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章 界相应▪P8

  ..续本文上一页遇到这种现象,他的身体一样会痛,解脱者并不是说身体就没有觉受,都不痛、都不……,不是啊!他还是会痛,但是他是以一个平常心、宁静的心来接受这缘生、缘起的现象。

  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不接受会怎幺样?如果你不接受,就会苦上加苦啊!你又在那里苦……,又在那里瞋心,又在那里瞋恨,那个伤痛反而更容易发炎啊!如果你在那里抗拒,那个境界反而不容易流过。如果你全然接受,那个境界、那个苦境,反而更容易流过,不是说一个解脱者的身体就不会有毛病,而是当有异样时,一样都是以一个平常心来接受。

  「如何消灾解难才如法?一般的法会、放生、唸咒,是否有必要?」

  怎幺样才能够消灾解难?分两个层面分析,先从一般比较初浅的的层面来讲,真正的消灾解难是在你的心境的改变,如果你做了这些事情,心境还是没办法改变,你只是在趋乐避苦啊!你是在逃、在避而已,不是真的消灾,必须要你心境的改变、观念的改变,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消灾。

  再举例而言,像以前我在一个诊所上班,一辆车开了好几年,都还好好的,但是有一个朋友的车,买新车还不到两年,就碰撞了好几次,到后来很稀烂的,当做破铜烂铁卖掉,不只出车祸一次,为什幺?你会常常报怨:「啊!我就运气比较差!……」不是那回事啊!而是你的内心浮躁、急躁,内心的浮动不安,于是当你开车时,常常无意中显现出急躁、冲动,所以就容易出车祸,如果你的个性不改,纵使再拿几百万去做特别法会、做特别消灾,有用吗?如果你能够去察觉到说这样常常出车祸,事实上是因为自己个性的急躁,你愿意从自己的心性来调整、来改变,让自己稳定下来,让自己身心柔和,让自己的身、口、意柔软,以后你开车就会比较慢、比较温和,这样很多的意外车祸,是不是会大大的减少?这才是真正的消灾啊!

  所以,真正的消灾,还是在于我们内心、心境的改变,我们身心的柔软,这才是真正的消灾。再来,更深方面,我想以后再讲好了,点到为止讲,当你还有灾难逆境、你不喜欢的境界,表示还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这很深!包括说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可以做法会把台风驱离,可以做法会让地震都消失、灾难都消失,里面很多都在展示一种我是、我能,还有要对抗大自然的法则,因为你对台风、地震,认为这是不可意境、这是不好的。

  这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因为你不希望看到不想要的境界出现,于是想透过一些你的法力、咒术……,然后要把那些赶走,这都还在有对立的世界。当有一天,你体证到「空」,进入到一体的世界,就没有这些问题了,不管是黑、是白,都在这个里面。这一段的回答很深,大家要慢慢去体会,先从前面心境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消灾,从这里去改变起,然后后面逐步的上来。

  所以,真正的消灾,是在我们心境的改变。如果说你持咒、做法会、唸佛、打坐,你的心境没有改变,你的心胸没有扩大,你的身心没有柔软,这些对于实际的消灾没有帮助,没有很具体的帮助,真正要从我们自己的身心柔软来改变起。当你慢慢地把慈悲的心具体展现出来时,很多原来的不可意境都会变为助力,很多的灾难都会无形中减少,因为任何的逆境,它都会带给你有正面的启示,如果你一直把它当作很不喜欢的境界,一直去逃避、一直去排斥,看不到那个逆境在启示你什幺。

  大家要能够心静下来,去接受每一个境界,很多的逆增也可以上缘啊!逆境也可以成为逆增上缘,也都会给你很大的启示,告诉你「法」。

  

  (Part2)

  「诸贤!犹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诸贤!当知此身亦复如是,因筋骨,因皮肤,因肉血,缠裹于空,便生身名。」这个「空」,一般都以为我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组合而成,「空」看不到,不知道「空」的重要,像我们建造一栋高楼大厦,首先地基方面,是不是要有空地?第一个就要有空地,光是地的大小,一个空间,土地越大、就越贵。当一层一层楼盖起来,是不是也要有空间?你盖房子或是买房子,是买外壳、还是买空间?你买房子是买外壳、还是买空间?买空间。事实上,买房子是买空间,坪数是表示使用空间的大小,要有自己活动的空间越大、坪数越大,价格就越高啊!你不是在买那个外壳。

  所以,如果任何的建筑物没有「空」,那一些地、水、火、风这些,只是一些材料,只是堆压在一起而已,没办法形成房子,没办法形成里面有空间,这些材料对你来讲,完全没有用处,包括说你的身体也是一样,如果光只是地、水、火、风,里面没有「空」,我们身体里面没有那些空洞、没有那些「腔」,身体没办法运转、没办法存在、没办法活着。我们身体里面有很多的「腔」,「腔」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空」,它有「空」,口腔、胸腔、腹腔……,我们身体里面的各处,它都一定要有空间。

