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9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书写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佛及弟子般涅槃后,起七宝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书写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这底下总说,总起来说。若是假设是善男子、善女人听闻了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功德这么广大,那么就发心受持、读诵、演说,还能正忆念,又能够书写流通这个经卷,能够恭敬供养、尊重赞叹的话,又能华香乃至幡盖的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功德太多,像前面的这么多的功德。

  

  「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能超过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的功德。「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样子。这个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的,对于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的这样供养,你对于般若法门经卷的这么样的修习、供养,胜过对十方诸佛及弟子众的恭敬、尊重、赞叹、饮食、卧具、汤药的供养。「诸佛及弟子般涅槃后,起七宝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也都不如受持、读诵、书写、华香供养般若波罗蜜经卷的功德广大。

  

  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个原因。我们如果对于般若法门不学习,我们不学习,我们也去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供养、赞叹,般涅槃后起七宝塔,这样子供养,功德当然是很大,乃至成佛以后功德都不能尽,也是功德很大。但是,若是供养般若波罗蜜经卷的功德,为什么大过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的功德呢?这里边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我们若是对于《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恭敬、尊重、赞叹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会读诵,受持、读诵,会学习了。学习了,那么你就会通达一切法空的道理。这样的道理,你供养的时候,与诸法空相应,没有这个执着心了。你这样供养的时候、赞叹的时候,你的功德就是大。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这个诸法毕竟空的智慧相应的时候,你供养佛、供养佛的弟子、供养塔、供养舍利,你的执着心强一点。执着心强,使令你的功德就受影响了,就小了一点。所以这就是第一个原因。就是你若学习般若波罗蜜了,你通达了诸法空的智慧,你供养礼拜的时候、读诵说的时候,有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气氛的时候,你心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执着,你的功德广大;执着,功德就小了,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的母亲,一切佛都是由般若波罗蜜生的,他们由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成佛的。这般若波罗蜜是佛的师,是十方诸佛的师长,是十方诸佛的母亲,它是佛法的一个根本,所以,它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若是供养般若波罗蜜、学习般若波罗蜜、赞叹般若波罗蜜,功德非常大!原因在《大智度论》上是说出这两个理由。所以,学习般若法门是非常重要。

  

  我们若是从这个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来到中国也很久,很久了。这净土法门的经和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来到中国来都是很久的,大概汉朝的末年,就来了。来到之后,到这个我们在中国佛教史上,晋朝有道安法师,他欢喜这个学习《般若经》,每一年讲两次,讲两遍;但是因为翻译的人翻得不太好,但是这经,现在藏经里还是有,就不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只好到那里念念就过去了,所以非常地遗憾。所以道安法师曾经发愿,要愿生弥勒菩萨那去,去请问弥勒菩萨这句话怎么讲,有这个意思,有这件事。

  

  等到这鸠摩罗什法师来到中国的时候,这个问题没有了,是皆大欢喜!当时中国的佛教徒遇见了《摩诃般若波罗蜜》,一读,大家都懂了,也有《大智度论》的解释,所以中国佛教,鸠摩罗什法师来到中国以后,中国佛教是一个大的转变,是一个很大的一个转变。我们现在的印顺老法师,也特别的赞叹鸠摩罗什法师。

  

  中国佛教,因为有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中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所以中国佛教就是特别的庄严,清净庄严。乃至其他的学派都把《般若经》的道理引来一段,放在那里,所以都是庄严的,也是庄严。这印顺老法师他这样讲。

  

  印顺老法师他的思想,你读他的这个著作可以知道,他就是,我们这么多的佛法,有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有很多的宗派;但是以《般若经》,就是属于三论宗,他对于这一派的理论就是爱好,爱好这一部分的理论;但是你问他,他说他没有宗派。他也不说他是三论宗,当然古代的三论宗,和他的思想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般若波罗蜜的确是很重要。

  

  另外一件事呢,在鸠摩罗什法师来了以后,那是南北朝的时候。南北朝的时候,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很多,也有人欢喜学习《华严》的、欢喜学习《法华经》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但是也有人欢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受持、读诵,那么也就有很多人得圣道。

  

  我再讲一段,已经到点了;但是我再讲一段,讲一个故事听听。已经讲完了,我们这个讲完了,再讲一个故事。这是《高僧传》里面有记载的。

  

