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何欢度老年生活

  《星云大师讲演集》-如何欢度老年生活

  

  时间:公元一九七六年五月

  地点:佛光山 

  听众: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协进会老年夏令会

  会长、各位组长、各位先生:

  这次承蒙詹会长纯监先生在本山创设老年夏令会,使各位年高德长的公教人员莅临本山,使本山生色不少。本山在外表的建筑上虽然看起来有点规模,但我们希望不致空有其表,希望在内容活动上更加充实。

  老年会的各位先生们能在这里过一段佛教生活,让各位过去服务国家的各种成就,能与本山结一个缘份,就增加了我们的内容,所以对于各位莅临本山参加夏令会,本人除表示欢迎之外,还要感谢各位。

  各位先生!当初你们服务国家社会的时候,有的也是站在讲台上讲话,有的也是从事各项教育工作。你们那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想过:“站在台上讲话与从事各种服务工作,实在很辛苦;如果坐在台下听话,该是多么的舒服。”今天你们有福气,终于能回到当听众的地位。在老年退休以后,能有机会像青年学生一样,欣赏别人讲话,如果会享受人生的人,这应该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这儿早上一向很少有风,可是,今天山上却凉风习习,正当各位报到时,也有几滴细雨飘飘而下,微风好像迎接着各位,小雨好像为远道而来的各位洗尘。各位带着小小风雨而来,希望经过这几天以后,要带着佛光而归,带着法喜而去。今天,承蒙会长给我这个机会与

  各位上一堂课,共结法缘,我想就自己在佛教里几十年的生活体验,提供给大家参考,题目叫做“如何欢度老年生活?”如果各位觉得可取就取,不可取也没有关系,我提供以下五点意见给各位参考:

  一、早起十念法  

  二、晚睡一炷香

  三、饭前五观想  

  四、生活要放下

  五、老死不可怕

  一.早起十念法

  当我们早上起床时,在还没有盥洗以前,可以端坐身心,或下床立正合掌,行十念法。十念法就是连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念十口气。随各人一口气的极度称念,不限制佛号的次数多少,以及念佛的声音高低缓急,随自己的气息而念。如此连续称念十口气,叫做十念法,目的在藉气息调伏内心的散乱。

  各位或许认为自己的时间已经很短了,还要叫我们每天念佛,这样不是太浪费时间吗?事实上,依早起十念法,十口气大约只要五分钟,每天只抽出这么一点时间,养成习惯以后,你一整天的精神、心情就会不一样。甚至到晚上要睡觉了,做梦的境界也会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你过去所看的书,所做的事已经忘记了,因你每天早上念佛集中心神的关系,往事就会回忆起来。只要你用心念佛,阿弥陀佛就会带你进入另外的境界,使你感到人生悠然自得。假使你有什么心里不安的事,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烦恼自然可以化解;情绪不稳定,称念阿弥陀佛,情绪自然可以稳定。当然,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奥,有的人费一生的岁月,就是为了把这句佛号念得明白过来;也有的人,如在政治上、在学术界有成就以后,他知道要返朴归真,他知道要扩大自己生命的境界,也一样的以称念阿弥陀佛为依归。所以,他生活得自由自在,这可说是阿弥陀佛充实了他的精神内涵,使他的生命能任性逍遥,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要如何念佛呢?

  阿弥陀佛是梵语,翻译中国话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各位听这意思就知道,这位“佛”的寿命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他的行踪也不受空间的阻碍。我们称念他的名号以后,生命就可以和他一样获得永恒。

  一般人误以为念阿弥陀佛,是老太婆的事情,是迷信的,与年轻人毫无关系,他却不知道年轻人更需要阿弥陀佛。因为佛号可以帮忙一个人驱逐虚假分别的妄心;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有如明珠投于浊水之中,使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之中,乱心便不得不停息。尤其当你心烦意躁时,你一心一意称念阿弥陀佛,念到心无染着时,自然就能放下身心罣碍的世界。念到妄缘不起时,自然就不复造作贪瞋痴慢等恶业;念到“能”“所”俱忘时,就不再计较人我是非;念到心心相续,毫不间断时,诸佛自然就欢喜现前;念到“动静”、“有无”俱寂,天魔自然不敢惊怖;念到事理圆融,不为憎爱所感时,自然诸法现前,具足六度万行。凡此种种都是借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使我们获得无比深广的境界。

  在阿弥陀佛的教法中,不分男女、不论老幼、不拘僧俗、不拣贤愚、不管贫富,都可以称念他的名号。甚至在危急关头时,一句“阿弥陀佛”,往往可以使你转危为安。譬如你看到一个人跌倒了,随口说声“阿弥陀佛”,表示你有怜爱之心;你看到那一个人很坏,把原来对他的厌恶口气,转而称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可以使你逐渐有修养;你见到一个人来,不知道该讲什么话好,一句“阿弥陀佛”,表示很有礼貌。总之“阿弥陀佛”,他含有无限的意义,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把我们一切贡高、我慢、谄曲、邪见、嫉妒、欺诳、悭贪、不善之行消除殆尽,学习“阿弥陀佛”的慈悲、平等、喜舍、谦虚,以及回向众生的甚深悲愿,才能庄严娑婆世界,转为佛国净土。

