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隆莲法师译本)▪P3

  ..续本文上一页  虽勤积集诸福德 如被盗劫趋恶趣

  如斯烦恼劫贼群 常时乘隙伺人便

  遇隙乘机劫善根 能坏一切善趣命

  故须常以正念力 护意根门无暂舍

  若稍从念急摄心 正念恶趣诸损恼

  或从师长或善友 或复依心亲教师

  具足善根能畏敬 正念无难自生起

  诸佛如来及菩萨 常时具足无碍眼

  我身恒时正安住 诸佛菩萨圣目前

  如是思维具惭耻 恭敬怖畏如是思

  如是亦能数数生 正念随念於诸佛

  若为守护意根门 其时正念能安住

  尔时正知即现前 从或暂失能复生

  初以如是正知心 若知此事有过失

  尔时即应舍所作 寂然而住如侏杌

  见之无义唯散乱 我终不应观此境

  常时如是应思维 目不他瞬正瞻视

  若为暂息疲劳故 偶一入目瞻诸方

  若见有人来目前 舒顔平视赞善来

  谛察道途怖畏故 亦应数数观四方

  憩息之时应回顾 审谛观察於后方

  前后审视谛观已 或当前进或退行

  如是一切时处中 知所当为而后行

  是否身应如是住 当於事先预思惟

  今我此身如何住 复应时时勤观察

  心如狂象未调驯 正法於心如大柱

  云何系心令不逸 如是常时应练修

  若人勤修三摩地 终勿刹那从放心

  今我此心何所行 应当如是勤观察 

  怖畏大施会等俱 若力不能许听便

  是故佛言行布施 应当舍置於律仪

  思应先作当从事 此外更不思余法

  即於此事系其心 唯求成办於此事

  如是所作皆善妙 并修余法非所能

  不正知之随烦恼 如是能令不增长

  戏笑谈论有多门 希有奇观亦多种

  若时趣入此等事 於彼贪著应断离

  克故掘地断生草 或复占相观星宿

  应念如来制学处 即时恐惧而弃舍

  若於何时欲动身 或於何时欲发语

  先应审观於自心 具足正理坚毅行

  若时自心具贪著 或复欲起嗔恚意

  应当静止如槁木 勿动其身勿发语

  或由掉举或戏笑 或具我慢或醉傲

  或复由於激恼心 或复研磨思欺诳

  或时自赞作阿谀 或复毁他与讥谤

  或作轻侮或斗争 尔时应如槁木住

  欲求名利与恭敬 或复贪求徒眷众

  或求於已心顺承 尔时应如槁木住

  利众生事欲轻弃 渴欲追求唯自利

  若时作意欲发言 尔时应如槁木住

  不忍懈怠而怖畏 如是无惭及诳妄

  贪著自党心生起 尔时应如槁木住

  如是恒应自观心 若具烦恼勤无义

  应如勇士具大力 对治克服坚执持

  极深胜解殊胜信 坚毅恭敬谦下心

  知惭识愧具怖畏 寂静勤求悦众心

  若遇愚人作相违 於所欲求无厌患

  烦恼使彼生此心 如是思维悲愍彼”

