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本有之乐)、空悲双运等,自然成就三身佛果而圆明于法界矣!
十、禅与艺术的问答
(一)
问:在艺术领域的全身心投入是否是养道的过程
如此修行是否可行
是否在证道的时间上来得慢些
怎么样使二者更好地合而为一
答:禅与艺术从来是一家,禅贵在内省,而体现于生活,艺术在于表现,而成熟于性情。如能彻见艺术之道本即禅道,且具有自心显现的观察力、领悟力、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时,身心世界融为一体,无念空灵,妙明直显,使艺术的境界,完全发自于觉性的自然。此时自心融入了艺术,艺术活现了心灵。彼此不二,在无我无境中,养一股浩然之气,明净之神,神气交运,境花妙生,大定中全体慧照。于是艺术的生命,体现了人文的真精神,真慈悲与真智慧,此即养道,此即修行。当宇宙万有都成了艺术,法界诸法都融入了自心,顿然忘机,虚朗全体,道的真意即此呈现,于不可思议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个中艺术无人能会也。
(二)
问:艺术之道的成就具体应分那些步骤?
答:第一,禅理与艺术之理应贯通;第二,见地要透彻,诸法圆融,更无疑滞;第三,要有入定化空,灵明常照的功夫;第四,有洞察古今,摄纳精华,观照境界,超越束缚,形成自己的艺术观与全面的艺术素养;第五,不断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在发挥中不离自性,又能观察众生对艺术的需求,使心觉众生在艺术上的一致性,呈现新的境界;第六,在定慧圆明之中,一念灵光,展现在艺术的创作上,使作品充满智慧、慈悲、平等、清净、虚灵、空静、活泼等无量功德;第七,在创作过程中,即是修道养道的过程,故灵明不失,身心一体,心境一如,妙用自在;第八,如达到圆明无碍,身心世界都化为觉性的影子,艺术的创作转为神变妙用,那时一切皆成为艺术,一切皆是道用,一切均融入了不可思议之中,此即证道;第九,佛祖的人生示现,即艺术的极致,而艺术的契证也无疑乃佛祖的再现,妙哉!可道乎?
(三)
问:禅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答:禅作为宗教乃是教外别传--不通过文字经典的模式而直接从悟证者的心灵传至下一个悟证者,也即直接传承了佛陀的实相心印,属于纯心灵的至真的心灵艺术境界。如果把禅作为法门来运用,则禅是破执的智慧,也是直指的顿悟,以机锋的形式显现为活泼的教化艺术。
那么禅艺术的本质又是什么?其实禅艺术的本质也就是禅师们通过自心的证悟而达到的精神境界与智慧特质,是极微妙的人生修养,归纳禅艺术的本质内函有以下七类:
一、 以空灵的心去观察世界,面对世界,则形成了空灵的艺术本质。
二、 以觉悟的智慧,唤醒本具的人文艺术的潜质,超越尘俗的观点,而超证人生万有最真实性的一面。
三、 禅者常以无住心而起灵妙变化,不拘一格,不受制于感官,不束缚于私我,以新新不已的风格而体现了潇洒自在的人生。
四、 一尘不染的心灵空间,平等不二的中道理念,慈悲大乐的利济精神,超脱活泼的无相妙用,无言无为的至真之道,一一在禅的心灵里呈现为最美妙的品质。
五、 禅的悟证者,不立阶级地位,不依靠、不执着、平民化,融入于大众之中,而又超越于尘累之外,和光同尘,乃是化入了平淡的生命之光。
六、 禅的悟证者,以其大智而历观一切历史、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等,既透彻一切诸法,又能融摄其中的精华,使心灵的本质升华为极致。
七、 以超越的见地去开显世界,以绝妙的才能去启迪艺术,以无为的方便去运用人生,以本位的真光遍照所有。
禅的艺术本质难以尽述,可以是虚空中的云、山涧 的流水,也可以是梦中花,眼前的树,一阵风吹过,什么也没留下。
(四)
问:禅道有哪些直接的艺术表现?
