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
临终一念往生记者招待会
您不仅能救他的身,更能救他的心!——给医护人员
——关怀生命系列.推广临终一念往生
临终一念往生记者招待会
智敏、慧华师父开场致辞:
各位记者先生、女士和各位医护界的朋友,大家好。学佛的目的是要成佛,成佛乃为广度众生。密乘弟子最高目标在即身悟见本来。佛在自心,不假外求,但是为何圆觉宗要推广“临终一念往生”?因为对广大未学佛的众生,以及未能即身证悟的学佛者而言,临终最后一念乃往生西方,超出轮回最关键的时刻。
我的恩师 华藏圣者曾开示:“一个人临终时,若心中想的是父母、夫妻、子女,下一世就必须再做其他众生的子女、夫妻、父母;若想的是贪、嗔、痴等恶业,就会堕入三恶道;想的是造福人群,利益众生的种种善业,就可以上升天道。但是,如果他最后一念想到的是阿弥陀佛,即使他宿业未消尽,亦可以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而往生极乐世界,永出轮回,究竟成佛。”我国的净土宗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李炳南大德所说:“台湾念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确定为往生者却很少”,推究其原因,即是未能掌握临终关键性的最后一念念佛。在净土的经典上,佛曾金口宣说一念住生,亦曾说过十念住生,而以十念住生较为人所知。事实上,佛说临终十念往生,是因为考虑到众生舍报时有四大分离的痛苦与种种病苦,以及对世间的不舍,心力十分微弱,所以前面九念乃是为了加强最后一念念佛的心力,最后一念才是往生的关键。
既然最后一念如此重要,我们要如何帮助临终者,掌握临终最后一念往生呢?对于已达弥留状态者,我们要让他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想皆为阿弥陀佛。若他仍看得见,则在他眼前供一张弥陀像,让他看到,并扼要地告诉他,要放下世间执著,坚定念佛求往生。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他身边轮班念佛,求佛加被,接引他往生。从临终到去世后八到十二小时都不可中断,并且在这段期间不要接触他的身体,也不要急著为他洗身、更衣,更不可持他送入冰库。总之,要保持他的安祥,让他在念佛声中,掌握最后一念往生。
若是病人尚未到临终阶段,则可以简短地告诉他,极乐世界的美妙,不同于这个世界,有种种的痛苦,令他生起切愿往生极乐之心,按著便告诉他掌握临终最后一念,念佛往生的方法。此外,更要劝导周围所有的人,不要等到生病、临终才念佛,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要精勤地念佛修持,并广作种种利他之事,以厚植福德资粮。因为只有本身福德资粮够,临终才可能有人助念,并且不遭受种种往生的障碍。或者即使无人助念,亦能仗自己修持功深,最后一念安详念佛往生。
另外,更重要的是,倘若我们每一天,都能假设是此生的最后一天;每个现在,都假设为临终最后一念,心心切愿往生,念念忆念弥陀,求佛加被接迎,让自己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并且,虽然身在娑婆,却时时观想娑婆即极乐,秽土即净土,要放下心中种种分别、爱恶、取舍,以及个人的是非、利害、荣辱。在念佛时,更想到利益一切众生,运无缘慈、同体悲,观想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都与自己一同念佛修持,同生极乐。若能恒常如是观修,念念如斯,自然在任何情境、任何时候舍报,皆能自力往生。尤其在临终最后一念,若能依此观修,最低限度必能上品上生。
今天,很难得的因缘,与各位记者先生、女士及各位医护界的朋友共聚一堂。因此,在此藉这个机会,诚恳地呼吁传播界、医护界的朋友及社会大众,重视并推广“临终一念往生”。因为我们若能帮助一位众生往生极乐,就等于成就了一尊佛,若能帮助百千万众生往生,就是成就了百千万尊佛。每一尊佛,都将再来应化世间,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助人往生的功德,可说是大得不可限量。平常的一个人,可能百千万生,都无法帮助一位众生成佛、成菩萨。但是蒙我的恩师 华藏圣者的传授,以及仗阿弥陀佛金口承诺:众生临终念佛必定往生的大悲愿力。我们只要帮助众生,最后一念忆佛念佛,就能成就千万众生成佛。
在座的记者先生、女士,各位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多多宣扬“临终一念往生”的理念,让社会大众都能重视、实行一念往生,就能轻易为自己积下深厚无比的功德。而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病人临终时,各位通常都在他身旁,如果能掌握每一位病人临终时,劝导他的家人为他念佛,或是自己为他念佛,则各位不仅能医疗众生色身的病痛,更能够帮助他们究竟往生。今日帮助别人往生,不但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因为三世不移的因果定律,在此生临终,也能掌握最后一念,往生没有生老病死之苦,只有永恒光明、自在与快乐的极乐世界。
问(佛音时报记者):政府正在大力提倡心灵改革,请问圆觉宗提倡“临终一念生”有那些具体做法?
