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P2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菩萨,学习般若这个法门,他在梦里面又能看见十方无数百千万亿诸佛入涅槃这件事。

  

  我前两天也说过这件事,但是我现在还想要再说。这个佛要入涅槃,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寿命八十岁,或者多几岁,他也入涅槃。这个「入涅槃」,这是佛法的话,若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不是这么说,就是佛也是命终了,就是这个生命结束了,是这样子。这件事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佛是没有这回事的,没有说这个生命结束了这回事,没有这回事的。我们众生,我们这个凡夫众生,也有些人有智慧,会分别这件事,分别这件事。譬如释迦牟尼佛来到我们这个世间,不需要有父母,忽然间就是一位佛在这里为我们说法,我们会怎么样感觉?有可能没有信心;你是谁呀?你是怎么回事?对他有疑问。但是若是有父亲、有母亲,也是由童年、青少年,到壮年、出家、修行,然后得圣道成佛了,这个我们就会有点信心,所以佛的这个出现,表现出来的,也有父母,由小孩子到中年这个事情,实在是为了我们对佛有信心,这件事。若是佛本身的境界,他在大乘佛法里面、小乘佛法也是一样,三大阿僧祗劫的修学圣道,最后圆满无上菩提,他的生命没有这回事,没有说是有老、病、死这回事的,没有这回事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我们人间的人,现在人间的人的寿命就是这么多,或者是长一点,八、九十岁,或者一百几十岁就结束了。但是天上的人,那就不是这样,譬如天上的人,譬如说四王天,欲界六天最下的这个四王天,他是活五百岁;但是五百岁和我们人间的……,不是人间的五百岁,他那里一昼夜合人间五十年,人间五十年他是一昼夜;这样三十天算是一个月,十二个月算一年,这样是五百年,他的寿命是这么长的。乃至到欲界顶天,他是一万六千岁,一万六千岁;人间一千六百年他一昼夜,他一昼夜合我们的时间,人间要经过这么长久,才算是他的一昼夜,三十天的昼夜算是一个月,十二个月算一年,这样子要一万六千岁,那要多长啊?这是一个有漏的善法所得的果报而已,那怎么能和佛来比呢?

  

  若是色界天,色界顶天,他要一万六千大劫的寿命;若是无色界天,最顶天的时候,要八万大劫的寿命,这都是有漏业的功德所得的果报;佛成就大悲心,般若波罗蜜成就的果报,就活八十岁?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从佛法道理上说,佛是无量寿的,没有老病死这回事,他可以尽未来际的存在,但是他存在的目的,是要普度众生的。

  

  我们凡夫的世界,都是有尽期的,不是无尽期。若是我们修学圣道,我们现在是凡夫修学圣道,如果你……,小乘佛法是得阿罗汉,若大乘佛法呢,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八地,到了这种程度的时候,那么他把爱烦恼、见烦恼都消除了,如果这个时候他死掉了,他原来还是凡夫嘛!这个身体死掉了,老病死结束了;结束了以后呢,以后他得到「法性身」,就是修无漏的戒定慧也得一个身体,那个身体不是我们这个肉身,名之为「法性身」。就是无漏戒定慧所成就的那个功德,他就离开了我们人世间,到了法性土,名之为「法性土」;天台智者大师说是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就是法性土,就是不是凡夫的这种污秽的世界、有漏的世界;那是无漏的,没有烦恼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没有老病死的,无尽期地生存下去。他们在那里生存的时候,譬如说是你人间的爱烦恼、见烦恼消除了,还有很多烦恼没有清净,在那里还要用功修行。在那个世界又有佛,听佛说法,还继续地修学圣道,来消除没有消除的这一切的烦恼,一直到佛的境界究竟圆满,他的生命是没有尽期的。但是有一点变化,因为他继续修学圣道,他消除烦恼,消除烦恼,增长圣道,在你内心的思想上有这样的变化,这个身体也随着变化,但是可不像我们这样子,死掉了,再得一个身体,不是这样的,他那个身体是无尽期的。

  

  我们读大本的《无量寿经》、读小本的《阿弥陀经》,还有其他的经里面也说到阿弥陀佛的事情,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我们凡夫,我们不学习佛法,但是我就念阿弥陀佛,你能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到了阿弥陀佛国,到了阿弥陀佛国,你不是圣人,你要在那里听佛说法。我们在〈九品往生〉,《十六观经》的〈九品往生〉也看出这件事,到阿弥陀国的人不全是圣人,有一部分也还是凡夫,到那里还要修学圣道的。这样说呢,这个凡夫往生的阿弥陀佛国,也可以名之为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所见的阿弥陀佛,也是要入涅槃的,当然那里是凡圣同居的清净的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不同,清净的世界。但是因为有凡夫在那里,阿弥陀佛也有入涅槃的事情,但是寿命特别长,所以称为无量寿。

  

  从这些事情看出来,「复见十方无数百千万亿诸佛般涅槃」,那是他在做梦,是这样子。事实上是我们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也是入涅槃,也有舍利,我们去礼拜供养,我们不能再看见释迦牟尼佛的相好光明,为我们说法,这件事看不见了,就是也是入涅槃了的关系。

  

  从这里看出一件事呢,我们凡夫的因果都是无常的,但是佛菩萨的无漏的境界是无尽期的,有这件事。这样子,我感觉到,我们若学习佛法的时候,学习多了的时候就会有疑惑,现在可以解除、消除这个疑惑;你能这样用功修行,将来得的生命是无尽期的。不过这个地方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是有我执、有法执,有我执、有我所的执着,这个身体就是有这件事。

  

  我再多说几句!如果你肯静坐的话呢,你由欲界定向前进步,可能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但是在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间,这个身体有变化。有什么变化?就感觉没有身体了,只感觉有一念灵明的心在这里湛然而住,不感觉有地水火风的身体,没有,没有这个身体,有这个感觉。有这个感觉的时候,若是你学习经论的话呢,你会有佛菩萨的开示,你阅读了佛菩萨对这件事的开示,你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不欢喜读经论的时候,那你若出现这个境界,你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认为多数会搞错了,会有这件事。那么我说这话什么意思呢?我们感觉这个身体有老病死,寿命有长、有短,但是若是你肯静坐的时候,现在就没有老病死,还要等……说是到成功的时候?不是的啊!我们的感觉不是真的,感觉,多数是搞错了,多数是这样子。但是你若不努力用功,这件事不知道,只可以听人说一说,你自己不能感觉这件事。我这话就停在这里。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