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道忙忙碌碌的办事,却不知道三界六道生死变易的轮回。现在锅里煮着的鱼肉,原是你们过去生的父母、亲友;现在高坐席上大吃大喝的宾客,上辈子原是一头头牛,一只只羊;而今天办的喜事,其实是过去生的孙子在娶祖母啊!
用慧眼、法眼来看这个形形色色的人间,有时候实在是很可怜亦可笑的。在《劝发菩提心文》里面有两句话:“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知乃翁之痛?”这里面也有个典故:有一人家养了一头驴子,拉了十几年的车,年老力衰,终于拉不动了,主人依然日日鞭笞赶着走,不肯轻饶。有一天夜里,主人梦见驴子化成人形,悲悲切切的来托梦说:
“我曾经亏待你,如今是来受报还债的,我原是你前世的母亲啊!这十几年来,我日日任劳任怨的替你拉车,为你载货,现在老了,实在走不动了,请你念在我们曾经是母子的情份上,不要这样无情地鞭打我啊!”
这个儿子一梦而醒,惊觉自己这样虐待牲畜的罪过,就把驴子送到寺院里放生,作为对牠的报恩与补偿。以同样的观点来看,我们平日斩杀吞食的牛、羊,又焉知不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宗亲、骨肉眷属?有一首诗形容得很好: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还有一首偈语,把六道轮回、五趣众生的人我关系讲得很明白: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族,只为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甘肥任我需;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
是说:我的皮肉与众生的皮肉是一样的,只是形体不同,我是人,牠沦为动物,然而生命的本质却是相同的。我们对一切众生要尽量地慈悲,不要只顾自己拣甘挑肥,而把痛苦烦恼都推给别人承受,否则不必等待死后阎王来审断,我们自己扪着良心想想,都清清楚楚知道这样做是太不仁慈的了。
佛经上常说:我们要视一切众生如唯一的佛子罗睺罗,爱护他、教育他;我们要视众生如病痛垂危的骨肉,抚慰他、照顾他。在诸佛菩萨的眼中,众生和我不但体不相殊,并且互为一体,关系至为亲密,众生受苦是我受苦,众生享乐是我享乐,因此我为众生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他人作嫁,而是为自己储粮,这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崇高思想的精义所在!
三.从佛经里面看你我的关系
过去,有一个人寿辰,请禅师为他家写一副对联,以增喜气,而且指定要有特殊的含意。禅师受他之托,就写了一副对联送去,上联赫然是:“父死子死孙死”,这个人看了很不高兴,怪禅师在寿诞喜庆的日子怎么写出这不吉祥的话,禅师洒脱一笑说:
“这是最吉祥的话了!”
“一家人都死了,怎么会吉祥呢?”
“难道你要孙子先死,儿子再死,你最后死,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对人我之间上下、尊卑,先后的顺序没有明辨了知,就容易生出许多类似的烦恼、纠纷。佛经里面谈人我关系的地方很多,我现在就举出其中谈“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的例子来和各位谈谈。
(一)朋友之间的关系
佛经里面说明朋友有四种品格:
1.有友如华。
2.有友如秤。
3.有友如山。
4.有友如地。
你们各位所交的朋友,是属于这四种中的哪里一种呢?
朋友如华,花开美丽的时候,就将它戴在头上;枯萎了,就弃之如敝屣。有些人交朋友也是一样,你有办法的时候,就同你亲密来往,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和你一刀两断,真是“贫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还有一种同样处处衡量你的斤两的朋友,就象是一把磅秤一样,你重要,他对你好,你失势无财了,他全身而退。又有朋友如金山宝矿,内中好花遍长,众鸟荟萃,大家都来这里挖宝取财,交上这种朋友,会让我们沾上一些光,受一些益。另外一种朋友,宛如大地山川,可以生长万物,与他交往,可以增长我们智能,砥砺我们的志节,使我们在这片山川大地之中欣欣向荣。
另外,在《阿含经》里,也提到四种可亲的朋友:
第一种是“止非”的朋友:他能明辨是非,分别善恶,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指示我们正当的目标,正当的途径,是“劝人止恶,示人正直,护彼庄重,示人天路”的朋友。
第二种是“慈愍”的朋友:他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能够给我们精神上极大的支持,是“见利代喜,慈心愍念,见恶代忧,称誉人德”的朋友。
第三种是“利人”的朋友:他经常给予我们协助,可以帮忙我们,与我们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在我们需要扶持的时候,能够在一旁支柱我们,是“令不放逸,令不失财,令不恐怖,群相教诫”的那种朋友。
第四种是“同事”的朋友:“同事”不一定是指与我们在一起工作的人,而是指与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人“不惜身命,不惜财宝,互相勉励”,是很好的益友。
另外在佛经里面,又告诉我们有五种不可亲近的朋友,辨识这五种损友也有方法:
一是“笑而不笑”的朋友:这种人面色阴沈,皮笑肉不笑,不知道他怀有什么鬼胎,什么计谋?
