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土。临命终前预知时至,于是断绝食物只有饮水,称念大势至菩萨圣号。到了第七天,梅福事先洗澡沐浴更换衣服,然后端坐告诉大众说:“大势至菩萨,现今来迎接我了!”才一说完便坐化往生。(佛祖统纪)
宋 胡嵩
胡嵩。湖州(浙江吴兴县)人。平时深信仰慕佛法,修诸功德。有一天夜里,忽然梦见佛告诉他说:“你可以建造房屋来迎请我。”胡嵩于是建造楼阁,用来供奉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晚上,忽然说:“阿弥陀佛放光照我!”说完后即往生。(佛祖统纪)
宋 陆伟
陆伟。钱塘人。本来是州吏,到了中年厌离俗世,勤修净业。后来,组成法华、华严二社,二个社各有一百多人,历经二十年便成为庞大的莲社。陆伟曾经亲笔书写《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金刚经》及《金光明经》等诸经。有一天,自己更衣正身端坐,唱念佛名而往生。(佛祖统纪)
宋 阎邦荣
阎邦荣。池州(安徽)青阳人。中年时,曾经遇到僧人劝他修行净土法门,并持诵往生咒,阎邦荣因此断绝荤腥血肉之食。从此以后,每天早上面向西方诵咒千遍,并率领家中男女一起同声持诵,如是修行达二十年之久。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西元一一九○年)正月初一,阅读《大般涅槃经》而感叹地说:“人生只不过是梦幻罢了!我有什么可眷恋的呢?”三月初一,闻到异香芬芳浓厚,经过一日仍不消散。而他的儿子则梦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遍照整个屋子及厅堂,都呈金色。过了五日,早晨起来,按照平常课诵完毕之后,回头向家人说道:“我今日要走了!慎勿来挠乱。”于是面向西方闭目,正身端坐。太阳刚过了正午之后,突然欣喜地站起来说:“我去也!”接著便起立行走数步,舒展双手结手印,面带微笑而站著往生。(乐邦文类)
宋 吴克己
吴克己。字复之,自号铠庵居士,居住在安徽的浦江。曾经以眼疾为苦,有人劝他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吴克己遵从而持念圣号,后来眼病痊愈,因此生起甚深信心。有一天,阅读《楞严经》到经中的“空生心内,犹云点太清”于是豁然开朗如启迷蒙。后来读《宗镜录》,经过一段时间,便有所领悟契入。曾著作《法华枢键》,回向极乐世界,曰:
“不读《法华经》,无以明了我心本自具足妙法。不生极乐世界,无以印证我心本自具足妙法。如来谆谆开示教诲,智者大师恳恳宏扬经典,佛陀与祖师的垂怜慈悲,并没有不同。”南宋孝宗乾道年间(西元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居住在苏州,与宝积实公共同组成莲社。后来,请工匠绘画十界九品图于正堂下两旁的屋子,一边是显示万法唯心,一边是指示往生西方的捷径之路。社友钟离松为此事作文记载之。南宋宁宗嘉定七年(西元一二一四年)冬天,吴克己往生于宝山,留下遗言,表示要以出家众的方式荼毗。世寿七十五岁。(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元 陈君璋
陈君璋。浙江黄岩县人。出生于元朝。年四十岁时,一心皈依佛法。与妻叶氏一起诵《法华经》,并将持经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净土,如是历经二十年。后来陈君璋病得很重,叫他的儿子陈景星扶他坐起来,陈君璋说道:“我要回去了!”儿子问说:“回去何处呢?”陈君璋答:“没处去。”并且要求死后要用沙门火化的方法处理之。然后合掌称念阿弥陀佛而往生。(往生集)
元 王九莲、亡父
王九莲。不清楚他的出身,元朝时代的人。虔诚修行净土法门,并且依照经典作种种的观法。然而他夜里所梦见的佛,皆是肖像不是活佛。有一天,遇到僧人寂公,王九莲向他禀告梦境的事。寂公说:“这很容易啊!你能回忆起你先父的容貌吗?”王九莲答:“能。”又问:“梦见的容貌与生时有不同吗?”答:“没有不同。”寂公说:“佛本来就无相,只因众生心而有相。你想见佛,就以你先父作阿弥陀佛想,作眉间白毫放光想,作面如真金想,作坐宝莲华想。经过一段时间观想成了,渐渐地就可以见到他的形体愈来愈高大,遍满整个虚空界,如此就能见到活佛了!”于是王九莲便如法修之,从此以后每次梦见先父,心里就认定他是佛。久而久之,梦境中他的父亲就引他坐在莲华上,为他解说佛法心要。王九莲因此心开悟解,于是更加精进修行。有一位与父亲同辈的马姓儒生,从远方客居回来,看见王九莲说:“某日,我患重病,被地府的冥吏所捉,历经诸地狱。正感到惶恐危急的时候,忽然有金光照身,光中有一人坐在莲华上,呼唤我的名字。仔细一看竟然是尊父。尊父命令冥吏送我回来,于是我便复活了。我实在不明白,尊父竟然修行到如此的境界!”王九莲于是告诉他原因。马姓儒生因此深受感化,也誓愿同修净业。(琅环记)
明 杨嘉祎
杨嘉祎。字邦华,吉安(江西)泰和县人,明神宗万历年间(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中秀才。年少时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后来,专心钻研佛教经典。年十三岁,持不杀戒,连跳蚤虱子等小动物也不敢伤害。到了二十多岁时,进入南京最高学府国子监。不久疾病发作,梦中神游地狱,见到地藏王菩萨于冥阳殿。梦醒后即从事放生之业,且延请僧众诵经,唱念佛号。不久之后告诉众人说:“我将往生了!青色莲华出现在我前面,难道这不是往生的瑞相吗?”于是昼夜唱念佛号不曾间断。
