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无常品第三之余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如来、应、正等觉(应供、正等觉均是佛之尊号)自觉性,令我及诸大菩萨得此善巧,自悟、悟他。
佛说:大慧,我将就你所问的,为你及诸大菩萨解说。
大慧说:好的,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是作法呢,还是非作法
是果呢,还是因
是相或是所相
是说还是所说
是觉或是所觉
如是等等,是一或是异
佛说:大慧,如来、应供、正等觉既非是作法,亦不是非作法,非果亦非因,非相亦非所相,非说亦非所说,非觉亦非所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样说都有过失。大慧,若如来是作法,则是无常,若如来是无常,一切作法应是如来,这是我及诸佛都不能同意的;若如来非是作法,则无有体性,那么,一切修行悉皆无益,如同兔角、石女之儿,因不是作法之因所成的缘故;若如来非因非果,则非相非所相,亦即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非说非所说,则言超四句。夫随文句者,则随世间而有言说,若超四句而唯有言说,则如石女儿。大慧,石女儿者,唯有言说,不堕四句,以不堕四句故,不可度量,一切智者,应如此知如来一切句义。
大慧,如我所说,诸法无我,因为诸法中无有我性,故说诸法无我,不是诸法中无有「自身之性」 ,如来之义,也是这样,如来无蕴界处生死之性,不是没有法身常住自性。大慧,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非牛无牛自性、马无马自性,一切诸法也是这样,无有诸法自相,而非没有法身常住之性,此中道理,非凡愚之所能知。为什么呢
因为愚痴凡夫执著於虚妄分别。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也是这样,无法之自相,非无如来法身常住之性。
大慧,如来与「五蕴」法非异非不异,若不异者,则如来应是无常,因为「五蕴」都是所作法;若异者,正如牛之双角,既异又不异,互相似,故不异,长短各不同,则异。如牛右角异於左角,左角异於右角,长短色相各不相同。但双角又不异,因为同是牛之角。如来与蕴界处非异非不异也是这样。
大慧,如来者,依解脱而立言,如来与解说也是既非异又非不异。若异者,如来则如色相,同属无常;若不异者,则一切修行者均无差别,但实际上差别很大,因此二者非不异。与此相类似,如来觉智法身与所知之蕴界处,非异非不异;因为如来与「五蕴」诸法非异非不异,故如来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蕴非异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因此,如来真实法身,超出见闻觉知一切心量,唯有言说,无生无灭,犹如虚空。大慧,虚空非作非所作。因为虚空非作非所作,所以远离一切攀缘;因为远离一切攀缘,所以它超越一切妄想戏论;此超越一切妄想戏论者,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正等觉之体。所谓正等觉者,则是永离一切诸根境界。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如来、应、正等觉自觉性,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佛言:如汝所问,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为作非作
为果为因
为相所相
为说所说
为觉所觉
如是等异不异
佛言:大慧,如来、应、正等觉非作非非作,非果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说非所说,非觉非所觉,何以故
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作,则是无常,若是无常,一切作法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不忍可。若非作法,则无体性,所修方便悉空无益,同于兔角、石女之子,非作因成故。若非因非果,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超过四句。言四句者,但随世间而有言说。若超过四句,惟有言说,则如石女儿。大慧,石女儿者,惟有言说,不堕四句,以不堕故,不可度量,诸有智者,应如是知如来所有一切句义。
大慧,如我所说,诸法无我,以诸法中无有我性,故说无我。非是无有诸法自性,如来句义应知亦然。大慧,譬如牛无马性,马无牛性,非无自性,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自相,而非有即有,非诸凡愚之所能知,何故不知
以分别故。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自性,悉亦如是。
大慧,如来与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者,应是无常,五蕴诸法是所作故。若异者,如牛二角有异不异,互相似故不异,长短别故有异,如牛右角异左,左角异右,长短不同,色相各别。然亦不异,如於蕴於界处等。一切法亦如是。
