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遇到這種現象,他的身體一樣會痛,解脫者並不是說身體就沒有覺受,都不痛、都不……,不是啊!他還是會痛,但是他是以一個平常心、甯靜的心來接受這緣生、緣起的現象。
因爲事情已經發生了,你不接受會怎幺樣?如果你不接受,就會苦上加苦啊!你又在那裏苦……,又在那裏瞋心,又在那裏瞋恨,那個傷痛反而更容易發炎啊!如果你在那裏抗拒,那個境界反而不容易流過。如果你全然接受,那個境界、那個苦境,反而更容易流過,不是說一個解脫者的身體就不會有毛病,而是當有異樣時,一樣都是以一個平常心來接受。
「如何消災解難才如法?一般的法會、放生、唸咒,是否有必要?」
怎幺樣才能夠消災解難?分兩個層面分析,先從一般比較初淺的的層面來講,真正的消災解難是在你的心境的改變,如果你做了這些事情,心境還是沒辦法改變,你只是在趨樂避苦啊!你是在逃、在避而已,不是真的消災,必須要你心境的改變、觀念的改變,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消災。
再舉例而言,像以前我在一個診所上班,一輛車開了好幾年,都還好好的,但是有一個朋友的車,買新車還不到兩年,就碰撞了好幾次,到後來很稀爛的,當做破銅爛鐵賣掉,不只出車禍一次,爲什幺?你會常常報怨:「啊!我就運氣比較差!……」不是那回事啊!而是你的內心浮躁、急躁,內心的浮動不安,于是當你開車時,常常無意中顯現出急躁、沖動,所以就容易出車禍,如果你的個性不改,縱使再拿幾百萬去做特別法會、做特別消災,有用嗎?如果你能夠去察覺到說這樣常常出車禍,事實上是因爲自己個性的急躁,你願意從自己的心性來調整、來改變,讓自己穩定下來,讓自己身心柔和,讓自己的身、口、意柔軟,以後你開車就會比較慢、比較溫和,這樣很多的意外車禍,是不是會大大的減少?這才是真正的消災啊!
所以,真正的消災,還是在于我們內心、心境的改變,我們身心的柔軟,這才是真正的消災。再來,更深方面,我想以後再講好了,點到爲止講,當你還有災難逆境、你不喜歡的境界,表示還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還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這很深!包括說有的人認爲自己的修行境界很高,可以做法會把臺風驅離,可以做法會讓地震都消失、災難都消失,裏面很多都在展示一種我是、我能,還有要對抗大自然的法則,因爲你對臺風、地震,認爲這是不可意境、這是不好的。
這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因爲你不希望看到不想要的境界出現,于是想透過一些你的法力、咒術……,然後要把那些趕走,這都還在有對立的世界。當有一天,你體證到「空」,進入到一體的世界,就沒有這些問題了,不管是黑、是白,都在這個裏面。這一段的回答很深,大家要慢慢去體會,先從前面心境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消災,從這裏去改變起,然後後面逐步的上來。
所以,真正的消災,是在我們心境的改變。如果說你持咒、做法會、唸佛、打坐,你的心境沒有改變,你的心胸沒有擴大,你的身心沒有柔軟,這些對于實際的消災沒有幫助,沒有很具體的幫助,真正要從我們自己的身心柔軟來改變起。當你慢慢地把慈悲的心具體展現出來時,很多原來的不可意境都會變爲助力,很多的災難都會無形中減少,因爲任何的逆境,它都會帶給你有正面的啓示,如果你一直把它當作很不喜歡的境界,一直去逃避、一直去排斥,看不到那個逆境在啓示你什幺。
大家要能夠心靜下來,去接受每一個境界,很多的逆增也可以上緣啊!逆境也可以成爲逆增上緣,也都會給你很大的啓示,告訴你「法」。
(Part2)
「諸賢!猶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諸賢!當知此身亦複如是,因筋骨,因皮膚,因肉血,纏裹于空,便生身名。」這個「空」,一般都以爲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組合而成,「空」看不到,不知道「空」的重要,像我們建造一棟高樓大廈,首先地基方面,是不是要有空地?第一個就要有空地,光是地的大小,一個空間,土地越大、就越貴。當一層一層樓蓋起來,是不是也要有空間?你蓋房子或是買房子,是買外殼、還是買空間?你買房子是買外殼、還是買空間?買空間。事實上,買房子是買空間,坪數是表示使用空間的大小,要有自己活動的空間越大、坪數越大,價格就越高啊!你不是在買那個外殼。
所以,如果任何的建築物沒有「空」,那一些地、水、火、風這些,只是一些材料,只是堆壓在一起而已,沒辦法形成房子,沒辦法形成裏面有空間,這些材料對你來講,完全沒有用處,包括說你的身體也是一樣,如果光只是地、水、火、風,裏面沒有「空」,我們身體裏面沒有那些空洞、沒有那些「腔」,身體沒辦法運轉、沒辦法存在、沒辦法活著。我們身體裏面有很多的「腔」,「腔」就是我們身體裏面的「空」,它有「空」,口腔、胸腔、腹腔……,我們身體裏面的各處,它都一定要有空間。
