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天說地▪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心念瞬息變化,捉摸不定,一天之間,在十法界中上下浮沈,忽而諸佛聖賢的心,忽而叁途惡道的心。佛教認爲宇宙之中有十種法界,也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十個次第。成佛希賢端在一心,墮落輪回也系乎一念。譬如早晨起床,神清氣爽,心如明鏡纖塵不染,好似佛菩薩的心;饑腸辘辘一臉饞相,生起了餓鬼的心;看到飯桌上的菜肴不合胃口,怒氣中生大發電霆,畜生的心生起來了;如此吵鬧不休,賭氣不吃,忿而拂袖離家,地獄的心便産生了。《維摩經》上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我們如果能時時保持一顆明淨的心,來對待世間的一切,這個世間便是天堂淨土,因此天堂地獄不在他方遠處,就在我們當下的一念。

  有一名武士去請教白隱禅師說:

  “禅師!這世間真有天堂與地獄嗎?如何才能去呢?”

  禅師擡擡眼,一臉不屑的神情問他:

  “你是做什麼的?”

  “我是一名武士呀!”

  “哼!憑你這副乞丐的德性,也配做一名武士嗎?”

  武士聽了大怒,士可殺不可辱,咻地拔出長劍,一劍向禅師劈了過來,禅師見了呵呵大笑說:“你看!地獄的門開了。”

  武士警覺到自己的魯莽,冒犯了禅師,趕緊收劍行禮謝罪,禅師颔首微笑說:

  “哪裏!天堂的門這不就打開了嗎?”

  天堂地獄在哪裏裏?天堂在天堂,地獄在地獄;天堂地獄在哪裏裏?天堂地獄在我們生存的世間;天堂地獄在哪裏裏,就在我們的一個轉念,一個回心。

  

  二.天堂地獄的情況怎麼樣?

  天堂地獄和人間究竟有什麼差異?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別的情況?天堂顧名思義是個快樂的地方,天堂和人間比較起來,有幾點殊勝的地方:

  (一)身勝:天堂的衆生身體高大勝于人間

  現代人的身高平均六尺一八○公分就算頂天立地了,世界最高的長人也不過二○○公分左右,據說古代七尺高仍只是個童子。縱然七尺昂藏之軀,和天堂的衆生比較起來,人間的我們都變成了矮子侏儒了。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神眷屬,以現代的度量衡來計算,大約有九十丈之高,越往上的諸天,身高就越巨大。色界的最上層色究竟天,人民身高大約有二十六萬五千公裏那麼魁偉,而臺灣全島從臺北到高雄全長不過叁百八十公裏,天神的形體有多麼偉岸碩大就可想而知了。大家或許會以爲這是無稽之談,怎麼可能有如此高壯的人民呢?爬行在人類腳下的小螞蟻,擡頭仰看我們的時候,必定也會歎爲觀止,覺得高不可攀吧!

  (二)壽勝:天堂的衆生壽命長久勝于人間

  人間如果能活到七十歲,已經是古來稱稀的幸事了;如果能長命百歲,更是視爲人瑞,人人欣羨;活得最長久的彭祖也不過八百寒暑,和天神的壽命一比較,短暫如蜉蝣的朝生暮死。天堂的壽命究竟有多長?距離我們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活到五百歲,等于人間的九百萬年。往上推算,一直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個人本來可以活到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如此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稱爲一減劫;然後從十歲再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稱爲一增劫,合一個減劫、增劫是一大劫。八萬大劫就是曆經八萬次如此成、住、壞、空的劫數,由此看來天人壽命之亘遠彌長,恐怕連神乎其技的電腦也無法計度了。

  (叁)樂勝:天堂的衆生欲樂自在勝于人間

  天堂的五欲享受比人間殊勝,起心動念之間,錦衣玉食自然現在眼前,不必如人間那樣奔波鑽營,更不必擔心饑寒匮乏。不僅如此,天道的無欲之樂,尤其是人間所欠缺,在天界已經泯除了憂悲苦惱,怨憎憤恨,一切已經到達從心所欲、求無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輕快、安樂的禅悅。

  (四)定勝:天堂的衆生禅定法樂勝于人間

  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衆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爲滿足,而能安住于甚深禅定之中的靜谧輕安。外境的五欲六塵之歡,有生有滅不能永遠持有;心外的聲色感官之娛,有染有漏伴隨著痛苦的種子,只有心內的法喜禅悅才是千金難換、磐石難移的真正快樂。

  天界雖然有如此殊勝的妙樂,還是不如人間的難得;天堂盡管如何的美好,終究不及人間的珍貴。何況天堂的快樂並不是究竟不變,當天人福報享盡時,會出現五種衰敗的現象,依舊要墮落到六道去輪回受苦。這五種衰敗的現象指:(1)當天人墮落的時候,身上的華衣突然變汙穢肮髒。(2)頭上莊嚴的花鬘突然枯萎凋謝。(3)原本清郁芳香的身體突然臭味四溢。(4)兩腋之下汗流如雨,發出惡氣。(5)心煩氣躁,不再安住于自己的本座。

  除了上述的五衰相現之外,天人福盡受報時,還會産生火燒初禅、水淹二禅、風打叁禅的叁種苦難,好比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即使是無色界也逃避不出國土危脆。諸行無常的現象,終究是要毀滅消失的。

  今日臺灣的社會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安和樂利,就像人間天堂一樣。可是有些人好比天人福盡,也生五衰相現的症狀,作奸犯科,或者流亡海外,或者東躲西藏,不能安份的過好日子,不知道做個人間之人的福氣,是多麼的令人爲之扼腕惋惜!

