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心念瞬息变化,捉摸不定,一天之间,在十法界中上下浮沈,忽而诸佛圣贤的心,忽而三途恶道的心。佛教认为宇宙之中有十种法界,也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十个次第。成佛希贤端在一心,堕落轮回也系乎一念。譬如早晨起床,神清气爽,心如明镜纤尘不染,好似佛菩萨的心;饥肠辘辘一脸馋相,生起了饿鬼的心;看到饭桌上的菜肴不合胃口,怒气中生大发电霆,畜生的心生起来了;如此吵闹不休,赌气不吃,忿而拂袖离家,地狱的心便产生了。《维摩经》上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如果能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间便是天堂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有一名武士去请教白隐禅师说:
“禅师!这世间真有天堂与地狱吗?如何才能去呢?”
禅师抬抬眼,一脸不屑的神情问他:
“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呀!”
“哼!凭你这副乞丐的德性,也配做一名武士吗?”
武士听了大怒,士可杀不可辱,咻地拔出长剑,一剑向禅师劈了过来,禅师见了呵呵大笑说:“你看!地狱的门开了。”
武士警觉到自己的鲁莽,冒犯了禅师,赶紧收剑行礼谢罪,禅师颔首微笑说:
“哪里!天堂的门这不就打开了吗?”
天堂地狱在哪里里?天堂在天堂,地狱在地狱;天堂地狱在哪里里?天堂地狱在我们生存的世间;天堂地狱在哪里里,就在我们的一个转念,一个回心。
二.天堂地狱的情况怎么样?
天堂地狱和人间究竟有什么差异?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天堂顾名思义是个快乐的地方,天堂和人间比较起来,有几点殊胜的地方:
(一)身胜:天堂的众生身体高大胜于人间
现代人的身高平均六尺一八○公分就算顶天立地了,世界最高的长人也不过二○○公分左右,据说古代七尺高仍只是个童子。纵然七尺昂藏之躯,和天堂的众生比较起来,人间的我们都变成了矮子侏儒了。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神眷属,以现代的度量衡来计算,大约有九十丈之高,越往上的诸天,身高就越巨大。色界的最上层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约有二十六万五千公里那么魁伟,而台湾全岛从台北到高雄全长不过三百八十公里,天神的形体有多么伟岸硕大就可想而知了。大家或许会以为这是无稽之谈,怎么可能有如此高壮的人民呢?爬行在人类脚下的小蚂蚁,抬头仰看我们的时候,必定也会歎为观止,觉得高不可攀吧!
(二)寿胜:天堂的众生寿命长久胜于人间
人间如果能活到七十岁,已经是古来称稀的幸事了;如果能长命百岁,更是视为人瑞,人人欣羡;活得最长久的彭祖也不过八百寒暑,和天神的寿命一比较,短暂如蜉蝣的朝生暮死。天堂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距离我们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活到五百岁,等于人间的九百万年。往上推算,一直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一个人本来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如此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称为一减劫;然后从十岁再每隔一百年增加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称为一增劫,合一个减劫、增劫是一大劫。八万大劫就是历经八万次如此成、住、坏、空的劫数,由此看来天人寿命之亘远弥长,恐怕连神乎其技的电脑也无法计度了。
(三)乐胜:天堂的众生欲乐自在胜于人间
天堂的五欲享受比人间殊胜,起心动念之间,锦衣玉食自然现在眼前,不必如人间那样奔波钻营,更不必担心饥寒匮乏。不仅如此,天道的无欲之乐,尤其是人间所欠缺,在天界已经泯除了忧悲苦恼,怨憎愤恨,一切已经到达从心所欲、求无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轻快、安乐的禅悦。
(四)定胜:天堂的众生禅定法乐胜于人间
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之中的静谧轻安。外境的五欲六尘之欢,有生有灭不能永远持有;心外的声色感官之娱,有染有漏伴随着痛苦的种子,只有心内的法喜禅悦才是千金难换、磐石难移的真正快乐。
天界虽然有如此殊胜的妙乐,还是不如人间的难得;天堂尽管如何的美好,终究不及人间的珍贵。何况天堂的快乐并不是究竟不变,当天人福报享尽时,会出现五种衰败的现象,依旧要堕落到六道去轮回受苦。这五种衰败的现象指:(1)当天人堕落的时候,身上的华衣突然变污秽肮脏。(2)头上庄严的花鬘突然枯萎凋谢。(3)原本清郁芳香的身体突然臭味四溢。(4)两腋之下汗流如雨,发出恶气。(5)心烦气躁,不再安住于自己的本座。
除了上述的五衰相现之外,天人福尽受报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的三种苦难,好比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是无色界也逃避不出国土危脆。诸行无常的现象,终究是要毁灭消失的。
今日台湾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安和乐利,就像人间天堂一样。可是有些人好比天人福尽,也生五衰相现的症状,作奸犯科,或者流亡海外,或者东躲西藏,不能安份的过好日子,不知道做个人间之人的福气,是多么的令人为之扼腕惋惜!
