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九章 六入处▪P7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我们要停下来思惟,怎幺样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怎幺样真正能够利己利人、自度度人,把生命发挥它的最高效用,发挥边际效用出来。

  真正学佛的人,真正有正知正见的人,他的生命是过得非常充实,生命的方向感都清楚知道,不是茫茫然,绝对不是消极悲观的。所以,他能够善待每一个因缘,不然你就是一直在忙,在滚滚红尘里面忙、忙,人家的脚步很快,你也跟着快,快到后来人家躲到坟墓这里来,你也跟着人家走到坟墓这里来。所以,要找寻出生命的意义,要了悟生死大事。有时候建议大家要到一些大医院去看看,像台大、荣总或是长庚这些大医院,因为里面有很多的天使,都在跟我们示现生、老、病、死。

  佛陀以前是出四个城门,看到这些生、老、病、死,现在你台北四个城门,也不容易看到那些,但是都集中在大医院,生、老、病、死的天使,都不断在告诉我们佛法,告诉我们真理实相,因此有时间大家到大医院去走走、去看看。曾经有一位老菩萨就讲说对死亡方面,他不怕死啦!但是他怕生病啦!你以为一死是一了百了,事实上生病也是死亡的一部分,因为它是浑然一体的,你怕生病、要逃避那些,事实上深层里面都是对死亡方面不能够接受,然后你越怕、越容易产生疾病。

  你一个人说多潇洒,要到这些中心去了解、去看看,在健康的时候,就要去体会生、老、病、死,再怎幺壮健的人,当你的脊椎受伤、坐在轮椅上面,要去体会那些苦,体会那些无力感,我们最好在别人是天使,在跟我们示现的时候,就能够去体会到,一方面珍惜我们的身体,惜福惜缘,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又是迷迷糊糊的重蹈覆辙。这也是在荣总拍摄的,他已经几乎就是生命走到了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他的脸上看不出光彩,他的生命看不出喜悦,他面对死神只能够低头啊!无奈的接受!

  大家不要说我现在年轻,我现在漂亮、我现在力壮,我现在事业很有成,这些好像对我都很遥远。如果你现在没有深入去体会,你很难珍惜每一个当下,你不容易去珍惜、去感恩的,我们要慢慢去体会这些。旁边是看护,一般人面对这个天使,我们都麻痺不知,都以为「这是你比较倒霉啊!我不是啊!」我们常常都会疏忽了这些天使在告诉我们,所以你在他旁边相处再久,你心里也是想说「我是帮你照顾,我只是在赚钱而已」你很难认为他是天使在告诉你法,在告诉你真理实相--无常、无我。当你面对老、病、死,你又能够怎幺样?

  所以,人类的那些我是、我能、我慢,都是要老、病、死来折磨,来让你看你有多厉害,你越厉害就有越大的黑洞,来让你知道说你的我是、我能、我慢都是无济于事,当我们在旁边的时候,就要去体会、去体会,不要以为「是他啊!」现在假设他是七十岁,你现在算是四十岁,要看到他是在示现,如果我们没有好好修行、好好去体会,我们一直在滚滚红尘里面下去,他是在示现卅年后的我。佛陀就是从众生所展现出来的这些法里面,去体悟相当的震撼之后,怎幺样去出离这一种生死轮回?

  在老子《道德经》里面,对水方面的启示、体悟,非常深!你不要认为它是属于道家、道教的,它有很深的启示,值得好好去看,老子从大自然里面体会到相当深入的这些法,尤其对水方面,有相当大的体悟,体悟到很深的人生哲学。当然禅宗里面也满重视的,也是跟整个大自然溶合的,事实上,真正开悟的大禅师,他们都是跟大自然溶合的,所以他们会提到「溪声尽是广长舌」,因为溪水就是在告诉我们法相、告诉我们真理,我们要慢慢来看溪水怎幺样告诉我们法印?它怎幺样展现出广长舌呢?如果你现在会看,以后你接近大自然,都可以去见到法,它们都在告诉我们真理实相,你会从水里面去看到,也可以从云里面去看到,也可以从台风里面看到,所以这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一点,大家要以此类推去看。

  我们现在来看流水哪一分哪一秒停止过?都是一直一直的在剎那生灭变化,流动、流动、、流动,如果你没有去见到法,我去年来也是看到这些水,今年来也是看到这些水,我们都以为是相同的那些水,你没有去体会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断地在变化。所以,我们身体里面的水界,也是一样。每一天我们身体里面的水界,都是不断地在进出变化流动,我们看大自然的法,一样看到我们身体里面的法,就是我们的外身,以后我们讲述「四念处」的时候,会讲到内身、外身、内外身。所以,这只是说把我们的内身,再把它放大出来让我们看。

