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3-2
(第4、5、6观) 正 观 与 邪 观
南无阿弥陀佛!
讲《观无量寿经》最重要的目的,到最后还是归属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上面。韦提希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就得无生法忍,五百宫女皆当往生(当时就得念佛三昧)。把《观无量寿经》讲完,大家应该明了一些实相,最重要的是通达般若智慧。为什么要观?因为不清净之业障碍了我们的般若智慧,烦恼忧患障碍了我们的智慧,使我们不能够直接领会佛陀的智慧,不能够直接感受到佛陀的智慧,其实就是自己的本心,不能开显宇宙本来的宝藏。
如来说:如是观者,是为正观;不如是观者,是为邪观。什么叫邪观?就是执着之观。执着了,或者产生幻境、产生幻觉。幻觉不是直观,所有的幻觉都属于邪观,所有产生的意识的执着,也属于邪观。如来不可能让我们去执着,也不可能让我们产生幻觉。依如来之教,映到我们心里,我们如是观,与境相应,与心相应,与本性相应,叫直观,叫正观,就是如来之观。如来从本性中生,我们只是观察我们本来的东西。
西方极乐世界倒底是什么样子的?倒底是不是宝?是不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璖赤珠玛瑙?池底是不是金沙铺地?是不是有像我们池塘里的荷花在开放?如果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这个样子,可能我们又不想去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荷花是表因果的,黄金是表珍贵的,真正的是在讲佛陀的心跟我们的心相应的那个东西,讲功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前面讲观,最重要的,通过观察,如果你的业障不重,你的业很快就会清净。所以我们观的时候千万不要执着于幻境,会产生迷惑。最重要的,听我讲的时候,你细细的悟到,悟到以后,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所有的法界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所以,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彻底的安心,彻底的自在,彻底的放下。达到这种效果,也就是明了了,悟到了,觉悟了。
大家认为自己还在打妄想,不了知实相,重视自己的意识。观,观境识心。能观的能,叫觉知。有这个觉,有这个能觉能知的体,这是妄念。执着于这个妄念,一定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妄念里面过去。不管是讲怎么观,日观也好、水观也好、地观也好,都要超越我们自己的识,进入到境上面。然后在境里面,识了它的法性,知道这个境是什么,然后对佛生起信心。佛陀有异方便故,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众生想什么,佛就应什么。广说众喻,众喻是方便于众生的。而佛本身是真实的,真实应方便的体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我们众生所想的体。众生所有的想,都在佛心里面显现出来,想时就是佛显时。有百千万人,就有百千万种映现。比如念佛堂,一个念佛堂能应我们众生差别心。我们这么多的众生,就有这么多的心,这叫妄想心,但是念佛堂只有一个。我们这里有一百人,或者两百人,可以说念佛堂里面有两百光上下跳动,其光闪耀,应众生心,十方世界众生闻者得何等解脱。如果你在这里闻到了,此观是佛观的时候,不解脱才怪呢!想不解脱也做不到。除非我们妄执,以为是“我”观到这个观,有“我”在,就麻烦了。此人就是闻到也等于没有闻到,因为我执障碍,我执把佛光障碍了。明明是佛的,不是我的,本来就没有“我”。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呢?不讲无我,你执着有我在观。其实我观的那个“我”是假的,哪有个“我”在观呢?这个“我”是缘起合和的。我在讲话,你听到声音,在作观,而作观的这个意,念念之间哪有个真实的我存在呢?所以千万不要执着于妄境,千万不要执着,不要执着于识,不要执着于幻,要直观,这个非常的重要,否则就不是正观了,变成邪观了。有人会讲,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的,讲了很多观啊,我见到什么见到什么,那不是正观,那是做梦而已。你不是真正的从禅定心中生,不是在消业中生,不是直观中生,是在梦境中生出来的。或者你观了产生一种幻境,看到什么东西,那都是邪观。正观是直观,直接通过观经观出来的,直观里面任何自己的妄境都没有,看什么就是什么,没什么变化的。就像我看到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人,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你看不清楚是因为你的心在烦恼,看得清代表你的心比较清净,没什么别的。你产生幻境,看到观音菩萨飘过来了,那就完蛋了,你就进入邪观。这个一定要搞清楚。邪观产生幻境之后,你就会炫耀自己,变成恭高我慢,与前面的三福不相应。