像我們的口腔,如果嘴巴塞得滿滿的,你的舌頭能不能動?能不能講話?沒辦法的。它要轉動就一定要有空間,在食道也一樣,它就是有「空」,食物才能夠穿過去。胃一樣有胃腔,我們胃一定留有空間,食物才能夠進去,它才能夠攪拌。所以,你一切的有形的建立,包括一切有機生命體要運轉,記得!都一定要有「空」。龍樹也有講過「以有空異故」,一切「有」才能成立,但是所謂「空異」,如果又是在哲學名相繞,你在那裏花了一、二十年,還是不知道真正「空」是什幺,還是在頭腦裏面的一個「空」。
這個「空」最具體、最容易了解的,就是先體會空間。如果沒有空間,我今天不能夠站在這裏,我的手也不能動,因爲這個空間,它才能夠讓我們動。如果沒有空間,我講話的聲音,沒辦法傳達到你的耳朵,因爲那個聲波沒有辦法傳達。所以,「空」方面,首先以空間來了解,因爲它還有很深的含意,以後再逐步的解析。我們身體裏面一定要有這些空腔的存在,這樣身體才能夠運轉。如果我們現在把身體裏面的「空」,包括空氣把它抽掉,我們的身體會怎幺樣?全部都扁塌下來,你會死掉啊!如果像棉被用一個密封套包起來,然後把空氣抽掉,就剩下一點點。。
事實上,我們身體裏面是有很多空腔,否則地、水、火、風沒辦法正常運轉,包括任何再小的一個原子,有沒有「空」?原子核在裏面,電子在外面跑,它一定要有「空」,電子才能在那裏跑。所以,可見「空」的重要,如果沒有「空」,地、水、火、風就無法正常的運轉,要有房屋或是有身體,都需要有「空」,都是六界裏面的空界。
「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爲光明所照,則無有念,眼識不得生。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爲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這裏的文句表達,一般人是比較不容易理解,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身體(色身)的各種器官功能--眼、耳、鼻、舌、身,眼睛接觸、看到外面的「色」(物質方面的),耳朵聽到外面的聲音,所謂「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爲光明所照,則無有念」的「內眼處壞」,代表眼睛壞掉、是一個瞎子,前後兩句話對照,後面一句「若內眼處不壞者」,表示眼睛正常的人,如果是瞎子,「外色便不爲光明所照」。
因爲我們的眼睛要看到「色塵」、要看到東西,中間需要陽光、需要光線、需要光明,不是眼睛就直接能夠看到東西,必須要有陽光的普照,要有光線才能夠看到。陽光它本來就存在這裏,如果一個人眼睛壞掉,對一個瞎子來講,「外色便不爲光明所照」,正常的人是「外色便爲光明所照」,不是說陽光沒有幫忙瞎子照到東西,而是雖然他有眼睛,但是他的眼睛是壞掉的,雖然外面有陽光,但是對他來講完全沒有作用,等于說陽光在照這個東西,但是對瞎子來講,等于陽光沒有照到東西,因爲他不知道陽光是什幺,也就是說陽光對瞎子而言,有等于不存在。
「外色便不爲光明所照」,他沒辦法透過陽光來看東西。「則無有念」他沒辦法看到這原來就能夠正常看到東西,因此內心裏面不會存在有那些念頭、念想,因爲他的「眼根」沒有與「色塵」接觸。眼睛正常的人,當他接觸「色塵」之後,就會産生種種「眼識」,舉例來講,如果我們放置幾個鐵達尼號片中所講的「海洋之星」大鑽石,或是把英國皇冠上的大鑽石,放在大家面前,有一半是眼睛明亮的人,有一半是眼睛瞎掉的人,我都不講什幺,就拿一樣東西放在這裏,然後讓大家來看,大家內心的感受會怎幺樣?會不會相同?明眼的人、眼睛好的人,當他觸到這個鑽石,會「哇!這幺大啊!」他會很贊歎,甚至想說能夠擁有多好!當他眼睛接觸之後,然後産生「眼識」。
「眼識」就是當你看了之後,産生很多後續的想象、後續的動作,對于一個瞎子而言,放一個大鑽石與水晶在這裏,都一樣啊!什幺是鑽石、什幺是水晶,他也不知道啊!什幺是大理石……,這些他也不知道啊!他沒辦法分辨啊!因爲他的眼睛無法跟「色塵」接觸,後面的那些「眼識」就不會産生。所謂的「識」,就是我們的「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才會啊!所謂的「識」,不是本來就存在,後面課程講到「五蘊」時,還會繼續剖析。因爲很多的修行,包括佛教裏面很多宗派,不斷一直在這個「識」上面繞,結果繞不出來。
「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爲光明所照」眼睛正常的人可以透過陽光,然後看到外面的境界、外面的「色塵」,因此當他看到之後,就會起種種念,這時候「眼識」就會産生。「識」就是透過眼睛去接觸,然後産生種種分別心,亦即地、水、火、風,空、識的「識」的産生,一定是要有因緣配合之後才會産生。
「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于色陰」我們眼睛與身體這六根,接觸外面的物質之後,眼睛與「色塵」這些有形的物質,它是屬于「色…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章 界相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