  在四川不知那一个县,在《高僧传》有说,是那个地方的人,他就离开他那个地方了,就到江浙一带来,到这个长安,长安一带、到江浙一带,这个地区佛法兴盛。那么,但是他学了什么佛法呢?他就是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这部经,完全能背下来,是三十卷。三十卷,他完全把它背下来了。背下来了,过了多久了以后,人总是想念家乡嘛,也回到他自己家乡去了。他就办这个法会,办法会,怎么办法呢?就是约会,当然大家欢喜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人,这是三十卷,就是约会三十个人,每人读一卷,就是这一下子就是等于读了一部,就做这样的法会。常常有人来呀!一个月做一次,他自己也用功修行。

  

  但是那个地方有问题,这道教特别兴盛,四川那个地区相信道教的人特别多。道教也是做法会,做法会,当然也就会知道了,来了一个出家人,他也做法会。「那这样子,我们也通知他,我们做法会的时候请他来!请他来。」这位大德就接到了这个通知,心里想了又想、想了又想:好!我也去。去的时候,去的时间稍晚了一点,那么那些人,人家正已经开始,时间开始了一个钟头了,他就来了。来了以后,就是进来以后,就是在旁边有个座位就坐下来。

  

  坐下来了,那些道教徒就是不满意了。说是:我们对你表示尊重,所以给你个通知,请你来;你也应该对我们表示尊重,我们这供着老子,什么什么名义。但是也应该,我们大家都礼拜,你也应该礼拜,怎么到那儿就这么进来就坐下来了。

  

  这位法师说:我也想了,我来了,我也想我要礼拜;但是我想恐怕不好,恐怕我给他磕头,恐怕不好。说:有什么不好嘛?这你们尊重释迦牟尼佛,我们尊重老子,老子就是佛,一样的。那好!这个法师站起来说:好!好!我也礼拜。他也去磕头,一拜下去,这个像就摇动,拜三拜这个像就倒下了。倒下去,这些人讲:不是!与你拜没有关系,这是或者是有风、或者有什么。我扶起来。扶起来。你再拜,看看!他就是:好!我再拜。又倒了。

  

  这一下子这些人说:怎么回事情?这位法师说:佛法不可思议!你们相信老子,相信这些道,这个不行,不如佛法,相信佛好了。那些人感觉这个事儿的确是有问题呀!好!我们想一想。当时没有说是一定相信佛法,后来就很多人就来信佛了,都相信这位老法师了,有过这么一回事情。所以,他就是把这一部经完全背下来,每天读、每天读。就是这样子境界,有这种事情。

  

  有的人,你讲一个道理,我感觉到满意我就可以相信,相信佛法,有的人讲道理不相信;但是看见这个事就相信了。他来拜的时候,能把那像就受不了,就倒下去,哎呀!这事不可思议,就是相信了!

  

  在《高僧传》上看,很多受持、读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不可思议境界,有这个事情。我这个故事讲完了,我再讲一段话。

  

  我们佛教徒,受了三皈五戒,显教是这样;密教是灌顶,是怎么的,都是好!受三皈五戒,然后我们就是在那里皈依、受五戒,就是在那里学习佛法,或者是听经、或者是也可以到密宗的大德那去,灌顶、学陀罗尼、受四臂观音,各式各样法门。但是,印顺老法师说了一句话,当然这个话也是真实的。就是所有的法门里面都要加上摩诃般若波罗蜜,都是要加上这个的。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佛教里边,佛法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不要到三恶道去。

  

  我们在人天的世界享受这个乐的境界,不要太苦,太苦了不能学习佛法,三恶道是不能学习佛法的。地狱里受苦,受苦的人他能修行、能学习佛法,也不能;到饿鬼的世界也是很苦,也不能学习佛法;在畜生的世界,也是恐怖的世界,弱肉强食,都是心常恐怖啊。那能学习佛法,只有在人间。

  

  在天上,刚才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都是在人间信佛的人生到天上去,在人间发了无上菩提心、在人间信了佛,得了佛法的好处,然后生到天上去,他知道:哎呀!我在人间受了八关斋戒才生到天,这佛法,我要感谢佛法的恩德呀。所以来到人间来护持,护持佛法,来到人间来拜佛呀,都是这样子。

  

  如果在人间根本不信佛,在社会上做种种功德,也生到天上,那些人他不信佛,他不信佛。他生到天上去,他就是享天福,拿不出时间来到人间来。顶多有感情的,他来世间来看一看。我以前的儿,我还想念,看看儿。我以前的丈夫、以前的太太、以前的父母,顶多就…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