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愿念弥陀▪P3

  ..续本文上一页境不佳,若能从此痛下决心,改恶修善,广植福田,亦能转苦为乐,由此可知,善恶因果实操纵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一切报应的起因只在一念之间。

  因缘是和合的,是顺其自然的,是强求不来的!您若确切认识“因缘与因果”相信你将会在日常生活上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与是非,而自求多福。

  5·清净自心

  常听人说:“其对于人、事或一切周遭环境的感受,端赖当天的“心情”而定;处事的得宜或缺失,都与心情有关,而心情的变化,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定!”乍听之下,颇为讶然!深思之,则有所感慨!

  大凡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除了要为本身地、水、火、风四大协调,及面对生、老、病、死的威胁外,更要适应四时的季节变化,物换星移,地利、人和......种种外在生存竞争的变动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的内心煎熬!在这种种的影响下,人的心情确实不易平静。所以,如何在人世间把持住“心”的如如不动,乃是吾等必须用功力行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章中“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人心由于不能清净,而产生无明和烦恼,只要一念烦恼起,就障八万四千法门,而能造业;形成个人、社会,乃至世界的不安。要去心垢染,清净吾行,除了时时保有一颗欢喜向善的真心外,遇事,能不退缩,从容不迫,全力以赴,动静不乱,随缘自如,随喜布施且能返观自省,改过迁善,涤净其心;而“知足常乐”尤其是打住无明烦恼的良剂,人就是不知足,乃有“贪、嗔、痴”,一切妄见、妄情,使身、口、意,造出种种的业因而产生纷争。要“知足常乐”,必须有“戒、定、慧”的涵养工夫。而日常生活上,人只要认清自己,不为形役,不为物惑,就能减少欲望,知止而止;少生苦恼,则清净自在的心,自然悠游其中,生活就会愉悦而有趣!

  平常,领悟情境时,总有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更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层次分别!于今思之,只不过在于“心”之转境而已!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能转境,而不要被境所转,则随缘自若,喜悦自在其中!

  人人心都清净,则此世界,就是极乐净土;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诚然!

  6·事在人为

  在医院加护病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含泪的母亲守候著昏迷的儿女,翁壹琴八年前也是这样的被母亲从死神魔掌中接回来,然后她的母亲任劳任怨的背著她去做运动,放弃一切陪她住校念完大学。长期浸润在丰盈的母爱里,翁壹琴说,她在母亲面前能说的,只是一句:“妈妈,谢谢您!”

  住台中市的翁壹琴回忆说,她在念淡江大学法文系四年级时,因为家里发生变故,做理发和金饰生意的父母碰到飞车抢案,被歹徒抢走三百余万元,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她在学校社团打工,有一天乘同学的机车去买绘制海报所需材料时发生车祸,她的脑部严重受创,两腿骨折,在加护病房昏迷了三十七天。医师都说她没救了,就算救起来也是植物人,只要家长点头,他们可以取掉她的氧气罩,让她自动出院,免得多受折磨。

  她母亲陈足坚持只要她有一口气,就要救到底,婉拒了医师的忠告。就在第三十七天,整日以泪洗面的陈足,在加护病房床边注意到女儿眼神不同,似乎有了知觉。陈足伏在耳边问翁壹琴听得见她在说话否?如果听得见,就咬她的小指。不料,翁壹琴果真咬住母亲的小指不放,等陈足慢慢挣开时,小指都瘀血了。即使如此,陈足怕医师笑她想女儿想疯了,产生错觉,所以一直不敢告诉别人,只在下午会客时间拿出一堆同学写的慰问信给女儿看,翁壹琴眼睛上下巡绕,好像真能看得懂,陈足这才相信女儿真的活过来了。

  翁壹琴的“死里复活”,被医护人员视为奇迹,可是医师仍很武断的表示,她能醒来就已经是个意外,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再走路,也不可能过正常生活,令翁家一度陷入绝望。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翁壹琴从台北转回台中国军八零三医院继续治疗以后,病情益发有了起色,她的左腿开过六次刀,右腿也开了两次刀,医药费累计达七百多万元,可是她的父母还是咬牙苦撑。在漫长的住院生涯中,由于她母亲几乎衣不解带的守著她,不时为她翻身擦澡,使她连一块褥疮都没长过。

  当伤势比较稳定,她母亲每天背她到附近国小操场做复健运动,从无间断。她对中辍的大学学业一直无法释怀,在休学两年后,她母亲把一切家务和照顾另两个儿子以及店面生意的责任暂时交给丈夫,自已陪她去淡江大学念书。母女两人住在同一间学生宿舍,她母亲按时扶她去上课,下课就在教室外面等著接她,帮她洗澡,弄饭给她吃和洗衣服,成为宿舍中首见的母女档。这种日子过了半年,直到翁壹琴的祖母过世,家中事情繁琐,翁壹琴行动也比较灵便陈足才回到台中,结束了伴读生涯。

