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感应录▪P20

  ..续本文上一页谈人是非,未见其与人计较长短,或争强斗胜,即使受冤亦不多辩。偶有美衣美食,必让与子女或他人,而自甘粗食蔽服。观其行谊,颇具中国传统妇女之美德。

  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八十四岁时,正好与租居于高雄的小舅父同住,因老迈体衰,加上脊椎患骨刺,因此半年以上一直躺在床上,无力下床活动。此时净也正好幽居高雄县一座山内。

  农历五月间,净有事下山顺便到小舅父家,遇到躺在床上的外祖母,当时心想外祖母寿命将尽,食禄渐无,若不此时把握,劝其求生净土,必定堕落。因而为说极乐庄严,弥陀慈悲,但有愿生,必得往生;若不往生,必堕地狱。并奉上一条念珠,俾能忆佛念佛,一意西驰。然而外祖母是否真心愿生,并常忆佛念佛,则不得而知。

  为使外祖母有必定往生的境缘,净便寻找了两张弥陀立像,到高雄装框。预备一幅悬挂外祖母面前,使能随时瞻仰慈容;一幅置于头部上方,显示弥陀常住其顶,日夜加护,不令冤家得便。并拿一块念佛磁带(那时尚无念佛机),请舅父购买放音机播放此念佛磁带。总之,要使外祖母眼常见佛像,耳常闻佛声,而忆佛念佛,相续不断。然而当时舅父家贫,且尚未学佛,不重视此事,故放音机迟迟未买。

  农历六月一日,净想佛像当已装好,便到高雄迎请前往舅父家,舅父不在,大门深锁。因而将此佛像托其邻居,请其转达,并言祖母即将往生,若不依教而行,恐误往生大事。正好今日早上外祖母请舅妈为其擦洗全身,更换新衣,并言明日不用再洗。

  当晚舅父返家,将此佛像如所言安置于外祖母前后。果然祖母初见佛像,即起敬心,屡次合掌膜拜。

  隔日初二中午过后,外祖母虽然依旧躺在床上无力起身,然时而凝视佛像,时而合掌显示膜拜状。到三点半神情异样,四点十分突然呈现昏迷状态。时仅舅妈在家,立刻连络舅父回来,并辗转请人入山通知我。净六点多接到通知,即于佛前,仰请弥陀不舍本愿大悲,垂慈接引祖母往生。随即携带引磬、木鱼等法器,赶往高雄,抵达时已七点多,台南的大舅父母及三舅妈也已赶到,只见外祖母已被换妥寿衣,虽未断气,然已不省人事,唯存喘息。不久救护车已到,准备载祖母回台南老家往生;因此净向祖母作简短开示后,随即上车,祖母躺中央,其余分坐两旁,由净敲引磬,一路念佛,于晚上九点多回到台南老家,祖母昏迷依旧。

  经过一晚上一早上的开示助念,到了隔日初三中午过后,祖母依然除了喘息还是喘息,既未断气往生,也不能随众念佛。见此情形,实在耽心,想祖母之所以不能脱然随佛往生,应有挂念之事。这时在旁助念的小舅妈也觉得事有蹊跷,便双手合掌跪向祖母说:“阿婆!阿婆!如果阿弥陀佛已来接您,就请您跟随阿弥陀佛往生;而我前天跟您所说的话是无意的,您往生之后,我绝对会……,我说到做到,请您放心吧!”

  就这么几句安慰、保证的话一说完,原本一直躺着不能动的外祖母,立即连续合掌三次,第四次左手提起放在胸前,正如扥莲花状,接着掌心在下的右手也翻掌成接引相,与此同时,呼吸立即停止,这时午后一点二十分,脸相也逐渐圆满红润。一室亲戚,亲眼目睹,个个相视,咸感惊奇赞叹,不觉念佛之声,更加虔诚响亮。

  事后三舅妈跟净讲:“昨晚(初二)阿弥陀佛的侍者有来。”净一听好奇的问:“哦!阿弥陀佛也有侍者啊!长得怎么样?在哪里看到?”答:“因为天气闷热,大家在室内念佛,我便独自一人在室外念佛,正好看到一尊尊排满虚空,就像佛光山大佛城四周一排排的佛像。”原来是“光中化佛无数亿”三舅妈没学佛,不知所以。  

  按:阿弥陀佛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无所不知

  阿弥陀佛 常在我旁 调摄着我 等待着我

  若我回心 忆佛念佛 弥陀与我 感应道交

  现世护念 临终接引 眼前事实 岂能不信

  19 助念现瑞 身坐莲花

  高雄县阿莲乡高春华女士,今年四十三岁,没皈依没学佛,于佛法无所知。今年一月六日下午四时因血癌去世,其姨妈与净认识,虔请净前往为其开示、助念,以期生西。净依其请于当晚九时许到达丧家,为亡者开示六道轮回之造罪造业受苦受难永无穷止,极乐净土之常住安乐清净庄严,既得无量寿,并得身心如意自在,但有愿生者,皆得往生等法要。继而带领其几位家人同声称念六字洪名。