  於诸无罪善事中 不损於已利有情

  犹如幻化无自性 应常坚持如是心

  得此殊胜有暇身 须经长劫熟思维

  应当坚持如是心 令不动摇如须弥

  鸟鸢贪食死尸肉 互相攫夺与斗争

  死时汝心不知忧 今何为身起诤竞

  执持此身为我所 何为防护劳汝心

  心与此身既别异 身之所属心何涉

  问愚痴心尔何故 不於木像而执持

  此不净聚朽机轮 勤加防护有何益

  先从皮肤次第观 以自慧心而分析

  血肉骨琐联络中 般若利刃今剖割

  乃至骨骼悉分散 从头至足当观察 

  此中有何坚实法 自身於此应熟观

  如是虽已勤寻求 不见其中有坚实

  汝当何故坚贪著 於此躯骸勤守护

  汝既不能食不净 汝亦不能饮脓血

  不能吸吮诸脏腑 此身於汝有何益

  唯为狐狸及鸱枭 供食啖故护此身

  如是圆满有暇身 唯应倚彼成盛业

  汝当防护虽勤劬 死王於汝无悲愍

  夺取投之鸟兽食 其时於汝复何有

  若雇仆使不听命 不应报酬与雇值

  此身受雇复他往 何用辛勤与衣食

  於彼已酬佣雇资 今须令作我家事

  於彼若无利可图 何苦一切皆施予

  於身建立如船想 若往若来所依托

  为成有情义利故 此身重名如意珠

  如是自身得自在 常时悦豫含笑顔

  颦眉蹙额若见时 是为亲友正直语

  慎勿投掷床座等 轻率粗浮令有声

  若启户时勿粗猛 恒时慬畏悦他意

  犹如水鸟猫狸贼 蹑足潜行勿有声

  欲成所求大义利 佛言恒应如是行

  於他善巧而劝请 未请而作饶益语

  欢喜恭敬顶戴持 谦下恒求居学地

  於诸一切善言词 应悉赞扬称善说

  若见他人作福事 当善称扬生欢喜

  赞他功德勿面谀 闻赞他善当随许

  若闻人称自功德 唯应知为功德事

  一切精进悉随喜 重价难购极珍罕

  由是随喜功德故 现当欢喜受大乐

  现生於我无衰损 后世亦得多安乐

  若不随喜现生苦 后世还成众苦因

  志诚发心义联属 文义显明令欢喜

  远离贪嗔善说词 软语及时应当说

  目见一切有情时 思维我当未成佛

  唯依彼等为因缘 舒顔平视慈祥目

  恒常现行贪著起 或复由其对治心

  於诸功德及恩田 苦恼悲田成大善

  善巧止作具净信 我应常修诸善业

  一切善行不待他 勇毅精勤自担荷

  布施等等波罗蜜 展转向上趣殊胜

  勿为细行伤大节 志在利他大义利

  如是知己为利他 应当恒时住勤勇

  具大悲心远见者 诸制止事亦开许

  饮食适量足支身 三衣以外悉分施

  颠倒堕落无衣怙 同住禁戒悉应分

  正法修行所依身 为他琐屑不应损

  如是若能善将护 有情意乐速圆满

  悲心意乐不清净 不应轻易而施身

  任於引生或他世 舍身当为大义因

  於不敬者不说法 若无病患衣缠颈

  擎持盖杖及刀剑 覆头人等皆不宜

  於劣慧说深广法 无男子共教女人

  於大小乘诸法要 等就恭敬悉修行

  若已转为大乘器 说小乘法非所宜

  一切戒行无弃舍 勿以经咒惑他人

  凡弃杨枝及涕唾 应择背人隐蔽处

  大小便行作净水 弃近人处所应诃

  食时勿含饭盈口 嚼饭作声张口食

  舒足蹲踞非威仪 二手交摩亦不应

  骑乘床榻等坐处 不应与他妇女共

  能令世人不信事 知就防止勿令见

  若欲於他作指示 勿用左手而指麾

  当具恭敬举右手 指示道途亦应尔

  不可轻躁猛摇手 不可粗莽出高声

  轻动其手微弹指 否则不顺威仪行

  应如世尊涅槃时 向所欲处狮子卧

  正知速疾思早起 最初定应如是行

  菩提萨埵之所行 经论所言虽无量

  净治其心之所行 此是定须修行事

  日夜六时各三次 应须读诵三聚戒

  依於三宝菩提心 罪堕残余令消灭

  不论为自或为他 任何时处何作行

