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样。然后呢,脖子也要正,下巴有点收,不要这样(头部向后)也不要这样(头部向前),是略微有点收,这个收的意思是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要感觉头顶上好像顶着个东西,顶着一碗水那个感觉,它实际是形成了从头顶身体中间往下有一条直线,这样一个感觉,自然它就会正。但是,同时两个肩要放松,两个肘要放松。
现在说嘴,轻轻地自然地舌抵上腭,也不要使劲抵着,也是自然的。然后眼睛呢,有的人想闭上,但是有时闭上会睡觉。你就轻轻的,我们叫闭七分开三分,你把你的目光放在鼻端这一带,我们的目光就像大殿里的佛像一样,在鼻端的时候就是比较合适的时候,既不受外面光线的干扰,同时也不会昏沉,就是这样一个姿势。那么目光收摄于鼻端这一点你们体验一下,当目光收摄于鼻端的时候,心自然静下来了,这个是很自然的。现在我们辅导的师父们下去两个检查一下,所有的人都把姿势按我刚才讲的要做到位,让师父们看看。监香师拿上香板,检查一下他们的姿势。
身体姿势很重要,如果一开始学坏了就养成习惯了。应该说我们垫子不是最理想。好,大家可以自便,腿要动呀就动。现在关于身体姿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营员:眼睛闭七分开三分会疲劳,会眨眼睛的。
大和尚:我们现在讲身体的姿势,下一步我们准备讲安心,把心怎么样专注在一个目标上。这个讲了以后就不会累了,现在光是讲身体,就身体而论身体。你就这样地去安排眼睛,肯定会是眨眼睛。但是,我们静坐主要是心态的训练嘛,所以心态用上了你就不会了。
营员:法师,我听说双盘对女生并不是很适合,是不是这样?
大和尚:是,我们不建议女生双盘,女生单盘就可以了。
营员:手怎么结印?
大和尚:手嘛,结定印。手轻轻接触,不要使劲接触,这个是比较有利于定下来。但是夏天的时候这么一坐手就特别热,这时候你可以手掌朝下,放在膝盖,这样有利于散热。我们出家人有竹子做的禅板,我们夏天打坐把手扶在禅板上帮助散热。
营员:腿麻的时候可以动一下吗?
大和尚:可以。
营员:含胸和驼背怎么对待?
大和尚:这个所谓的含胸呢,说的是上部,不要这样挺。那么驼背是由哪里来的?是由腰来的。我注意到刚才有位营员的腰没有坐直,腰要是这么一放松以后,就会是驼背的。
营员:腿脚僵、疼怎么办?
大和尚:如果你长时间地坚持静坐呢,要用一点时间去锻炼它,这锻炼包括打坐要忍耐几分钟,你每天都将就它,不好进步。忍耐它,但是不要让它烦,你把它弄烦了,下次一说打坐,怕了。每次忍耐几分钟,但是你不要忍耐过了,不要超过你的极限。
营员:我打坐的时候一条腿感觉不怎么累,一条腿感觉就要严重一点,这正常吗?
大和尚:正常,因为身体左右感觉不对称,这正常。
营员:请问打坐前是不是要做一些准备活动?
大和尚:好,他提的问题很好,打坐以前,你们可以做一些活动。比如说,这样的涮腰活动,现在我们一起做吧,比如说这样划圆,尽可能大在你们不干扰同修的情况下,再反方向,尽可能的前边。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因为我们的脊柱的尾端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是个枢纽,平时我们这里是很紧张的,这样我们把它放松了以后呢,有利于气血通畅。再有活动颈部,也是一样的划圆,顺时针划、再逆时针。我们再做一个,我们那个照片(指回廊宣传栏里面关于夏令营活动的照片)上有的,叫三式是吧?这样撑,(交叉双手,掌心向上,伸直双臂由头顶向上撑)使劲往上撑,再放到下面,往下!再往上撑,对!对!这样的运动可以做。现在因为你们的左右距离比较近,实际上是可以这样的,打坐以前可以做做这个。再有腿僵直的人呢,可以压一压腿,还有用下巴够左边的膝盖,够右边的膝盖,这有利于把胯关节松开。
好,关于身体姿势我再讲一下,盘起腿来是非常科学的。大家知道,我们身体整个血液是由心脏这个泵的传输收回来。那么静坐把腿盘起来以后,这样心脏的压力减轻,大脑的供氧量,血液里的供氧量提高了,它很科学。
刚才讲了身体了,下面讲怎么样的安排我们的心。我简单地讲一下,课程就结束了。今天晚上,你们专门按我讲的来开始体验。
这样坐好以后,注意力收摄于鼻端。你们先要学会,通常我们开始的时候深呼吸三次,用鼻子吸,用嘴呼,三次。完成以后就开始数呼吸了,曾国藩他每天数一百下,就是下面我所讲的,这个方法实际上是佛门里面坐禅比较普遍运用的,也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比较短时间内让你们有体会的。
数呼吸,你不要调整你的呼吸,你只是数。数什么呢?数出来的,不数进,光数出——数呼,不数吸。呼一下,心中默念“一”,第二下呼,念“二”,第三下呼,念“三”,第四下呼,念“四”……一直念到十,再回到一。如果在从一到十中间数丢了,不管在哪里丢了还回到一。很简单,现在我们开始试一下,数一到十,只数一到十,看看在坐的哪个人从一数到十,数不丢还没有其他想法,好,开始!(全体静坐,数息)
(敲木鱼,静坐止)停下来,就是这样数,每次都数呼,数出,不要数吸,从一到十。有的人问,为什么从一数到十,不到二十或者一直数下去呢?这是有一个道理在这里,就是当我们一直这么单调地数,不知道说还要回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少了一个警觉。虽然是在数,很容易就习惯成自然又想别的。所以,你惦记着从一到十还要回来,这个警觉提醒你,使你专注在呼吸上,心不会跑。当然南传佛教也有师父教从一数到七,这不要紧,我们汉传呢就数到十,大家就按这个来,从一数到十,再回到一,中间任何地方丢了再回到一。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数息。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你们休息一下以后,在东边的文殊阁还要听讲座。
阿弥陀佛!
《2007年 第十五届夏令营 禅修指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