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谈情说爱▪P2

  ..续本文上一页和服,和中国的服装很相似;房舍的建筑方式,也和中国房子相彷佛;甚至吃饭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国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旁支别脉。当初是谁将中国文化传扬播种于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监真大师:监真大师是我故乡扬州的先贤前辈,当他发愿到日本弘扬佛法时,前后共经过了七次的努力,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有一次失败,被官府捉拿回来;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后又遇到台风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众出卖了,如此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时,他已六十多岁,双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说下如此感人的话:“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了完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区区的生命。像这种探求真理的热忱、弘扬佛法的悲愿,也是从情爱之中升华起来的。

  

   (四)为孝尽己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营救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出生入死,竭尽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启说了盂兰盆经救倒悬报亲恩的法门,不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众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这种孝行是一种情爱的伟大转化。

  北齐时代的道济禅师,一头挑着万卷的经书,一头挑着年老失明的母亲,到处弘扬佛法。有人要帮忙他照顾老母亲,他就婉转地拒绝说:

  “这是生养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应该由我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陈尊宿,道风高迈,得法于黄檗希运禅师,事亲至孝,自己编织蒲鞋来孝养母亲,因此人人尊称他为陈蒲鞋。

  佛门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这种反哺报恩的孝行,是人类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种情爱的高度显扬。

  (五)爱徒如己

  下面我要和各位谈谈古德们为了教育子弟,运用各种的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所产生的师徒之爱。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伤心欲绝地说:“天丧我也!天丧我也!”孔子的眼泪是他感情的流露。为什么弟子颜回死了,让他如此伤心呢?他是为青年才俊的夭折,为了人才的损失而悲伤啊!这就是一种慈悲的情爱。

  密勒日巴尊者到处访师寻道,终于寻访到大善知识的马尔巴上师为传法师。上师问他:

  “你拜我为师,我问你,你有什么东西供养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顶礼:

  “我把身、口、意三业奉献给你,作为我的供养。”

  上师答应了,就收他为徒。有一天,上师跟他说:

  “你身体健壮,我想要你给我建造一间藏经书的石屋,造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密勒日巴听了,非常欢喜,即刻请求上师将造房子的图样交给他。上师说:“我想在东方险要的山顶上造一所圆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业障。”

  密勒日巴于是日日费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层层摺迭起来,放在地上说:

  “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拆运下山,到西方山头照这衣的样子替我盖个房子吧!”

  密勒日巴苦不堪言,只好再揹上揹下的造屋,等盖到一半的时候,上师又来了,说:

  “这个房子看起来好像还不对,请你把他拆掉,把木头石头搬下山,到北方的山头给我盖一所真正代表修行者的三角形房子吧!”

  密勒日巴只得遵照师命,重新不眠不休的赶工,不以烈日薰烤、风雨摧打为苦。好不容易做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上师又来啦,问:

  “这房子是谁叫你做的呀!”

  密勒日巴急了,马上回答:“这是师父您亲自吩咐的呀!”

  上师搔了搔头说:

  “哦?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在这种坏风水的地方造三角形的房子,像修诛法的坛城,你这不是存心想害我吗?拆掉!拆掉!到北山给我建造一所四方形的房子,要九层,上面再建一个库房,总共十层。房子盖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一席话下来,密勒日巴的辛苦又全部付诸流水。

  就这样盖了又拆,拆了又盖,多少年的岁月在挑砖荷土中过去,累得身上的皮肉都烂了。师兄弟们看了很不忍心,自动跑来同心协力地帮他搬瓦、挑砖,师父看到了,却依然大发雷霆:

  “我叫你来是建房子,并没有叫人帮忙盖,你怎么这么懒,随意找别人来帮忙建房呢?”

  不但骂他,还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难免哭出了声,师父不但没有半句安慰的话,反而厉声喝斥:

  “你哭什么?你当初来的时候跟我说,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献给我,我现在打的是我自己的东西,骂的也是我自己的东西,你哭什么?”

  密勒日巴所受的折磨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各种煎熬、淬炼,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多少年后,密勒日巴终于成道了,证得大阿罗汉果。当他开悟的那天晚上,师父抱着他痛哭失声:

  “我为了你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奇才,才不惜用最艰辛困苦的种种方法来磨练你,让你早日得道。当师父责骂你、鞭打你,对你无情无义的时候,师父的心里也很痛苦。但是,为了你的将来,师父只有忍下心来一再地鞭策你……”

  像这种看起来不近情理的严苛行径,其实也是圣贤爱惜人才的至高情爱。

  我自己幼年出家,也受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到戒场受戒的时候,戒师们坐成一排,严阵以待地盘问我们:

  “你们来受戒是自己发心来的,还是师父叫你们来的?”