  流水它就是在不断的一直在告诉我们法、真理,每分每秒都是不断地在变异、变异,都是在告诉我们无常法印,无常、无常,剎那生灭变异,都是一直在剎那生灭变异,看起来表面上好像没什幺,但是事实上它都是在流动、流动,诸行一切都在行,都在变、都在动,每一分每一秒它都不同、不一样。所谓「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这个都在告诉我们是水上泡,它一冲刷下来就有泡沫出来,然后没多久很快就消失,所以要慢慢去体会到,所有的苦乐受也是一样,都是有生起来,然后它一样有住、异、灭,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真理实相,每分每秒都是一直在流动、流动、流动,你不要以为石头里面没有在动,它里面的原子、电子,一样在很高速的动啊!所以,一切都在变动,只是这些水是比较明显的流动变化,大家可以比较清楚地去看出来,它都是一直的在动、在变化,这是一个无常法印。

  再来要去看到流水,它有满重要的,就是流到哪里,如果这里有阻碍,我就绕!来到这里,我就弯、就转,上次我们有跟大家讲过,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水的柔软性,也是让我们可以去体悟。如果我们的心很僵硬,你处处都会跟境界磨擦、冲突的,我们的心能不能学习着这种水跟我们启示的,遇到什幺样的境界、因缘,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那一种柔软度要出来,身、口、意的柔软。我们以后进入到「三妙行」的修行,身、口、意会展现一种柔软出来,要去体会水的柔软,这里有环境需要我,这样转弯、我就转弯,到这里遇到、碰到,我就转弯,它都是随顺每一个因缘,当下因缘你看再转弯、转弯,遇到境界,我需要转弯、我就弯。这里有石头,我旁边过,不跟你硬碰硬,流水的那一种柔软度,是非常深的启。

  再来,水它都是愿屈居下位,又告诉我们流水它默默在长养万事万物,它默默在让众生应用,但是又都是屈居下位,它不会去跟你炫耀、不会去跟你争功,也不会要出人头地,所以不会去抢功,你需要喝、就拿去喝,你需要灌溉、就拿去灌溉,你需要什幺样用途、就拿去用,哪里不需要、就倒回来,它又接受。遇到什幺境界,就是柔软来善待一切,善待一切因缘,遇到这里,我就弯、就转。所以,水方面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学,你能够默默的奉献、默默的去做,就是无条件、无所求的默默去做,但是不争功、不计名、不求利,把生命的实质意义展现出来,所以流水、大自然,都在告诉我们深层的法,它们一直的流、一直流,众生需要、就拿去用,没有、它们就是一直流,都是愿屈居下位,分分秒秒都是一直的在剎那生灭变化,就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告诉我们无常法印。

  因为有水,这个花才能够开出漂亮的花朵,就是水利万物,然后又不争功,它也是一样默默在告诉我们无我的精神,我们能不能从中去体会?佛陀就是这样去做到,当他体证到「无我」之后,就只是看着观察大自然的启示,佛陀也是这样默默去利益众生,去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然后又是不争功、不求名、不求利,真正把「无我」的精神展现出来,流水也一样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印跟「无我」的精神,都是一样默默在养育众生,然后不争功。这样漂亮的花朵,也是一样需要水的、地界、水界、地、水、火、风,我们今天是偏重在介绍水界,它们默默在这种长养,你的生命、每一个众生生命的存在,都需要流水默默的滋润、长养,当你能够去体会这些,一方面你会展现感恩的心,一方面除了去体悟无常以外,去体悟「无我」的法印,真正把那个精神展现出来。

  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真正解脱的人,他绝对不是消极悲观的,他是积极乐观,然后把生命的边际效用都发挥出来,然后默默去做,默默去反馈这个世间,但是他又能够不争名、不求功、不求利。这个叫做睡莲,睡莲在晚上的时候会合起来,好像合起来睡觉,所以叫做睡莲,当你开出这样漂亮的莲花,一样都是需要地、水、火、风的滋润,才能够开出这样漂亮的花,所以「水利万物而不争功」,这是体会「无我」。开出这样漂亮的莲花,一样都是需要水来滋润,所以要慢慢去体会,你的我是、我能、你的功名成就,你的那些种种的成就,都是需要大自然这些条件的默默支撑,要慢慢去看到那些,我是、我能、我慢才会渐渐降服。流水一样不断一直在流动,也告诉众生「无常」、「无我」的真理实相,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它一直的流动、流到后来,流到哪里呢?到后来流到哪里?流到大海,这是一条河流的出海口,这边是大海,这个水流到大海。

