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P7

  ..续本文上一页隆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七七年),回到江阴(江苏)的香山寺。十二月,得疾病。到了第二年正月三日,已经病了七日了。清晨,向弟子说:“那一日立春呢?”弟子回答:“四日后。”又问:“今天是什么日?”答:“甲子日。”实定说:“今日好!”于是坐起来,交待后事完毕之后,就枕而卧。到了黄昏,忽然坐起来,呼唤大众前来,命令准备热水,一再地洗手,连续不断地称念阿弥陀佛。大众请他说偈颂,于是口说偈颂曰:“继祖传灯接虚响,开堂说法鬼打锣。鼻孔今朝拈正了,莲华池上见弥陀。”念完偈颂后,寂然地坐著,大众呼唤他,早已往生了!时年六十七岁。

  实定嗣法的徒弟际会,字旅亭,也修念佛三昧。临命终时作偈告别大众,吉祥而往生。(二林居后集)

  清 实圆

  实圆。松江人。年少即有出世的志向。十八、九岁时,在父母将要为他娶妻的前几天,于半夜里逃到一个寺院。请求住持为他剃发,之后随即到宝华山,受具足戒。其家人向官府控告为他剃度的僧人,官府请僧人追寻实圆的踪迹,实圆于是把僧服交回,向父母说:“我的头发已经剃除,来不及了。”他的父母于是把他关在一个房间内,实圆每日时常打坐,不吃也不睡。父母不得已,乃答应他出家。松江城有僧人设关房,拜《华严经》,尚未完成即往生,实圆代为拜经以满其愿。后来到金山寺,行般舟三昧,修行满一百日。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居住在常州天宁寺,入念佛堂,日夜唱念佛名而不停止。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三月,示现些微的疾病,集合大众唱念佛名,把所有的钱拿来供僧。经过三日,自己沐浴后,穿著整齐的僧服袈裟,随大众入念佛堂,跏趺而坐,安然地念佛而往生。(僧正琦述)

  清 恒一

  恒一。字圣学,俗姓沈,常州(江苏)武进人,出家于穹窿的茅蓬。最初参访扬州的高旻寺。后来学习天台宗,通达天台的教观。曾经住在苏州的文星阁,得到咳血的疾病。于是离开前往杭州半山的显义院。当他疾病很严重的时候,自己预定日期设置斋筵,辞别所有的同参道友,然后唱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往生。

  恒一曾经说过某庵有一僧人,行为放荡不持戒律,恒一法师和其他一同受戒的朋友规劝他,但是不听。不久之后此僧得病很严重,于是召请他同戒的戒兄说:“我不听您的话,所以有如此的结果,如今要怎么办?”其戒兄说:“西方阿弥陀佛,有本誓愿,即使是造业的众生,十念念佛,都能够蒙佛接引,你能相信吗?”僧人说:“信!但是体力不支,怎么办?”其戒兄说:“没有关系!”于是为他设置佛像于床的西边,叫他双眼注视勿动。然后点燃炉香,为他唱念佛名,并捉著病人的手,令他仔细谛听。如是经过三个昼夜之后,病者忽然坐了起来,谢谢他的戒兄说:“蒙佛接引,得以中品往生了!”然后举手致意而往生。(僧净云述)

  清 慧端

  慧端。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杭州的理安寺,每日课诵佛名数万声。后来居住在浙江绍兴的善福庵。有一天,邀请同参的僧人澄谷,与其他的僧人五、六人,到善福庵里念佛。那天太阳才刚到了正午,慧端忽然举手高唱数声佛号,然后屹立不动而站著往生,时年二十多岁。(僧澄谷述)

  清 法真

  法真。字朗如,瑞州(江西)高安人。得度于灌溪元文和尚。受具足戒之后,游方参学到了岭南,其中居住在丹霞最久。平时潜心于净土法门。有一天,偶然与禅者谈论到“无”字公案,于是生起疑情并在心中蕴酿了很久,有一日突然豁然开朗有所省悟。于是前往海幢寺,礼拜正目老人,两人的机锋话语相互契合,于是受到记别印可。清高宗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大众迎请他主持海幢寺,提倡禅宗一乘,并兼宏净土法门。晚年,辞去寺院住持之事,闭关于寺院东边之旁,专门持念佛名,无论寒暑都不懈怠,如是经过八年。曾经有偈颂说:“百八轮珠昼夜提,芙蕖(莲华)渐渐出深泥。轮珠掷却芙蕖放,古佛元来不在西。”

  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西元一七七三年)九月初,示现些微的疾病。十一日黄昏,召集弟子嘱咐后事。次日午时,集合大众唱念佛名,香烧过两寸多的时候,自己举念《小净土文》,未过一半即往生。(僧杲堂述)

  清 佛安

  佛安。字誓愿,苏州人。年三十多岁时,邻居有人杀猪,取出其五脏六腑,其中有“曹操”两个字,于是惊怖恐惧而发心,前往上津桥的天竺庵出家为僧。后来住在北濠的大王庙,每日以念佛为功课。如果有人供养钱,则买香华来供养佛,并赎救鱼鸟来放生。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西元一七七六年)三月,得疾病,派遣徒弟前往狮林寺,请僧众礼拜净土忏三天,并施放瑜伽焰口一坛。等三日期满后,第二日设斋筵召请客人前来与之辞别,并称念佛名,其徒众在一旁唱和。念了三炷香之后,已经到了中午,佛安说:“我走了!”然后端坐而往生。

  佛安平日偶尔会作诗偈,劝人回向往生净土。其最后有诗云:“西方世界妙莲台,观里分明一朵开。赤白青黄无异色,心心唯愿见如来。”又说:“莫道西方路正遥,只今弹指上金桥,弥陀接引微微笑,赞尔娑婆戒行高。”(僧修学述)

  论曰:“佛法传入中国,由汉代到晋朝,多以传述经典解释义理为先。到了远公,才建立“白莲社”,修习念佛三昧,自利利人。后来凡是说到净土法门者,都以庐山远公为归向。而达摩祖师西来,直指人人本心;曹溪六祖说法,简别轻斥净土,此乃是禅宗最上乘的一种机缘,舍离种种的方便法门。到了天台智者、永明延寿、天如维则、梵琦楚石等诸位大师,既悟般若无生之旨意,又开念佛往生之法门,难道这不正就是所谓圆融性相、兼摄三乘的大通家吗!

  而所谓的“出家”,不只是指辞亲割爱而已,实在是想要出三界之家。能够往生极乐,才是真正的出家。像前面智者、永明等这样的大德,或者由禅宗而入净土,或者即阿弥陀佛而明白我们的本心。掉身在娑婆世界的污泥之中,而能解脱生死轮回之痛苦,此也是极尽大丈夫所能之事啊!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