  这八年来,翁壹琴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父母恩,尽管已经三十岁了,由于她脑部曾经受创,一有小感冒就会发冷发热,她母亲看护她比对婴儿还仔细,连卧室的温度都调节得刚刚好,父母现在每天早上还刻意带她去爬山,增强她的脚力。

  母爱的发挥救回女儿一命也创造医学奇迹、天下无难事,一切在人为。

  7·舌做功德

  欲断恶修善,最难防护的莫过于“口业”,我们平时闲谈是非,评论长短、无非口业。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句善言,能造福德,一句恶语,能造各种恶业,我们实应谨慎言语,以免惹祸。

  佛教将“妄语”列为第四戒,内容包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其中“两舌”常为一般人不易了解;我们以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介绍给亲爱的读者:

  有一个富翁,有一天拿钱命女佣外出购物,并当面吩咐:“你去街上给我买最贵重的东西。”这位女佣在忽忙间忘记问主人要买什么?以致在市场内徘徊,心想世间除金银、财宝外,难道还有其他更贵重的东西?想了很久,遂灵机一动,决定买一个“猪舌”带回。

  富翁眼看女佣人买回一个“猪舌”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又吩咐女佣人:“你再去街上给我买最便宜的东西。”那女佣人这一次到菜市场又买回“猪舌”。这次富翁大为不高兴,当场质问她:“昨天我要你买最贵重的东西,你买了个“猪舌”,今天要你买最便宜的东西,你又买一个同样的“猪舌”到底是何道理?

  此时女佣人却从容不迫的说:“您老人家并没有指明要买什么是贵重或最便宜的东西,我也忘记请示,所以才想到“舌”来。“舌”它说人好话、赞美人,劝人改过迁善,鼓励人人努力向上,教忠、教孝、讲经说法、宏法利生,当然是最贵重的;反之“舌”也说人坏话、攻人之私、颠倒是非、为自已大吹法螺、讨好有财势的人,当在张三前,说李四坏话,但在李四面前,却说张三不好,从中挑拨离间,使人成仇变恨,弄得鸡犬不宁,所以“舌”又是最便宜“东西”啊!

  富翁听完了女佣人的一大片道理,充满了智慧之言,至表赞美,对“两舌”的精辟比喻,体悟良多,嗣后对她另眼相待。希望读者同修谨防“两舌”清净身、口、意,速成菩提果。

  8·常说谢谢

  杨君说我认为,最能取悦他人及取悦自己的话,是“谢谢”!

  我也认为,最能凸显他人尊严与自己感恩的话,是“谢谢”!

  “谢谢!”是没有国界、没有种族、没有宗教界限,无分男女老幼的最受欢迎的话。

  只是一次很偶然的经验,使我深深感受到,向他人道谢,说声挚诚的“谢谢”,竟能产生不可预料的扭转情绪性的反应。那是有一次我搭乘短程计程车,司机待我坐上去关好门准备开动的时候才知道我要乘的只是三十五元车资的短程。他非常不高兴的猛踩油门向前冲。抵达目的地后,我给他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平心静气的说:“不必找零钱啦,非常谢谢你载我这个短程!”

  他伸出手几乎是把我的钞票抢过去的。我下车后再度向他谢谢,然后替他关好车门才转身走,但走没几步路,他忽然追上来喊我,我为之一惊,不知道这人要干什么。他把五十元钞票还给我说:“不要你的车钱,我刚才太粗鲁了!”

  相互推让了一会,他终于还是收下了那张钞票。我想,绝不是我付了超过车资的钱而感动了他,一定是我谦卑而诚恳的向他道谢,而促使他的省悟。

  从此,我随时促使自已不要疏忽了道谢人家,即令在餐馆里的小妹替我添加茶水行人稍微让了我的路,我都挚诚的说“谢谢”。

  当我向人说谢谢时,如果他人是应受感谢的,而我又能够表达了我内心的感怀,谦卑,便能袪除世俗的价值判断而感到快乐,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你感谢他而鄙视你。

  如果再说一声“阿弥陀佛”更好!

  9·多念观音

  张任华,山东省人,在某学院担任助教,信佛有年。六十六年一月间与邓小姐结婚,当时已发心吃长素,可是她从来未接触过佛法,可能比较困难,经向她说明吃素对健康不但无害反而有好处时,她也就欣然接受了。进一步,告诉她,如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而且生产可以没有痛苦。她大概有善根吧!真的就每天早上在菩萨前用十念法念圣号,并祷告求生男儿,并且每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二十钟为常课。六十六年四月,有身孕,做例行检查一切顺利。到了六十七年一月十六日下午四时许,在台北军眷医院持诵观音圣号中无痛分娩一个胖胖的男婴。张君问她生产苦不苦,她笑著说:“如像不知不觉中就生了,只听到旁边生孩子的妈妈们叫喊地好难过呢!”其实,她若不曾念过菩萨圣号,说不定也会喊叫得更厉害。各位想想看,天下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念观音圣号生孩子不痛苦。佛法真不可思议,不妨大家广传,请每位孕妇都持诵观音圣号,皆可不痛分娩。普门品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我愿念弥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感应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