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讲演集》-谈你说我
时间: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廿二日
地点:彰化县政府大礼堂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从社会方面谈你我的关系
二.从时空方面看你我的关系
三.从佛经里面看你我的关系
四.究竟解决你我的关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你说我”。
在这个人世间里,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你我彼此的交谊如果很和谐,就会有安乐祥和的关系;如果你我的关系不调和,人际的交往不顺畅,就会生出许多苦恼忧烦。每一个人的生存情况,都依靠着你我彼此的合作;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多苦多忧多烦恼,便是发端于你、我之间的人际冲突,肇因于我们既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自知如何修持“我”的缘故。所以,在今天这个因缘殊胜的时候,我想跟各位谈一谈“你”和“我”。
从前有一位信徒热心学佛,跑去问禅师:
“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笑着看他:“这个问题,我不敢告诉你,因为即使告诉你,恐怕你也不相信。”
那个信徒立刻恭恭敬敬的说:“禅师的话我一定听,怎么敢不相信呢?”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诉你吧!”禅师笑着伸出手一指:“你,就是佛!”
“咦,我只是一介凡夫,那里敢自居是佛呢!”
“这是因为你有一个“我”的观念作梗,有了我执而不能超越,所以你不知道你自己是佛。”禅师笑着解说。
信徒似懂未懂,又继续问道:“我有“我”的缘故,不自知是佛,那么,请问禅师:你呢?你是不是佛?”
禅师冁然而笑:“何必执着这么多呢?有“我”已经不是佛了,再加上有一个“你”,那就更不是佛了!”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所以会觉得有各种迷惑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你、我”的分别对待观念,对“你、我”既不能认识清楚,就难免产生无明而造作千般罪业,连带的对佛法也就难免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般,见不真切了。我今天和各位“谈你说我”,将分别从社会、时空、佛经、究竟四个方面来解说,希望能透显出一些佛教的奥义献与大家。
一.从社会方面谈你我的关系
我们先从“你我争斗的开始”来探讨“你我计较的原因”。
我们这个世间的人们,一直不停的互相争斗、计较,就是从“你、我”关系的不协调产生出来的。佛经里面有一个六根会议的譬喻,最能说明这种因果关系:
原来人的脸孔上,眉毛最高,依次是眼睛、鼻子,最低的是嘴巴。有一天,它们四者聚在一起开会,眼睛首先发难:
“我是人的灵魂之窗,你们有谁比我重要?如果不是我洞观万事烛照万物,你们怎么能见出形形色色?靠了我的看视,你们才知道走路;没有我,你们就寸步难行了。像我这么有用的眼睛却屈居没有用的眉毛下面,我真是不服气得很!”
眼睛刚说完,鼻子便立刻抢着说:
“我这鼻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啦,你们想想:不但是闻香闻臭要靠我,呼吸也要靠我,我如果一口气不顺,你们还有什么用啊?像我这么有用的鼻子却长在眉毛的下面,让眉毛高高在上,我才真不服气呢!”
鼻子说完了,嘴巴也鼓起如簧之舌发言抱怨道:
“人的身体上,最有用的应该是我这张嘴才对!靠了我说话,你们才知道什么是什么;靠了我张口吃饭,你们才能生存下去。像我这么有用的嘴,却长在脸的最下面,反而是毫无用处的眉毛高踞上方,我实在太不服气了!”
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枪我一箭的纷纷指摘,令眉毛十分为难,等大家说完了,眉毛就说道:
“我知道我没有你们有用,不够资格在你们上面,现在我愿意到你们的下面去。”
于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面一站。眼睛一看,吃了一惊:
“怪了,有点不对劲,这样不像个人了。”
眉毛只好再落到鼻子下面,大家一看,也不像个人,就又把眉毛驱逐到嘴巴下面,再怎么看更不像个人了。这样你推我赶、你吵我闹的议论纷纷了很久,终于决定:还是让眉毛回到原来的上位才最妥当,最像个人。如此你高我低、你来我去了一番,徒然庸人自扰。
人也是一样:我们有时候就是不服气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比我大,因此千方百计的和对方计较、争夺、斗法,能欺则欺,能胜过别人一寸就胜一寸,能赢别人一分就赢一分,终于造成了彼此的不和谐,甚至互有痛苦,不能离相去障。这种你我斗争的情形,就连恩爱、亲蜜如夫妻都不能免,像《百喻经》里夫妻争饼的寓言:有一对夫妻为了争一块烧饼吃,你争我夺的僵持不下,这个丈夫心里想:“女人比较爱讲话,我不妨从这个弱点上去赢她。”于是提议以不讲话来决胜负,谁先讲话就算输,烧饼就让赢的人吃;太太同意了,这夫妻两个人就面对面坐着,中间摆着那块饼,彼此一句话都不说的对峙起来了。不久来了一个小偷,窥见屋子里坐了泥塑木雕似的两个人,一动也不动,这个小偷不觉心里纳闷起来,不知个中玄虚,可是一连几小时过去了,两个人还是不言不动,小偷的胆子就大了,一步一步走近太太的身边,东摸摸、西碰碰,找不到值钱的首饰,就有意无意的对她吃起豆腐来。那个丈夫眼睁睁看着太太被人欺侮,竟然还是无动于衷,这个太太心里又气又急,终于忍耐不住,愤然起身戟指大骂:
“你是个瞎子是不是?没看到我被人欺侮吗?”