  有人抢着回答说:“老师慈悲!是弟子自愿发心来受戒的。”

  戒师听了,不发一语,拿起藤条,就是一顿抽打,然后说:

  “你好大胆,你师父没有叫你来,竟然敢来。”

  换了另一位戒师,同样地问你:

  “你来受戒,是自己要来,还是你师父叫你来的?”

  刚才看到有人被打了,心有戒惧,赶快见风转舵,小心翼翼地回答说:

  “老师慈悲!是家师要我来受戒的。”

  自以为回答得很好,谁知道又是一顿毒打,边打边说:

  “喔!如果你师父不叫你来受戒,你就不来受戒了吗?”

  低头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师父不嘱咐自己来受戒,难道自己就不知道发心了吗?再换一位戒师,仍然是同样的问题,有了两次的经验,这回赶忙灵巧地说:

  “师父叫我来受戒,弟子自己也发心来求戒法。”

  这样的回答一定万无一失了?出乎意料的,又挨了一顿打,打了之后还说:

  “你很滑头。”

  这一关总算过去了。到了另外一位戒师那里,话题转变了:

  “你过去有没有杀过生呢?”

  杀生罪孽深重,怎么能说杀过生呢?赶忙摇头说:

  “没有杀过生。”

  “喔!你在家里蚂蚁没有踏死一个,蚊子没有打死一只吗?分明说谎!”

  于是又辟辟叭叭一顿打,说谎该打,倒也心服。又换了一位,还是同一问题,只好照实承认:

  “报告老师!弟子杀过生。”

  “罪过哟!罪过哟!”

  鞭落如雨下,到了最后,不论戒师问什么话,根本就不想回答了,只能无可奈何地说:

  “老师,您要打尽管打好了!”

  我们所受的那种教育,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是以无情来对待有情。在无理、无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头,那么在真理面前还不能信受奉行吗?老师的无情无义,实际上是为了渡化我们这些顽强的有情众生所用的权巧方便,这种无情,其实是一种大慈悲!我自己经常感到很幸福,因为我们受过这样严格的教育,好比废铜烂铁被投掷在大冶洪炉中烧炼成钢一样,虽然艰辛,今日回想起来,实在是一种福报。对于现在的青少年们,我常常感到很遗憾,在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损失我就是在教育里缺少了一种接受磨练的精神,而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爱的力量。

  三.人间罗汉的情爱 

  爱是有层次的,我们从最初夫妻之间深深的爱,扩大到兄弟姊妹,再扩大到亲戚朋友,扩大到邻居、同胞、全国人民,再扩大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众生。我们从凡夫的爱到圣贤的爱,再进而到出世的罗汉的爱,罗汉、菩萨的情爱就更超越了。

  我们常常礼拜的地藏王菩萨,是在安徽九华山修行的,崇山峻岭之间,人烟稀薄,只有一两个童子跟他一起居住。有一天,幼小的童子住不惯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送这童子下山,赠他一首诗,从这诗里,我们可以看到罗汉、菩萨的心肠,他们的情爱是怎么样呢?“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佛门里面太寂寞了,所以让你想念家乡。现在你告别了像云一样高的我们的居处,你要下九华山了。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意思是说:你啊!喜欢回去像小孩子一样地骑竹马游戏,不愿在这里黄金宝地聚沙成塔地修行作功德。

  “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是说:你回去之后,拿着花瓶到有水的溪涧边去换水的时候,不要去空捞那涧水上的明。人间是虚幻,不是真实的,你洗钵的时候,看到花花树树的倒影,也不要以为池塘里面有一个真实的花花世界。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你好好去吧!不必流泪,我住在九华山上自有陪伴我的人,你看天上的云、天上的霞,那轻飞的烟,大自然不都是可以陪伴我的吗?

  像这一种萨罗汉,他们体谅人情,爱护幼小的少年,给予他安慰,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很超越。

  唐朝的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的时候,收容了许多麻疯病人,一个个身上腐烂发臭,道积法师不但不嫌恶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而且耐心替他们薰沐治疗,丝毫不觉厌烦。风声传开,许多信徒纷纷躲闪不敢接近。有人问道积:

  “法师啊,你天天跟些又烂又臭麻疯病人在一起,难道你不怕被传染吗?”

  道积微微笑道:“大德明鉴:所谓清净与臭秽,全是人的心识作用,心中没有憎厌,那里来的怨恨?心田清净,处处清净,我一个出家人如果连这点瞋妄心都放不下,连这点慈悲心都提不起,岂不有愧道法?”

  罗汉菩萨这些圣者的胸怀高旷,他们的慈悲是平…

《谈情说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谈你说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