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慈悲主义▪P3

  ..续本文上一页心,却降服了全印度。顽逆的提婆达多,因佛陀的悲心,乖乖的俯首忏悔;凶恶残暴的狂象,见到佛陀慈悲的样子,驯服的跪在佛陀面前;丧智好杀的盎掘魔罗见到慈悲的佛陀,也放下屠刀,皈顺在佛陀的座下。因此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刀枪武器,更不是权位势力,而是慈悲的力量。佛陀的慈悲,曾经让众生得到庇护安乐,现在他的慈悲思想,更引导著全世界人类,迈向光明幸福的康庄大道。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贪欲的烦恼、瞋恨的烦恼、骄慢的烦恼、怖畏的烦恼,扰乱著我们的心,使我们的生活不得安宁。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贪欲,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骄慢,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怖畏。如淫欲心重的人,看到女性,生起一念慈悲,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或姐妹;看到男性,把对方视同自己的父亲或兄弟,淫欲的心自然会熄灭下来。在钱财方面,常常思想我应当多布施别人一点,我应当多帮忙别人一些,抱著慈悲喜舍的心,贪欲的心怎么会生起呢?瞋恨心起来时,可以观想殿宇中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圣像,慈心一发,瞋恨之火自然止熄。有一首诗说:「慈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瞋。」瞋恨心、骄慢心生起时,慈悲是最好的对治方法,忍耐是最好的对治方法。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要到信徒家里做佛事,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著佩刀、拿著鞭子的将军,站在岸边大声喊道:

  「喂!等一下,载我过去!」

  全船的人说:「船已经开了,不可以再回头。」

  梦窗国师说:「船家,船还没有走多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撑船的人看到是一位出家人说情,就回头让那位将军上了船,哪里知道这个将军一上船,看到船里坐着一位出家人,就拿起鞭子抽打梦窗国师说:

  「和尚!闪开一边去,把坐位让出来!」

  这一鞭重重地打在梦窗国师的头上,血汨汨地流了下来,国师一言不发把位子让了出来。大家看了都非常害怕,噤若寒蝉。船开到对岸,梦窗国师跟著大家下了船,走到江边,默默地把凝结的血块洗掉。这位蛮横的将军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于是上前跪在国师面前忏悔,国师心平气和的说:

  「不要紧,出外人心情总是急躁些。」

  是什么力量降服了这位骄慢粗鲁的将军?是慈悲的力量。慈悲的力量可以化解瞋恨为和平,转变暴戾为祥瑞。在慈悲之前,顽石也会点头,强盗也能感化。 

  

  四.慈悲的实践与完成

  慈悲不仅是理念上的了解,慈悲更应该是行动的实践。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受教者无别的一种爱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发愿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千万间的华宇美屋,就可以让天下居无定所的人,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慈悲心。

  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人,他对贫苦的朋友有慈悲心,因此许多名士都来投靠他。沩山灵佑禅师,临终示寂时,告诉弟子:「我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希望转世天国乃至再来做人。我发愿来世出生为水牯牛,替大家服务,为众生代劳。」灵佑禅师这种「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佛教中有位菩萨,叫做代受苦菩萨。为什么这位菩萨叫做代受苦呢?因为他有慈悲心,愿意为众生承受一切的苦难。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曾割肉餵鹰、舍身饲虎,修持各种的慈悲利行。佛陀的慈悲济生,就是代受苦菩萨的化身。祂曾出生为一条大龙,这条大龙曾经受过五戒,有一次当牠睡熟时,发现有许多蚁虫附在牠身上,吃牠的肉,大龙被咬得痛醒过来。一看这么多蚁虫在啃噬牠的肉,心想如果牠稍微一翻动,势必会压死这许多的生命,自己受过戒律,怎么可以轻易杀生呢?因此忍受著被蚕食的痛苦,一动也不动,用牠的血肉生命与蚁虫结缘。虽是畜生的龙类,有时却比人类更有慈悲心。

  天上老鹰捕捉小鸡,母鸡虽然明知不是老鹰的对手,但是为了保护小鸡,不得不奋力抵抗,这是慈悲。蛇通常是卵生的,但是有一种胎生的毒蛇,当牠要生产时,会寻找一种尖锐的竹子,自己刺上利竹,剖开肚子生下小蛇,母亲这种牺牲自己的行为也是慈悲。

