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感應錄▪P20

  ..續本文上一頁談人是非,未見其與人計較長短,或爭強鬥勝,即使受冤亦不多辯。偶有美衣美食,必讓與子女或他人,而自甘粗食蔽服。觀其行誼,頗具中國傳統婦女之美德。

  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八十四歲時,正好與租居于高雄的小舅父同住,因老邁體衰,加上脊椎患骨刺,因此半年以上一直躺在床上,無力下床活動。此時淨也正好幽居高雄縣一座山內。

  農曆五月間,淨有事下山順便到小舅父家,遇到躺在床上的外祖母,當時心想外祖母壽命將盡,食祿漸無,若不此時把握,勸其求生淨土,必定墮落。因而爲說極樂莊嚴,彌陀慈悲,但有願生,必得往生;若不往生,必墮地獄。並奉上一條念珠,俾能憶佛念佛,一意西馳。然而外祖母是否真心願生,並常憶佛念佛,則不得而知。

  爲使外祖母有必定往生的境緣,淨便尋找了兩張彌陀立像,到高雄裝框。預備一幅懸挂外祖母面前,使能隨時瞻仰慈容;一幅置于頭部上方,顯示彌陀常住其頂,日夜加護,不令冤家得便。並拿一塊念佛磁帶(那時尚無念佛機),請舅父購買放音機播放此念佛磁帶。總之,要使外祖母眼常見佛像,耳常聞佛聲,而憶佛念佛,相續不斷。然而當時舅父家貧,且尚未學佛,不重視此事,故放音機遲遲未買。

  農曆六月一日,淨想佛像當已裝好,便到高雄迎請前往舅父家,舅父不在,大門深鎖。因而將此佛像托其鄰居,請其轉達,並言祖母即將往生,若不依教而行,恐誤往生大事。正好今日早上外祖母請舅媽爲其擦洗全身,更換新衣,並言明日不用再洗。

  當晚舅父返家,將此佛像如所言安置于外祖母前後。果然祖母初見佛像,即起敬心,屢次合掌膜拜。

  隔日初二中午過後,外祖母雖然依舊躺在床上無力起身,然時而凝視佛像,時而合掌顯示膜拜狀。到叁點半神情異樣,四點十分突然呈現昏迷狀態。時僅舅媽在家,立刻連絡舅父回來,並輾轉請人入山通知我。淨六點多接到通知,即于佛前,仰請彌陀不舍本願大悲,垂慈接引祖母往生。隨即攜帶引磬、木魚等法器,趕往高雄,抵達時已七點多,臺南的大舅父母及叁舅媽也已趕到,只見外祖母已被換妥壽衣,雖未斷氣,然已不省人事,唯存喘息。不久救護車已到,准備載祖母回臺南老家往生;因此淨向祖母作簡短開示後,隨即上車,祖母躺中央,其余分坐兩旁,由淨敲引磬,一路念佛,于晚上九點多回到臺南老家,祖母昏迷依舊。

  經過一晚上一早上的開示助念,到了隔日初叁中午過後,祖母依然除了喘息還是喘息,既未斷氣往生,也不能隨衆念佛。見此情形,實在耽心,想祖母之所以不能脫然隨佛往生,應有挂念之事。這時在旁助念的小舅媽也覺得事有蹊跷,便雙手合掌跪向祖母說:“阿婆!阿婆!如果阿彌陀佛已來接您,就請您跟隨阿彌陀佛往生;而我前天跟您所說的話是無意的,您往生之後,我絕對會……,我說到做到,請您放心吧!”

  就這麼幾句安慰、保證的話一說完,原本一直躺著不能動的外祖母,立即連續合掌叁次,第四次左手提起放在胸前,正如扥蓮花狀,接著掌心在下的右手也翻掌成接引相,與此同時,呼吸立即停止,這時午後一點二十分,臉相也逐漸圓滿紅潤。一室親戚,親眼目睹,個個相視,鹹感驚奇贊歎,不覺念佛之聲,更加虔誠響亮。

  事後叁舅媽跟淨講:“昨晚(初二)阿彌陀佛的侍者有來。”淨一聽好奇的問:“哦!阿彌陀佛也有侍者啊!長得怎麼樣?在哪裏看到?”答:“因爲天氣悶熱,大家在室內念佛,我便獨自一人在室外念佛,正好看到一尊尊排滿虛空,就像佛光山大佛城四周一排排的佛像。”原來是“光中化佛無數億”叁舅媽沒學佛,不知所以。  

  按:阿彌陀佛 無時不在 無處不在 無所不知

  阿彌陀佛 常在我旁 調攝著我 等待著我

  若我回心 憶佛念佛 彌陀與我 感應道交

  現世護念 臨終接引 眼前事實 豈能不信

  19 助念現瑞 身坐蓮花

  高雄縣阿蓮鄉高春華女士,今年四十叁歲,沒皈依沒學佛,于佛法無所知。今年一月六日下午四時因血癌去世,其姨媽與淨認識,虔請淨前往爲其開示、助念,以期生西。淨依其請于當晚九時許到達喪家,爲亡者開示六道輪回之造罪造業受苦受難永無窮止,極樂淨土之常住安樂清淨莊嚴,既得無量壽,並得身心如意自在,但有願生者,皆得往生等法要。繼而帶領其幾位家人同聲稱念六字洪名。

