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好了,就这样。如果你一定愿意说:「念佛是谁?」那也好,你愿意那样也可以;「父母未生前,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那也是好,也是可以,你愿意那样就是可以。
这个功课表,我想大家可能都看见。四点钟就起板、就起床了。四点半的时候,我们念大悲咒。这个念大悲咒,《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所以,念大悲咒对于坐禅有帮助啊!这是一;另外呢,念大悲咒有降伏一切邪魔鬼怪的作用。我们都是不……,若说都是有业障深重,这话也太不客气了,但是,我们还是早晨念它半小时的大悲咒,能够使令我们这个二七一十四天很顺利地学习禅,不要是大哭大闹不正常的现象,多少能避免一点,这是所以念这个大悲咒。念它半小时呢,就是五点钟止静,止静三刻钟,就是五点三刻就开静经行,经行到六点钟就早粥。八点钟又经行,到八点一刻止静。这其中到十点三十五分钟的时候有礼忏、有礼忏。礼忏,我们就是拜佛,拜释迦牟尼佛。我和维那师父常在法师商量,这个礼忏就是拜释迦牟尼佛,拜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十方菩萨,拜这个五位佛菩萨,一位佛菩萨三拜,三五一十五拜。
我们拜佛的时候诚恳地拜,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也特别地提倡拜忏,拜忏消除自己的业障。我们有很多的罪,其中有一样就是障道罪,就障碍我们修行。我们静坐的时候,想要修止修不好,想要修观也修不好,那我们向佛菩萨忏悔磕头,磕大头忏悔,就是诚心。这么忏悔呢,它也有作用,所以加上这么一条。
另外,就是晚间七点半讲开示这里。讲开示,我和各位法友,我会说什么话呢?我是个生死凡夫,完全也不懂得佛法,我会说什么话呢?什么都不会说。所以,我只好我想这一回讲开示,我不说话。那不说,还列出一条「开示」,那怎么办呢?所以,我就是求救于释迦牟尼佛,就是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法师翻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其中的一品,就是〈深奥品〉──〈灯炷深奥品〉,我们学习这一品,学习这一品帮助我们修毗钵舍那。帮助修毗钵舍那,这里面就是我们说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好,观身、受、心、法不可得也好,这都是四念处,你用般若波罗蜜来修毗钵舍那,是这样意思。我说的话,我个人说的话都是没有用的话,就是佛菩萨的法语是最重要,是我们最欢喜学习的,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个开示这个地方,是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一品,到九点一刻就休息了。
以下,这个禅七的第四天开始,每天午后的四点五十五到五点四十五有小参。小参呢,就是限于修行的问题、静坐修行的问题。我们有问题,我们就提出来讨论。你要向这个监香的师父、或者本因法师,向他登记。我们有一个房间,我们在那里论次第,按照次第,我们就小参,这样子。「欲小参者,请于前一天午斋后要登记」,这样子。
第二样呢,是四号下午的五点三刻,我们就停止了。停止了的时候,我们六点半到八点半有个座谈会,这是最后一天的事情。
这是禅堂的规矩,我念一遍。禅七的期间,我们都不要说话,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写字条,向负责人去连系。
第二条,入禅堂后,你要注意这个时间表,按照、注意这个时间表,什么时候开始,要注意。
第四条,有特殊疾病的,有特殊疾病的人,请你事先提出来,以便处理。这可见万佛寺的主持人非常慈悲,可以照顾我们这个事情。
又有在禅七的期间,既然是大家肯发心来,大家共同地学禅,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了,当然我们这个十四天内不外出,不出去。也不要打电话、接听电话这些事情,接待客人,这些事情都停下来,专心地坐禅。
另外一件事呢,我们也安排了巡香的事、监香的事情,拿着香板。拿着香板,我们明白一点说,只是走一走,并不打香板。但是,如果你愿意这个监香的人打你香板,你可以以合掌来表示,他走到你旁边,你合掌,他就知道你愿意打香板,那么他就打你香板。那么,你这时候也可以放掌,打完香板以后你再合掌,表示感谢,也可以这样。如果你不高兴打香板,你不要合掌。但是,如果你若是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打呼,打呼的声音太大了,影响别人,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呢,这监香的人可能用香板多少地警觉你一下,这是合理的。这是一个事情。
另外,这个院方的规矩,但是我不是有把握能做得到,譬如说止语,不能说话;但是,我无意中会说话,这怎么办呢?这个院方──万佛寺的主持人预备一个止语牌,你挂个止语牌,对你──止语有帮助。如果说:「我一定能止语,不需要止语牌。」你就不用挂。你自己要挂,可以挂。
另外的问题,假设有的时候……。这个打禅七,各位可能已经参加过打禅七,也可能有没参加过的,那么有的时候懈怠了。你一直地在那儿不是跑香、就是坐香,这样子一直这么用功,我搞不来,我忽然间出去跑一跑,就是容易懈怠。假设你若是这样的话呢,你就挂一个懈怠的牌。你自己知道:「唉呀!我挂个懈怠牌,我不要懈怠!」这样可以。或者你挂个精进的牌,用精进来警策自己,也是可以,这随自己意,倒不是说你非要挂牌不可,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问题。
其次,止静以后,我们的中国大陆以前的禅堂,止静以后这个门完全都关起来,就不出、也不入了,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现在是怎么办法呢?我们也尽量地能做到这一点也好。那么你止静以后,就是专心地这样子修止观,你不要有妄想,要往外面跑,或者是怎么地。但是,若是……譬如说你要去洗手间去;经行的时候,你就注意这件事,把它做好、处理好。那么静坐止静了,当然就不需要出去,也不要起来,那么继续就可以坐禅。但是一时的疏忽了,经行的时候我没有什么、不感觉什么;但是,坐下来就需要到洗手间,那么你只好也要出去一下,只好这样子。但是希望尽量地要注意,避免出入,避免这件事,这是一个问题。
我读过来果禅师的语录,我没有读完,读小小。我感觉他们这个禅堂里的规矩特别地严、特别地严。当然,那也可以说他们是大慈大悲,勉励我们精进用功的意思。但是,我想我们现在不用那么严,不需要那么严,我们还是稍微宽一点。宽一点,但是我们既然发心用功,念念在道的修行,自然地就是很规矩了,应该是这样做好。我没有说:「啊!你犯了规矩几次,我就要你出堂。」我们不要说这种话,我们就是稍微宽一点,大家好好用功。
世间上,我们人的善根不可思议,你若是真精进用功,你知道你下一剎那就得无生法忍了吗?你知道吗?这是不可思议的呀!所以,你还是努力!不要说:「我没有善根,我业障鬼呀!我不行!」不要这样说,你不要自暴自弃。你就说:「我能成佛,我能得无生法忍,只要我肯努力,这件事就能成功!」应该这样想。就好了,我就说这么多。
我们大家能够── 我刚才说了,在同一个愿望之下,集会在这里用功,诸佛菩萨皆大欢喜,默默中也会照顾我们,我们好好努力,希望能够有成就。
我们现在起来,起来就跑香。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 (1994年于台中万佛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