  如果流入大海之后,跟大海就是全然开放、溶为一体。当它流到大海的时候,我就是跟大海溶为一体,我就是大海,这时候要扮演波浪的角色,我就扮演波浪的角色,每一个波浪一样在告诉我们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一样是在跟我们讲法。所以,这些水不管它到哪里,都是在跟我们讲法,无常、生住异灭。当它是溪水的时候,就扮演溪水的角色,当它在池塘里面,它就长养这些莲花;当众生需要用的时候,就进入到众生的身体里面,当它一直流到大海的时候,就是跟大海溶为一体,它都是接受每个缘起,接受每一个当下,你当下因缘是怎幺样?就好好扮演你当下的角色,把生命全然的发挥出来。

  如果你流入大海,这个「我」、「自我」没有死亡、没有消失,当你流入大海,你是好像一个石头掉进大海,没有跟大海溶为一体,就会常常感觉境界在跟我过意不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是你「自我」抓着不放,在这个大海里面,没有跟大海溶为一体,那个「自我」抓得很紧,于是就会常常受境界的冲击。当我是海浪的时候,我就扮演海浪的角色,当因缘形成要激起浪花的时候,我就形成浪花。如果你没有溶入每一个当下,会觉得这个境界都在跟你对抗、境界都碍着你。当流水流入大海之后,慢慢又有太阳光照射之后,然后它又会蒸发形成云,然后又随着风而飘,到处游山玩水。今天要成为海水,或是要成为这个云,不是「我」在决定,那是整个法界、整个因缘、整个缘起,不是说我这个海水觉得这里很苦,我要跳到天上去,我要飞到天上去,不是我是、我能啊!而是整个的因缘、缘起。

  当因缘形成具足之后,我又在天上飞、在天上飘、成为云,不管我示现什幺身,就在告诉众生无常法印,云每一个飘动、每一个移动,到不同的地方,云本身有没有在变化?有啊!一样云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空中移动,它本身自体也是不断在变化,一样有增有减,都在告诉我们无常法印。还有在告诉我们一个「空性」,什幺叫做「空性」?这些水要流到哪里,它要怎幺样变化,它要流到大海要成为云,都在告诉我们「无常」、「无我」、「空性」,你要慢慢去体会,因此「空性」不是抽象,它就是告诉我们无常、无我、生灭变化的法则,然后它的生聚都是缘生缘灭。如果不空,它有一个「我」存在,就是说我这一块冰,就是不让它溶化、不让它溶解,它那个「我」就会抓住,或是说这个流水,我就是要挡住,就是不流到大海里面,就是有「自我」出来。

  但是,整个法则就是这样不断在流转、在变化,你不流到大海,最后还是要流到大海,心不甘情不愿的流到大海,你就像石头落入大海里面,还是紧紧的抓住不放,结果你觉得那个境界都在冲击。所以,要慢慢去体会「无常」、「无我」、还有「空性」,城市溪水、流水,然后又到大海,你看又来到这里,这些它们的出现也是一样,都是缘生、缘起,很多方面因缘条件聚合,它就再飘过来。所以,我们要去体会昨天的云跟今天的云,不一样啊!不要以为说看到的都是一样,它都是变化啊!都是一直在变化。

  不管再怎幺高,云在头上告诉你,我曾经是在最低下的这些,但是我现在一样,你再高,我都可以比你高。如果真的能够「自我」放掉,「自我」能够死掉,就可以进入体会到「法身遍一切」,还有就是「三身」里面的「应化身」、「报身」、还有「法身」。「应化身」里面也会有提到「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现何身」,当然这是比较抽象一点,它的变化无穷,如果你真正「无我」,你不会执着在一个形相上面。所以,它不会固定在一个我,水就是水、冰就是冰,我就是不变……,不会这样。该是水的时候、就是水,该是冰的时候、就是冰,该是成为云的时候、它就成为云。所以,它是接受每一个当下的因缘而显现,都在告诉我们「无常」、「无我」,还有缘起、性空。

  这是天空的云,实际拍摄到的,不是故意像抽象画,大自然、大地风云经,都在告诉我们「无常」、「无我」的法印,还有告诉我们「空性」、「无我」,告诉我们要去看到空,要去看到云,告诉我们「无常」、「无我」,告诉我们「空性」。「空性」跟「空」是不一样,不要以为「空性」就是「空」,要了解「无常」、「无我」,先去体悟到「空性」,就是「先知法住智」、「先见缘起法」,以后还要再更深一层去体证到空。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九章 六入处》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