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居士第七)▪P2

  ..续本文上一页著六牙白象,放金色光,并告诉他说:“你时常持诵《法华经》,念阿弥陀佛圣号,因而得生极乐净土,所以来通知你。”经过一夜之后,范俨面睹众圣垂手接引,于是就座,恭敬合掌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孙忭、母龚氏

  孙忭。钱塘人,号无诤居士。平日闭门隐藏形体,每天阅读《华严经》、《金刚经》等诸经典,并以净土法门为依归。其母亲龚氏修习净土法门,有一天突然生病,请清照律师为她说法,然后端坐而往生。不久之后,孙忭梦见到了净土莲池,见到清照律师在他身边。而旁边有一人拿梵字帖给孙忭,他看不懂,那个人便说:“请你十三日来用斋。”当时正是十二月,等到约定的日期到了,孙忭忽然生病,有位僧人前来探病,想要为他祈祷。孙忭却说:“生死之事已定,何必祈祷呢?”随即通报清照律师说:“弟子要暂时与师父离别。”于是跏趺而坐并结手印,向著西方坐脱往生。隔天,清照律师前来,为他说法封龛,然后回到庵中,三天后清照律师也往生了。(佛祖统纪)

  宋 唐世良

  唐世良。浙江会稽人,严守戒律奉持佛法,每日都精勤地礼拜。老年时得疾,但是依然不曾就枕而睡,曾经诵《阿弥陀经》十万部。有一天,告诉家人说:“佛来迎接我了!”说完之后即礼拜,然后坐著往生。当时有位修行人名宗利,住在道味山,夜里梦见西方的天空有异光,并且充满幢幡宝华及悦耳的天乐,空中有声音说:“唐世良已经归于极乐净土了!”(佛祖统纪)

  宋 陆浚

  陆浚。浙江钱塘人,年少时为官,经过很久一段时间之后,舍弃官职,参加西湖念佛会,以西方净土为归。每当在佛前忏悔时,无不声泪俱下。平日与友人相见,说到极乐净土的因缘殊胜,未曾不感慨而呜咽悲泣,只恐怕他自己此生不能得度、净业难以成就。临命终时,请圆净律师为他开示净土法门,讽诵《观无量寿经》到上品上生章,圆净律师告诉他说:“此时正好可去!”陆浚说:“众圣尚未到齐,且稍待一会儿!”于是起身走向竹床,面向西方端身正坐,顷刻之间即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王阗

  王阗。字无功,明州(浙江)慈溪人。一再地考进士,但是都没中第,平日粗布为衣饮食清简,到处遍参讲经的座席。晚年,专修念佛三昧,著作《净土自信录》,其自序说到:

  “我佛的净土法门,如果以一言来统摄说明之,即是“以凡夫之身而获得不退之位”而已!何以故?在此土修行,圆教初信的菩萨,小乘初果的圣人,邪见三毒永不复起。此为断惑而启发悟入,初入圣人之流,隔生也不会失去其所证的境界,能够超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四趣,不失人天之身。至于在凡夫地之中,虽然能够伏住无明之惑而有所悟的初心菩萨,一旦经过生死交关非常之变,则忘失其所修所证之境界。是故遇到逆缘,或者可能退失,仍然堕入痛苦恶道的也是有的。

  至于所谓的凡圣同居土,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虽然具有三界,但是只有人天而无恶道。因此一切含识有情只要能够往生净土的,即能永远脱离四恶趣。而种种助缘都具足,寿命不可计量,纵使是最钝的根器,只要一生熏习修行,没有不证果的,哪里还有退失佛道的事呢?诸佛如来赞叹净土的本意,不过就是此事。况且圆教根机而体悟佛道,此乃是最上乘的净土行业,如果能够加上愿力来引导之,即能登入上品。若是愚钝朴实之人,只要能够念佛发愿的,无不往生净土。呜呼!如果我们观察了解净土法门,则知道圣人并不曾放弃任何一位众生啊!而那些固守顽空的人,也仿效人家最上乘的无碍无修,生起障碍自己的心,断绝他人学习之路,可不哀哉!”

  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西元一一四六年)四月丁卯日的夜里,忽然闻到异香满室,告诉他的弟子沙门思齐说:“此乃是我净业所感。”说完后即沐浴更衣,面向西方趺坐而往生。焚化其遗体,得到舍利子如小米大的有一百零八颗。(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宋 王日休

  王日休。字虚中,庐州(安徽合肥)。南宋高宗年间(西元一一二七~一一六二年)考取京城太学的进士,但是他却放弃而不就任官职。王日休精博贯通群经,而且训诂注解《六经》、《论语》、《孟子》的文义有数十万言,有一天突然全部将之舍弃。后来专修西方净业,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每日以礼佛千拜为功课。曾经著作一书名为《龙舒净土文》。上自王公士大夫,下至屠夫、乞丐、僮仆奴婢、官署中的差役,以及优人艺妓等这些人,王日休都以净土法门,劝勉引导他们归依佛门。《龙舒净土文》的文章浅显且善于应用权巧譬喻,非常详实而恳切,就好像是父兄在教导子弟一般。王日休每天早晨起来礼佛,并祝祷发愿言:

