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日光论(虚空祥尊者造 释法音译)▪P13

  ..续本文上一页契经声,亦得数数引正念。

  如是方便慧双运,大乘修心心要义,

  诸佛欢喜妙善道,应依止已趣地道。

  以诸恶缘转道者,情器罪果所充满,

  即此浊时之边际,不欲恶缘纵任得,

  , ,  由此修心教授门,一切转为菩提伴。

  彼有意乐加行二,意乐亦有以发心,

  以见转道二种法。由发心门转成理,

  即虽任得由业缘,所引一切下欲苦,

  知为促励成菩提,故而於彼自愿取,

  并由猛利慈悲心,取舍门中转为道。

  以见转道之理趣,纵任显现六聚现,

  亦唯自心所假立,思彼自体不成理,

  从而安住实相上。空性大悲体性者,

  由修而成四身理,思已所现转为道。

  以彼加行转道者,净罪集资供护法,

  食子满足诸魔障,具四加行胜方便。

  复於此诸四加行,别别修习理趣者,

  恶缘匮乏纵, 任得,知为促励成就善,

  故而兴供於三宝,应祈遮止诸疑求。

  不欲求苦於彼因,知谓促励须断恶,

  而以四力对治修,一切罪障决定净。

  於诸白善护法众,供品食子广供施,

  依此祈赐诸恶缘,皆转菩提助伴业。

  食子满足诸魔障,令作菩萨行助伴,

  复为调此我执故,说谓大恩作饶益。

  总之自与一切众,纵任现起烦恼行,

  能由取舍二门中,结合当下力勤修。

  集摄一世修行者,要诀心要简摄之,

  牵引串习白业种,破坏力及祈愿力,

  应予结合修五力。牵引力者从此时,

  乃至菩提尽形寿,及此年月特能於,

  今日昼夜二分中,调此爱执之妖魔,

  於修二种菩提心,欲想精进作牵引。

  串习力者於二心,乃予数数净修习。

  种子力者为增长,二心故积二资粮。

  破坏力者乃调伏,二心逆缘彼我执。

  祈愿力者於善聚,为增二种菩提心,

  回向乃至未成佛,纵於梦中亦祈愿,

  与彼二心永不离。特於临命终修行,

  亦唯五力珍爱行,能令悉皆无贪爱,

  二觉心上而牵转。明示诸修心量者,

  即於我执爱执二,若得调即修心量,

  实以一切闻思修,说为我执对治故。

  此理一切显密法,集摄而为一意趣。

  作观与法相顺否,有他所现为善者,

  自心作证二者中,当以後者为主要,

  故取二证之主要。恶缘纵然接续得,

  由得转为助伴故,相续依止心唯乐。

  即使怱得诸恶缘,迅即对治予压伏,

  若散亦能即已修。有谓具五大修相,

  乃得自先贤教言。明示修心誓言者,

  即修心不入草率,清净制戒三律仪,

  以及不入偏党修。又应常学三总义,

  任所欲求转修心,身语行持当坚稳。

  悉不应数说他人,身及戒支残衰微。

  不应思他有情过,反应善观自心续,

  而於今世贪著等,炽盛烦恼先净修。

  从欲求名闻利敬,乃至求自寂灭乐,

  悉断此一切果求。虽任修集彼彼善,

  实执毒与爱执毒,如食杂毒悉应断。

  从无始时住心中,一切悉皆作损害,

  於此烦恼谄诳者,不应直报後缩减。

  於他所作恶诤词,不应报以恶寻诤。

  应断报怨於若时,意想候险途恶心。

  於人非人所讥讥,不应作诸令损业。

  不应以自负恶担,及诸责任移载他。

  断除於诸共受用,唯为自转意加行。

  一如笨女造作食,修习修心於此世,

  企求资利诸魔损,希求得诸名利等,

  断此具失修学理。以闻思修而我慢,

  此即如似天成魔,故断如是心缺失。

  当断为自乐支故,能令引生他苦者,

  一切鄙恶意加行。第七修心学处者,