  事后其母说:在念佛当中看到好几朵莲花,皆放光明,其花之美妙,光明之种种颜色,无法形容,非世上所有。

  隔日下午净前往探视入殓事宜,并带领其家人诵阿弥陀经念南无阿弥陀佛,当净将到丧家时,其母又看到莲花出现,并转动放光。

  入殓时见亡者相貌庄严、安详、满足,如睡眠状,无死者之态;其家人都十分安慰,起敬佛之心。

  当入殓完,净正打引磬准备诵经念佛,立时莲花光明又现,其母感动感激,无以铭状。

  今天是头七,净前往领导家属诵经念佛,其母亦于念佛中见其亡女跏趺坐于莲花上,身相庄严,满面笑容;左右很多菩萨,相貌殊妙,难以言喻。

  其母因爱女大命将终,而悲痛异常,不吃不睡;今见此瑞相,心情开朗,转悲为喜,而言“女儿是来度我的”。

  又净上次到台北为一位莲友之母亲助念,净到达时距亡者断气已快二十四小时,净为其开示,并带领其家人念佛。(当断气时其家人便为其母开示助念,亦有几位莲友前往助念。)约过两小时,将亡者送往殡仪馆入殓。

  之后其家人每日早晚皆为其母诵弥陀经念弥陀佛。

  约一星期,此莲友之弟看到母亲坐莲花,与佛同在,相貌庄严,并放光明。其妹亦见其母坐莲花,身相庄严,光明显赫,背后有好多佛。

  按: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学佛未学佛,只要念佛,其身便有光明,便能解冤结、消业障、增福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点火必烧,吃饭必饱。

  又,凡愿生极乐者,皆得往生。我们即使未想往生,阿弥陀佛也非要我们往生不可;何况众生愿生之心与弥陀摄生之心,两者是自然感应道交的。

  愿生者必生。

  念佛者必生。

  如此知,如此行,不求信心决定,决定之信,自在其中。

  昙鸾祖师云:“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又云:“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又云:“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导大师云:“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又云:“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南无阿弥陀佛

  慧净 笔

  二○○○年一月十二日

  十一. 念佛度亡

  1 自己念佛 父母往生

  清,周汪氏,华亭人。夫周文荣,家贫,游幕远方,客死湖北,久无音信。女工自活,长斋奉佛,抚子成立,命寻父骨归葬,旌表节孝。晚年,念佛益虔,愿父母翁姑及夫,齐生莲界。后得疾,闭户念佛,不问家事。

  临终谓子曰:“昨梦汝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汝父,均住莲华世界。现前有五色云,拥一莲如舟,我即乘此往生也。”言讫而逝,室香如兰。(染香集、净土圣贤录)

  2 你佛给我 我就好去

  无锡近来念佛者甚多,一人会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听念佛声。后其子将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处去,你把你的佛与我,我就到好处去了。”

  其父云:“我不念佛,那有佛?”

  其子曰:“你佛多的很,你只要说一声,我就好去了。”

  其人曰:“那随你要多少拏多少。”其子即死。

  自谓“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谓:“汝做菜时,所住之屋,近念佛处。日日常听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

  此系无心听者,若留心听,功德更大。念经则无有重文,不能句句听得明白;即留心听,亦难清楚,况无心乎。可知念佛之功德殊胜。(《印光大师文钞》第五册三○七九页)

  3 念佛荐亡 梦中谢别

  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乳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龙舒净土文》卷八)

  4 佛音响起 母灵求度

  一九九三年的腊月二十五日,是个下着细雨的日子,微冷的清晨,便被朋友的电话叫醒,要我陪她去佛寺“打佛七”,当下我的反应是:“开什么玩笑?那是老太婆的玩意。我们这种知识分子,怎会去那种地方?”俨然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但我这不去的决心,最后还是在体谅友人初到异邦、语言不通又不会开车的落寞心情下,逐渐瓦解。

  到了南天讲堂,勉为其难地跟着朋友跪拜、念诵、绕圈子,心里却老大不愿的嘀咕着:“怎么总是绕圈圈?亏他还能拜得这么一脸虔诚!”而就在心里正不停地嘟嚷着时,抬头忽见,佛殿木门外,不知何时已站满近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身上大部分穿着古式唐装,并且个个念念有词,听起来好像是“阿弥陀佛”。我看着看着,心里不禁窃笑这些人真是“冬烘”。不料,人群中忽然有个特别的人影,深深吸引我的眼光,那手缝的黑头包鞋,灰红相间的衣装,还有那曾被我讥笑“老古董”的唐式布包,如此熟悉的妆扮,难道是……?顾不得众目睽睽之下,我忍不住地用力推开人群,跳过一排排枣红色的拜垫,向外冲去。“是她!真的是她!”我内心激烈的喊着,泪眼模糊地大叫一声“妈!”随后即失去知觉,倒在木门下。

  是朋友的呼唤和额上的刺痛把我拉回现实。睁开眼,只见法师们正忙着帮我压穴道,朋友则是用一双被吓坏却又关切的眼神望着我。回想起刚才那一幕,我不禁又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待这阵泪水渐渐平息后,法师递给我一杯温茶,轻声问:“你还好吗?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帮忙?”望着那慈悲的目光,我终于缓缓释下心灵…

《念佛感应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的见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