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界」,再来就是要归纳到「五阴」方面的色、受、想、行、识,有形的这些物质是属于物质,「色阴」就是色界。「若有觉是觉阴」觉就是「受」,《中阿含》常翻译做「觉」,事实上在《杂阿含》都翻译做「受」,如果你有那种感受,就是属于「五蕴」里面的「受阴」,如果继续有想,就是「想阴」,有行是「行阴」,有识是「识阴」。
「如是观阴会合」,这里有一个先后顺序,我们要弄清楚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地、水、火、风这些元素,经过巧妙地缘起、缘生、缘聚之后,然后它要建筑在「空」之上,跟「空」会合,这样才会产生「识」,才会产生有机生命体。如果只有地、水、火、风,却没有「空」,那幺就只是一堆死的元素,然后存放在那里。房子没办法盖起来,只是一堆材料堆压在那里而已。我们现在人都好好的,如果用一个很利的切割机,把人这样切成两半,然后再把合起来,这里面的地、水、火、风都没有少,但是这个人还能不能活着?死了,为什幺?我只是用一个很锐利的刀将你切成两半,然后又再把你合起来,你本来是六十公斤,我切过之后,还是一样地、水、火、风组合起来,还是六十公斤啊!都没有少你什幺,为什幺他会死?因为这个「空」改变了,因此要知道这个「空」的重要。
当地、水、火、风,然后加上「空」,就会有「识」的产生,这个「识」是怎幺样产生出来?「六根」是从一个角度来讲,那个「识」与这里「六根」一样,这是地、水、火、风,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组合而成,跟外面的「色尘」接触之后,然后就会继续。前面是生命体的产生,后面是继续在运作。因此当「六根」与「六尘」接触,然后又会产生种种的「识」、种种分别。
切开就是因为「空」的元素改变,剎那间它没有「空」,于是就改变啊!你其他的地、水、火、风,还可以几秒钟不要,空气可以一分钟不要,还可以活着;不喝水一样可以活着;我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一样可以活着;我可以几天没有晒到太阳,还可以活着。但是这个「空」,只要一秒钟没有「空」,你的生命就不存在。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个「空」的重要,我们佛教又把那个「空」解释得很抽象、很玄,不知道「空」的重要,其他的那些还可以短暂几分钟、几天不要,但是只要一秒钟没有「空」,你就不存在。「空」就是我们这个空间,我们身体里面也有很多的「空」,只要因缘元素不具足时,就像说逼得你没有空间时,你的痛苦、烦恼就会产生。
如果我们身体里面真的没有「空」,生命就不会存在。但是这个「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空」本身还可以「空中生妙有」,所以「空」是很玄。所以,大家先从比较容易了解的「空间」开始理解「空」,开始体会「空」的重要,以后我们还要再更深入解析这些「空」。地、水、火、风是属于物质的「色阴」,「五蕴」里面的受、想、行、识,就是属于「识」的解析,一定是有机生命体产生之后,才会有后面的受、想、行、识,因此我们为什幺要先讲「界分析」,然后再讲后面的「五阴」。
「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就是你要去看到这个有机生命体,它就是地、水、火、风的因缘具足之后,产生出这个身体,它产生的过程就是缘生「缘起法」。上次有跟大家播放从一片「空」,然后产生星云,慢慢形成太阳系,再形成有太阳、有地球,地球又有海洋、空气,然后生命慢慢的产生,那都是在告诉我们「缘起」、「缘起甚深」。若见缘起,真正能够见到「缘起法」,而且知道每一个元素,它又是不断的生灭变化,你就可以见到法、见到缘起、见到无常。「见法」就是见到缘起、见到无常、又见到缘起,当你真正体证到这两个法印,第三个「无我」,就会很深刻的体会、体证到。因为是需要实证方面的,我们现在先深入了解它的过程。至于地、水、火、风这些,大家又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了解。
【法义分享】:我们这个身体--有形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而成。但有一最重要的元素却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空」。所以一般只谈「四界分别观」。因为众生看不到「空」、感觉不到「空」的存在,便不知「空」的重要。就像说想要盖房子,然后去运很多的材料过来,沙土、水泥、还有水、还有土地,这里有土地,我们兴建中鼎这一栋大楼,这是要有土地,「地界」要有啊!然后再来运砂土、水泥过来,还有里面含有水,所以地、水这些都有,再来火(阳光)本来就有存在,你觉得不用搬阳光过来,但是风与空气都遍满存在的,中鼎大楼最初要盖的时候,要不要去买风跟空气?都没有啊!你只是购买一些材料过来,但是如果这里面没有这个「空」、没有这个「风」存在,将会如何?以前有一个电视广告要说明除湿机的厉害,除湿除到最后怎幺样?房子都扭曲、塌陷下来。如果我们现在把这个房子密封起来,把里面的空气都抽掉,这个房子马上塌陷下去。
