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何是财分别
谓取著种种金银财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如何自性分别
谓以恶见分别诸法自性,如地性坚、水性湿、火性热、风性动等等,是名自性分别;如何是因分别
谓於因缘而分有无,以有此因而生此法,是名因分别;如何见分别
谓如外道恶见,执著於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如何是理分别
於诸蕴中,计有我、我所,说虚妄法,是名理分别;如何是生分别
谓计著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如何是不生分别
谓计著一切诸法,本来不生,无有体性,不从缘起,不自因生,是各不生分别;如何是相属分别
以有为诸法,俱是因果相续,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如何是缚解分别
计有烦恼能缚众生,又以修道使众生解脱,如人先为绳子所缚,後松缚得解,是名缚解分别。大慧,此等都是凡夫妄分有无,生此分别。大慧,於缘起性中虚妄执著此种种分别,如依於幻术而见种种物事,凡夫愚人执此等虚幻物事为实有。大慧,幻有之与种种物事,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幻术非是此等物事之因;若不异,幻化所现与种种物事应是无差别。但幻术与种种物事是不同的,因此二者非异非不异。大慧,你及诸大菩萨於有於无不应生执著。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请世尊为我等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大菩萨识此行栢,於此中而得觉晤,不更由其他途径而得觉悟。
佛说:你等好好听著,我当为你等解说。
大慧说:是的。
佛说:大慧,大菩萨依圣教所言诸法无性,但妄想分别之义理,於闲静之处观照自觉,非由他悟,离妄想见,即能渐渐进入佛位,依此修行,是名自证圣智行相。如何是一乘行相
证知一乘道即名一乘行相。如何是一乘道
亦即能远离能取、所取,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有如来善於了知,非二乘、梵天及诸外道所能了知。
大慧对佛说:世尊,何故如来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说:大慧,一乘者,知生死无自性,生死即是涅槃,声闻、缘觉二乘无自性涅槃法,但依厌离世间、调伏修行而求解脱,如来应二乘根机,是故不说一乘,而说三乘法。又,声闻、缘觉未断所知障及业习气,不觉法无我,末度生死变易死,是故我说三乘之法。彼等若能断除以上诸过习,觉法无我,其时乃离於涅槃想,於无漏界而得觉悟;觉悟之後,自知住有余地,进而精进修行,使诸功德圆满,其时即得如来自在法身。
此时,世尊重说颂曰:
天乘、梵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
此等诸乘乃佛所说。
心动而计有诸乘,此悉未究竟;
若妄想心灭,即无诸乘及能乘之人。
无乘无乘者,我说为一乘;
为引导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离烦恼者二乘解脱;
达法无我平等智者,如来真实解脱。
譬如海中木头,常随波浪翻转;
声闻之心亦然,随境相之风所飘游。
虽已灭烦恼又更起烦恼,犹如被习气所缚;
进而为涅槃所缚,住於无漏界。
此非究竟境界,但也不退更作凡夫;
自以为已得涅槃,乃至劫数不觉。
譬如昏醉之人,醒後方才觉悟;
声闻也是这样,觉悟之後,当能成佛。
原典
复次,大慧,我今当说妄计自性差别相,令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义,超诸妄想,证圣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於依他起种种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计相。大慧,云何妄计自性差别相,所谓言说分别、所说分别、相分别、财分别,自性分别、因分别、见分别、理分别、生分别、不生分别、相属分别、缚解分别。大慧,此是妄计自性差别相。
云何言说分别
谓执着种种美妙音词,是名言说分别。云何所说分别
谓执有所说事,是圣智所证境依此起说,是名所说分别。云何相分别
谓即於彼所说事中,如渴兽想,分别执著坚湿暖劲等一切诸相,是名相分别。云何财分别?谓取著种种金银等宝而起言说,是名财分别。云何自性分别
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余,是名自性分别。云何因分别
谓於因缘分别有无,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分别。云何见分别
谓诸外道恶见,执著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分别。云何理分别
谓有执著我、我所相,而起言说,是名理分别。云何生分别
谓计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分别。
云何不生分别
谓计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闪起,是名不生分别。云何相属分别
谓此与彼,迭相系属,如针与线,是名相属分别。云何缚解分别
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绳方便力故,缚已复解,是名缚解分别。大慧,此是妄计性差别相,一切凡愚於中执著,若有若无。大慧,於缘起中,执着种种妄计自性,如依於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於幻。大慧,幻一各种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应幻非种种因;若一者,幻与种种应无差别。然见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大慧,汝及诸菩萨摩诃萨於幻有无不应生着。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软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云何名一乘①行相
谓得证知一乘道故。云何名为知一乘道
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来,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有三乘,不说一乘
佛言:大慧,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我说一乘以彼但依如来所说,调伏远离,如是修行而得解脱,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灭智障及业习气,未觉法无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是故我说以为二乘。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於无漏界②而得觉悟已。於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擭不思议自在法身。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
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
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
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
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
声闻心亦然,相风所飘激。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
三昧酒所醉,住於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
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
声闻亦如是,觉後当成佛。
注释
①一乘:以成佛为唯一之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中国佛教性宗认为一乘是真实究竟之教,三乘是方便教,相宗与此相反,认为三乘是真实,一乘是方便。
②无漏界:漏者,烦恼之异名,如贪瞋痴诸烦恼。无漏者,即离烦恼之义。无漏界,即断除烦恼之境界。
《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