大慧,如来者依解脱说,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如来便与色相相应,色相相应即是无常;苦不异,修行者见应无差别,然有差别,故非不异。如是智与所知,非异非不异,若非异非不异,则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蕴非异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以是义故,超过一切量,超一切量故,惟有言说,惟有言说故,则无有生,无有生故,则无有灭,无有灭故,则如虚空。大慧,虚空非作非所作,非作非所作故,远离攀缘,远离攀缘故,出过一切诸戏论法,出过一切诸戏论法,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正等觉体,正等觉者,永离一切诸根境界。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诸佛经中多有说言,不生不灭即是如来之异名者,请世尊为我等解说,不生不灭者,则是无法,如何却说即是如来异名
正如世尊所说过的,言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此则是堕有、无之见。世尊,若法不生,则无可取著,诸法皆无,谁是如来
请世尊为我等宣说。
佛说:好好听著,我当为你解说。大慧,我说如来是不生不灭之异名,非即是无法,亦非如你所说堕有、无见。我说无生即是如来觉法自性,意成法身之异号。但此不生不灭之义,凡愚外道、声闻、缘觉乃至七地菩萨皆不能了知。大慧,譬如帝释、虚空乃至手足,一一物各有多名,并非多名而有多体,亦非无体。大慧,我也是这样,於此娑婆世界(即堪忍世界)有无数无量百千名号,诸愚痴凡夫虽然闻说其名号,但不知是如来的异名,其中或有知者,如普导、如佛、如导师、如胜导、如梵王……如无灭、如无生、如性空、如真如、如实性、如法界、如涅槃、如佛性、如寂灭,……如是等满无数无量百千名号。称谓不同,然其体性唯一,无有增减,此间及余世界中,有利根者,能知如来法身随众生心现,如月现水中,实无去来。但诸凡夫堕二边见,不能如实了知,虽也承事供养,但不了名义,执著言说,昧於如来真实法身,而谓不生不灭同於无法,不知佛之种种名号乃随众生心现,如因陀罗释揭罗(帝释异名)等,以信言教,昧於真实,於诸法中随言取义。愚痴凡夫更是这样说:义如言说,二者无异,为什么呢
因为义无体性。这种人不知言语音声无有体性,所以说言说即义,无别自体。大慧,此种人不知言说有生灭,而义无生灭。
大慧,一切言说堕於名字,而义则不堕名字,因为义离有、无,不受生,无身相。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只以方便说教显真实义。大慧,若人说法堕文字言教者,是虚诳说,为什么呢
因为诸法真实性离於文字。所以,大慧,佛经中说,我与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为什么这样呢
一切诸法性相离於文字,亦非不随真实之义,故假分别说以显义。大慧,若不说者,教法则坏,教法若坏,则无声闻、缘觉、菩萨、诸佛。若三乘圣人均无,那么,谁说法
为谁说
所以,大慧,大菩萨应当不著文字,随机说法,我及诸佛皆随众生心欲根机不同而方便说法,令其了达诸法乃是自心所现,无外境界,舍二分别,转灭妄识,并非藉言教成立如来自觉圣智所证处。
大慧,大菩萨应依於义,莫依於文字。依文字者,堕於恶见,执著自宗,而起言说,不能了达一切法相文字章句,既自损坏,亦坏他人,不能令人心得悟解。若能善知真实义,通达一切法相文字章句,则不但能使自己得无相乐,还能使他人安住大乘;若能使他人安住於大乘,则得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之所摄受;若得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之所报受,则能摄受一切众生;若摄受一切众生,则能摄受一切正法;若能摄受一切正法,则不断佛种;若不断佛种,则得生胜妙处。大慧,大菩萨得生胜炒处,欲令众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详见注释③)力现种种像,随众生之根机,说真实法。真实法者,离文字,无别异去来,一切戏论悉皆息灭。所以,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执著於语言文字,因为一切真实之法离於语言文字。
大慧,譬如有人以手指指物,小儿观指不观物,愚痴凡夫也是这样,随语言文字而起执著,乃至终生不能舍弃文字之「指」,而取真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吃熟食,有人不知,而让其吃生食,则得疾病。不生不灭法门也是这样,不以方便善巧修行,则不能入此法门,所以应当善於方便修行,莫随语言文字而生执著,如不观於物而观指端。
大慧,真实义者,离诸妄想,寂静微妙,由此而得涅槃;言说者,与妄想合,而流转生死。大慧,实义者,从多闻得,多闻而得其义,非善於言说。善其义者,不随顺一切外道恶见,非但自己不随顺,而且也使别人不堕恶见,这才是真正的多闻善义。应当亲近善求义者,与此相反之执语言文字者,应速远离。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经中分别摄取不生不灭,言此即是如来异名。世尊,愿为我说,不生不灭,此即无法,云何说是如来异名
如世尊说,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当知此则堕有无见。世尊,若法不生,则不可取,无有少法,谁是如来
惟愿世尊为我宣说。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我说如来,非是无法,亦非摄取不生不灭,亦非待缘,亦非无义,我说无生即是如来意生法身别异之名,一切外道、声闻、独觉、七地菩萨不了其义。大慧,譬如帝释地及虚空乃至手足,随一一物各有多名。非名多而有多体,亦非无体。大慧,我亦如是,於此娑…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