  衣食住卧等瑜伽,凡此一切唯应以,

  利他善心而行持。於习修心趋消极,

  及纵任得不欲害,一切制恶亦唯应,

  以此取舍心思行。一日二分善加行,

  特亦能於一座中,最初当作善牵引,

  中间猛利依念知,後观有否如所作,

  牵引而行予策励,及应勤忏并防护。

  兴盛则当勤积资,纵衰亦不法取舍,

  任得盛衰应安忍。彼一切功德根本,

  即三律仪总誓言,特於修心誓言二,

  悉应舍命作守护。才一初生烦恼时,

  无间即得作了知,中以念知对治反,

  後断彼能生续流,应当修学三难事。

  依止展示正道师,促励自心修关要,

  圆具能修诸顺绿,当取彼三主要因。

  信解恭敬胜善士,及好乐修习修心,

  纵细学处亦不失,修习三种无退失。

  复身语意三善根,应当具足三无离。

  又於修习修心时,无偏党修任现境。

  一切显现以修心,能令遍深极珍爱。

  於诸对自竞逐者,与共俱行诸助伴,

  及诸极大伤损者,当予别别习修心。

  恶缘能令转为道,解脱取决自心力,

  是故应当唯为此,悉不观待诸余绿。

  今此世寿极短促,役少义业诚惋惜,

  故无散修主要义,殊胜心要修心法。

  为法不能忍苦行,於此世造诸罪业,

  却能忍受冶热苦。於诸善上之传记,

  下由心动生欲求,却於广增今世财,

  反得由衷作欲求。不受正法甘露味,

  反却蒙受世乐味。於诸罪恶造业者,

  不将彼作可悲境,於诸为法苦行者,

  反却作为可悲境。於诸自亲友眷仆,

  不令结合胜妙法,却令行此世方便。

  自他清净白善法,不真修习随喜心,

  反於怨敌招致苦,却作修习欢喜心,

  彼六颠倒悉应断。修行不应作间辍,

  当精勤如大水流。修习修心悉下应,

  踌躇不决及二心,唯应彻底决断修。

  复能数数於自心,予作观择之决疑,

  於诸能生烦恼境,依而烦恼生不生,

  应当数数作观察。想以修心为供境,

  於他不应修矜夸。纵他恶言而责骂,

  不应躁怒调爱执。於此修心悉不应,

  新鲜短促应持续。复于微小喜不喜,

  不应瞬即变外相。当以菩提心发起,

  於他任作饶益时,不应欲求利报恩。

  如是所说尽所有,修心誓言与学处,

  咸由菩提心发起,而从取舍二门中,

  一切悉转大乘道。由此乃至菩提藏,

  骑乘菩提心之马,於此由乐趣行乐,

  不应消极心退怯。顷亦不离此胜心,

  想虽任得善恶缘,亦能引为胜心伴,

  应当猛利作欲求。如彼盲者由秽堆,

  如何寻获大宝般,如是似我可悲者,

  於此摩尼宝教授,如斯获得太奇妙。

  今当尽舍无义事,悉唯於此妙善道,

  结合为一作欲求,能令暇满员义利。

  菩萨伽喀瓦教云,乃由觉醒宿习业,

  以自极多信解因,能令克服苦恶名,

  已得调伏我执教,今此即死亦无悔。

  当如所说於此法,由精勤故得决定。

  惟愿撰此诸善聚,我与尽老母有情,

  以此圆具正妙道,速令成熟而解脱。

  回向与跋:

  有谓需要像如是《大乘修心善慧密意庄严心要集摄根本颂》,是演说显密百部善知识、塔林堪布博学者法自在海所劝励,乃以期能饶益自己与诸同缘之意乐,由此丘慧幢撰於吉祥禅林。

  惟愿由此能令大乘教法广弘十方、长久住世!

  第十四世DL喇嘛法王所撰回向偈:

  解脱寂静海一味,流入无边道法河,

  纵一词片三毒垢,遍净此善说甘露,

  愿由出版善聚力,开启百千正法门,

  五趣有情尽无余,自在决定胜宝库!

  

  

《修心日光论(虚空祥尊者造 释法音译)》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