  天堂的快樂是如此的短暫不定,地獄又是什麼情況呢?地獄是叁惡道中最爲痛苦的一途,好比一個贏弱的罪犯,背負超乎他能力極限的重擔,行走于刀山熱沙之上,還要接受鐵鞭的笞打,地獄之苦千百萬億倍于此,是超乎我們想象之外的極端痛苦。一般的痛苦是求生不得,而地獄最難堪忍的痛苦卻是求死不能。如果受到的只是一時難以承當的痛苦,能夠一死百了,衆苦消除,還能存有一絲喘息的希望,咬緊牙關忍耐下去;而地獄所受的痛苦是生而複死、死而複生,綿綿不斷無止無盡的無間痛苦。

  頑惡重罪的衆生墮入地獄要受到五無間罪的刑罰:(1)受苦無間-接受種種的苦刑,亦殺亦剁,亦剁亦殺,如是衆苦反覆輾轉毫不間歇。(2)身形無間-地獄衆生的身體同時布滿一切地獄之中,接受一切的苦刑。換句話說,一切地獄的痛苦同時加在衆生的身上,其中的苦痛真是不寒而栗了。(3)時間無間-罪業衆生受刑悶死過去之後,經業風一吹,再度醒過來,繼續接受處罰,如此周而複始,永無止盡。(4)罪器無間-無間地獄各種刑罰的罪器充滿,衆生忽而上刀山,忽而下血河,忽而抱火柱,忽而灌烊銅,痛苦之酷烈實非人間所能想象。(5)衆類無間-種種衆生同時受苦毫無間隔。《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說:“五事業感,故稱無間”,就是指無間地獄由上述五事招感所成,因此稱爲無間。

  天堂與地獄有種種千差萬別的狀況,曆代以來是否有人到過天堂與地獄的實例?根據《太平廣記》第一四六卷的記載,唐太宗有一天夢見太史李淳風淚流滿面告他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太宗後來並且到地獄冥府周遊了一番,這段經曆還成爲脍炙人口的民間說話。在《佛祖統記》第四十五卷,也有一則宋朝大文豪歐陽修遊地獄、見十殿閻羅的記錄。另外佛陀到忉利天說法,甚至還運用神通,將弟子難陀帶至天堂遊玩,然後又帶至地獄觀看,以止息難陀的欲心,增加他的道念。近代禅宗大師虛雲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多歲才圓寂。當他一百一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在靜坐中,感覺自己走到了兜率天宮,彌勒菩薩坐在法座上,指著東邊的空位叫他入座,虛雲老和尚坐好定睛一看,赫然發現旁邊的維那師父竟然是阿難尊者,再放眼四望,發現了玄奘大師等大德也晏然在座。虛雲老和尚入定九天,才從兜率天宮回到人間,並且把他的經曆告示大家,這件事迹還被收入虛雲老和尚的著作之中。如此看來,來往天堂與地獄的事例,不但不是子虛烏有、天方夜譚的怪異事情,並且可以從曆代史籍之中找到真實的記載。

  叁.天堂地獄如何去? 

  古往今來既然有那麼多人曾經去過天堂與地獄,那麼要具備什麼條件資格才能去天堂地獄呢?上天堂究竟有什麼捷徑?下地獄又是什麼機緣?下面我各提供叁個上天堂、入地獄的方法:

  (一)人天叁福行

  (1)布施

  進入天堂要修持布施、持戒、禅定等叁福行。布施除了金錢的施舍之外,給人服務方便,給人力量援助都是布施,甚至隨口一句好話,隨臉一個微笑,隨手一個招呼,隨心一個鼓勵,更是無上的布施。譬如早上見面了,彼此問好招呼:“你早呀!“你好呀!”看到別人有好事,贊歎一聲:“你真了不起!”“你很勤勞呀!”口頭上的隨喜贊美就是無量功德的布施。這個不費吹灰之力的贊美,常是成功的助緣要素,但是我們今日的社會不但最欠缺相互贊揚的美德,反而惡意毀謗攻擊美善之行。譬如看到別人發財了,有人就會心生嫉妒,酸溜溜地睥睨說:“哼!幾個銅臭錢,有什麼了不起!”見人天生麗質也不由眼紅,不願誇獎幾句也就罷了,反而取笑說:“什麼美麗,妖裏妖氣地……”看到別人樂善好施,不僅不能見思齊,反而譏諷:“專會沽名釣譽,取媚矯俗不足論。”

  凡此種種,見善不喜,見好不樂,這種疑妒的瞋心惡念,縱然身處天堂也猶如地獄一般的焦慮難安。現在的社會正在大力提倡美化工作,美化工作除了美化環境、美化容貌之外,更要美化人群、美化社會,尤其要美化自己、美化人生、美化心靈,假如人人都能擁有一顆摯真至純的赤子之心,隨時布施善意真情;人人都能具備一顆平等包融的佛心,時時施予慈悲喜舍,那麼天堂便無處不在了。

  (2)持戒

  持戒如同今日的守法,最進步的社會是個法治的社會,人人守法,社會自然安和樂利;人人持戒,道德自然淳樸敦厚。佛教認爲每一個社會人都應該奉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五戒的根本精神在于不侵犯他人,不殺生戒是對別人的身體生命不侵犯;不偷盜戒是對別人的財産東西不侵犯;不邪淫戒是對別人的貞節情操不侵犯;不妄語戒是對別人的聲譽名望…

《談天說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忠孝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