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法对时空的看法▪P3

  ..续本文上一页受尺寸指标的局限,一公里不会增,一公尺不会减,狭隘而有限。这就好像有一个信徒问赵州禅师:

  “十二时中如何用心?”

  赵州从稔双眼一瞪:“你是被十二小时支使得团团转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时恰恰当当的人,你问那种时间?”

  聪明的人懂得恰当利用时间空间,活得顺心适意;不聪明的人只会被时间空间支配得团团转,奔波忙碌不已。一智一愚,高下立见。《吕氏春秋》里有一则“刻舟求剑”的寓言,很能说明这种昧于时空的情形:楚国有一个人乘船渡江,船行到江心的时候,他不小心把佩剑掉到江水里面去了,人家都劝他赶快下水捞取,他一点都不着急,只用小刀在船舷边做了个记号,洋洋得意的告诉大家说:“我的剑从这里掉下水,等船停了再从这里把剑捞起来就行了,急什么?”人家跟他说船是不停的行驶,水不停的流动,掉下去的剑不可能一直留在那里跟着船走,时间一过,空间一变,就拿不回来了。他不相信,等船靠了岸,他就在记号边打捞,大家猜他捞起来没有?

  当然没有了,时空不对呀!

  我们现在到社会上服务,有些人只想拼命赚大钱,日夜不停的投机使诈,费尽心机捞钞票,一个月赚上一万八千的,一年十几万,终其一生也不过捞到区区几百万而已。扣掉买衣、吃饭、交际应酬的花费,剩下来的也没有多少,为了寥寥这么几十万元就舍弃了一生的理想和快乐,究竟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价值究竟在那里?耗费了宝贵的生命和光阴,换取几张腐朽虚无的纸钞,真是何苦呢?为什么不用宝贵的生命光阴去求取真正的幸福之道呢?

  三十四年前我到台湾的时候,不但衣衫鞋袜穿旧破了没得换新,就是想有一支笔几张纸来写文章都不容易,往往挨饿受冻的等了几个月都等不到。看到别人诵经做法、募捐化缘弄到了许多钱,高高兴兴的置大衣置食物,我一点都不羡慕,并不因此觉得贫穷、苦恼。天气冷的时候,我出门晒太阳,没有人说我不可以晒太阳,太阳是我的衣,多么温暖!天热的时候,我到林里吹吹凉风,没有说我不可以乘凉,风是我的裳,多么自在!我看树木花草,树木花草是我的法侣,没有人能禁止我,我的法侣何其多!我走过山河大地,山河大地给我无限的法喜,没有人能掠夺去,我的法喜何其充盈!只要心胸开朗宽阔,天地日月都是我们的,我们就能容纳一切时空;如果怨叹人生穷蹇窘迫,随时随地就贫贱不安,一切时空于我们就都成了无间地狱无边苦海了。

  我现在引用几则寓言和典故,来说明如何善于把握时空以自求多福,说给大家参考: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一位白发皤皤的老翁,觉得好奇,就问:

  “老先生,您今年高寿几何呀?”

  那个老先生含笑回答:“喔!四岁啦,我今年四岁啦!”

  年轻人吓了一跳,左看右看不像:“唉!老先生,不要开玩笑呀,您头发这么白了,胡子这么长了,怎么可能只有四岁?”

  “真的呀!我真的四岁!”老生先和蔼的解释说:“我过去醉生梦死,自私自利,枉自空度了大半生,一直到四年前听闻佛法,才知道要做善事,做好人,知道息去贪嗔痴妄,明心见性修道;我一生只有最近这四年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也只有这四年才活得心安理得。你问我几岁,我真正活得像个人的时间只有四年,我实在只能算四岁啊!”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时空中,是怎么样生活下来的呢?有没有把握时间行善求法?有没有利用空间自利利人?

  佛经里有个譬喻:有一个国王身边经常有左右两大臣,国王喜欢左边的大臣,不喜欢右边的大臣。右边的大臣很奇怪,不明白何以失宠,只好密切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不久终于发现不受宠幸的原因了:原来每次国王一吐痰,那个受宠的大臣就立刻伸脚替国王把痰擦掉,以此赢得了国王的欢心。这个大臣恍然大悟,立刻如法炮制,可是每次都慢了一步,赶不上对方的时间,每次都争取不到替国王擦痰的机会。后来他终于想到一个捷足先登的办法,下定决心非抢到先机不可,就在下一次国王要吐痰的时候,他看准了时间空间,立刻飞起一脚踹上国王的嘴巴替他擦痰……这下可好,不但把国王的门牙都擦掉了,擦得国王满嘴都是血,也终于抢先一步把国王的恩宠完全擦掉了。

  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懂得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的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

  “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要受恭维,那些恭维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在无聊。我不但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真不知这些时间该怎么打发才好?”

  禅师笑笑,只送给他八个字:“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意思是说:光阴逝去就不再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尺璧,要珍惜啊!

  现在大家讲“节约”,只知道用东西要节约,用钱要节约,不知道时间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要节约……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适当节制,不可以放纵泛滥,才是懂得利用时空的人。

  日本的宗演禅师很喜欢睡午觉,积癖成习。有时弟子问他何以一睡就睡那么久?宗演禅师板起脸来训诫道:

  “你们懂得什么?我是去梦乡寻访古德先贤,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梦得越久,道念越强,你们那里懂得这种“与古人友”的方法?”

  有一天,几个弟子因为贪睡午觉受到宗演禅师的申诉:

  “为什么要睡这么久?”

  “我们是学您的榜样,去梦乡寻访先贤和大德的呀!”

  “先贤有什么佛法教导你们?”

  “有啊!我们到了梦乡,见到了许多先贤,就一一请问:“我们的禅师常常来向您请教吗?”想不到问了许多先贤,都说:从未见你们那个禅师来过。”

  时空,是不能欺诳,也不能假替的。“一日复一日,一日不再来”,光阴一去不回头,不用心把握,就什么都留不住。像大家常说的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佛教里面,有一则普贤菩萨的“警众偈”说得最切要透彻: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时空易逝,要想把握时空,爱惜生命,最好是念“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空间无边,无量寿就是时间无限。能使时空无限无边,就能超越时间,了生脱死,就能转迷成悟,跳出生死轮回的苦海,超脱森罗万象的迷障,而进入光明自在的涅槃净海、极乐净土之中!

  我祝福各位都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时空里,好好走过人生平安幸福的大道!谢谢大家!

  

  

《佛教法对时空的看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