命令侍者熄灭蜡烛,说道:“我常在光中,不须要蜡烛。”侍者问:“见到什么呢?”杨嘉祎答曰:“莲花绽开而有四种颜色。”再问:“是否见到阿弥陀佛?”答:“见到阿弥陀佛千丈身。”又问:“观世音菩萨呢?”答:“身与阿弥陀佛相同,唯独不见大势至菩萨!”说完后,忽然跳起来拈香说:“《阿弥陀经》的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我已得上品往生了!”说完之后寂然而逝。(往生集)
明 陈道民
陈道民。法名明觉,江苏吴江人。自幼就茹素。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西元一五四七年),皈依于祇园法师门下为其弟子,并受优婆塞戒。从此六时精进课诵,佛号不绝于口。明神宗万历十五年(西元一五八七年)九月,预知时至,便向诸道友辞行。十七日晚上,他的妻子正点灯在做纺织,陈道民突然向妻子拱手辞行。然后坐在床角上,将脱下来的鞋子和袜子,用带子绑在一起,说:“明天早上用不著鞋袜了!”妻子急著呼唤其儿女们环绕在他身旁看顾。到了半夜,念佛的声音停止,随即安然往生。(狯园)
明 唐廷任
唐廷任。字体如,是金华(浙江)兰诸县的秀才。天性纯朴忠厚,具有躬亲孝友的德行。不久之后觉悟到世间无常,于是倾注所有的心力在修道上。曾经参访云栖宏公,宏公教授他念佛三昧,于是更加努力修行,如是经十三年如一日。
年六十岁,正值十一月的早晨,告诉他的儿子们说:“新春十一日,我就要走了!”到了正月十一日,便盥洗漱口,整衣端坐,并结手印,口里称念佛号,面带微笑而往生。此事发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往生集)
明 戈以安
戈以安。钱塘人。事奉云栖宏公为师,法名广泰。事亲至孝,喜好积行阴德。晚年奉佛非常虔诚。戈以安与僧人元素组成春、秋二社,为念佛会,并且诵念《华严经》。不久之后,戈以安说:“我大限的日子已经迫近了!应当计画往生西方的事情。”于是闭关于一室,学习禅诵,朝夕不间断,并预先约定往生的日期。往生的前二日,其家人来探视他,家人感到非常地悲伤。而戈以安安慰他们说道:“有生必有灭,何必要悲伤呢?我正聚精会神于往生西方净土,亲睹阿弥陀佛,请你们不要以情爱扰乱我的正念。”然后,请元素法师一起来唱念佛号。到了预知的日期便安然往生。(往生集)。
明 孙叔子
孙叔子。安庆(安徽)桐城县人。父亲镜吾居士,读云栖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时,喟然兴叹说:“至哉!心性的妙用,能够旋转天地乾坤,所谓的“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指的就是念佛这个法门吧!”于是便铸造阿弥陀佛像,按照四十八愿来庄严其佛像,佛像完成后,送到云栖山,从莲池大师之处求得法名为广寓,执弟子之礼。孙叔子当年十二岁,也跟著父亲前往,于是受五戒,法名大玕。受完戒回来后,便断绝荤腥血肉之食,并放弃科举考试,修行念佛三昧,勤奋努力而不惜身命。
有一天,看见两位比丘手持莲华站立在他的面前说:“孺子善哉!一心净土。”又看见化人,诵持《金刚经》一整天。后来突然惊喜地站起来说:“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皆来迎接我。”说完后,结金刚拳印,唱念阿弥陀佛数声,安然而往生。孙叔子曾著作《净土十二时歌》流传于世。他居住的屋内每年都生出灵芝,往生的那一年,所生产的灵芝有大如斗者,其色泽有的如金色、有的如红白而呈轮状。(往生集。云栖法汇)
明 郭大林
郭大林。汤阴(河南)人,长久以来都专志修行净业。年七十六岁时,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说:“明天中午我要去了!”后来无疾而往生。(往生集)
明 刘通志、李白斋
刘通志。顺天(北京)人。平时精进勤恳地持念佛名,年五十二岁生病,念佛反而更加恳切。其法侣李白斋已先往生。刘通志气绝后再度苏醒过来,告诉家人说:“白斋与我将同生净土,已系好舟船等待我了。请替我更衣,并把念珠挂在我颈部。”家人于是依照他的吩咐去做,接著就安然往生。(往生集)
明 郝熙载
郝熙载。浙江钱塘的秀才。为人忠信不欺。晚年归依于云栖大师的教化,法名为广定。平时在家时即禅诵不断。不久患病,有一天忽然抬起头注视著窗外,并告诉儿子说:“今日已别有一番天地!”到了半夜又说:“佛坐莲华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要往生了!”说完就安然往生。此事发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西元一六一一年)。(往生集)
明 杜居士
杜居士。不清楚他的名字,顺天(河北)宛平县人。隐居于西山瑞光寺旁边的古斋堂中。三十年间专志念佛,与人见面时…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居士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