我们的房子里面,不要以为空气不重要,不是说你设计的钢筋大楼多精良,然后可以撑力多少,不错!这是有形的这些钢骨架构,但是我现在只要把里面的风、空气抽掉,这一栋大楼都不存在了,因此要慢慢去体会那个「风」跟「空」的重要,不要因为看不到,然后就不知道它的重要。因为当你进入到「风界」的体会,已经渐渐进入到「无色界」了,当你真正体证到「空」的重要,就体证到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面的「无色界」就是「空」。
「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缠裹于空,便生身名」若没有空间,一些材料只能堆压在一起,不可能有房子产生;若没有「空」,「四大」不可能组合出「色身」。「空」就是「名」,这是我后来体会之后,发现我们很多方面被文字障碍住了,后来体会到「空」就是「名」,有名、有色,才会诞生有机的生命体。所谓「十二缘起」里面,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因为十二缘起它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如果从一个生命的诞生,包括地球生命这些的诞生,都一样可以用无明行识……来解释,现在缩小到以我们一个人身体的生命来讲,一个人身体的生命无明、行、识、名、色……,所谓的「名色」,因为比较深,以后再解析。
要地、水、火、风跟「空」的组合而成,才会产生有机的生命体,才会有生命,就像一个受精卵与精子结合之后,它里面要有「空」的存在,每一个精虫跟卵里面一样都有「空」,而且子宫也一样要有空间,它才能够在里面孕育。当胎儿慢慢的孕育成长,「六根」就会渐渐的健全发育起来,后面这些才会继续。我们现在只是先讲这一段,前面这些还有更深的含意。所谓「六根」、「六尘」「六识」,植物不一定是透过「六根」方面,它一样有它的生命的成长方式,这是我们以人的立场来讲,我们透过「六根」跟外境接触,植物一样有生命体,它一样在进行光合作用,一样是在吸收养分,然后又制造出这些果实,反馈给这个世间,植物一样它有生命自然的运转,不是一个单纯「识」的作用。至于矿物,要看它是不是有具足地、水、火、风、空这些,它就有可能有,但是也要有适当的比例,矿物它本身不一定,但是矿物里面有可能含有很细小的细菌,还有细小的动物在里面。
【法义分享】:「空」就是「名」,有名、有色才会诞生有机的生命体。「名色因、名色缘而识生」。名、色加起来,才会产生「识」,「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之后,「六识」就产生。「外六尘」也是因为有「空」才能存在。根、尘能够接触起作用,也是因为有「空」才能成立,所以「空」是非常重要的。
再请深入去禅思、深观:「四大从哪里来?外六尘、山河大地又是从哪里来?名、色怎会聚合?」这些都是满重要的问题。所以,打坐、参话头或是参公案,一直在想那个话头,一直想那个公案,想到后来认为说「我开悟了!」如果要参那些话头、参那些公案,不如好好去体会、去找寻、去参这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与你的解脱、生死轮回,会有很大的益助。若以一句「因缘所生」、「因为业力」、「因为无明渴爱冲动」为答案,那就容易「自塞悟门」。
什幺会「自塞悟门」?以后我们逐步的深入,你就可以了解。如果今天要讲解这些,变成又要花很多时间,以后大家慢慢的步上来,就可以了解。
大地无条件的承载一切众生,无条件的让我们踩踏;流水无条件的让我们喝,滋养一切万物;阳光无条件的普照大地、供给一切能源;空气无条件的让我们呼吸。如果没有大自然的这一切,你、我的生命怎能存在?上述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你能不能断深层的「我慢」?跟这些关系非常非常大,要好好去体会。
有体悟到大地、流水、阳光、空气、空间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吗?若有体悟到大自然的一切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就会由衷的感恩。而且「我是、我能、我慢」会随着您的体悟深度而减少。我们实际的实修实证,就是要去体会大自然的法则、法印,再来体会到大自然跟你的密切关系,这样你才会真的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这些问题都比你参任何公案更重要,大家要把这些慢慢去消化、慢慢去体会,你能够心如大地吗?心如流水吗?能否心如阳光?心如和风?心如虚空?无条件、无所求,「无我、无我所」的反馈这世间?我们以前没有感觉到大地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慢慢打开智慧眼,慢慢去看大地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对我们生命的默默的承担、承载。
