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语施静慧,具此四善王,
犹如四妙法,人天共赞叹。
直言意清净,慧悲纯无垢,
与之共相处,慧法亦恒增。
说利语者鲜,听者更少见,
逆耳然有利,随行者更罕,
是故虽逆耳,知利当速行,
为病愈亦服,益我苦口药。
恒思命无病,国政无常性,
后具真精进,始终勤修法。
知晓定死亡,亡后罪感苦,
即便暂时乐,作恶非应理。
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
设若信其一,何不畏另者?
饮酒世间蔑,误事亦耗财,
痴迷行非事,是故恒戒酒。
赌乃贪忧嗔,谄诳涣散源,
妄绮恶语因,是故恒断除。
多数贪女者,思女色净生,
实则女人身,丝毫无清净。
口乃稠唾涎,齿垢不净器,
鼻流脓液涕,眼出泪眵器。
腹内即粪尿,肺肝等之器,
愚者未见女,贪爱彼身体。
如有无知者,贪著脏瓶饰,
世人由愚痴,恋女亦如是。
身境极臭秽,本是离贪因,
世人过贪彼,依何引离贪?
犹如猪倍贪,屎尿处呕物,
如是屎尿源,欲者如猪贪。
身城不清净,布满出孔道,
愚者由此于,执为欢喜因,
汝见屎尿等,各自不净已,
于集彼之身,如何生悦意?
精血混合中,不净种子生,
本知不净体,欲者何贪此?
不净蕴彼湿,由皮所包裹,
与之同卧者,眠女内脏已。
容色美或丑,年老或年幼,
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
如粪色虽美,新鲜形状妙,
于彼不宜贪,女貌亦复然。
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
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
谓皮亦非粪,犹如宝剑性,
不净身之皮,如何成清净?
装满粪便瓶,外饰亦厌弃,
不净自性身,脏满何不厌?
若汝贱粪秽,于令净香鬘,
饮食成不净,此身何不厌?
如于自或他,粪便皆厌恶,
自他不净身,为何不生厌?
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
是故于内外,岂非应离贪?
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沐浴,
不了身不净,为汝说何益?
于此不净身,美语作赞叹,
呜呼真伪愚,呜呼士所耻。
无知暗遮蔽,众生数多为,
求此起争论,如为不净犬。
搔痒则安乐,无痒更安乐,
具世欲安乐,无欲更安乐。
如是观则汝,纵未成离贪,
然由贪薄弱,于女不贪著。
短命怖及苦,地狱根本因,
以猎野兽例,坚决常戒杀。
如涂不净身,毒蛇极恐怖,
依谁令众生,畏惧彼真恶。
如涌大雨云,农夫皆生喜,
依谁令众生,皆悦彼真善。
故应舍非法,不懈依正法。
欲自世间众,得无上菩提,
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悲心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大王若欲求,大士卅二相,
庄严汝身体,如是当谛听。
敬佛塔应供,圣者及长者,
感得手足轮,所饰转轮王。
王恒于正法,稳固真受持,
由此当得成,足善住菩萨。
以施与爱语,利行及同事,
感得成吉祥,手足缦网相。
施授最上等,极丰之饮食,
感手足细软,七处隆满相。
不害作放生,感身广洪直,
长寿指纤长,足跟广满相。
弘扬正受法,感吉祥妙色,
足踝骨不露,身毛上靡相。
恭敬受与施,工巧等明处,
感锐利智慧,腨如鹿王相。
若求己财物,以速施禁行,
感手过膝相,成世间导师。
亲友互离间,真实作调解,
感吉祥阴藏,密而不露相。
博施诸精舍,及舒适卧具,
感得如纯金,极其柔滑色。
予以无上权,如理随上师,
感一孔一毛,白毫庄严相。
言说美悦语,随顺他善说,
汝感肩头满,上身如狮子。
服侍患者愈,感得肩臂圆。
本性安稳住,感得最上味。
引导如法事,汝感无见顶,
犹如无忧树,纵广量等同。
长时而言说,真实柔和语,
王感广长舌,且具梵音声。
恒常不间断,宣说谛实语,
感得狮颌轮,具力难胜伏。
尤为敬承侍,随理而行持,
感齿极洁白,具泽且平整。
无有离间语,长久而串习,
感得四十齿,悉皆齐而密。
无有贪嗔痴,仁慈视有情,
感得目绀青,睫如牛王相。
如是略为因,此等三十二,
狮子大士相,如此当谨知。
随好八十种,由慈等流生,
本论恐繁冗,未于王汝说。
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
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
轮王尽所有,妙相及随好,
由于能仁王,一分净心生。
百俱胝劫中,专一积累善,
亦非能形成,佛一毛孔相。
犹如日光芒,微似荧火光,
诸佛之妙相,微似转轮王。
第二品终
第三品 积菩提资
不可思福中,出生佛妙相,
大乘圣教说,大王如实听。
能生诸缘觉,有学及无学,
无余世间福,如世无有量。
以此十倍福,成就一毛孔,
佛陀诸毛孔,皆与彼同成。
能生诸毛孔,所有之福德,
以彼之百倍,许成一随好。
尽彼福德数,感得一随好,
究竟即如是,直至八十间。
成就八十好,所有福资粮,
以此百倍成,大士一妙相。
成卅二相因,乃是大福德,
此等千倍成,满月白毫相。
白毫相之福,十万合为一,
能生无见顶,怙主之肉髻,
成顶髻相福,广大千万倍,
当知能生一,十力者法螺。
此福虽无量,然如说十方,
世界皆十倍,略言具限量。
佛陀色身因,亦如世无量,
尔时法身因,如何有所量?