  事後其母說:在念佛當中看到好幾朵蓮花,皆放光明,其花之美妙,光明之種種顔色,無法形容,非世上所有。

  隔日下午淨前往探視入殓事宜,並帶領其家人誦阿彌陀經念南無阿彌陀佛,當淨將到喪家時,其母又看到蓮花出現,並轉動放光。

  入殓時見亡者相貌莊嚴、安詳、滿足,如睡眠狀,無死者之態;其家人都十分安慰,起敬佛之心。

  當入殓完,淨正打引磬准備誦經念佛,立時蓮花光明又現,其母感動感激,無以銘狀。

  今天是頭七,淨前往領導家屬誦經念佛,其母亦于念佛中見其亡女跏趺坐于蓮花上,身相莊嚴,滿面笑容;左右很多菩薩,相貌殊妙,難以言喻。

  其母因愛女大命將終,而悲痛異常,不吃不睡;今見此瑞相,心情開朗,轉悲爲喜,而言“女兒是來度我的”。

  又淨上次到臺北爲一位蓮友之母親助念,淨到達時距亡者斷氣已快二十四小時,淨爲其開示,並帶領其家人念佛。(當斷氣時其家人便爲其母開示助念,亦有幾位蓮友前往助念。)約過兩小時,將亡者送往殡儀館入殓。

  之後其家人每日早晚皆爲其母誦彌陀經念彌陀佛。

  約一星期,此蓮友之弟看到母親坐蓮花,與佛同在,相貌莊嚴,並放光明。其妹亦見其母坐蓮花,身相莊嚴,光明顯赫,背後有好多佛。

  按:不論知不知、信不信、學佛未學佛,只要念佛,其身便有光明,便能解冤結、消業障、增福慧。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點火必燒,吃飯必飽。

  又,凡願生極樂者,皆得往生。我們即使未想往生,阿彌陀佛也非要我們往生不可;何況衆生願生之心與彌陀攝生之心,兩者是自然感應道交的。

  願生者必生。

  念佛者必生。

  如此知,如此行,不求信心決定,決定之信,自在其中。

  昙鸾祖師雲:“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又雲:“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又雲:“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導大師雲:“衆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雲:“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南無阿彌陀佛

  慧淨 筆

  二○○○年一月十二日

  十一. 念佛度亡

  1 自己念佛 父母往生

  清,周汪氏,華亭人。夫周文榮,家貧,遊幕遠方,客死湖北,久無音信。女工自活,長齋奉佛,撫子成立,命尋父骨歸葬,旌表節孝。晚年,念佛益虔,願父母翁姑及夫,齊生蓮界。後得疾,閉戶念佛,不問家事。

  臨終謂子曰:“昨夢汝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汝父,均住蓮華世界。現前有五色雲,擁一蓮如舟,我即乘此往生也。”言訖而逝,室香如蘭。(染香集、淨土聖賢錄)

  2 你佛給我 我就好去

  無錫近來念佛者甚多,一人會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聽念佛聲。後其子將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處去,你把你的佛與我,我就到好處去了。”

  其父雲:“我不念佛,那有佛?”

  其子曰:“你佛多的很,你只要說一聲,我就好去了。”

  其人曰:“那隨你要多少拏多少。”其子即死。

  自謂“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謂:“汝做菜時,所住之屋,近念佛處。日日常聽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

  此系無心聽者,若留心聽,功德更大。念經則無有重文,不能句句聽得明白;即留心聽,亦難清楚,況無心乎。可知念佛之功德殊勝。(《印光大師文鈔》第五冊叁○七九頁)

  3 念佛薦亡 夢中謝別

  予嘗與鎮江士人張繼祖言西方事,繼祖信之。其乳母死,多爲念阿彌陀佛追薦。一夜,夢其乳母,借背子衣之,來謝繼祖而別去。此念佛追薦之效也。(《龍舒淨土文》卷八)

  4 佛音響起 母靈求度

  一九九叁年的臘月二十五日,是個下著細雨的日子,微冷的清晨,便被朋友的電話叫醒,要我陪她去佛寺“打佛七”,當下我的反應是:“開什麼玩笑?那是老太婆的玩意。我們這種知識分子,怎會去那種地方?”俨然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但我這不去的決心,最後還是在體諒友人初到異邦、語言不通又不會開車的落寞心情下,逐漸瓦解。

  到了南天講堂,勉爲其難地跟著朋友跪拜、念誦、繞圈子,心裏卻老大不願的嘀咕著:“怎麼總是繞圈圈?虧他還能拜得這麼一臉虔誠!”而就在心裏正不停地嘟嚷著時,擡頭忽見,佛殿木門外,不知何時已站滿近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身上大部分穿著古式唐裝,並且個個念念有詞,聽起來好像是“阿彌陀佛”。我看著看著,心裏不禁竊笑這些人真是“冬烘”。不料,人群中忽然有個特別的人影,深深吸引我的眼光,那手縫的黑頭包鞋,灰紅相間的衣裝,還有那曾被我譏笑“老古董”的唐式布包,如此熟悉的妝扮,難道是……?顧不得衆目睽睽之下,我忍不住地用力推開人群,跳過一排排棗紅色的拜墊,向外沖去。“是她!真的是她!”我內心激烈的喊著,淚眼模糊地大叫一聲“媽!”隨後即失去知覺,倒在木門下。

  是朋友的呼喚和額上的刺痛把我拉回現實。睜開眼,只見法師們正忙著幫我壓穴道,朋友則是用一雙被嚇壞卻又關切的眼神望著我。回想起剛才那一幕,我不禁又悲從中來,嚎啕大哭。待這陣淚水漸漸平息後,法師遞給我一杯溫茶,輕聲問:“你還好嗎?有什麼事我們可以幫忙?”望著那慈悲的目光,我終于緩緩釋下心靈…

《念佛感應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的見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