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
1、念觉支:无论在从事精神或肉体活动的时候,随时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所说念住的修习。此为发展心量和心的能力。
2、择法觉支:钻研探究各种有关教义的问题。这包括一切宗教伦理以及哲学的学习阅读研究讨论交谈,和参加有关教义的专题演讲等。明了抉择此中的真伪和真相以发展具有智慧的能力。
3、精进觉支:以坚定的决心,努力不懈,以底於成。此是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不懈的进取精神。明了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目的。为对精进的明了。
4、喜觉支:与消极忧郁悲愁相反的心理状态。为维护或保持喜心理状态具有的明了行为是的近因。二禅人享有喜果。
5、轻安觉支:身心的松弛,并非僵硬呆滞。
6、定觉支:对定境的明明了了。此有理论的,有实际体会的,而以後者为主。所明了的定中境界,为定觉支的内容。
7、行舍觉支:以宁静安详不惧不乱的心情,应付人生一切变故。为平等心做人。要培育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个真正的誓愿,立定一个百折不挠的志向。发展这些品质所必备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之一就是得有身心的双重健康。要得对佛说的四谛有正确的明了,对法无我人无我诸法无常之实际有了解。为此,你也可以用五蕴做修习的题目,如参究“何为众生?”“叫做我的是甚麽?”等问题。也可以用四谛或十二缘起为题目来进行参究。参究这些问题,就构成第四种的修习法:法念住;此可导致最高真理的亲证。
另外还有许多修习的题目。传统上,斯里兰卡的修定方法有四十种之多。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无量心的修习。它们是:(一)慈心无量:将无限量的慈心,普爱一切众生,不分轩轾怨亲,如同慈母锺爱独子,一般无二。(二)悲心无量:对一切在灾难痛苦中的众生,普遍以悲心护持被覆。(叁)喜心无量:对他人的成功、福祉及快乐,寄以无限同情的喜悦。(四)舍心无量:对人生一切变迁泰然自若。
当前禅法或修定之法在斯里兰卡所流行的主要是出入息法和不净观中的白骨观,几乎每个坐禅中心都有一具完整的骨或头颅,用作修定和观想的对象,以叁法印为指南。为甚麽泰国的禅师所倡导的禅法是以出入息法配合念佛或想佛,而斯里兰卡的禅师们则教以出入息法,同时亦教人不净观和白骨观?依定法相应於性格的教导来看,当今泰国的人民体现出信仰心突出的特性。他们坚信布施得福,深信佛陀的功德之伟大。深信短期出家是报父母恩的表现,因为信的力量使泰国仍有僧王、国王和公主。出入息法是体验生命存在的状况的最佳方法,有利於身心的健康,念佛是多信者所修习禅法;泰国多年来相对太平,让人体验生命和导入於定,自然就形成了出入息法与念佛观佛此二法并用合一的使用。此法是否实用有效,相信广大的泰国修学者不是在赶时髦,更相信发明者确实是有实验和慧力的,是善知识。斯里兰卡多年来内乱,生命仅价值五百港元,由於贪欲和占有心之重,内乱不断,去除贪心宣布生命存在的可贵,出入息与不净观、白骨观的并倡是较为实用的方法。总之,禅法的运用是活的,它因时、因地、因人而取用。
正 定
在四圣谛的道谛中有“正定”一词。正定就正统的禅定。它是心智锻。此包括了八正道中的正勤正念(亦作正志)和正定。
正勤或正精进就是以坚强的蓬勃的意志:来阻止邪恶不善的念头的生起,来祛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头,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得以生起,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充分发展而臻於至善之域。
正念或正志,就是对於身体的活,情绪的感受,心智的活动,观念思想见解等法,精勤注意观,照忆念不懈。
一、将注意集中於呼吸(出入息),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可以从锻身体而达到精神的开展。另有多种禅法的修习都以集中注意於身体为发展正念的途径。
二、关於情绪的感受,行者必须对各种感受,如愉快的,不愉快和中性的,以及它们在体内生起及消失的过程,无不了了分明。
三、关於心智的活动,行者须自他的念头是否淫佚,是否恚,是否迷惑,是否散乱;还是系於一处。这样对於本身每一起心动念,如可生起?如何消失?俱应了了分明。
四、至於意念思想观念等,行者必须了解它们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开展,如何抑制,摧毁?
以上四种心智的培育或禅观的修持,在《念处经》中有详细的讲说。心智锻的最後项,就是导致四禅的正定。修到初禅时,行者若干强烈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如淫欲、恚、贪心、掉悔等,一时除去。心中经常保持喜乐二支及某些心理活动。到二禅的境界时,所有的思想活动全抑制;从而产生内净支与一心支,同时仍保留喜支和乐支。叁禅时,喜支因为是一种动态的感觉,也消失了;但是乐支仍在,另外还加了行舍的一支。到了第四禅的境地,所有一切感受,甚至乐、非乐、喜、忧侮都消失了,只有纯净的舍支和念支。
心智就是这样经由正勤正念和正定的训练而发展起来的。【未完待续】
【注释】
1.见巴利文学会版相应部第一集第五页。
刊载于《澳门佛教》23期
《南传的坐禅中心及其禅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