  像我们的口腔,如果嘴巴塞得满满的,你的舌头能不能动?能不能讲话?没办法的。它要转动就一定要有空间,在食道也一样,它就是有「空」,食物才能够穿过去。胃一样有胃腔,我们胃一定留有空间,食物才能够进去,它才能够搅拌。所以,你一切的有形的建立,包括一切有机生命体要运转,记得!都一定要有「空」。龙树也有讲过「以有空异故」,一切「有」才能成立,但是所谓「空异」,如果又是在哲学名相绕,你在那里花了一、二十年,还是不知道真正「空」是什幺,还是在头脑里面的一个「空」。

  这个「空」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就是先体会空间。如果没有空间,我今天不能够站在这里,我的手也不能动,因为这个空间,它才能够让我们动。如果没有空间,我讲话的声音,没办法传达到你的耳朵,因为那个声波没有办法传达。所以,「空」方面,首先以空间来了解,因为它还有很深的含意,以后再逐步的解析。我们身体里面一定要有这些空腔的存在,这样身体才能够运转。如果我们现在把身体里面的「空」,包括空气把它抽掉,我们的身体会怎幺样?全部都扁塌下来,你会死掉啊!如果像棉被用一个密封套包起来,然后把空气抽掉,就剩下一点点。。

  事实上,我们身体里面是有很多空腔,否则地、水、火、风没办法正常运转,包括任何再小的一个原子,有没有「空」?原子核在里面,电子在外面跑,它一定要有「空」,电子才能在那里跑。所以,可见「空」的重要,如果没有「空」,地、水、火、风就无法正常的运转,要有房屋或是有身体,都需要有「空」,都是六界里面的空界。

  「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眼识不得生。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这里的文句表达,一般人是比较不容易理解,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身体(色身)的各种器官功能--眼、耳、鼻、舌、身,眼睛接触、看到外面的「色」(物质方面的),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所谓「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无有念」的「内眼处坏」,代表眼睛坏掉、是一个瞎子,前后两句话对照,后面一句「若内眼处不坏者」,表示眼睛正常的人,如果是瞎子,「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

  因为我们的眼睛要看到「色尘」、要看到东西,中间需要阳光、需要光线、需要光明,不是眼睛就直接能够看到东西,必须要有阳光的普照,要有光线才能够看到。阳光它本来就存在这里,如果一个人眼睛坏掉,对一个瞎子来讲,「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正常的人是「外色便为光明所照」,不是说阳光没有帮忙瞎子照到东西,而是虽然他有眼睛,但是他的眼睛是坏掉的,虽然外面有阳光,但是对他来讲完全没有作用,等于说阳光在照这个东西,但是对瞎子来讲,等于阳光没有照到东西,因为他不知道阳光是什幺,也就是说阳光对瞎子而言,有等于不存在。

  「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他没办法透过阳光来看东西。「则无有念」他没办法看到这原来就能够正常看到东西,因此内心里面不会存在有那些念头、念想,因为他的「眼根」没有与「色尘」接触。眼睛正常的人,当他接触「色尘」之后,就会产生种种「眼识」,举例来讲,如果我们放置几个铁达尼号片中所讲的「海洋之星」大钻石,或是把英国皇冠上的大钻石,放在大家面前,有一半是眼睛明亮的人,有一半是眼睛瞎掉的人,我都不讲什幺,就拿一样东西放在这里,然后让大家来看,大家内心的感受会怎幺样?会不会相同?明眼的人、眼睛好的人,当他触到这个钻石,会「哇!这幺大啊!」他会很赞叹,甚至想说能够拥有多好!当他眼睛接触之后,然后产生「眼识」。

  「眼识」就是当你看了之后,产生很多后续的想象、后续的动作,对于一个瞎子而言,放一个大钻石与水晶在这里,都一样啊!什幺是钻石、什幺是水晶,他也不知道啊!什幺是大理石……,这些他也不知道啊!他没办法分辨啊!因为他的眼睛无法跟「色尘」接触,后面的那些「眼识」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识」,就是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才会啊!所谓的「识」,不是本来就存在,后面课程讲到「五蕴」时,还会继续剖析。因为很多的修行,包括佛教里面很多宗派,不断一直在这个「识」上面绕,结果绕不出来。

  「诸贤!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眼睛正常的人可以透过阳光,然后看到外面的境界、外面的「色尘」,因此当他看到之后,就会起种种念,这时候「眼识」就会产生。「识」就是透过眼睛去接触,然后产生种种分别心,亦即地、水、火、风,空、识的「识」的产生,一定是要有因缘配合之后才会产生。

  「诸贤!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于色阴」我们眼睛与身体这六根,接触外面的物质之后,眼睛与「色尘」这些有形的物质,它是属于「色…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章 界相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