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樣。然後呢,脖子也要正,下巴有點收,不要這樣(頭部向後)也不要這樣(頭部向前),是略微有點收,這個收的意思是來自于什麼呢?來自于你要感覺頭頂上好像頂著個東西,頂著一碗水那個感覺,它實際是形成了從頭頂身體中間往下有一條直線,這樣一個感覺,自然它就會正。但是,同時兩個肩要放松,兩個肘要放松。
現在說嘴,輕輕地自然地舌抵上腭,也不要使勁抵著,也是自然的。然後眼睛呢,有的人想閉上,但是有時閉上會睡覺。你就輕輕的,我們叫閉七分開叁分,你把你的目光放在鼻端這一帶,我們的目光就像大殿裏的佛像一樣,在鼻端的時候就是比較合適的時候,既不受外面光線的幹擾,同時也不會昏沈,就是這樣一個姿勢。那麼目光收攝于鼻端這一點你們體驗一下,當目光收攝于鼻端的時候,心自然靜下來了,這個是很自然的。現在我們輔導的師父們下去兩個檢查一下,所有的人都把姿勢按我剛才講的要做到位,讓師父們看看。監香師拿上香板,檢查一下他們的姿勢。
身體姿勢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學壞了就養成習慣了。應該說我們墊子不是最理想。好,大家可以自便,腿要動呀就動。現在關于身體姿勢,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
營員:眼睛閉七分開叁分會疲勞,會眨眼睛的。
大和尚:我們現在講身體的姿勢,下一步我們准備講安心,把心怎麼樣專注在一個目標上。這個講了以後就不會累了,現在光是講身體,就身體而論身體。你就這樣地去安排眼睛,肯定會是眨眼睛。但是,我們靜坐主要是心態的訓練嘛,所以心態用上了你就不會了。
營員:法師,我聽說雙盤對女生並不是很適合,是不是這樣?
大和尚:是,我們不建議女生雙盤,女生單盤就可以了。
營員:手怎麼結印?
大和尚:手嘛,結定印。手輕輕接觸,不要使勁接觸,這個是比較有利于定下來。但是夏天的時候這麼一坐手就特別熱,這時候你可以手掌朝下,放在膝蓋,這樣有利于散熱。我們出家人有竹子做的禅板,我們夏天打坐把手扶在禅板上幫助散熱。
營員:腿麻的時候可以動一下嗎?
大和尚:可以。
營員:含胸和駝背怎麼對待?
大和尚:這個所謂的含胸呢,說的是上部,不要這樣挺。那麼駝背是由哪裏來的?是由腰來的。我注意到剛才有位營員的腰沒有坐直,腰要是這麼一放松以後,就會是駝背的。
營員:腿腳僵、疼怎麼辦?
大和尚:如果你長時間地堅持靜坐呢,要用一點時間去鍛煉它,這鍛煉包括打坐要忍耐幾分鍾,你每天都將就它,不好進步。忍耐它,但是不要讓它煩,你把它弄煩了,下次一說打坐,怕了。每次忍耐幾分鍾,但是你不要忍耐過了,不要超過你的極限。
營員:我打坐的時候一條腿感覺不怎麼累,一條腿感覺就要嚴重一點,這正常嗎?
大和尚:正常,因爲身體左右感覺不對稱,這正常。
營員:請問打坐前是不是要做一些准備活動?
大和尚:好,他提的問題很好,打坐以前,你們可以做一些活動。比如說,這樣的涮腰活動,現在我們一起做吧,比如說這樣劃圓,盡可能大在你們不幹擾同修的情況下,再反方向,盡可能的前邊。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因爲我們的脊柱的尾端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這是個樞紐,平時我們這裏是很緊張的,這樣我們把它放松了以後呢,有利于氣血通暢。再有活動頸部,也是一樣的劃圓,順時針劃、再逆時針。我們再做一個,我們那個照片(指回廊宣傳欄裏面關于夏令營活動的照片)上有的,叫叁式是吧?這樣撐,(交叉雙手,掌心向上,伸直雙臂由頭頂向上撐)使勁往上撐,再放到下面,往下!再往上撐,對!對!這樣的運動可以做。現在因爲你們的左右距離比較近,實際上是可以這樣的,打坐以前可以做做這個。再有腿僵直的人呢,可以壓一壓腿,還有用下巴夠左邊的膝蓋,夠右邊的膝蓋,這有利于把胯關節松開。
好,關于身體姿勢我再講一下,盤起腿來是非常科學的。大家知道,我們身體整個血液是由心髒這個泵的傳輸收回來。那麼靜坐把腿盤起來以後,這樣心髒的壓力減輕,大腦的供氧量,血液裏的供氧量提高了,它很科學。
剛才講了身體了,下面講怎麼樣的安排我們的心。我簡單地講一下,課程就結束了。今天晚上,你們專門按我講的來開始體驗。
這樣坐好以後,注意力收攝于鼻端。你們先要學會,通常我們開始的時候深呼吸叁次,用鼻子吸,用嘴呼,叁次。完成以後就開始數呼吸了,曾國藩他每天數一百下,就是下面我所講的,這個方法實際上是佛門裏面坐禅比較普遍運用的,也是比較簡單的也是比較有效的,比較短時間內讓你們有體會的。
數呼吸,你不要調整你的呼吸,你只是數。數什麼呢?數出來的,不數進,光數出——數呼,不數吸。呼一下,心中默念“一”,第二下呼,念“二”,第叁下呼,念“叁”,第四下呼,念“四”……一直念到十,再回到一。如果在從一到十中間數丟了,不管在哪裏丟了還回到一。很簡單,現在我們開始試一下,數一到十,只數一到十,看看在坐的哪個人從一數到十,數不丟還沒有其他想法,好,開始!(全體靜坐,數息)
(敲木魚,靜坐止)停下來,就是這樣數,每次都數呼,數出,不要數吸,從一到十。有的人問,爲什麼從一數到十,不到二十或者一直數下去呢?這是有一個道理在這裏,就是當我們一直這麼單調地數,不知道說還要回來的時候,我們的心少了一個警覺。雖然是在數,很容易就習慣成自然又想別的。所以,你惦記著從一到十還要回來,這個警覺提醒你,使你專注在呼吸上,心不會跑。當然南傳佛教也有師父教從一數到七,這不要緊,我們漢傳呢就數到十,大家就按這個來,從一數到十,再回到一,中間任何地方丟了再回到一。按照這樣的方法來數息。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你們休息一下以後,在東邊的文殊閣還要聽講座。
阿彌陀佛!
《2007年 第十五屆夏令營 禅修指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