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立的智慧,不被世间的这些境界牵着鼻子走,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修行到后来,他是很快乐的解脱自在。你要解脱自在,必须要了悟这些实相,然后超越二元对立。有的人认为内心宁静或是入灭尽定,就是入涅槃寂静,但是事实上,内心的宁静或是入灭尽定,与实相界的涅槃寂静是两回事,这里算是很深的地方,我们暂时了解就好,以后我们会慢慢去体证到,因为前者是属于有为法,有修、有证,是由个人精进修行而契入,有入有出、有生有灭,就是我们刚才前面经文所讲的四禅八定这些,包括四禅九定这些,「诸所有受都是苦」……。
一方面,因为这些都是有入有出、有生有灭,包括灭尽定也都是一样,如果你不了解它是生灭,你一进入到禅定境界方面,体会到这是很不错的境界,又会想常常要有这样的境界,结果应了一句话「欲速则不达」,你越想抓、越想得,越是得不到啊!就是苦就会产生,或是说你进入了之后,又希望它不要退失,都是在「要」跟「不要」里面抓。真正的涅槃寂静是指宇宙本体空的实相特征,是属于无为法,不生不灭,法尔如斯、本来如此,与任何个人的精进修行无关。记得!要记住这一句话,只有「无为」才能契入,包括说我们的修行,要保持一个客观如实的觉察,已经在协助大家慢慢去体会什幺叫做无为?但是你一开始很难掌握到、很难体会到。
告诉你无为,你还是很认真的要去做无为;告诉你放松,你是很用力的要去放松。我告诉你要放松,于是就很认真、很用力的要放松,但是你如果没有实修过、没有经历过,你不知道,你无法体会到。于是有的人会有点失望、有点气馁,来告诉我说:奇怪!我怎幺越来越闷、越来越紧、越酸痛?我说:这好现象啊!这是一个过程,这是很正常,表示你有在做。因为你真正有在做、有体验过,才会知道放松,就像说学开车,你看人家会开车的,好像很轻松嘛!谈笑用兵,很轻松!当你到教练场去学开车的时候,教练就告诉你:要放松喔!放松喔!但是你一上车,坐到车上,你就是很紧啊!很紧啊!如果教练又骂你,告诉你要放松,你又不放松,又抓那幺紧,骂你真笨!如果说你又挫折,结果就怎幺样呢?你又不敢开,又怕失败、又怕挫折,这样就没办法超越,你还是要经历过笨手笨脚分解进行的过程,慢慢的、慢慢的,不怕挫折、不怕失败,这样你才能够真的到后来就是很自然,驾轻就熟。因此这一次禅修,如果有的人认为自己好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没有关系、都很正常,只要你有精进用功,工夫不会白费!这一次的失败,就会累积你下一次成功的经验。
所以,佛陀才说:想受灭的灭尽定的乐,与寂灭乐、菩提乐是不同的。真正的寂灭乐,真正的涅槃寂静,并不是说要进入灭尽定,才叫做入涅槃寂静,灭尽定还只是「自我」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境界,那是很宁静、是不错,很寂静、是不错,但是还不是真正的涅槃寂静,就像你觉得这个世间很吵,外面的声音很吵,于是做一个隔音室,自己躲入隔音室,你说:现在好安静啊!这世间好宁静,都没有杂音,真的吗?佛陀才讲:不是想受灭,才是最高的乐,这些都比较深,大家先了解。
像这一次在禅修的过程,有一位学员身心很柔软、情况满好,他也算是老参,在闻思方面都很认真、很踏实,在课程进度里面怎幺讲,他就很认真去做,当后来讲到越深的这些,他都有依着去做,到最后结束之后,因为我有讲到比较深的部份,他就私下又问我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这样?我觉得他是很认真、很用功,他有看到要点出更深的地方,于是我有跟他讲说:不错!本来我是想说这方面很深,你要慢慢去看,他希望我讲更具体一点,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在无意中,又落入那个框框里面而不知道。因为他很用功、很认真,又很进入情况,因此身心柔软,我就再跟他讲,更进一步让他去体会,因为里面很深的地方,它有很重大的分岔路,他就可以知道要怎幺样去把那个分岔点清楚看到,然后又可以避开。
(第八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佛陀做一个总整理,帮助大家把重点记下来,由一、二、三、四……,到后面的七、八、九、十,如果你想要依,重点你要记到什幺?「一切众生由食而存」,「二就是名色」、三就是「三受」,四就是「四食」,五……这样一直下去,你想到一个数目,就要想到它的重点,这样的意思,但是重点不是在这里,重点是说「于此十法」呢?你要「正观无常、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本经是很多重点的集中,要一一去了解、一一去消化,若能正观其无常变异,就能渐渐趋向解脱自在。
重点是在于当你面对这十种法,你要正观无常、观察变易,你要了悟无常法印。我们是讲了重点,其他那些你要具体去了解,因为这些一到十是涵盖着整个身心内外、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界,包括整个三界都是,重点是不管你从任何的角度,不管你从任何的时空,都能够去看到无常法印,无常的真理实相,一切都是在变异、变异。中国的《易经》,含意也很深,就是在告诉我们一切在变异、变异、变异,《易经》的「易」含意有三种,含意很深,你要看到它所要启示的深义,重点就是要去贯彻无常法印,无论你到哪里,都要能够去深观到无常法印。
大家都是很认真,有的是空着肚子来听课,不错!真的要有这一种精神,要有求法之心,玄奘大师的那一种为法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那一种魄力、那一种决心,如果你能够有这一种决心、魄力,成功就很快!中鼎提供这样的地方让我们来上课,大家可以听闻,但是今天是你们在这边,然后我过来这边上,以后如果大家继续再深入,也许有一天我在哪里,如果你是真正为解脱而来,就没有距离了!你真正为解脱而来,我们是超越时空的,不论我在哪里,只要我能够帮得上你忙,我都会毫无保留的协助。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二章 受相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