二是“喜而不喜”的朋友:这种朋友,阳奉阴违,也不可与之亲近。比方说,我做生意赚了大钱,做事升了官,应该为我感到欣喜,而却虚有其表的故作欢喜,在心里嫉妒我。
三是“慈而不慈”的朋友:也不可亲近。比如说,冬令救济是慈善的事,他不但不响应,反而劝我们不要做功德。这种朋友心胸狭小,只看到自己没想到别人,不能对他人慈悲,更不会对你慈悲了。
四是“耻而不耻”的朋友:大凡做错了事,或对不起别人时,应该感到羞耻、惭愧,他却旁若无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种人没有惭耻心,行事容易偏失,也不可以深交。
五是“听而不听”的朋友:古代的大禹,闻善言而拜服,对别人的善言能够感谢与接受。可是,有一种朋友却听不进忠告善言,只当成耳边风,不能闻善而善,又如何与之为善?所以,这种朋友也不可结交。
(二)夫妻之间的关系
佛经里面,对于夫妇之道也有很深的阐扬。
各位在座的护法居士们,大多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人。那么,做先生的应该如何对待妻子?做妻子的,又应该如何与先生相处?现在我就把佛经里面的微妙法义,贡献给各位参考。
先说丈夫敬爱妻子之道,经上记载有五事:
第一.要“敬畏有礼”:先生对太太要存着恭敬、畏惧、礼让。胡适博士曾经提倡说,凡是有学问的君子,有知识的男子汉大丈夫,都应该加入他的“怕老婆会”。我的意思不是要各位都怕老婆,而是要对太太存有“敬畏”的心。凡是对太太敬畏的人,大概都不会去做坏事;不敬畏太太的人,反而容易无法无天。
第二.要“悉委家事”:将细微大小的家事,都交给太太管。不仅把整个家庭交给太太,就是丈夫的荷包,也要交给太太。一般说来,太太有私房钱不碍事,先生身边有太多的私房钱,比较容易挥霍无度,甚至做出越轨的事。
第三.要“衣食俱足”:“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靠不住的。所以做丈夫的,要给太太足够的衣食,这是做人丈夫的责任。
第四.要“爱威有时”:做丈夫的,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一副威严昂扬的样子,对太太一点爱怜都没有,那么夫妻的感情很容易就冷漠了。但是,也不能女人似地娘娘腔,尽会谈情说爱,不像个大丈夫,应该要“当爱则爱,当威则威”。
第五.要“使妻荣耀”:丈夫应该努力于事业,尽心于工作,让太太因我而感到荣耀,觉得嫁给我是最大的光荣,最大的幸福。
那么,做太太的又应该如何对待丈夫呢?根据经典记载也有五点:
第一.要“恭敬信顺”:不仅要恭敬,而且要信顺。做一个太太不要常常对先生说:“你就是不听我的话!你就是不接受我的意见啊!”,这样挫丈夫的威风,不但得不到丈夫的心,而且,还会令他生起反感,影响家庭和谐。
第二.要“温和爱语”:做一个好太太要对先生态度温柔,谈吐和气。男人的性子较刚,女性较柔,要以柔才能克刚。太太对丈夫讲话,也要多讲鼓励、赞美的话,千万不可以说反讽、暗嘲的话,比方说朋友来找丈夫,你不要当着别人面前说:“你要来找我那个死鬼啊?”。平日夫妻相称,也不要动辄粗口恶言的说:“死人啊!你过来!”万一真的的死了,怎么办呢?一个家庭的和谐,是从彼此的温和态度、关爱言谈中开始的。
第三.要“勤劳家务”:家庭的环境,要里外干净,对于饮食三餐,尤其要妥善照顾。有些太太怨怪先生外面有外遇,每次先生一回来就噜噜苏囌,闲话唠叨一大堆,让先生觉得这个家像个牢狱、冰库。有些先生有外遇,是因为在那儿有人对他殷勤、赞美,他当然觉得:“啊!这一个比较可爱!”。一个幸福的家庭,先生下班回来了,桌上已经放好了一杯热茶、一份报纸,餐桌上又准备了热腾腾、美味的饭菜;那么,先生无论再怎么忙,都会赶回来喝你准备的热茶,看你放置的报纸,吃你烹调的饭食,不会浪荡在外彻夜不归了。
第四.要“关护亲友”:先生的朋友、亲戚、邻居到家里来,你要帮他招呼,亲切款待,使他们宾至如归。一个贤内助知道先生的事业重要,你要让他把朋友、客人带到家里来,他就不必到外面去应酬了。若是先生的朋友、客户到家里来,你对他们不欢喜,使先生事业和心情都不顺遂,他只好到外面去应酬,久而久之,他可能就移情别恋了。
第五.要“缝衣善煮”:一个贤慧的太太,要细心关护先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在衣、食、行止间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不要一天到晚责问:“你有没有去寻花问柳啊?有没有金屋藏娇啊?”这个不用去计较,要计较的是先生的兴趣是什么,妥善地关心他的兴趣、他的生活,那么,一个再不规矩的先生,在体贴周到、爱护备至的太太面前,也坏不到哪里…
《谈你说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