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不带烦恼很清爽,又很空灵,清爽,要吃饭也可以,这样吃,那样吃,都可以,做做种种游戏,进入种种境界,但是我的体性没有变。然后这一切显现都是如幻如梦,没有取舍分别,这就是道人之用,你这样用,福报会很大,人家就会善用你,福报在增长,各方面因缘会随着你变化,但你也要随顺众生,因为众生就是你的显现,那么众生就会随顺你,随顺你而转变(插:就是把理论用到实际中去)理论没有了,实际体现到熟悉的时候,自自然然了,体现也就这样,这叫道的成熟。融入实际变成智慧和方便,智慧和方便融入一体的话,就是道用,想都不用想。
十一、地藏经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我一动妄念就呸。
但是你可以不做众生,也不起心动念,但是你可以说话做事,可以起一切作用,你不见众生相,妄想相,你就没有业相,没有罪相,一切了不可得。
十二、你说要理解自己的心,不要明白你所讲的话,这个明白怎么样解释,怎么理解自己的心?
明白我们的心就是明白心本来无相,本来清净,本来灵妙无比,活泼泼的,而这个明白就是现在你讲话,听我声音的,这个就叫明白,就是当下清清楚楚的就是明白。什么叫理解?是说我们这个心,上至诸佛菩萨,下至一切动物,众生都是本性的作用,成道是它,下地狱也是它,一切众生世界,宇宙万法,显现的都是从它来的,它是法尔的,万法的根本这叫理解。
理解了就知道了,修行就是在这里修,原来成道的也是它,造业的,堕落的也是它,那么我知道了,我要相信这个,这是诸佛的命脉,那么我现在这样理解了,我要好好在这个当下,是说在我们的本性上契入它,时时刻刻在离本性。这个本性,因为你明白,没有相貌,它是自自然然的,觉性的作用,就在六根门头作用。那么就知道怎么用,怎么叫契入本体,就是说不起分别,对立,当下明明白白,灵知了了去用,就是和本体相应了。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原来念咒,我的心不在咒里,但咒在我心里,我的心不在身体里,但身体在我的心里。你去买菜,我的心不在菜里,但菜在我的心里,众生有个无明覆盖产生了一个执着、妄想,作什么事,都会落在什么地方,身体有什么感觉就在感觉上。买的菜好坏心就掉进去了,都是在菜里面,那么他的心里面就会有很多的东西。反过来我的心不在菜里,但菜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心里显现,身体在我的心里显现,身体就是幻化的,我不住在身体上,我的心不住在身体上,就在我的心里显现,那就是我们所谓的照,心就变照了,灯光、太阳光在照了,在作用。我拿它,不拿它都是我的照,活泼泼的照,就是翻转本体做功夫,翻转过来就是道妙的地方。
十三、我们现在做功夫怎么做才好?是打坐,还是觉照?
方法是可以用的,都要被你所用嘛,照用,但是你的用功的心,不在打座里,打座在你的心里显现了,去磕头了看了,都在你的心里照着,在你的心里用着,但你不在里面,宇宙你看:这么多世界、这么多物质、这么多的人,他的物质和精神,生生灭灭永远没有止境,东西别人拿到了,这里变成垃圾了,又出什么肥料了,世界永远在轮回,在生灭、在变化,哪里有多有少呢?这里人死了,那里人出生了,永远是这样的。宇宙万法物理学叫能量不灭定律,在本性来讲,就是本来具备,一切万法不生不灭,没有生,没有灭,心经也讲,不生不灭。悟到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一切都是如此的现成,如此的具备,你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本性的作用,本来就是道,那么你执着什么呢?心外就没有法,法全体在心,心外无法,所以这个心就放得像虚空一样,包罗万物,你就没有了个人,你没有个人的得与失,好与坏,修与不修,成就与不成就了,你已经融入了法界的体性,你已经融入了,何必还要执着个人的修与不修呢?但是虽然这么讲,你还是要照样生活,因为你要在这个世界上起作用,道要起用,照样打座,照样吃饭,照样睡觉,但可以转,随着你的智慧,要怎么转就怎么转,这个转就是用。(插:转要靠悟性)比如你打坐也可以,不打坐也可以,坐长坐短都可以,但是这里照,我能坐我久,我怎么做,都是自己知道的,我在用,不是被它所用我本来坐一个小时,但勉强坐二个小时就被它所用,要它被我所用,那就是道。万物被我们所用,而不是我被它所用。(插:不落在它圈套里)是的,而且人有习气,有的习气我们是被它所用,因为离开它,我们不行,难受,我们要化它,离开这难受的事情,都要转化它,(插:那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过程要化的,化了空了以后,就没有了,就是习气没有了。真正空,在作用处空的时候,习气就没有了,习气越轻的人,他的功德力量越大,他越妙,这样的人越妙越会变化,习气重的人变化不了。比如他睡自己的床睡惯了,睡别人的床睡不着,那就是习气重,他就执着了,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自在,。人住在身体里久了,生病了,或者劳累过度,没时间睡觉就难受,就不自在就是有身体的习气,被身体所拘。凡夫一般都是这样被身体所拘,很历害,(插:这个也要破)要破!这就是悟道以后,就在这些地方照,照见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习气看得清清楚楚,我住在这里了,我怎么怎么样,看得越来越清楚,一层层的,然后知道了,我这里有落、有住,要化,化一层就不一样,用新的一种智慧去照,更加光明,更加明朗,这就是悟后的真修,就是要照破。
十四、老师说,人生病不要住在病上,要注意病的源头,我找来找去找不到。
你这个知,你这个照就是它的源头,不是另外有个源头,你感觉不舒服的那个感觉就是源头,然后照到源头了,那种感觉就没有了,(插:还是有)还没照透,要继续照,这个知生病的时候会难受,那个难受就是无明,就是颠倒,然后你照难受,那个感觉的源头在哪里?(插:怎么照?)就是看着、回照,就是那个感觉源头的地方,你去看着它、回照,是什么?在哪里出来?一照,那个难受的感觉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没有了、清清楚楚,病还是病,没有病的感觉,这样一照破,病的感觉就没有了,或轻微一点点,不舒服没关系,你还是明明朗朗,那就照过了,这个就超越一层,下次再有病来,就感觉很轻微,没有那么严重。
十五、在打座的时候我照,昨天照过的买东西,第二天还是再来,是什么原因?
