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择法,世间人也会修了。择法是一种很专注、高度集中的心,选择某一句佛法来观察。择法时观察的对象是哪些法呢?择法的对象不是外面的境界,也不是内心的境界。是心和外境发生作用的当下,每个法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就是观察每一念当下究竟什么因缘在生灭。如果你要破我见——见道,不是观察外面有什么事情在发生,也不是在观察内心有什么烦恼发生。因为我们的心迷惑于境界,就应观察当下的心和境界之间有什么事情在发生。是观察能知心和所知境界的因缘,是观察内心和外境当下的前因后果。而这类因果是发生在很短的一刹那,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因为烦恼一刹那就过去了。所以,每当你择法,就在一刹间观察因缘、因果现象。其实,一切都是因果现象也,就是说你要在眼、耳等六根作用的一刹那,观察是什么因缘在作用。择法就是选择观“当下的因果现象”,只要你很清楚地在六根里面观察,就能把身心的因果作用看清楚。
七觉支次第
如果你有了四禅的清净的心,并以此正念再去做择法,你一定有能力看清楚佛法。当你看清楚之后就会很肯定:每一个心念和境界的作用,它们从哪里来,怎么发生,我都能够看到。如果你能够看到每一刹那的念头和境界之间的因缘,这时你的心必然会很微细。因为择法让你进入很微细的心,你越看越清楚,越清楚于是越想看,于是生起精进心。看清楚佛法会使你全身兴奋,你会越看越兴奋而觉得头发涨,充满气,这时便生起法喜的心。由于法喜充满,身心进一步轻安。因此择法而越看越集中,慢慢地,心念越看越平静而生起定心。内心次第生起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最后,你会进入没有造作的心态,面对任何境界,内心只观察因缘,心不再动念反应、没有造作了,这叫舍心。七觉支会一个接着一个地生起来,当七觉支一个个生起来,你就会越修越有信心。你还会发现,你择法越清楚,烦恼越轻,身心越愉快。如果你修错了,你的心就会越观越沉重,越观越烦。你修对了,越观越欢喜,越观越快乐。这是修法的欢喜。法喜充满就从这里来。
破我见的择法
当修观在择法时,绝对不允许去思惟任何其它佛法道理,只能够观察所择的法。择法是要观察到当下事情的真相,思惟是观察以后的事情,这一点要分辨清楚。
如果你很仔细地观察身心的因果变化,你会知道你就是在看清楚当下,心中不思维任何道理,对所观的法犹如见亲爹娘那么自信,不须依道理证明。如果你完成了这一点,你就会肯定没有我了。而且,你会肯定地跟自己说:“是我亲自看到一切只是因缘作用而已,身心就是这么回事,不是道理上无我,真的是本来无我。”你会自己确定:“虽然无我,只要有因缘,就会说话、会走路、会造业、会起烦恼。”你看到的都是一系列的因缘变化,一切都无我地在运作,于是,你便见道了。
如果你不懂在哪里择法的话,你可能去观察:“我现在有没有起嗔心啊?现在我有没有起贪心啊?”如果去观察这些,是不可能很快见道的。为什么呢?因为处理贪嗔是要花很长时间的,那是见道以后,修道时才修的法。见道是一见便永不再迷惑,行为上的烦恼习惯不是一刹那就能彻底断除的,所以,修道要慢慢修,慢慢断烦恼,修道要长久修下去。我如此解析,是想让你明白,如何选择正确的修法来破除我见。在修行的次第里,你必须要有清净的心,才能够去观察佛法。经典里面说,必须先要心清净,然后,才能见清净。所谓见清净,就是生起正见,破除我见。当一个人观察到身心只是因果作用,自然地就知道身心无我,也知道戒律的因果作用,他不会随便乱持戒律的。见道者自然对自己所修的法不再怀疑,并且知道就这样一直用功修下去,终归能够解脱。也就是说他已清楚地看到了那道路,并且心中朝向着那条解脱之路。
5.见道的难易
证初果的难处
一个人见道之后,贪、嗔、痴还是一大堆的。为什么呢?因为贪、嗔、痴才是修道所要断的烦恼。要证初果,关键在于有没有生起清净的心和是否正确择法。如果你择法时想怎么去行菩萨道,你就不可能很快见道。为什么呢?菩萨道是长远的,不是一下做到的,为了行菩萨道,心整天向外做利益众生的事,没有去观察自己内心,就难见道了。所以,菩萨道要修很长久的时间。但是如果要见道,却不是很长久的事情。因此,我们对证初果要有信心,要弄清楚证初果难在什么地方,它的难处在于以下几点:
1、你认识第四禅舍念清净地的舍念与清净心吗?有没有以清净的心来观察佛法?
