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三)
16.问:丹田的膨胀收缩容易感受,但要进入全身的膨胀收缩就不简单,请再说明?
丹田的膨胀收缩比较容易感受到是不错,再来,你从丹田要进到全身,把你的觉察范围放大到全身,在这个过程有个很重要的关键要领,就是你要越放松越好,要全然的放松,如果你能够全然的放松,然后你的觉察力就是在你这个身体的范围,很快你就可以觉察到。但是如果你没有参加过禅修,或是第一次、第二次参加禅修,你常常还是会说要放松,我很认真的放松、很努力的放松,怎么还没有放松?我很努力的放松,怎么还没有觉察波动收缩?因为你的努力是有用力、有紧的情况,还是没有全然的放松,你努力要放松,结果还是没有放松,你是从一边然后跑到另一端,但是这也是修行过程中必须经历过的过程,除非你的利根性,你能够知道很快就可以放松,问题是你要来到能够很快掌握到那个诀窍、要领,你也是要经历过很多,也是要有相当的基础。
所以不要气馁,当你觉察不到收缩膨胀的时候,提醒自己放松,这个自然的放松跟用力的放松,大家可以去体会。像我现在握拳,我可以松松的握拳,也可以很紧的握拳,再来,当我放开,我可以轻松的放开,也可以用力的撑开,你用力的放开用力的放松,跟自然的放松,不一样,你要去觉察出自然的放松跟有用力的放松有不一样的地方,你要去觉察出来,这个你必须要实修,去校正、校正,你就可以来到中道上、自然的放松。
这个一定要实际去做,就好像告诉你游泳,游泳最简单的就是你懂得放松,你放松就不会呛到水,问题是你要学到说,真的游泳又能够放松,你要喝过多少水知道吗?如果你怕喝水,不敢跳下去或是怕被呛到,你没有实际去练习的话,放松归放松,你讲再久,还是不会游泳,一下到水,还是吓得要死,还是放不了松。
所以打坐的要领,包括说我们观呼吸要能够放松,这个说起来都容易,很多人都认为说这个很简单啊!就是因为你没有实际去做,你才说是简单啦!你真的有认真去做就知道,不容易啦!所以你有没有实际修?有没有实际在做?那骗不了的啦!因为你有实际在做,你的生命品质一定不一样。
17.问:人生无常,如何面对死亡?
如何面对死亡?请你深入整个《阿含解脱道次第》的闻思修证,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三言两语就可以释疑,我们整个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但是要如何面对死亡?死亡之前,你要先学会如何快乐安祥的面对每一天?如何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你如果能够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安祥自在,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很安祥、很自在,则何时死亡?那已经不是我的事。
面对死亡,你一样可以很潇洒,能够很安祥,看你能不能每一天都很快乐、很安祥?但是说起来容易,现在是从果地来讲,问题是我什么时候、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我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快乐、很安祥,如果没有了悟生死大事,你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你没有开悟、没有见法,不可能每天都能够安心自在,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悟生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修行要能够来到安心自在,一定要了悟生死大事。所以禅宗也有讲:生死未明,如丧考妣。因为还不知道要死往何处去啊?当你不知道究竟归依处在哪里的时候,你的心一定没办法安心,没办法真正安祥的,顶多只能够短暂啊!
只要你还不知究竟归依处在哪里?潜伏的苦、潜伏的不安,就一定存在。而我们今天来走解脱道、闻思修证,就是要揭开生死之谜,让我们了悟生死大事,让我们能够开悟、见法,让我们能够来到大安心、大自在。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能够安祥自在、快快乐乐的过每一天?就是整个解脱道所要做的。所以,请大家一步一脚印实实在在的去做,一定可以了悟生死大事,像佛陀一样来到大安心大自在、解脱自在的境界。
18.问:“见法”是怎么一回事?工作当中一样能够见法吗?
