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好了,就這樣。如果你一定願意說:「念佛是誰?」那也好,你願意那樣也可以;「父母未生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那也是好,也是可以,你願意那樣就是可以。
這個功課表,我想大家可能都看見。四點鍾就起板、就起床了。四點半的時候,我們念大悲咒。這個念大悲咒,《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說:「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叁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所以,念大悲咒對于坐禅有幫助啊!這是一;另外呢,念大悲咒有降伏一切邪魔鬼怪的作用。我們都是不……,若說都是有業障深重,這話也太不客氣了,但是,我們還是早晨念它半小時的大悲咒,能夠使令我們這個二七一十四天很順利地學習禅,不要是大哭大鬧不正常的現象,多少能避免一點,這是所以念這個大悲咒。念它半小時呢,就是五點鍾止靜,止靜叁刻鍾,就是五點叁刻就開靜經行,經行到六點鍾就早粥。八點鍾又經行,到八點一刻止靜。這其中到十點叁十五分鍾的時候有禮忏、有禮忏。禮忏,我們就是拜佛,拜釋迦牟尼佛。我和維那師父常在法師商量,這個禮忏就是拜釋迦牟尼佛,拜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十方菩薩,拜這個五位佛菩薩,一位佛菩薩叁拜,叁五一十五拜。
我們拜佛的時候誠懇地拜,忏悔自己的業障。這個天臺智者大師也特別地提倡拜忏,拜忏消除自己的業障。我們有很多的罪,其中有一樣就是障道罪,就障礙我們修行。我們靜坐的時候,想要修止修不好,想要修觀也修不好,那我們向佛菩薩忏悔磕頭,磕大頭忏悔,就是誠心。這麼忏悔呢,它也有作用,所以加上這麼一條。
另外,就是晚間七點半講開示這裏。講開示,我和各位法友,我會說什麼話呢?我是個生死凡夫,完全也不懂得佛法,我會說什麼話呢?什麼都不會說。所以,我只好我想這一回講開示,我不說話。那不說,還列出一條「開示」,那怎麼辦呢?所以,我就是求救于釋迦牟尼佛,就是把《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鸠摩羅什法師翻的《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其中的一品,就是〈深奧品〉──〈燈炷深奧品〉,我們學習這一品,學習這一品幫助我們修毗缽舍那。幫助修毗缽舍那,這裏面就是我們說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好,觀身、受、心、法不可得也好,這都是四念處,你用般若波羅蜜來修毗缽舍那,是這樣意思。我說的話,我個人說的話都是沒有用的話,就是佛菩薩的法語是最重要,是我們最歡喜學習的,是這樣意思。所以,這個開示這個地方,是講《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一品,到九點一刻就休息了。
以下,這個禅七的第四天開始,每天午後的四點五十五到五點四十五有小參。小參呢,就是限于修行的問題、靜坐修行的問題。我們有問題,我們就提出來討論。你要向這個監香的師父、或者本因法師,向他登記。我們有一個房間,我們在那裏論次第,按照次第,我們就小參,這樣子。「欲小參者,請于前一天午齋後要登記」,這樣子。
第二樣呢,是四號下午的五點叁刻,我們就停止了。停止了的時候,我們六點半到八點半有個座談會,這是最後一天的事情。
這是禅堂的規矩,我念一遍。禅七的期間,我們都不要說話,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寫字條,向負責人去連系。
第二條,入禅堂後,你要注意這個時間表,按照、注意這個時間表,什麼時候開始,要注意。
第四條,有特殊疾病的,有特殊疾病的人,請你事先提出來,以便處理。這可見萬佛寺的主持人非常慈悲,可以照顧我們這個事情。
又有在禅七的期間,既然是大家肯發心來,大家共同地學禅,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了,當然我們這個十四天內不外出,不出去。也不要打電話、接聽電話這些事情,接待客人,這些事情都停下來,專心地坐禅。
另外一件事呢,我們也安排了巡香的事、監香的事情,拿著香板。拿著香板,我們明白一點說,只是走一走,並不打香板。但是,如果你願意這個監香的人打你香板,你可以以合掌來表示,他走到你旁邊,你合掌,他就知道你願意打香板,那麼他就打你香板。那麼,你這時候也可以放掌,打完香板以後你再合掌,表示感謝,也可以這樣。如果你不高興打香板,你不要合掌。但是,如果你若是打瞌睡,打瞌睡的時候打呼,打呼的聲音太大了,影響別人,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呢,這監香的人可能用香板多少地警覺你一下,這是合理的。這是一個事情。
另外,這個院方的規矩,但是我不是有把握能做得到,譬如說止語,不能說話;但是,我無意中會說話,這怎麼辦呢?這個院方──萬佛寺的主持人預備一個止語牌,你挂個止語牌,對你──止語有幫助。如果說:「我一定能止語,不需要止語牌。」你就不用挂。你自己要挂,可以挂。
另外的問題,假設有的時候……。這個打禅七,各位可能已經參加過打禅七,也可能有沒參加過的,那麼有的時候懈怠了。你一直地在那兒不是跑香、就是坐香,這樣子一直這麼用功,我搞不來,我忽然間出去跑一跑,就是容易懈怠。假設你若是這樣的話呢,你就挂一個懈怠的牌。你自己知道:「唉呀!我挂個懈怠牌,我不要懈怠!」這樣可以。或者你挂個精進的牌,用精進來警策自己,也是可以,這隨自己意,倒不是說你非要挂牌不可,不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問題。
其次,止靜以後,我們的中國大陸以前的禅堂,止靜以後這個門完全都關起來,就不出、也不入了,是這樣的。那麼,我們現在是怎麼辦法呢?我們也盡量地能做到這一點也好。那麼你止靜以後,就是專心地這樣子修止觀,你不要有妄想,要往外面跑,或者是怎麼地。但是,若是……譬如說你要去洗手間去;經行的時候,你就注意這件事,把它做好、處理好。那麼靜坐止靜了,當然就不需要出去,也不要起來,那麼繼續就可以坐禅。但是一時的疏忽了,經行的時候我沒有什麼、不感覺什麼;但是,坐下來就需要到洗手間,那麼你只好也要出去一下,只好這樣子。但是希望盡量地要注意,避免出入,避免這件事,這是一個問題。
我讀過來果禅師的語錄,我沒有讀完,讀小小。我感覺他們這個禅堂裏的規矩特別地嚴、特別地嚴。當然,那也可以說他們是大慈大悲,勉勵我們精進用功的意思。但是,我想我們現在不用那麼嚴,不需要那麼嚴,我們還是稍微寬一點。寬一點,但是我們既然發心用功,念念在道的修行,自然地就是很規矩了,應該是這樣做好。我沒有說:「啊!你犯了規矩幾次,我就要你出堂。」我們不要說這種話,我們就是稍微寬一點,大家好好用功。
世間上,我們人的善根不可思議,你若是真精進用功,你知道你下一剎那就得無生法忍了嗎?你知道嗎?這是不可思議的呀!所以,你還是努力!不要說:「我沒有善根,我業障鬼呀!我不行!」不要這樣說,你不要自暴自棄。你就說:「我能成佛,我能得無生法忍,只要我肯努力,這件事就能成功!」應該這樣想。就好了,我就說這麼多。
我們大家能夠── 我剛才說了,在同一個願望之下,集會在這裏用功,諸佛菩薩皆大歡喜,默默中也會照顧我們,我們好好努力,希望能夠有成就。
我們現在起來,起來就跑香。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燈炷深奧品 1 (1994年于臺中萬佛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