照不是照它,照你的心,不是照磁带,照磁带会留影子的,留影子就是生死根本,不是照磁带,照知道磁带的心,一照就没有,我们拍照,照下来就有底片,那么我们觉性叫自照,照相机照自己,它拍下来是空的,它不拍外面,我看到你,我是看自己,但是你显现我不留底子,影片的底我不留,你走了,我一点也没有。(插:我刚才讲了明天又出来)明天出来是明天事,当它出来的过程中还是带了影子了,还是有一点,但是这个不要紧,当你力量充足,这个影子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淡,后来也会出现,但是越来越淡。过一段进步了,它不出来,要出来是你需要的时候,照它就出来,不照就没有,它不是底片死的东西,它是当明当中的一种显现,就是你需要什么,它就出来,不需要就不出来,是活的,到后来,道用是活的,是自由的,意思说,作得主的,要这样可以,不要这样也可以,你作主的,你要用就可以了。古人讲要用就用,不用就不用,是自在人,古人是这样,对心念也是一样。
十六、我心里的障碍,做功夫障碍很多,能不能上去,有很大的疑问,我要跨一步很难。
你不要跨过去,你退一步,不要相信妄想,是假的,不见妄想,管它有妄想没妄想,(插:自己觉得没有,好像烦恼还比较多)你也不要见烦恼,(插:心还是比较散)你现在也不要管定与散,没有定也没有散,现在全靠你的悟性和智慧去用,在下手处用也可以,在生活中用也可以,只是不见妄想,不见烦恼,也不求定,也不要求进。退一步,退一步就放下了,就安住在本位当中了。(插:我急于求成)你不急求成,不求殊胜,不求进步,不求没有妄想,不求什么什么境界,退一步什么都不可得,退一步自自然然,不要在那些地方着眼,就是这样子。有人问禅师,我烦恼很多,禅师说,你把烦恼拿出来,烦恼拿不出,好,我已经把你烦恼拿掉了,没有了,你没有烦恼,这叫退一步,你可以回去了,(插:我烦恼一来就发火)古人讲发火也是本性的用,发火也不要作发火想不要马上断掉,因为情急当中人有习气,不是一下子能断掉的,让他在本性处作用,然后在作用处解脱,这个是习气,。如果你再发火的时候,也是本性放光,到一定时候你在发火中得自在,自己也不伤,也不伤别人,反而有加持力,别人被你骂了,他会很舒服。
(插:我平时想的比较多,学了佛,还甩不掉,我一直烦恼,障碍着自己)不要急,这是一种心态,另外身上有一种气脉的气一提起来的时候,他会急的,气会动荡,自然会消掉的。你讲话的时候,不要忘失你的本性,但是你看着,在觉性中看着自己讲话,那就急不起来了,你一急,肯定本性就迷失了,就是被话讲去了。所以你要改这个急,你想压制它不急,看着自己讲话,你就不急。有的人有个紧张感,或者肩膀会耸起来,什么事来了不放松,但看一看,我自己现在怎么样,就放松了。如果他做事当中被事做去了,有些紧张,执着了那个地方,自己不注意的,你照它一下,噢,身体紧张了,一松就松了,快了,一看就知道了,说话快了,有个硬梆梆的,不舒服的急的东西在那里,一照就没有了,没有像流水一样,就自然了。谁知道妄念?是一个方法,那么如果你更直接一点的话,直接看着自己在讲话,这个知就是照,就是觉性,看着自己走路、买菜,做事情,看着有的事情没有障碍的,你不要看,不要管它,没有障碍、自然,(插:怎么看着自己?)谁知道自己讲话?(插:知道自己讲话,这个知就是看)这个知就是自己的本性?本性就是看?一看就没有了,一看就化了,觉性就起来了,这叫老僧转得十二时。因为翻转本体做功夫,所以老僧实得十二时,就是这样。
在本性上照顾着的人,平时是非常的清净,当他某一天遇到某个事一激,那是翻江倒海,他知道了,这么历害啊,动念头动不得,所以:“宁动须弥山,不动道人心。”意思是这样,道人的心一动,是不得了,非常有害的,他平时修得好,是不知道的,平时照着很清净,很自然,都是妙用,越修好越不知道,当他退转的时候,动的时候就不得了,身体难受,整个世界昏天黑地,天动地摇,这个波浪就来了。