  三义铜锣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曾经发生一件连环大车祸,其中有一家人全家罹难,当救护人员用力弄开毁损的车子时,忽然听到车内有孩子的哭声,赶紧上前仔细一瞧,原来有一个小孩子,正躺在奄奄一息的母亲怀中。大家七手八脚将襁褓中的孩子抱起来,此时弥留中的母亲,突然睁开眼睛,气如游丝地看着救护人员说:「拜托你了。」然后溘然长逝。是什么力量使这位母亲忍耐到最后一刻呢?是慈悲的力量。

  这个宇宙充满了慈悲,我们要懂得欣赏,学习接受,如果不能体会相应,纵然佛陀出现眼前,也无法领略慈悲的可贵。有位信徒信佛虔诚,有次遇到水灾,大水漫淹屋中,他只好爬到屋顶上避水,水慢慢地涨高,终于淹到了他的脚下,他急忙地念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赶快来救我呀!」正当他声嘶力竭高声求救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位高山族驾了一艘独木舟过来救他:

  「快上来,我载你到安全的地方。」

  可是他却骄慢地说:「我不要你救我,我要观世音菩萨来救我。」那人只好悄悄地驶走。洪水继续上涨,涨到了腰部,他很着急地念:

  「观世音菩萨赶快来救我哟!」危急中,茫茫一片的大水里,有人开来了一艘快艇,好心地说:

  「哎呀!好危险哪!赶快上来。」

  「哼!我一生最讨厌科技文明,凡是机械的东西我都不喜欢,我要我所信仰的观世音菩萨来救我。」

  快艇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噗!噗」又开走了。洪水渐渐涨到了这人的胸部,他仍然仰天大喊:「菩萨来救我!」眼看危在旦夕,突然空中来了一个美国人,驾著一架直升机来救他:

  「喂!我放下绳子把你吊上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你是外国人,我讨厌你。」这人顽固地拒绝。

  结果这位信徒终于被淹死了。由于信仰坚定,死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佛陀之后,向阿弥陀佛抗议说:「像我这般虔诚,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可是菩萨却没有来救我。」

  阿弥陀佛告诉他:「当你被水淹到脚下时,观世音菩萨赶忙派条独木舟去救你,你却嫌对方是高山族不喜欢;菩萨不得已,只好再派只快艇去救你,你又厌弃机械文明不肯上艇;眼看水已经快要淹到你的头部,观世音菩萨火速派架直升机去搭救你,你又不愿意。菩萨一次一次慈悲地救你,你不但不能感恩,还嫌这怪那的,怎能说菩萨没救你呢?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宇宙之间充满无限的生机,哪一样不是菩萨的现身,哪一样不是菩萨慈悲的显现呢?

  如何才能实践慈悲,完成慈悲?

  我们应该和诸佛菩萨一样地慈悲,我们的一双手,要变成慈悲的手,「愿将双手常垂下,抚得人心一样平。」我们有两只眼睛,要使眼睛变成慈悲的眼睛,慈眼等视众生,我们要培养慈悲的口、慈悲的面容、慈悲的步伐、慈悲的样子、慈悲的笑貌、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音声、慈悲的眼泪、慈悲的心,使自己与慈悲冥合成一体,不但我们自己要慈悲,进一步还要使整个宇宙都充满慈悲。天上的云是慈悲的云,覆盖著我们;大地是慈悲的花草、慈悲的树木,向著我们微笑,给我们荫凉;世间到处是慈悲的路、慈悲的桥、慈悲的山、慈悲的水。

  我们要以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的四摄法来行慈悲,我们要以自他互易的观念来行慈悲,我们要抱持人我一如的胸怀来行慈悲,我们要以冤亲平等的修持来行慈悲,我们要以「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的愿行,来完成慈悲的无上佛道,努力做一个慈悲的人,把家庭建设成慈悲的家庭,使我们的社会成为慈悲的社会,国家是慈悲的国家,娑婆世间是个充满慈悲的国土,让爱心遍宇宙,慈悲满人间。

  

  

《佛教的慈悲主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