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音,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足证专念观世音菩萨,与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福德略同,果报无异。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以著灵异,而垂接引,俾皆起信发愿,专念圣号,若遇苦难生死,即得救护了脱。普劝中外同胞,应即深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深信多生以来业障深重,非凭佛力骤难出离。深信念佛及专念观音,定蒙慈悲摄受,求生决定现生得生。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死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远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观音圣号,务令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惟求生无病苦灾祸,灭罪得福,命终蒙佛菩萨现身接引,往生极乐,花开见佛,得证无生。凡古今念佛兼念观音而往生者不知凡几,净土圣贤录初续三四编所录虽多,不过亿万中之一二,而专念观音亲蒙接引往生者亦不可胜纪,兹略举近代往生四众各数人,以资征信,而为轨范。佛言如是,事实如是,愿皆见贤思齐,欲不信而不可得也。
第一节 普陀现相
一、国父亲见 国父孙中山先生,民国五年八月廿五日乘建康舰察看象山、舟山军港,顺道往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汉民、邓孟硕、周佩箴、朱卓文诸公,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去病,舰长任光宇也。抵普陀山红日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道阶和尚,引至普济寺小住,寺主了余请乘竹轿登山,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旋赴慧济寺即观音堂,才一遥望,寄观现矣,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花组锦,宝幡舞风,奇僧数十,窥厥状似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了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忽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同游,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因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回普济寺晚餐,已暮色沉沉,授笔记之,题曰“游普陀志奇”,原文尚珍藏普济寺客堂。
按示现牌楼奇僧,及大轮盘旋,似欢迎 国父,嘱为大护法,使*轮常转,普度众生也。
二、见相起信 广东富翁王某,为银行界钜子,素信基督教。姨妹信佛,邀王之妻女同往普陀山进香,在梵音洞见观音菩萨现身放光,即起信心,回家供奉观音圣像,朝夕礼拜。王甚奇怪,女为大学生,前劝伊母女信耶苏而不信,今忽信佛,查询原委,便云:“那有此事?我信基督教多年,未曾见过上帝,汝等不信佛之人,如何能见佛?若我亲见,即改信佛教。”力劝往看,果见梵音洞菩萨放光,现种种圣相。回即改信佛教,全力护法,并劝化众友皈依。
三、见相修庙 中医傅星垣,住广州市光孝寺街,为外道先天龙华之徒。女傅二姑皈依宝静法师,常随听经,深通佛理,劝父正信三宝。遂率子女等同往宁波观宗寺拜访宝静法师,顺游普陀山,在梵音洞前亲见观音菩萨圣相庄严,妙绝人寰,放光现瑞,不可逼视,即同跪拜。从此发心独捐八千余元,修理光孝寺街观音庙,并请法师说法,欢迎信众念佛礼忏,亲率全家及亲属参加,每晚必到,法会之胜,得未曾有。
四、各见不同莫妇,广东高州人。居广州市,因夫失业,儿女读书,经济困难,每日到光孝寺街观音庙求祐中奖,果中八千余元,旧债还清,学费有著,深感慈恩,到处宣扬。忽遇傅二姑,谈及普陀山观音现身,欲朝普陀,而中奖之款,所剩无几,又每日往求,竟又中奖。即乘船至上海,邀二亲人同往,齐跪梵音洞前,诚念观音圣号,约六小时之久,发愿不见观音,誓不回头,至下午四时许,果见洞内帐幕揭开,观音菩萨高大庄严,放大光明。但最奇者,左跪女人,惟见台上一贵妇,及一婢搬椅奉茶。右跪女人,惟见一神牌位,及一小狗。次日再攀上梵音洞,实地考查,以穷究竟,但见观音现身之处,惟大石一块,有三裂缝,各长小树青草,随风飘动,如何能现圣相,实不可思议!
五、见相皈依 庞氏姊妹,广东人。妹在上海启明学校肄业多年,深信基督教,拟即正式接受洗礼。姊甫毕业香港庇理罗士女学院,闻普陀山观音现身,即赴沪邀妹同往。妹笑姊迷信消极,与愚夫愚妇同一见地,不要去拜偶像。姊定要妹陪往同游,妹云:“如陪汝朝普陀,见到活观音,即随汝信佛。若均不见,要与我同受洗礼。”姊即应允,双方订好条件,方买舟前往,同跪梵音洞前,口念观音圣号,果然帐幕揭开,现出一光华灿烂、艳绝人天、德相庄严、千花献瑞之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合掌围绕,如走马灯,叹为观止,便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倍极钦崇!大喜同归,禀告双亲,将前认为天经地义之圣经付之一炬。并考虑出嫁为管家奴,不如清净自居为大菩萨,遂从姊研习教典,皈依海仁法师,为入室弟子。民国廿二年法师到广州西关讲楞严经,每日下午命庞氏姊妹复讲,舌灿莲花,折服知识份子甚多。
六、久祷方见 密显法师,在普陀前山住茅篷,为求见观音圣相,每日往返梵音洞二十余里,一次不见,次日再来,跪数小时,惟见乱石。第三日再来,跪拜恳祷,痛责业障深重,无缘见佛,仍然不见。第四日再来,誓不见不休。如此往返二十余日,最后方见光中现佛,如愿以偿。如无诚心与恒心,岂能亲睹圣相耶?