  我们平常称念“阿弥陀佛”,音调有很多种,譬如团体念的时候,一句佛号六个字,有七个音、五个音、四个音等,团体念讲求整齐雄壮;如个人念就不一样了,个人可以自由称兴而念,想要高声称念,或者低声默念,或者绵绵密密在唇齿之间念,或者礼佛一拜,念佛一声也可以,或坐禅观想念,或拿着念珠计算念。总之,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称念佛号,一句“阿弥陀佛”,可以使你的人生充满无限的光明。

  二.晚睡一炷香

  晚上睡觉之前,譬如:洗个澡再去睡觉会很舒服;洗洗脚,也会觉得容易入梦;或者,要睡时,观想光明,或回想今天愉快的事情,会睡得很甜蜜。不过,现在社会人事复杂,哪里里能天天有愉快的事?因此,我们就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晚睡一炷香。

  记得十几年前,日本岸信介首相到台湾访问时,曾请问过先总统 蒋公平素的修身之道。蒋公当时说:“我每天静坐二十分钟。”这件事情曾经发表在中央日报。可见“晚睡一炷香”很重要。这是说,睡觉之前在床上坐一炷香的时间。当然,时间的长短可以因人而异,长者一小时,短时五分钟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打坐呢?我简单地向各位介绍,打坐是后边坐垫可以用枕头垫高,腿双盘。一个初学者,可能很苦,觉得不习惯,单盘也可以,右腿放在左腿上,或者左腿放在右腿上,但是不可以两腿都放在下面,因为这种坐法不合标准,也不生效果。

  为什么腿子一定要盘起来?如此对于集中心神,统一意志有很大功用。坐下之后,背部不要倚着墙壁,因倚着墙壁,会阻碍血液的循环,久之,可能发生毛病。身体也不必太挺直,但也不能太弯曲,总之,很自然的坐下来,把小腹收起来,闭着嘴巴,舌头顶住牙上方,眼观鼻,鼻观心,两手或放在双腿膝盖上,或结印交叉,以上称做“调身”。

  其次,再讲到“调心”。静坐,并不是茫然地呆坐在那里,主要的是内心要有活动。譬如:用心观想前面有一尊佛像,或是头顶上方有一尊菩萨像,那圣像并不是木头偶像不动,而是眼睛、眉毛栩栩如生,好像在对你说话一般;或者观想光明。有人说我不会观想。也无所谓,就静坐那里称念佛号也可以;或提出话头来参问,譬如追问自己:“吃饭的人是谁?”“睡觉的人是谁?”“是我呢?”“我是什么东西?”“我在哪里里?”“眼睛是我?还是身体是我?”“身体是我,我要他不病、不死、不老,他又怎么不听我的话呢?我为什么不能主宰自己呢?”追问这许多问题,追到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最后豁然而悟,那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悟”是怎样的境界呢?平常我们所谓的恍然大悟,这种“悟”是从分别知识上去了解的;现在所讲的禅的“悟”,它不需要分别,不注重了解,就像电视台电波与机关相触就能有画面产生一般。“开悟”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彷佛宇宙世界轰然粉碎了,粉碎那虚妄的世界,分别、是非、人我都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另外一个光明、无限、平等、安详、和乐的世界,这种境界就是开悟的境界,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是一种体验的境界,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的。

  前面说念佛,可以念到你心生欢喜,可以念到你心生悲哀,也可以念到你无心、无我,甚至于念到手在那里,脚在那里,世间在那里都不知道。参禅也是一样,若开悟了,则什么是你?什么是我?全都不是了。但是,这并非胡涂与痴呆,它是一种真实与清新的世界,那时候,走路都会觉得轻飘飘的,吃饭也会感到菜根都是香的,甚至于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好象是无限的真善美,无限的新奇,人间的一切邪恶、杀盗、淫妄等事都不起作用了,那时候内心已没有这许多罣碍。所以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不但可以使我们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也可以把我们的人生带到另外一个崇高的境界。

  三.饭前五观想

  有人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善吃的民族,可以说吃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为什么呢?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生日、朋友相会相别,都是以“吃”来表示;此外,如婚丧喜庆等,依照中国人的习俗,也都要大开筵席请客一番。不但人要吃,鬼要吃,连山川天地都要吃,祭鬼神、拜天地等情事比比皆是。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烧、有蒸、有炖、有煮、有炸、有烩、有燻、有炙、有溜、有炒、有拌,难怪世界各国人士公认“吃在中国”,而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去,也以开餐馆、经营食堂占绝大多数。

  平常一个家庭里,“吃”可说占很重要的地位,譬如:小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一到门口,会大声嚷着问:“妈妈!有什么吃的?肚子很饿。”当太太…

《如何欢度老年生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