师:圆觉宗从民国七十五年成立“诺那.华藏精舍助念团”开始,就致力推广助念。目前国内外,已有二十所助念团,助念志工有一千多人。过去十多年,我们已完全免费,为一万五千位以上临终者和亡者助念。我们的助念团二十四小时都出动,由于临终时间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很希望临终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在病人临终时,电话连络我们的助念团,为他助念往生。此外,我们也藉大法会、记者会,以及印刷品、广告、网路等媒体来推广“临终一念往生的理全”。
由于推行“临终一念往生”,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协助十分重要。因此,圆觉宗大力提倡医院设立佛堂或往生室,只要医院能提供一个空间,我们就义务协助建立庄严的佛堂。目前已有多家医院、疗养院,经由我们的协助,成立了往生室。现代的临终关怀,重视的是让临终者在安宁的心境下去世,“临终一念往生”则不仅能够让临终病人对死亡无所恐惧,而安详舍报。并且往生净土,获得更新、更美好的永恒生命。使临终者走出绝望,迎向光明。就此点而言,临终一念往生不仅消除了临终者心灵的痛苦,并在超越生死的问题上,提供最彻底、最究竟的解决。因此,我们恳切地期望,临终关怀的先进们,及医疗机构的领导阶层,与传播媒体界,都能协助我们推广“临终一念往生”,让社会大众一齐来重视对临终者最重要的生命开怀。
问:(台北市立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护人员协助临终一念往生及助念,对医院及医护人员是否也有实质的帮助。
师:医护人员协助病人“临终一念往生”,可使病人因为有极乐世界美好的下一站,而不像许多不能面对死亡的病人有沮丧、抱怨医疗人员等情绪反应。而家属也会因为提早接受病人即将死亡的事实,而不会在病人去世后无法接受,甚至怪罪医疗单位。此外,由于病人和家属重视死后的往生,往往会主动同意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急救。因为事实上,对于绝症的病人,急救并不能使他恢复健康,不过是拖延死亡的时间罢了,为了拖这点时间,而让病人失去了安详舍报和庄严往生的机会,是得不偿失的。
除此之外,如果医护人员能协助家属为临终病患助念,甚至为他念阿弥陀佛,则医疗人员和家属,是站在同一阵线为病人的往生而努力,家属会十分感动,就不会有医疗纠纷。总之,临终一念往生由医院来推广是很正面的,对医院及对病人都有莫大的利益。圆觉宗很希望能与台湾甚至全世界的医院,携手合作,为全人类乃至一切有情的未来,我们一同来贡献心力。
问:(省立台南精神科主治医院医师):请问上师,我们如何能让重病患者及家属放下执著,专心祈愿临终一念往生?
师:病人放不下,是因为对未来的去处有所恐惧,如果让他知道,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美好,胜过这个世界亿万倍,则病人和家属就能够安心了。一切的无奈都转变成希望和恳切的助念,一心一意祈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
问:(高雄荣总急诊室护士):送来急诊室的病人,多半都已断气,医院规定必须急救,否则会有纠纷。急救三十分钟如果无效,才宣布死亡。此时,我们只能为他念几句佛号,并且盏上往生被和洒金刚明沙,这样对亡者是否也有帮助?
师:对于已经断气的病人,即使急救时为他默念佛号,对他仍然有帮助。但在急救无效后,应尽力劝导家属为他助念八到十二小时,并且,在劝得家属同意后,尽快打电话给我们附近的助念团,来协助家属助念。
问:请问上师,那些事情会障碍一念往生?
师:对于医疗上已判断为无可挽回的绝症患者,病人和家属最好要求医院临终不再急救,以免在急救中去世,无法掌握最后一念往生。此外,在临终到断气后八至十二小时,神识(灵魂)尚未离开身体,应在他身边念佛,令他眼见、耳闻、心想皆是阿弥陀佛,才能最后一念心住于佛而往生。因此,这段时间在他身边哭泣、吵闹或争夺遗产,或是碰触、搬动遗体,甚至送入冰库,会使他身心都很痛苦,而障碍往生。
问:(高雄荣总麻醉医师):对于于器官捐赠的脑死患者,在为他进行器官切除手术时,他若仍有感觉,会有极大的痛苦,我们要如何帮助他临终一念往生?
师:佛教菩萨的六度万行中,每位菩萨生生世世都布施他的头目脑髓,如须弥山之多给众生。如果一个人确实自愿捐赠器官来利益他人,以这样的善行,加上祈求佛菩萨加被,他可以超生人天,或往生净土。但是志心往生净土的众生,就决定应以临终安详舍报,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为第一目标。一切措施,都不应妨碍临终一念往生净土。所以,将自己身体贡献给众生;或是愿意往生净土,成佛之后再来广度众生,这两种选择,要由当事人自己作决定。
在为已宣告死亡者,切除捐赠的器官时,一定要在为他切除器官手术之前后,一直为他念佛,求佛加被他往生。并在摘除之前或事后,尽可能为他作种种功德,他若有家人,应由家人出…
《您不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