按南海普陀山为观音菩萨应化道场,凡往朝山进香或游览观光者,多礼梵音洞看菩萨现身。大士为增其正信,或化导向善,屡放光现相,以垂接引。如王等基督教徒,傅为龙华外道,皆一见即改信皈依,或修庙念佛。莫等跪六小时之久,密师连往二十余日,皆久祷方见,以试其诚心,而消其业障。此皆慈航普渡,俯顺众生,曲垂方便也。
第二节 普现圣像
一、窑现磁像 江西有一陶家,制磁为业。一日装白磁碗满窑而烧之,迨开窑不见磁碗,惟见白磁观世音菩萨,卓立窑中,妙相庄严,光明晃耀,迥非人所能制,举家欢喜,叹未曾有。远近闻风,咸来瞻礼供养。一夕梦菩萨嘱将其像送供福建鼓山涌泉寺,有司具奏其事,朝廷遣使欲请入宫供奉,寺主梦菩萨曰:“明日朝廷有使来山,欲将我像移供宫中,汝可用小槌在我身衣一敲,以慰我愿。”黎明遵命持槌击之,衣上裂一长缝,使至见有裂纹,用以奏闻,遂不移供。以后凡祈晴祷雨,迭彰灵应。至民国十六年忽然不见,未知何往。
按菩萨示现,在普度众生,故不愿移供皇宫,惟供帝王瞻礼,且知清廷气数将终也。
二、瓢现画像 普陀佛顶山自文质老和尚重兴以来,道风日振。大寮有一茶头师,是一在家居士,发心在大寮烧开水,供养大众。最信观音菩萨,每晨三时起烧开水,至晚上九时止,手持大铜瓢,盛一瓢水,念一圣号,手动口念,工作不停,圣号不断,如此念念无间者二十年,大水瓢之铜柄上,忽现观音菩萨全身圣像,圆满庄严,初疑人画,用水洗之?愈洗愈明,以布拭之,愈拭愈显,令众生敬,感茶头师发愿出家。文老和尚以菩萨垂慈,现希有事,我等应生希有心,珍藏供奉,永镇山门,请圆瑛大师撰观世音菩萨应现记。
按瓢现圣像,乃手持口念,二十年精诚所感,接引其出家得度也。
三、石现圣容 民国三十二年三月初五日,无锡佛教净业社社友王德超等男女百余人,雇轮往苏州灵岩山进香参拜,同谒在山闭关之太平寺退隐真达老和尚,谈及山上西施洞之名,与佛法颇不相应,当改名观音洞,方丈妙真和尚深善其说,请王发心在洞内恭绘观音圣像。十三日下午一时王与袁德常等数人同赴洞中,见洞内顽石高低不平,碎纹复杂,无从下手,皆有难色,虔诚同念观音圣号。刹那之间,石上忽现大士圣容,眉目毕肖,妙相天成,莫不喜出望外,赞叹礼拜。适有游客多人,见亦致敬。王即登梯,依相绘出。不意石上又现身相,或大或小,或坐或立,见者各有不同,殆亦普陀梵音洞之第二灵境耶?众益惊喜!旋又现鳌鱼一头,在圣像下,张口翘尾,俨然大士端坐鱼身。其下石隙,顿现天然大海之象,令皆得见。从此妙相庄严,永留名山胜境,寻声救苦,特来饶益有情也。
按改西施洞为观音洞,即现妙相庄严,令王依绘,供众瞻礼,得福无量也。
四、洞现石像 民国六十年元月廿二日,台湾水泥公司高雄厂工人在高雄市寿山水泥原料工地炸开石块时,发现一天然石洞,约深二十公尺,宽十五公尺,中央矗立观世音菩萨圣像一尊,高约四公尺,头戴盘卷佛巾,身穿洁白佛袍,脚立圆型莲华台上,右手抱婴儿,栩栩如生,较一般寺庙供奉之雕刻圣像,更生动自然。附近居民纷往参拜,厂方恐人多挤坏,派工掘运办公室,前往瞻仰礼拜者仍络绎于途,将献高雄市佛教支会供养。菩萨于此时此地现身应化,俾各地人民皆能恭敬礼拜,共沐救苦救难之慈恩,永免刀兵水火等劫难也。
五、阁毁像存 太鲁阁建于台湾省东西横贯公路东端之半山,不知若干年也。下俯雾溪,上耸才岩,中供观音大士铜塑立像,灵感甚多。民国五十一年春忽岩石崩坠,阁宇全毁,惟大士像前移八尺,近临铁鼎,屹立如故,毫发无伤,观者赞叹,咸谓大士威神之力,如此其验且著也。是年夏公路局重建太鲁阁,阁后凿岩为洞,深达丈许,移供大士圣像于其中。请湖南张龄居士撰观音灵感碑文,刻于阁壁,以传灵异。尤以东西横贯公路之告成,经历奇险巨艰,笔难尽述。如四十六年覆测,改从南线开始,值上游迎宾峡崩石塞溪,堵水成泊,山洪冲决,怒涛卷人畜入海,使先易辙改图,而免执事者尽为鱼鳖也。当筑路工程进行中,先总统 蒋公亲临巡视,路基甫奠,虑生险阻,而土石坚固,警跸无惊。自全线通车迄今,往来车辆,悉庆康庄。凡此祥符,实由灵贶,信乎大慈宏誓,无往而不被其覆帱也。
按横贯公路即将告成之时,太鲁阁车可直达,忽岩崩阁毁,惟像独存,使重建新阁,以供朝参,而起敬信,俾共沐慈恩也,。
…
《观音灵感录续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