  如经所言诸学处 於彼时处当勤学

  佛子未学之学处 任於何处亦无有

  如是住戒善巧者 有何福德不能生

  或於现行或加行 唯利有情不为余

  唯为利益有情故 一切回向菩提因

  常时依止善知识 大乘法义善巧者

  安住最胜菩萨戒 宁失身命不舍离

  如密严经能害喻 依师之理当修学

  此处别余如来教 读诵诸经可了知

  诸经示菩萨学处 是故应当勤诵经

  特於虚空藏戒经 最初受戒当先诵

  何故常时当学行 於彼论中多宣说

  集诸菩萨学处论 定须再再勤浏览

  又复苦乐总略者 当现诸经集论文

  圣者龙树所作论 卷二定须勤阅读

  若於其中未遮止 是所昕许可行事

  为护世间众生心 见为学处应修行

  於自身心应随时 数数审观毋放任

  总摄而言唯此法 是护正知之行相

  此事实践须躬行 唯诵文词有何益

  岂有徒诵医方文 便能疗愈诸病疾

  入菩萨行论卷六

  百千劫中所积集 布施妙供供如来

  所有一切诸善行 一念嗔心能摧毁

  重罪无如嗔恚罪 难行无如忍辱行

  是故於此应殷勤 以多方便修忍辱

  苦怀嗔恚逼恼心 心不寂静不平等

  不生欢喜及安乐 寝卧不安难入寐

  利养恭敬施恩惠 从令其人相亲附

  若使其人怀恚心 能令变叛相杀害

  由嗔亲知生憎厌 施恩摄受不相亲

  总之人若有嗔心 终不能得安乐住

  由嗔恚魔於其中 便能兴起诸苦恼

  若人谨慎伏嗔心 现生后世皆安乐

  作所不欲遮所欲 嗔恚由斯二者生

  心不愉悦如饮食 长养嗔心应摧伏

  是故我应於此故 毁其粮秣令无余

  唯除如是为我害 此敌更无他事业

  我今任为何因缘 不应动乱欢喜心

  不乐所求仍不得 且令诸善皆失坏

  若求补救犹可及 此时何用不乐为

  若於此事无补救 为之犹恼有何益

  众苦逼恼轻蔑行 逆耳恶名粗恶语

  不欲施我及所亲 岂能禁敌不出此

  安乐之因偶一生 苦困极多数无量

  无苦出离心不生 故心当生坚定解

  为遮苦行好角斗 烧身断肢诸苦受

  为无义事尚能忍 为求解脱复何恨

  难事久习转为易 世间何事不如此

  故於小事当练修 令於大事能堪忍

  不见蛇虫蚊蚋苦 或为饥渴等苦逼

  或生疥癞身掻痒 诸无义苦久亦安

  若遇寒热风雨侵 疾病拘囚及捶打

  不应嗟吁以为苦 若以为苦害转增

  或人见自身出血 临敌无却倍勇毅

  或人见他身出血 惊惶颠倒身仆地

  彼由心性或坚毅 或复怯弱而差别

  是故虽负致命伤 应不以其苦为害

  诸有智者受苦时 不令心体受昏扰

  与诸烦恼作战斗 临阵之时伤害多

  虽有极苦断命伤 嗔等怨敌终降伏

  是为勇士称胜者 否则惟歼自死敌

  次应於苦观功德 由厌患故除骄慢

  於轮回者起悲心 於罪羞惭乐善法

  於诸大苦出生处 胆等病原不嗔恨

  何故嗔於诸有情 独亦缘逼不自主

  譬如吾人遭病苦 虽非所欲病自起

  如是彼虽非所欲 亦由逼迫生烦恼

  虽未思维彼应嗔 世人率尔生嗔恚

  虽未思维彼应生 如是嗔心自生起

  所有一切诸罪失 恶行种类多无量

  悉从众缘力所生 非能主宰得自在

  彼诸缘等亦未尝 思维此苦当生起

  彼所生者亦无心 思维我今当生起

  所谓神我何所许 安立我名是何物

  彼亦非由作是想 谓我当生始出生

  若不生者彼非有 彼时许生是何物

  於境恒时驰散故 彼当不能得涅槃

  彼我若许是常法 见无作用如虚空

  从遇一切诸外缘 终无转…

《入菩萨行论(隆莲法师译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隆莲法师诗选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