2、在修观时有没有放下一切的思惟、一切修法,只选择要修的法来观?
3、多数人不懂得如何择法,所观的法是清理贪嗔呢还是清理我见?如果是清理贪嗔,难矣!
4、对证初果没有信心,就不可能见道。当你见道了,没有信心者总会怀疑你在大妄语。
末法还能证初果吗
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个时代还能够证初果。我用数字来使你们生起信心:佛两千五百年前度众生。当时,度了好几万的阿罗汉,身边常随众就有一千两百五十人。阿罗汉那么多,三果就更多。二果、初果就更不用说了。佛在世时初果有多少人?可以这样估计,阿罗汉至少上万,初果至少几十万啊!依佛法说这几十万人,证初果后还要继续修行的。佛灭后,那些只证初果的人还要继续修,不是到天上就回来人间。也就是说这些初果的人要陆陆续续回人间。就以两千五百年来除二十五万吧,两千五百年每年多少人得道?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几千人来证果。还有那些要证还没证的呢。他也要来嘛。所以,就算是末法,也会有人继续修行,乃至自己证果。他证悟了,也没人知道。不要听人家说:现在末法了,是不可能证果的。其实你用数字去衡量,就可以知道证果是可能的。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谈到证果的问题,中国佛教界有个很矛盾的行为。大家想要修行解脱,讲经说法的法师也劝人要解脱,却不信今生修行能够解脱。南传佛教修行人都相信能证果,有很多法师和讲经师听了不信,认为这个时代怎么可能,证果的人肯定是个疯子。但是,我们要有自信,不然佛法不灵验了。在中国佛教还有一个更糟的现象,一听说有人修禅定到了四禅,都说那是大妄语,尤其佛学院都说不可能,修净土的人更不用说,这些都是没有遇明师指点,所以认为是很难的。
根据经典里的道理去修就可以吗?
可以!但是,你不懂得大藏经里,哪些经典是你目前最需要的。刚才说过: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那句话为何不能写在经书里呢?那句话在道家叫"火候",火候是无法靠文字传的,唯有靠经验过者,在火候到时告诉你,就是这个。你修到的那个工夫的当时,只需要某句佛法,老师当时一说你就领悟。如果当时把万卷书给你,你就被误导了。修行的火候就是这样,遇到一个明眼人告诉你,你目前就需要观这句佛法,就够你受用了。其它的法,你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多数人不依老师指导,以为把经书背得滚瓜烂熟就会修行,其实那是盲目依某部经典去盲修,于是东修一点西修一点,这类修行人就算修到有成就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修成的。
不信者难以依法入定与证悟
我所教的这系列修法,虽在南传佛教流传,当地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其实,自古以来,很多修行成就者,都有很多人不同意它。你们看过六祖坛经吗?六祖在五祖指导下证悟了,没人信他,认为像他这种人怎么可能证悟。一个人能不能证悟,不能看外表,也不能看学问,证悟跟学问绝对无关,是和他的定力、他的智慧和烦恼有关。绝对不是会因为背书就有智慧的。
对证果的怀疑,是造成你不能证果的最关键原因。疑的烦恼会障碍修行。如果你怀疑某个法门,就没法修好。如果你怀疑这个法门的老师,你也没办法修好。怀疑自己不能修,也不能修好。所以,今天第一件要事,就是告诉你们,在这个时代还是能证果的!我不厌其烦地要你对自己生起信心。我很清楚当我这样讲,就会有人骂我狂言惑众。可是,我非常自信地认为,那些相信能证果的人必会得益,因为佛说若有人信佛、信法、信僧、信戒,有此四不坏信者就是初果,你有此四不坏信吗?若有,剩下的事,只欠去认识修法和去认识初果而已。为何要听从无四不坏信者说的话呢!决无此道理!