想不到这个丈夫反而欣然色喜的跳起来,一把抓起那块烧饼就啃,还笑着说:
“哈哈!你说话了,你输了!这块烧饼终于是我的了!”
像这样一心计较人我之间的利害、得失,胜则生怨,负则自鄙,由此生出一切迷惑烦恼,是很难和平相处的,唯有去除胜负心,泯灭分别识,才能无争自安,也才能证入虚空如实的法界。
由于彼此的互相计较、争斗,就造成了种种爱憎。爱的时候,就爱得缠绵热烈,恨起来也彻底恨得天地殊隔。太爱的人,爱得一分一秒也不能分离,稍一分开,就有了“爱别离”的痛苦;而对于不喜欢的人,一旦冤家路窄碰头了,就有“怨憎会”的苦。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就正是人我关系张弛的现象,人我之间的种种不和谐,都是因为没有发扬慈悲心,没有把别人看成跟我一样,没有把众生看成同胞手足,反而你我互相猜忌乖隔,尔虞我诈、我虞尔狡的,自然容易生出一切是非、纠纷、烦恼。其实,你我之间是没有界限和鸿沟的,应该如《金刚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泯却心理上没有意义的种种猜忌对待。
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同堂,祖父和儿孙相聚的时候,小孙子调皮捣蛋,祖父看不过去,就打了孙子几巴掌。做儿子的在旁边看到了,心里气愤,就自己打起自己的耳光来;这个祖父十分惊讶,就问:
“你这是干什么呢?”
那个做儿子的振振有辞的回答:
“你打我的儿子,我当然也要打你的儿子出气啊!”
从社会的关系来看,如果不能认清或调和你我的关系,许多类似的愚痴见解,烦恼障碍就会层出不穷;如果能洞明人我一体的道理,自化化他,那么种种的是非、种种的纠纷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你”和“我”。
二.从时空方面看你我的关系
我们所认识的“我”,从时间上讲,只有几十年的生命,这种短视的看法,使一般人充满浅见。其实,人不是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和生命,人不但有绵长的过去,还有无限的将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天的生命是不死的,在无限中有恒久的未来。基督教常常说“信我者,得永生”,这话只说了一半,应该再补充为:“不信者,亦不死”──信,我们的生命固然生生死死不息;不信,也依然要在轮回流转中出世入世,不会失去的。
我们的身体像一栋房屋,旧的房屋坏了,要搬到新的房屋去;现世的身体坏了,也要换一个来生的新身体。房子不管怎么换,主人翁只有一个;身体不管怎么换,自我的本性也仍然是一个。假如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有无限的未来,那么对于现在一时的成败得失,又何必认真计较呢?空间上也一样,各世有不同的因缘,有无量的造化,一个人如果时时自怨自艾他所拥有的房子只有一间,田地只有几亩,钱财只有多少……这样的生命就太卑微渺小了。其实我们这个真实不虚的生命,从时间上讲,是“竖穷三界”的;从空间上看,是“横遍十方”的──整个的宇宙大千都是从自我的心性之中流露出来的,一花一草一虫一木都与我的生命息息相关,苏东坡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就是这个道理。
记得三十年前我初来台湾时,身上一无所有。从物质上看起来,我确实是一无所有,但是在内心的实相观照上,我所拥有的,可以说多至无可计数,大到无法衡量。寒冷的时候,我晒太阳取暖,太阳照着我,没有人会禁止我说:“喂,你不可以晒太阳!”沈闷的时候,我望月自遣,月亮映照着我,也没有人与我计较说:“你不可以看月亮!”我看花,花自缤纷;我见树,树自婆娑;山河大地,任我尽情赏游,无一不照拂我、清凉我、利乐我;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包容着我,我怎么会是贫穷的呢?我们如果实实在在体会到自己的生命充满于古往今来的无穷时光,横布上下十方的无限空间之中,那里还会惊惧于一时的得失,恐怖于一世的生死呢?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人在无穷尽的生死与五趣六道的轮回里,不知道觉悟,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耽乐多瞋地生生死死一直转下去而迷痴不觉,实在是很可惜。佛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有一个罗汉到一个富翁家去托钵化缘,正好遇到这家人在办喜事,忙进忙出地没有人理睬他;这个罗汉东张西望的看了半天,不觉慨然而歎:
“众生实在苦,六亲锅里煮;牛羊席上坐,孙子娶祖母。”
这个意思是说:众生愚痴度日,实在是很悲苦的啊!你们只知…
《谈你说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