所谓「四大」都是极大、极净、极不憎恶,含意都很深!慢慢去体会到这些,你的心胸才会打开,因为你的惭愧心会产生,感觉应该也要如此效法大地、阳光、流水,这一种无条件、无所求的默默反馈、默默贡献,大自然都在启示宇宙人生的真理,大自然都在诉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看到了吗?听到了吗?不要轻易丢出「我早就看到了!这哪有什幺?!」这部「无字天书」是很深、很玄、很妙的,必须静下心来打开智慧眼,用您的心灵慢慢去阅读。「四大」都是极大、极净、极不憎恶,里面有很深的启示,要慢慢去体悟,而「空」更是更是玄妙。
前几次有跟大家播放「大地风云经」、「无字天书」,都是协助大家去看到活生生的法。如果能够看到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的法,你会超越所有的文字、超越所有的经典,也就是说你都可以放下经典文字。禅宗讲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谓「不立文字」,就是你能否超越经典、超越文字,去看到活生生的大自然启示、无字天书、大地风云经?真正的法就是每分、每秒,都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含意都很深!像佛陀最后大彻大悟,不是读《阿含经》才大彻大悟啊!不是说看了很多经典、很多文字,他才大彻大悟啊!经典、文字、语文、讲解这些,都只是「指月的工具」,要去看到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白,要去看到文字所指出的真理实相。
这一本「阿含解脱道次第」,是迈向究竟解脱的宝藏图,它只是提供一张宝藏图给你,不是实际的宝在里面,它只是一张寻宝图,大家就不会「见指不见月」,只是看到那个手指,而没有看到月亮。「月亮」代表真理实相,而真理实相都是活生生的呈现眼前,如果你能够真正从大地风云里面,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就能够真正见法。当你见法之后,不管你到哪里,所处的世界都是一个净土。所以,净土不是在他方世界,净土不是在地球外面,净土不是在美国、不是在其他国家,而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去看到法,所谓「心净则佛土净」,真正看到法、真正去体悟到之后,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就不会与大自然的法则对抗,于是种种的苦就会消失,内心里面的苦就没有了,再来就剩下身体还有一些苦。
所谓身体还有一些苦,就是「有余依涅槃」,他还有肉身方面的这些苦,但是这些对他来讲,已经没有什幺影响,因为他也知道这个肉身也是缘起啊!缘生啊!我接受啊!今天大家有缘相聚在一起,就好好的珍惜。所以,一个真正的解脱者,绝对不会残害他的身体,绝对不会悲观厌世,因为他了悟缘起,而且体会到缘起、缘生的那种甚深--缘起甚深,因此他是珍惜每一个缘起、珍惜每一个相聚,但是他不会去抓,缘散、缘尽、缘灭,他完全的接受。一个解脱者他是全然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当下你该做什幺,觉得这样做对自己、对众生有益助,你就去做。
因此,要全然活在每一个当下。同样的,你上班该做什幺事情,就全然的去做;你现在该做的事情也都是修行,都是要让你见法。不是说「空」建立在「有」,因为「空」不容易看到、不容易体会到,你要透过「有」,然后才容易看到「空」,有时候我会播放一些幻灯片,说明风在吹动的情况,现在说「火化」,那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空」,那个「空」跟地、水、火、风的「空」,不一样!虽然同一个字,但是含意不一样,那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东西坏灭掉了,所说的那个「空」无了,没有了!不是那个,现在是要体会一个「空」。
举例桌子是一个东西,一个「色」的存在,旁边这里就是「空」,因为它有空间,我的手才能在这里动,这里就是「有」,但是现在看黑板、看前面之时,我们一下都是直接看到白板、看到文字,但是你有没有去看到你所在的位置跟白板之间的距离、空间?当体会到之后,你以后看东西、看山河大地,就会看到那个「空」,你要把那个距离看出来。我们通常都是直接看到那个东西,但是要慢慢地去看到你跟这个东西之间,这个空间要能够看得出来。当我们看到很美丽的服装、很美丽的山,我们一下子都是去看到看到色尘,但是之间这个「空」,有没有看到?不是说不用去讨论,不要只看到有形有色的色尘而已,你要慢慢去看到那个「空」,要看到「无色界」。
这是「色界」,你要慢慢去看到「无色界」,要去看到「空」,这不是抽象的,否则「无我」又会变成比较抽象,是要体证到「空」、体证到「无我」,现在大家对这方面不要有太多哲学上「空」的想象,现在大家要先体会到有形有色的、跟这个空间,从这里去体会「空」的重要。因为有「空」,我们才能够走动,「以有空异故」,于是我才能够存在、才能够走动,慢慢去体会到「空」的重要,「空」还有更深的含意,以后我们再进一步的解析。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章 界相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