天堂的快乐是如此的短暂不定,地狱又是什么情况呢?地狱是三恶道中最为痛苦的一途,好比一个赢弱的罪犯,背负超乎他能力极限的重担,行走于刀山热沙之上,还要接受铁鞭的笞打,地狱之苦千百万亿倍于此,是超乎我们想象之外的极端痛苦。一般的痛苦是求生不得,而地狱最难堪忍的痛苦却是求死不能。如果受到的只是一时难以承当的痛苦,能够一死百了,众苦消除,还能存有一丝喘息的希望,咬紧牙关忍耐下去;而地狱所受的痛苦是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绵绵不断无止无尽的无间痛苦。
顽恶重罪的众生堕入地狱要受到五无间罪的刑罚:(1)受苦无间-接受种种的苦刑,亦杀亦剁,亦剁亦杀,如是众苦反覆辗转毫不间歇。(2)身形无间-地狱众生的身体同时布满一切地狱之中,接受一切的苦刑。换句话说,一切地狱的痛苦同时加在众生的身上,其中的苦痛真是不寒而栗了。(3)时间无间-罪业众生受刑闷死过去之后,经业风一吹,再度醒过来,继续接受处罚,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尽。(4)罪器无间-无间地狱各种刑罚的罪器充满,众生忽而上刀山,忽而下血河,忽而抱火柱,忽而灌烊铜,痛苦之酷烈实非人间所能想象。(5)众类无间-种种众生同时受苦毫无间隔。《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五事业感,故称无间”,就是指无间地狱由上述五事招感所成,因此称为无间。
天堂与地狱有种种千差万别的状况,历代以来是否有人到过天堂与地狱的实例?根据《太平广记》第一四六卷的记载,唐太宗有一天梦见太史李淳风泪流满面告他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太宗后来并且到地狱冥府周游了一番,这段经历还成为脍炙人口的民间说话。在《佛祖统记》第四十五卷,也有一则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游地狱、见十殿阎罗的记录。另外佛陀到忉利天说法,甚至还运用神通,将弟子难陀带至天堂游玩,然后又带至地狱观看,以止息难陀的欲心,增加他的道念。近代禅宗大师虚云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多岁才圆寂。当他一百一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在静坐中,感觉自己走到了兜率天宫,弥勒菩萨坐在法座上,指着东边的空位叫他入座,虚云老和尚坐好定睛一看,赫然发现旁边的维那师父竟然是阿难尊者,再放眼四望,发现了玄奘大师等大德也晏然在座。虚云老和尚入定九天,才从兜率天宫回到人间,并且把他的经历告示大家,这件事迹还被收入虚云老和尚的著作之中。如此看来,来往天堂与地狱的事例,不但不是子虚乌有、天方夜谭的怪异事情,并且可以从历代史籍之中找到真实的记载。
三.天堂地狱如何去?
古往今来既然有那么多人曾经去过天堂与地狱,那么要具备什么条件资格才能去天堂地狱呢?上天堂究竟有什么捷径?下地狱又是什么机缘?下面我各提供三个上天堂、入地狱的方法:
(一)人天三福行
(1)布施
进入天堂要修持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布施除了金钱的施舍之外,给人服务方便,给人力量援助都是布施,甚至随口一句好话,随脸一个微笑,随手一个招呼,随心一个鼓励,更是无上的布施。譬如早上见面了,彼此问好招呼:“你早呀!“你好呀!”看到别人有好事,赞歎一声:“你真了不起!”“你很勤劳呀!”口头上的随喜赞美就是无量功德的布施。这个不费吹灰之力的赞美,常是成功的助缘要素,但是我们今日的社会不但最欠缺相互赞扬的美德,反而恶意毁谤攻击美善之行。譬如看到别人发财了,有人就会心生嫉妒,酸溜溜地睥睨说:“哼!几个铜臭钱,有什么了不起!”见人天生丽质也不由眼红,不愿夸奖几句也就罢了,反而取笑说:“什么美丽,妖里妖气地……”看到别人乐善好施,不仅不能见思齐,反而讥讽:“专会沽名钓誉,取媚矫俗不足论。”
凡此种种,见善不喜,见好不乐,这种疑妒的瞋心恶念,纵然身处天堂也犹如地狱一般的焦虑难安。现在的社会正在大力提倡美化工作,美化工作除了美化环境、美化容貌之外,更要美化人群、美化社会,尤其要美化自己、美化人生、美化心灵,假如人人都能拥有一颗挚真至纯的赤子之心,随时布施善意真情;人人都能具备一颗平等包融的佛心,时时施予慈悲喜舍,那么天堂便无处不在了。
(2)持戒
持戒如同今日的守法,最进步的社会是个法治的社会,人人守法,社会自然安和乐利;人人持戒,道德自然淳朴敦厚。佛教认为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奉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五戒的根本精神在于不侵犯他人,不杀生戒是对别人的身体生命不侵犯;不偷盗戒是对别人的财产东西不侵犯;不邪淫戒是对别人的贞节情操不侵犯;不妄语戒是对别人的声誉名望…
《谈天说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