无智人前莫说,打你色身星散
这句话是永嘉大师证悟后说的,意思是勿让人知你的证悟。若你对此四不坏信有信心,当你依法修了有所证悟,不要随便跟人说。第一点,无四不坏信者不信你能。第二点,你未必讲得赢他,理论讲输了就是你错。所以,不要随便让人家知道。还有,如果,你整天跟人家讲:我修得怎么样怎么样,你又犯上了我慢,怕人家不知道你有修行。你不是阿罗汉就一定有我慢,所以我慢是很正常的。但是,每当你这样讲,你就一直在增加我慢。关于修行的成就,没有所谓老师一定比徒弟厉害。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只是老师先学会,有缘由老师告诉你,仅此而已。可能你修得比老师好都不一定,不要以为老师绝对比学生厉害。假设你是三地的菩萨来人间投胎时,我是一个老和尚,你来跟我这个老和尚出家。当然是跟我学嘛,对不对?虽然老和尚是个凡夫,他先懂得佛法,菩萨于是向他学法。所以说,修行嘛,三地菩萨的老师不一定是四地菩萨。这个比喻告诉你,不要以为你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胜过你。各有因缘,各自成就自己的道果。
修观修错变成修定
在修观的时候,定力太强观行就修不好。前面说过,在四禅八定里的五、六、七、八的定很难修观。如果一个人的定力非常强,他在修观的时候,一下子就入定了,他变成修定还以为自己在修观,结果他在浪费时间。往往很多人不明白,他在那里修啊,修啊,修到入定了,他还以为他修得很好。如果你修观修到入定,你就修错了。
所以修观的时候,不允许你们入定太深,但是又不能没有定。因此,在修观的时候要天天保持四禅的定力,就是说,你一定要做到每天有能力上四禅,而且一下子就上。但是修观时,不可以入四禅太久,如果你每天入四禅太久,就修不了观了。为什么呢?因为定的力量使你的心不想动,于是观没两下子就入了定,那样你每天都在浪费时间。别人却以为你很用功修道,而且道行不得了,整天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但是,在我看来你修错了。所以,当你修完定以后,我不会鼓励你们入定入太久。如果你们想要修神通,你们就应该长久入定;长久入定就能引发神通。如果你修观,观到很仔细,很清楚以后,你会觉得入定是很无聊的事。为什么?进去了,终归要出来,出来了,又想要进去。所以,别忘了修定的目的是为修慧,为了修慧而训练不同的心力——定力。
你们明白了这些,以后修观就懂得怎么做。
择法重点:除所择之法,不许思惟其它佛法
修观最重要的重点就是你一定要保持心念清净。修观时跟修定一样,不允许动第二个杂念。我们在修定观呼吸时,不允许动任何杂念,动了以后,你就要从禅定掉下来。在修观做择法时,只允许一个时期观察一句佛法,不可以动第二个佛法的念头,要如此修。如果你懂得正确的择法,七觉支很快就会生起来。如果你修一段时间,就来向我报告你的觉悟,我会当你是放屁打妄想,因为修观时去玩味所觉悟的道理是没有用处的。为什么这样说?你不知道是在打妄想,还以为自己有所领悟。在整个修观的过程里面,你要得到的是什么呢?在修观时,觉悟不在所观的道理上,而是生起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轻安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让这七种心念生起来,就能觉悟了。所以,修观时生起任何其它佛法知见都是妄想,要立刻斩掉它。懂得修出七觉支,你就会很快证果。关于修观,今天就讲到这里。
《定慧之路 第四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