见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见”不是用眼睛看,而是心领神会,是用你的智慧眼去看。“见法”就是用你的心灵去体悟宇宙的真理实相,用你的心灵真的去彻证大自然的运转法则,用你的心灵去彻证“三法印”,这是佛陀所讲的“见法”,也是那些真正的解脱者他们能够远离颠倒梦想的核心。
很多人对“见法”,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回到佛陀所讲的“见法”,真的是能够帮助我们了悟真理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见法”会不会困难?只要大家依循着「四念处”的修行方法--身、受、心、法,逐步的深入明心阶段,“心念处”能够开发出来。第四个阶段的“法念处”,就是协助大家去“见法”,这一定要实修实证,你要亲证喝到,那一种法喜就自然泉涌。如果没有体证到的话,都只是一种空论、空谈、知见;如果你体悟到,你“见法”体悟到的那种喜悦,它是由心里面泉涌出来,你压抑也压抑不了、骗也骗不了。如果你没有“见法”,就算再怎么装,都装不出来的;会皮笑肉不笑,身在笑,心没有在笑,心是苦的。所以,你有没有见法?都写在脸上、骗不了人。
有关于“见法”,很多的解释都不一样,“见法”事实上也是一种开悟,整个修行的过程,是从不断累积很多的小悟、小的开悟,开悟、开悟,然后会来到大彻大悟。所以“见法”一样有浅有深,这是佛陀所划分出来的,证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位区分?跟一个人所断的结缚多少有关,以及“见法”的力道及深度有关。
鼓励大家不要得少为足,要一直的深入直达,非达究竟解脱绝不终止,要有这样的魄力决心,“见法”到大彻大悟是要累积很多的小悟,不断的开悟。才能够来到大彻大悟。
工作当中一样能够见法吗?肯定的告诉大家:可以!而且很多很深的“见法”,是要在历缘对境中,开悟、见法不只是在禅堂、禅修打坐,禅堂内的打坐跟禅修期间,是在最有利的情况之下把基础打好。有了基础之后,你见法容易;有了这样的基础,再来,你回到社会、回到各位的工作岗位之中,处处历缘对境的时候,正是你见法的好时机,会让你的见法力道更深,而见法不只是“三法印”而已,你还要去看到深层的那些结缚,看到我们自己的贪、嗔-痴、我慢当下在展现的时候,你马上当下看到,那也是一种见法。
如果你只是看到外面的这些“三法印”,而没有看到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我慢,那还是只是一半而已。所以“法念处”所讲着重的重点,是在于看到我们自己内心的种种污垢、种种结缚,但是后面深层那些微细的结缚,你要看到、要断除,一定要彻证“三法印”的。而在工作当中、历缘对境之中,你在单纯的环境之下打坐,你的贪心跟嗔心展现,不会很明显、不会很强烈,是会有,但是程度比较薄弱,你一样可以看得到。但是,你在工作中、历缘对境中,贪、嗔、痴、我慢的展现,我是、我能的展现,都是在历缘对境中更清楚啊!更明显啊!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在禅堂里,才能够见法、才能开悟,我们真的要迈向究竟解脱,动、静要配合,要有静态充电、提炼、提升的阶段,但是当你充电、训练到一个阶段之后,一定要回到滚滚红尘接受世间的历练、洗涤,唯有你能够禁得起有血有泪的世间洗涤,才能够来到彻证。如果你隐闭在山中,或是一直在茅蓬里面,或是到高山上去闭关修个几年,那样的见法都只是到达一种程度、一种清况而已。
你要经历有血有泪的世间、滚滚红尘的洗涤,才能够完全地断除内心的贪、嗔、痴,才会完全没有“我慢”,没有经过滚滚红尘的洗涤,深层的我慢、深层的结缚是不可能断除。但是你要在滚滚红尘里面,能够处处见法,一定要有深厚的闻思修证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的闻思基础,你就在滚滚红尘里面打滚、你展现你很行,处处在展现“我慢”,你都不知道啊!或是你的基础没打好,结果一上战场,很快就阵亡了。不过,没关系啦!阵亡哦!请你再回到月眉山灵泉禅寺来充电。
19.问:打坐是否就是静坐?就是安静专心的坐在那里。是否盘脚效果比较好?散盘可以吗?
打坐跟静坐事实上是一样,打坐就是静坐,问题是外表一样,但内心世界可不一样。所以最初的阶段,我们不会强调要双盘、单盘、还是散盘,只要你用轻松的方式能够坐着,身体能够静止下来,然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用功。所以有的人他一样在家里都有练习静坐,但是如果他没有整个解脱道的闻思基础,坐个几年还是一样,都停留在只是静坐这样而已,静下来这样而已,还是没办法开悟、没办法见法。
20.问:开发明觉的方法,除打坐、经行之外,若随意姿势的静坐是否也可以呢?
开发明觉的方法,除了打坐、经行之外,若随意姿势的静坐是否也可以?可以的,只你闻思观念正确,我端坐、随意坐、吉祥卧一样啊!我一样可以开发明觉,可以开发觉性,也可以继续观呼吸,但是你要有闻思基础。只要你有闻思基础,你处处什么姿势、什么动作,都可以开发觉性的。只是在静坐的时候,开发觉性的力道会最强、也会越深。
21.问:假设一个人真的明觉当下起心动念,身心稳定敏觉,天生敏锐而且沉稳,这样的人是否一定必须要透过“有为法”的修行打坐,“熬腿”的过程呢?
意思就是说,我是天生就很敏锐啦!老师你叫我来打坐“熬腿”,我受不了啦!难道我不经过这个过程,我就不能够“明心见性”吗?我这么有慧根、这么聪明,慧根这么强,难道这样就不能够“明心见性”吗?对不起!我把他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也很好,因为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学佛?因为认为他都懂、他都会,为什么很多人他不愿意来打坐、来静坐?他认为那些是在练功夫,那些没有必要。
认为自己观察很敏锐、IQ180、智慧很高,我很会讲经说法、辩才无碍,我…
《“四念处修行法要”问答(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