第四观:宝树观(树想)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后面讲树观。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为什么讲七重?七重栏楯是代表法身,金刚不坏故。七重罗网叫庄严,代表报身,七重行树就是化身。法身、报身跟化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化身为用,叫体相用。我们众生观的这个体,七重行树,是属于化身体。化身体在哪里?在众生心中,是故能观。报身不是观的,报身是绝对的体,只有化身才是相对的体。化身的相对体是叫利他,利他是众生的妄见里生,除妄见即真。妄不生,则化身就转为报身,妄一生就转为化身,就映到我们心里面。能映到我们心里面的那个化身,也是我们妄识生起。为什么讲七重呢?其实七重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花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极乐世界有树,有金银琉璃玻璃……宝树。这一行一行的树,有七行树。树有什么呢?有根、有枝、有树干、有叶、有花。根代表信;树干代表精进、代表力,有根就有力;枝叫菩提分,菩提分出很多枝,叫菩提分;花代表我们众生的功德;叶子是我们的八正道;整个的树代表果。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就在一棵树上面,是从众生的信根里面生起的。这棵树代表众生闻法的因缘,所以树枝能说法,说苦空无常无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分”。所以这个树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这棵树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棵树。极乐世界的树有八千由旬高,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并且这个树上都有金银琉璃玻璃,有的树干是金、树枝是银、树叶是琉璃、花是玛瑙,互相映彻,不可思议的微妙庄严。我们通过观察生出一种定出来,消除我们的业障。四禅八定毕竟是三界中之事,三界里面才有定的概念。在西方极乐世界,定是本心,根本不需要另外的定。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报化里面显现出来的,并不是我们意识的禅定功夫里生出来的。但是我们众生业障很重,需要定来安慰其身,来得到一种安慰而已。如果你有了定力,无挂无碍,可以直接观察实相。直观观实相,就是直接观色声香味触法。一色见无量色,一音见无量音,一香见无量香,一味见无量味,一触见无量触,一法见无量法。一个色里面见无量色,并且色映应无量众生,这在佛观里有。但是现在不讲度无量众生只讲庄严。在《楞严经》里讲叫“精”,精益求精的“精”,叫“精体”,精明之体。精体有香精、有味精、有色精、有音精。他方世界有色相庄严,众生一出生看到色相,立即得三法忍。他方世界有佛国土,有声庄严,众生一出生听到音声,得无生法忍,得种种解脱。有的他方世界国土只有香,众生一闻香味,得无生法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得种种果德,得百法明门,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种种果德,只要闻到香就可以了。有的他方世界全是法味,一到那个世界去马上法味充足,马上得身心安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立即现前,种种佛法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所有果德相继而成。有的世界触庄严,微风吹过身上,马上身心柔软,善根增长,一切法即得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种种果德,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有的世界完全是法,一闻法心开意解,三藏十二部立即通达无碍,辩才无碍,智慧无碍,利益众生无碍,大悲心无碍,种种法现前,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乃至于一生补处菩萨,种种功德立即现前。色声香味触法在他方国土就是一种,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的精体全部具足。所有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遇到色怎么样怎么样,遇到声音怎么样怎么样的,遇到香味怎么样怎么样的,遇到味道怎么样怎么样的,接触微风吹动又怎么样怎么样的,法遇到又怎么样怎么样的。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只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说无上的妙法。唯有阿弥陀佛自己没有出来,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实在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他是八万四千相好。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就是阿弥陀佛遍法界身,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到阿弥陀佛心里面去了,在里面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就是阿弥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安住着众生。在此世界我们观察的时候,如果直接观察实相也是可以的,如果不观察实相,就这样观察也是可以的。就这样观察,色庄严、声庄严、香庄严、味庄严、触庄严、法庄严,你就想,那个就是树。讲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这个就叫做树。我们通过观察这个…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3-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