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
臨終一念往生記者招待會
您不僅能救他的身,更能救他的心!——給醫護人員
——關懷生命系列.推廣臨終一念往生
臨終一念往生記者招待會
智敏、慧華師父開場致辭:
各位記者先生、女士和各位醫護界的朋友,大家好。學佛的目的是要成佛,成佛乃爲廣度衆生。密乘弟子最高目標在即身悟見本來。佛在自心,不假外求,但是爲何圓覺宗要推廣“臨終一念往生”?因爲對廣大未學佛的衆生,以及未能即身證悟的學佛者而言,臨終最後一念乃往生西方,超出輪回最關鍵的時刻。
我的恩師 華藏聖者曾開示:“一個人臨終時,若心中想的是父母、夫妻、子女,下一世就必須再做其他衆生的子女、夫妻、父母;若想的是貪、嗔、癡等惡業,就會墮入叁惡道;想的是造福人群,利益衆生的種種善業,就可以上升天道。但是,如果他最後一念想到的是阿彌陀佛,即使他宿業未消盡,亦可以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往生極樂世界,永出輪回,究竟成佛。”我國的淨土宗已有千年以上的曆史,據李炳南大德所說:“臺灣念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確定爲往生者卻很少”,推究其原因,即是未能掌握臨終關鍵性的最後一念念佛。在淨土的經典上,佛曾金口宣說一念住生,亦曾說過十念住生,而以十念住生較爲人所知。事實上,佛說臨終十念往生,是因爲考慮到衆生舍報時有四大分離的痛苦與種種病苦,以及對世間的不舍,心力十分微弱,所以前面九念乃是爲了加強最後一念念佛的心力,最後一念才是往生的關鍵。
既然最後一念如此重要,我們要如何幫助臨終者,掌握臨終最後一念往生呢?對于已達彌留狀態者,我們要讓他眼所見、耳所聞、心所想皆爲阿彌陀佛。若他仍看得見,則在他眼前供一張彌陀像,讓他看到,並扼要地告訴他,要放下世間執著,堅定念佛求往生。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他身邊輪班念佛,求佛加被,接引他往生。從臨終到去世後八到十二小時都不可中斷,並且在這段期間不要接觸他的身體,也不要急著爲他洗身、更衣,更不可持他送入冰庫。總之,要保持他的安祥,讓他在念佛聲中,掌握最後一念往生。
若是病人尚未到臨終階段,則可以簡短地告訴他,極樂世界的美妙,不同于這個世界,有種種的痛苦,令他生起切願往生極樂之心,按著便告訴他掌握臨終最後一念,念佛往生的方法。此外,更要勸導周圍所有的人,不要等到生病、臨終才念佛,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就要精勤地念佛修持,並廣作種種利他之事,以厚植福德資糧。因爲只有本身福德資糧夠,臨終才可能有人助念,並且不遭受種種往生的障礙。或者即使無人助念,亦能仗自己修持功深,最後一念安詳念佛往生。
另外,更重要的是,倘若我們每一天,都能假設是此生的最後一天;每個現在,都假設爲臨終最後一念,心心切願往生,念念憶念彌陀,求佛加被接迎,讓自己蓮花化生,花開見佛。並且,雖然身在娑婆,卻時時觀想娑婆即極樂,穢土即淨土,要放下心中種種分別、愛惡、取舍,以及個人的是非、利害、榮辱。在念佛時,更想到利益一切衆生,運無緣慈、同體悲,觀想法界無量無邊的衆生,都與自己一同念佛修持,同生極樂。若能恒常如是觀修,念念如斯,自然在任何情境、任何時候舍報,皆能自力往生。尤其在臨終最後一念,若能依此觀修,最低限度必能上品上生。
今天,很難得的因緣,與各位記者先生、女士及各位醫護界的朋友共聚一堂。因此,在此藉這個機會,誠懇地呼籲傳播界、醫護界的朋友及社會大衆,重視並推廣“臨終一念往生”。因爲我們若能幫助一位衆生往生極樂,就等于成就了一尊佛,若能幫助百千萬衆生往生,就是成就了百千萬尊佛。每一尊佛,都將再來應化世間,救度無量無邊的衆生。助人往生的功德,可說是大得不可限量。平常的一個人,可能百千萬生,都無法幫助一位衆生成佛、成菩薩。但是蒙我的恩師 華藏聖者的傳授,以及仗阿彌陀佛金口承諾:衆生臨終念佛必定往生的大悲願力。我們只要幫助衆生,最後一念憶佛念佛,就能成就千萬衆生成佛。
在座的記者先生、女士,各位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多多宣揚“臨終一念往生”的理念,讓社會大衆都能重視、實行一念往生,就能輕易爲自己積下深厚無比的功德。而醫護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病人臨終時,各位通常都在他身旁,如果能掌握每一位病人臨終時,勸導他的家人爲他念佛,或是自己爲他念佛,則各位不僅能醫療衆生色身的病痛,更能夠幫助他們究竟往生。今日幫助別人往生,不但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更重要的是,自己也因爲叁世不移的因果定律,在此生臨終,也能掌握最後一念,往生沒有生老病死之苦,只有永恒光明、自在與快樂的極樂世界。
問(佛音時報記者):政府正在大力提倡心靈改革,請問圓覺宗提倡“臨終一念生”有那些具體做法?