答:禅道是一切万法的根源,所以悟入自性的人可以应用于一切人事之中,但与禅有直接关系的艺术则有:
一、 禅的机锋对话--捷机如电,应对如流,如以电视剧的形式把禅师与弟子的机锋对话演绎出来,那将是非常有艺术性的人生智慧的表演。祖师的门庭风格,法堂的机缘呈露,以及生活、劳动之中的微妙示现,都是禅艺术的直接体现。
二、 禅的诗歌与散文--在禅师与悟人的诗歌,偈颂及散文,处处充溢着超脱自在的风格,那是人生意境到达顶峰时的自然流露,读禅人的文字,犹如走进清凉的世界,心中顿时充满解脱的意乐。《禅诗一万首》,以及《宗镜录》、《碧岩集》、《心赋》等是禅文字里最具代表的杰作。
三、 禅的书画艺术--禅的书法是炉火纯青的妙化的意境,禅的画意显示了画家的灵性空间,二者都是艺术之道的体现,因为此中,妄执与俗气全然化尽,呈现出的是灵妙的实相真境,不同的人见之,则会产生不同的悟境与感应。
四、 禅的茶道艺术--茶道是禅的艺术,是表现了禅的宁静与自然的品味,是禅师们在参禅之余用以活现心智的方便,赵州的喝茶去,便是禅机妙用直归。禅者如以平常心去喝茶,则个中真味,自然全体显现。
五、 禅的养生之道--如以禅作为健身,则有禅道的武术与气功,如以禅作用于生活,则有禅坐、禅养、禅食等,如作用于治疗疾病,则有禅疗方法;如作用于生命,则有禅的妙道之花。
禅艺术是什么?是释尊手中的花?是赵州脚下的桥?是临济的棒、百丈的喝?或者是杯中的茶与画中的人?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有置身于禅与艺术之外的人,或许能把艺术与道划上一个句号。
(五)
问:禅的艺术工作者有那些事业可以作为“道”来体现?
答:以禅为道的艺术工作者是真正发心以禅为事业而立足于人生现实为社会作贡献的菩萨行,他必融贯禅与艺术的精神而又根据众生世界的现状而展开的方便之道。一般而言,有下例十项可行的具体事业:
一、 中国禅院--设立高级的中国禅院,摄受全世界禅的学者到禅院来修证、研究,探讨禅的道妙,使禅摆脱传统的模式,走向了人类精神智慧的峰顶。
二、 禅社--各地可成立禅的学修社团,使许多人可听禅课,修禅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 网上禅道咨询中心--通过网站解决人类的诸多困惑,以智慧指点众生走向光明,形成禅的开放性利济空间,使一切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可在禅的智光中得到清净意乐。
四、 禅疗中心--培养有禅治疗经验的禅师,对众生身心疾病进行具有禅特色的治疗与康复,使一些不宜用药治疗的慢性疾病得到禅法的治疗。
五、 禅园林休闲中心--以寺院或园林的形式,建立禅风格的园林式的休闲中心,以禅坐、禅食、禅茶、禅话等方面,使休闲与禅密切结合。
六、 禅书籍出版社--专门出版有关禅的书籍,以推动禅的化导的效果。
七、 禅文化传播中心--以电视剧、电影、卡通片等形式的创作、制作使禅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清净,超脱的享受,从而打破人们娱乐的误区,使精神的世界进入禅的灵悟空间。
八、 禅艺术制作中心--以禅为素材,或以禅为意境的书法、绘画、工艺品以及禅的传统用品等,使禅风格的艺术应用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使禅艺术成为人们收藏、欣赏与点缀生活的热门。
九、 禅屋--各个城市可设置禅屋,专门销售有关禅的书籍,艺术品、VCD等,使禅的用品方便传递到每个爱好者的手中。
十、 禅风格的茶室--以祥为风格而建立的茶室,既有不同茶道的欣赏与受用,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禅师与品茶者对话,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消除烦恼,得到禅的智慧。
禅的事业是禅人之道在世间法上的化显,禅本无禅,道即非道,这些化显的梦,只有了梦的悟人,在如幻的世间里,各依本位而方便行之。禅的艺术与道的妙用,到此已化入了人间,花开花落,自有机缘!
(六)
问:以禅为艺术的人生应当如何进行日常的修养?
答:禅的日常修养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而且随着禅人的事业的进步,其悟性与修养也会随之改变。以下略述大纲以供参考:
一、 在无相心中建立切实的愿行,每日清晨可从内心而发,以作人生向上的引导。久之,应达即愿无愿的境界。
二、 适当的禅坐修养,以使定慧更加圆明。并使禅坐在一切处体现 。
三、 每日读一段禅的好文章,以启悟自心智慧力。也可以自己写一段禅文字,以流露出禅的智慧。
四、 注意身心的运动与营养的调配。使身心更健康,气脉更饱满。
五、 观想观察自己应做的事业与具体的工作,使自心显现于境界之中而明了无碍,并以方便力去实施它。
六、 如有条件应与禅门善知识进行对话,以提高自己的机用力,使心智互印。
七、 如有时间应涉猎人生的各个方面,以培养俗谛上的智慧,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素材。
八、 中午与晚上应入睡眠定,以含养觉性空灵不昧。使神气化为光明。
九、 在自己确立的事业上,不断地深入学习,以觉性智慧掌握其规律,并开创性地应用于实际。
十、 每日参究一个问题,以慧力突破其局限,使自心明白于事理,终至于大彻。
《空谷的回音 网上答疑选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