十七、讲到这里实在是念念在觉照。
但是念念在觉照,念念不在觉照里,你要这样的体会,就是赵州和尚讲,老僧不在明白里。念念觉而不觉,开始的时候要念念觉,因为你有个东西在,好像心仇,执着,你要觉来化它,那个东西没有了,你还觉什么?你不要再觉了,你没有烦恼了,你还要照烦恼干什么?就不用照了嘛。照叫归体之功,叫照体独立,他是本然的,没有照和不照,但是他在照,但是你不知道它在照,自然了,才是道体。但是有用的时候,它自然会起大用,没有用的时候,用就归体。就像过去讲的,当你六根不起作用的时候,六根就歇下来,体在里面,自己不知道,外面有声音马上就一觉,就启用了,很快,马上就能照用,眼睛看东西,马上就反映,他是很直接的。古人就这样体会道。
他这照是越来越细,照身体身体就化掉了,化作空,还不够的,再化作光明,气脉里面变化,空了以后要变作光明,起变化,照境界,境界就被你化掉;开始化掉,只是他成分变化有加持力,后来化掉了,境界就变成光明,再进一步,光明里面物质就可以变化,那是大力量了。这是一步步来的,先是要照心念,心念的那种成份执着,或者你做事当中的作用处的急,烦躁,什么不安,都要照破,这些照破了以后,照身体,身体照空,身体化掉,然后才照作用处的境界,一步步的。
十八、五加行中的持六字大明咒,它能涵盖所有的功德?
那是顶果仁波切说的,那是对事情忙的人,作这样的方便说,以六字大明咒归纳一切佛法,持六字大明咒,你的心归依观音菩萨,归依观音菩萨的功德法界等等,那么就具备了归一,如果有念,归观音菩萨,同样的愿,那么就是发心,念观音菩萨能够消一切业障,就是金刚萨垛,念观音菩萨的时候,起恭敬心,大恭敬心,就是大礼拜,念观音菩萨具有无量的福德,就是供曼扎,念观音菩萨的时候,观音菩萨现本尊相,和我们自心相应,就是上师相应法,这样和禅宗的法有点相应,容易接受,容易圆满,这个就是大善知识,能够对机说法,摄受大众,他超越了原本的次第,繁琐的修行,以一个法来归纳一切法。就是阿底峡尊者到西藏,遇到一个修行很高的人,说我们法都有,他说啊,我白来了,你们法都有。又问:你们有没有,一座当中具备一切佛法的,你没有,我有,打座当中一个法,具备一切佛法,他就告诉他,一个法中具备一切法的道理,你六字大明咒,一个法具备一切法,一句阿弥陀佛具备一切法,一念的觉照能够照一切法,这个就是一座法中具备一切的大圆满,也是禅宗心地法门所具备的智慧量,一个法中具一切法,是多么高的智慧,多么圆融的见地。阿底峡尊者说这次没白来,就是这样子,你们一座当中,都要具备,有下手处,又有体现道的作用处,又有智慧,又有方便,一切一切圆融,然后收摄在当下的照用当中,到当下本性的显现当中,那不是具备了吗?像阿底峡尊者,你当面见到一样,就没有区别了。
十九、我一直持六字大明咒到临终?
将来成就了以六字大明咒现观音菩萨相来度化众生,是无数亿观音里的一个观音,因为观音同名,同姓的无数亿个,你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十、我早上打坐,观想你是四臂观音,然后一个妄想一来,没有了,一片空白。
可以的,大家将来都是,你修什么本尊法将来你示现在世界上,就是什么形相,有的同时修几个,那么他就是几个同时的示现,有的修文殊和观音的,示现在世界上就是文殊和观音的不二示现,都可以的,然后再可以取其它的名字、名称来示现,都可以的,这就是我们本性当中的一个功德的变化和你的宿世的缘有关系,你种下什么因会观什么缘,是这样关系的。有的执着了,他没有成就,比如执着某个咒,他不能消融在本性当中,但他很喜欢这个咒,死了以后做咒神,护这个咒法,他不是菩萨,也可以叫有相菩萨,他没有正悟的道,那么在虚空当中,那里有人持这个咒,他就来护法,有的是成就者示现的,但是大部分是修行当中的。
《禅道的照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