師:圓覺宗從民國七十五年成立“諾那.華藏精舍助念團”開始,就致力推廣助念。目前國內外,已有二十所助念團,助念志工有一千多人。過去十多年,我們已完全免費,爲一萬五千位以上臨終者和亡者助念。我們的助念團二十四小時都出動,由于臨終時間很難掌握,所以,我們很希望臨終者家屬或醫護人員在病人臨終時,電話連絡我們的助念團,爲他助念往生。此外,我們也藉大法會、記者會,以及印刷品、廣告、網路等媒體來推廣“臨終一念往生的理全”。
由于推行“臨終一念往生”,醫院和醫護人員的配合、協助十分重要。因此,圓覺宗大力提倡醫院設立佛堂或往生室,只要醫院能提供一個空間,我們就義務協助建立莊嚴的佛堂。目前已有多家醫院、療養院,經由我們的協助,成立了往生室。現代的臨終關懷,重視的是讓臨終者在安甯的心境下去世,“臨終一念往生”則不僅能夠讓臨終病人對死亡無所恐懼,而安詳舍報。並且往生淨土,獲得更新、更美好的永恒生命。使臨終者走出絕望,迎向光明。就此點而言,臨終一念往生不僅消除了臨終者心靈的痛苦,並在超越生死的問題上,提供最徹底、最究竟的解決。因此,我們懇切地期望,臨終關懷的先進們,及醫療機構的領導階層,與傳播媒體界,都能協助我們推廣“臨終一念往生”,讓社會大衆一齊來重視對臨終者最重要的生命開懷。
問:(臺北市立和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醫護人員協助臨終一念往生及助念,對醫院及醫護人員是否也有實質的幫助。
師:醫護人員協助病人“臨終一念往生”,可使病人因爲有極樂世界美好的下一站,而不像許多不能面對死亡的病人有沮喪、抱怨醫療人員等情緒反應。而家屬也會因爲提早接受病人即將死亡的事實,而不會在病人去世後無法接受,甚至怪罪醫療單位。此外,由于病人和家屬重視死後的往生,往往會主動同意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急救。因爲事實上,對于絕症的病人,急救並不能使他恢複健康,不過是拖延死亡的時間罷了,爲了拖這點時間,而讓病人失去了安詳舍報和莊嚴往生的機會,是得不償失的。
除此之外,如果醫護人員能協助家屬爲臨終病患助念,甚至爲他念阿彌陀佛,則醫療人員和家屬,是站在同一陣線爲病人的往生而努力,家屬會十分感動,就不會有醫療糾紛。總之,臨終一念往生由醫院來推廣是很正面的,對醫院及對病人都有莫大的利益。圓覺宗很希望能與臺灣甚至全世界的醫院,攜手合作,爲全人類乃至一切有情的未來,我們一同來貢獻心力。
問:(省立臺南精神科主治醫院醫師):請問上師,我們如何能讓重病患者及家屬放下執著,專心祈願臨終一念往生?
師:病人放不下,是因爲對未來的去處有所恐懼,如果讓他知道,極樂世界的莊嚴和美好,勝過這個世界億萬倍,則病人和家屬就能夠安心了。一切的無奈都轉變成希望和懇切的助念,一心一意祈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
問:(高雄榮總急診室護士):送來急診室的病人,多半都已斷氣,醫院規定必須急救,否則會有糾紛。急救叁十分鍾如果無效,才宣布死亡。此時,我們只能爲他念幾句佛號,並且盞上往生被和灑金剛明沙,這樣對亡者是否也有幫助?
師:對于已經斷氣的病人,即使急救時爲他默念佛號,對他仍然有幫助。但在急救無效後,應盡力勸導家屬爲他助念八到十二小時,並且,在勸得家屬同意後,盡快打電話給我們附近的助念團,來協助家屬助念。
問:請問上師,那些事情會障礙一念往生?
師:對于醫療上已判斷爲無可挽回的絕症患者,病人和家屬最好要求醫院臨終不再急救,以免在急救中去世,無法掌握最後一念往生。此外,在臨終到斷氣後八至十二小時,神識(靈魂)尚未離開身體,應在他身邊念佛,令他眼見、耳聞、心想皆是阿彌陀佛,才能最後一念心住于佛而往生。因此,這段時間在他身邊哭泣、吵鬧或爭奪遺産,或是碰觸、搬動遺體,甚至送入冰庫,會使他身心都很痛苦,而障礙往生。
問:(高雄榮總麻醉醫師):對于于器官捐贈的腦死患者,在爲他進行器官切除手術時,他若仍有感覺,會有極大的痛苦,我們要如何幫助他臨終一念往生?
師:佛教菩薩的六度萬行中,每位菩薩生生世世都布施他的頭目腦髓,如須彌山之多給衆生。如果一個人確實自願捐贈器官來利益他人,以這樣的善行,加上祈求佛菩薩加被,他可以超生人天,或往生淨土。但是志心往生淨土的衆生,就決定應以臨終安詳舍報,念佛往生。念佛往生爲第一目標。一切措施,都不應妨礙臨終一念往生淨土。所以,將自己身體貢獻給衆生;或是願意往生淨土,成佛之後再來廣度衆生,這兩種選擇,要由當事人自己作決定。
在爲已宣告死亡者,切除捐贈的器官時,一定要在爲他切除器官手術之前後,一直爲他念佛,求佛加被他往生。並在摘除之前或事後,盡可能爲他作種種功德,他若有家人,應由家人出…
《您不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