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誓愿,勤行种种方便善巧、怜悯一切众生,不久之后当再相见。如果一不小心一入他途,则可怖可畏。如果不能持戒,有龙树菩萨的六斋法现在仍然存在,应当遵而行之。而杀戒尤其重要,希望你寄语其他一同学法的学人,没有说每天动刀杀生,口中贪食众生血肉滋味的人,而能够往生此极乐国土的。纵使说法如云如雨,又何益于事呢?我和你在空王劫时,生生世世为兄弟,乃至于在六道之中,也是如此。所幸我今日得生善地,我恐怕你会堕落,因此以方便神力,将你摄受至此地,但是净土与秽土相隔,不得久留于此。”
当时宏道与中道的兄长宗道已经命终,中道因此问其兄长投生之处。宏道说:“他往生的地方也很好,你以后自然就会知道。”说完之后宏道突然凌空而去。中道行走在水池上,顿时好像坠入水中,突然之间就醒过来了,中道因此自己把此事记述下来。在此之前袁宗道有个儿子叫袁登,年十三岁,得重病将命终,告诉宏道说:“我快死了!叔叔你要怎么才可救我呢?”宏道说:“你只要念佛,即得往生佛国,此五浊恶世,不足以留恋。”袁登于是合掌,称念阿弥陀佛,诸眷属都同声助念之。过一会儿,袁登微笑说:“我见到一朵莲华,颜色微红。”才一会儿又说:“莲华渐渐变大,色彩鲜明实在是无与伦比。”接著又说:“佛来了,相好光明,充满了整个室内。”不久,呼吸急促,宗道说:“你只要称念“佛”字就可以了。”袁登称念佛字数声,然后合掌安然而往生。(明史。西方合论。白苏斋集。珂雪斋外集。狯园)
清 丁明登
丁明登。字剑虹,江苏江浦县人。丁明登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受三归依于云栖莲池大师,曾自号为“莲侣”居士。万历四十四年(西元一六一六年)考取进士。因此担任泉州的推官,后来迁职治理衢州。丁明登所到之处,必定以佛法劝导他人。若遇到刑罚应处以责杖的人,丁明登就裁断以缴米的方式来代替其刑责,并将这些米供给在牢狱中的囚犯。到了夏天的月份,则整修牢狱中的房舍,又煮香 给囚犯们喝以供消暑,并且发给他们葵叶制成的扇子。等到冬天的月份,则给他们辣椒和姜,并找医生来看生病的囚犯。每位囚犯都给他念珠一串,教化劝导他们念佛。
云栖莲池大师曾经称赞他自己在俗家时邻家的一位老人,平时在家常常念佛,后来临命终时,老人与他的朋友一一辞别然后往生。丁明登因此绘画出老人一一辞别朋友而往生的图像,悬挂在书房中用来自我勉励。明思宗崇祯年间(西元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受菩萨戒。清世祖顺治二年(西元一六四五年)冬天,病重。十一月初一,自己准备疏文禀白佛陀,希望能够求生极乐净土,然后每日焚烧一则疏文。到第十日,饮食仍如平常之时,虽是生病,但是面色带有红色的光泽。同时还一一地劝勉前来探视的亲戚好友,希望他们能修习净土法门,说完之后侧过身来,横卧就枕而往生。(净土晨钟)
清 黄翼圣
黄翼圣。字子羽,太仓(江苏)人。黄翼圣一向敬服云栖莲池大师的教诲,精进修习净土法门。于明思宗崇祯年间(西元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因荐举而担任官职,其官职为四川新都的知县,以慈悲德惠来治理人民。黄翼圣曾经于县堂供斋饭僧,亲自摆设饭匙及筷子,以钱财供养僧众,并且恭敬地礼拜。后来,张献忠等流寇侵犯四川而来到新都城,新都城上千位的僧人,因有感于黄翼圣的德泽,于是互相偕同入城,在城中称念佛号,夜半之时,念佛之声震动天地。流寇们都相互警戒不敢侵扰,于是寂静而撤退。后来,黄翼圣因固守新都城的功勋,而升迁调职到吉州(江西吉安县)。明朝灭亡之后,黄翼圣便弃官返回家乡,更加坚定地修习净土法门。
黄翼圣所居住的楼房其名为“莲(蕊/木)楼”,并自号“莲(蕊/木)居士”。他时常设斋供佛,且每日持念佛号数万声。后来,卧病在床满一个月,其家中四周的墙壁都张贴阿弥陀佛的圣像,并请晦山显公为他授菩萨戒。显公为他深入地讲说唯心净土的观法。因此黄翼圣说:“我的精神愈来愈振奋,誓愿愈来愈坚定,我自信往生西方净土是必然的事啊!”隔天早晨,显公即将辞别离去时,黄翼圣预知八天后必定往生,后来果然如期往生。(现果随录)
清 金光前、龚氏
金光前。清族正黄旗人(清代的户口编制,用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子加以区别)。起身于戎伍之间,平日若看见善事一定发心去做。并告诫一切士兵,不得随意杀人,不可奸淫任何一个妇女,不许掠夺任何一件财物,不准烧毁任何一间屋舍。金光前的妻子龚氏,也能识字诵经。清世祖顺治十年(西元一六五三年),随著军队出征到福建,取道经过杭州时,听闻具德和尚讲经说法于灵隐寺。金光前于是偕同妻子前往参访叩问,亲身蒙受具德和尚的开示,从此以后一心念佛而有所得。
清世祖顺治十二年(西元一六五五年)夏天,返回北方之时,半途驻军于钱塘江的水边。金光前忽然现出病相,妻子龚氏准备为他延请医生。但金光前则阻止她说:“我以前曾经与你亲自去请教灵隐寺的具德和尚,而今正想作转身西方净土的打算,以求证明和尚所说的,还要医药作什么呢?”龚氏于是大笑说:“没有料想到夫君也修得此种境界。”于是就叫人制造两个棺木,并说道:“我与夫君您一起走,但是要稍晚一些,等到为您办完后事吧!”金光前听完这席话,即合掌而往生。龚氏派遣使者到灵隐寺,请求为他们两人点灯,并且嘱咐要供斋饭僧修习忏法。到第七天完毕后,摒除断绝一切的饮食,日夜不睡觉休息,专志一心地念佛。又经过七天,午后,龚氏看太阳很早就下山了,便靠著棺木而睡。一会儿,睡醒说:“时候到了!”然后端坐,念佛而往生。(果报闻见录)
论曰:“王公大臣要悟入佛道,是比居士还要难。急求功名的人,必定以进取执著为首要。而沉溺于安逸快乐的人,必然以寂静修行为苦事。若不是宿世种植的善因,并且坚持自己纯正的誓愿,哪里有不于修行之事畏难而退的呢?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诸公,不舍世间的尘劳,而一同归心于西方净土,这可说是现宰官身而说法的人了!至于如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赵子昂等诸位贤人,曾经赞叹归依佛道,净土的因地是具足。但是当临命终神识要脱离色身的时候,其感应的瑞相却很少听到。这实在是因为世智辩聪,而迷惑于种种的思想歧途之中;因为有贪爱执著、割舍不下而产生弊病。读书人的结习难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绝对是很难徼幸得以超脱生死的。往后的贤人君子,应当要知道引以为警戒。”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王臣第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