一切因微小,尚生广大果,
佛因无有量,难思果有量。
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
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
是故此二资,获得正觉因,
如此总言之,恒依此福智。
由正理教说,令得安慰因,
成就菩提福,于此勿懈怠。
诸方虚空地,水火风无边,
如是许苦难,有情无边际。
菩萨以慈悲,于彼无边众,
救离诸痛苦,决定置佛位。
如是坚定者,无论醒或眠,
自真实受起,纵有放逸时,
有情无边故,常积无边福。
由彼无边因,不难证佛果。
谁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
求无量菩提,欲无量善法。
菩提虽无量,以四无量资,
无需长久时,何故不获得?
依于无边福,以及无边智,
迅速能消除,身心之痛苦。
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
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
由痴生意苦,贪嗔怖欲等,
彼依无依慧,迅速得消除。
若以身心苦,全然损无害,
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
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
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
既无身之苦,岂有意之苦?
彼悯世间苦,长久而安住。
故成佛经久,智者不懈怠,
为尽罪功德,恒常当勤此。
了知贪嗔痴,是过尽断除,
知无贪嗔痴,是德敬依止。
由贪转饿鬼,以嗔引地狱,
痴多成旁生,相反得人天。
舍过取功德,是增上生法,
以智尽执著,乃决定胜法。
兴建起敬仰,佛像与佛塔,
壮观之经堂,广设敷具等。
诸宝所铸造,形状极庄严,
佛像端坐于,精制莲花上。
殷重而护持,正法比丘僧。
黄金宝璎珞,佩诸佛塔上,
金刚金银花,珊瑚及珍珠,
帝青吠琉璃,蓝宝供佛塔。
于诸说法师,供养及承侍,
做生欢喜事,六法敬依止。
事师而恭聆,服事与问讯,
及诸菩萨前,恒常敬供养。
莫于他外道,敬供及顶礼,
愚者依彼缘,将执具过者。
缮写佛经典,彼生之诸论,
先前当惠施,经函及笔墨。
境内办学堂,师资诸事宜,
田地定当赐,为智得增长。
为除老幼病,有情之苦恼,
于境医发师,赐田令安居。
旅舍及花园,桥池议事厅,
泉榻食草木,令慧巧匠造。
于诸村寺城,修建集会处。
于诸缺水路,令人造水渠。
于病无依怙,苦逼下劣者,
悲悯恒摄受,抚育敬亲近。
应时之饮食,啖食谷水果,
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
靴伞滤水器,除刺之用具,
针线及凉扇,置于凉亭中。
三果与三辛,酥蜂蜜眼药,
消毒置凉亭,亦书咒药方。
涂身足头油,摇篮及糊羹,
瓶盘板斧等,请置凉亭中。
芝麻米粮食,糖油皆具足,
净水所装满,小缸置凉处。
蚁穴之洞口,食水糖谷堆,
恒常记心中,亦为众人行。
餐前与餐后,恒常于饿鬼,
犬蚁鸟类等,随意施饮食。
灾害饥馑年,压迫及瘟疫,
战败之领地,广摄诸世人。
于诸苦农夫,摄以种子食。
废除强赋税,分支皆消减,
振灾而济贫,减免关卡税。
彼等门前候,苦难亦当除。
自境或他境,盗匪须平息。
货润须平衡,价值令合理。
群臣所禀奏,自当皆知晓,
有益世人事,一切应常做。
如凡利已者,汝即有恭敬,
凡谓利他事,如是汝敬之。
如地水火风,药草及林木,
自于一须臾,令他随意用。
若行七步顷,怀舍诸物心,
菩萨所生福,无量如虚空。
貌美之女儿,若赐所求者,
依此分别得,受妙法总持。
往昔大能仁,同时而赐予,
八万装饰女,及一切资具。
种种光亮衣,及诸装饰品,
香鬘诸受用,愍施诸乞者。
何者无法义,极度生忧伤,
即刻赐彼乐,此施最殊胜。
若于谁有利,毒亦作布施,
佳肴若无益,于彼莫施予。
犹如被蛇咬,断指谓有利,
佛说若利他,不乐亦为之。
于妙法法师,本当胜承侍,
恭敬而闻法,亦作法布施。
莫爱世间语,应喜出世言,
如自欲功德,亦令他生起。
闻法无厌足,摄义且分析,
供养上师尊,恒常敬呈禀。
莫读顺世论,断除诤义慢,
不赞自功德,评说敌功德。
莫中他要害,亦莫以恶心,
揭露他过咎,当观己过错。
他由何种过,常为智者责?
自应尽断彼,有力亦止他。
他害莫嗔恚,应念宿业感,
为后不受苦,自当离诸过。
毫不求回报,于他行饶益。
有苦唯自受,乐与求共享。
纵然富如天,亦莫起骄慢,
穷困如饿鬼,亦莫生怯懦。
纵说真实语,损己失王位,
恒说为自利,莫言其他语。
如此说禁行,恒常依此行,
由此具吉祥,亦成正量者。
汝恒于一切,三思而后行,
由见真实义,而不随他转。
由法王位安。名声之华盖,
广大遍诸方。群臣尽敬重,
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
彼等亦死缘。是故恒修法。
如此常修法,自与诸世间,
悉皆心悦意,以此为最佳。
由法眠安稳,安乐而觉醒。
由内无过咎,梦中亦见乐。…
《中观宝鬘论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