。

  百俱胝劫中,專一積累善,

  亦非能形成,佛一毛孔相。

  佛陀與轉輪王相好之因也有著顯著的差別,轉輪王的妙相隨好盡其所有,也是由對能仁王如海功德自性具有清淨心的一分因所産生。轉輪王的相好圓滿之因,曆經百俱胝劫始終如一積累的善根,也無法圓滿形成佛身一毛孔的功德。例如,有一個小孩兒因爲以對本師佛陀的信心而供養一捧土也轉成阿育王,有許多諸如此類的公案。

    庚叁、宣說比喻:

  

猶如日光芒,微似熒火光,

  諸佛之妙相,微似轉輪王。

  猶如太陽照耀世界的光芒,與熒火蟲的光相互之間只有微少部分相同。而諸佛的一切妙相與轉輪王也只是部分相似而已。了知這樣的原因後理當對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生起堅定不退的信心。

  教王中觀寶鬘論中,輪番說增上生決定生因果第二品釋終。

  

  

《中觀寶鬘論廣釋 第二品 輪番說因果》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