  “弟子王日休,谨为尽虚空界的一切众生,燃香恭敬礼拜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以及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希望能成就一切的善愿,救济拔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临命终时,一刹那间便见阿弥陀佛,证得无生法忍,具足六种神通。以此娑婆世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由极乐世界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使得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乃至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都转变为清净极乐的世界。”又祝愿云:

  “弟子王日休,为此南阎浮提无论大小巨细的一切众生,恭敬礼拜诸天、天帝、日月、后土及一切的神灵地祇。为这些众生感谢其覆载照临、生养卫护之恩。谨为这些众生,念南无释迦牟尼佛一百零八遍,以种下至高无上的善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百零八遍,以结无上的善缘。愿这些众生,常沐浴在诸佛伟大的恩泽下,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弱肉强食也不互相欺凌。进修佛法,脱离苦海,而使南阎浮提变成极乐世界。”又祝愿云:

  “弟子王日休,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恭敬礼拜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大声闻诸上善人。仰望诸圣贤们大慈大悲,怜悯忆念众生沉沦苦海,无有出期,因此特别展现神威,互相劝勉,而分身于此中国的国土中,教化众生,使众生不相争相杀,不相欺相凌。将此浇漓的恶世,转变为仁慈长寿。以及于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能分身为国王大臣、文武百官以及庶民之长者,来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而使得中国乃至于十方浊恶世界,都能变成清净的极乐世界。”又祝愿云:

  “弟子王日休,身处于五浊恶世的罗网中,宿业深重,愿为以前所杀的众生、所吃的众生以及南阎浮提所杀所食的一切众生,每日诵念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一百二十遍。仰望如来大慈大悲,藉著王日休所诵念如来的名号,一声一如来而度一众生。竭尽我所诵念的次数,而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其详细的内容,都记载于《净土文》中。

  南宋孝宗乾道九年(西元一一七三年),住在江西庐陵,有一位名为李彦弼的人,患有疾病,病重将死,梦见有一位自称是龙舒居士的人,告诉他说:“你起来吃白粥,你的病将会痊愈。你是否还记得阙仲雅曾经教你修行的捷径?”李彦弼答说:“每日念佛不间断。”李彦弼梦醒后,要了些粥来吃,吃完后疾病立刻就痊愈了。李彦弼在此之前就听闻过王日休的名声,于正月的时候,就命令诸子弟前往求受教化。诸子弟们不久之后回来说:“王日休即将往生的前三日,向道友辞行,勉励他们要精进地修行净业,并说他即将要走,不能再相见了。到了往生的那一天,王日休对徒弟学生们讲经说法完毕后,礼佛念佛仍然如同平时。到了三更(夜一至三时),忽然高声称念阿弥陀佛数声后,大声唱言:“佛来迎接我了!”说完便站立而往生。”

  到了四月五日李彦弼生病,四月十九日时梦见王日休叫他吃白粥后病就痊愈了。后来,看见王日休的画像竟然与他梦境中的样子相符合,于是为了感念他而雕刻一尊王日休的像,并记述其事迹而流传远近,从此以后只要是江西庐陵县的人,大多都供奉王日休的像。宋度宗、宋恭帝年间(西元一二六五~一二七五年),吕元益重新刻印《净土文》至(祝愿篇)时,在书版中获得舍利子三颗。吕元益的叔父将此事记载收录于祝院篇的前面。(乐邦文类。净土文)

  宋 楼汾

  楼汾。明州(浙江)人,其兄长楼宝洲,喜好研究佛教经典,常常与出家众谈论佛法,而楼汾则在旁边倾听,因此对佛教的信心越来越恳切。年二十二岁患病,于是一心一意立志要往生西方,并禀告父母说:“只要能够得生净土,就能见佛闻法,世间哪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事呢?”于是请僧讽颂《观无量寿佛经》,并设立佛像面对著卧床,楼汾对著佛像注视很久,然后说道:“我已身在西方了!”然后称念佛名,面向西方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张元祥

  张元祥。长安人。平时就常常念佛从不中断。有一天,告诉家人说:“西方的圣人来到此地,等我吃完饭后,便与他们一起到净土。”吃完饭后,张元祥焚香面向西方,端坐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元子平

  元子平。不清楚他的出身。平日亲近京口的观音寺,念佛诵经。有一天,忽然听闻空中有天乐,于是面向西方坐化往生,异香经数日不散去。(佛祖统纪)

  宋 姚约、僧景懿

  姚约。湖州(浙江)仙潭人。专心钻研佛教经典,后来觉海友公兴办净业社,而实际上是由姚约处理净业社的事情。某天姚约忽然告诉友公说:“长久以来就厌恶这个充满忧苦、动荡不安的世间,再过几天我就要往生西方了,请师父您为我助念往生。”于是友公每天便为他诵念佛名。有一天,姚约自己就座而往生。不久,托梦给友公说:“弟子姚约已经往生净土了,这都是仗著师父您助念的力量。”友公问:“我想要跟随你游历西方,可以吗?”姚约答:“师父您世寿未尽,但寺院中的景懿法师应当会先来。”景懿法师是同一净业社的出家众,经过一个月景懿法师便往生了。(佛祖统纪)

  宋 梅福

  梅福。松江人。平日诵经持戒,一心系念西方…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居士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